- 20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4142字
- 2021-05-27 10:40:07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71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10分)
1.主体与客体
答:主体与客体,出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主体指实践的主体,客体则指实践的客体。人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动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一切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实践客体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又能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
2.原因与结果
答:原因是指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确定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原因与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如果把具体的原因与结果纳入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之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又是原因,反之亦然。
3.阶级与阶层
答:阶级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的大的社会集团,阶层是对某个阶级内部更细微的划分。个人属于某个阶级是以他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为基础。阶层则以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与声望的高低而划分的。阶层和阶层间不一定彼此敌对,但阶级与阶级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
4.文化与文明
答: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如生产工具、社会制度、观念习俗等。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艺术、科学、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 “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程度的概念。任何文明总是蕴含在一定的文化之中,并表现了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任何文化的发展也总是体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并依文明程度的高低显示出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
5.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
答:“历史”这一范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客观实在(自然界和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对客观实在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即科学史、哲学史、认识史、语言史等。“逻辑”这一范畴则是指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的运动,以及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关系等。所谓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指理论的概念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因此,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二、简答题(2个,每个25分)
说出以下材料的思想:
(第1、2题为马哲专业学生题目)
1.“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答:(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得以显现,人们正是在实践的客观结果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产品是人们生产实践的结果,他们作为一种非自然界自发生成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的创造性和人的本质力量。
②自然界的直接存在形态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了生存和生活,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出自己所需的物质产品。正是这种物质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构成了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工业的历史是人实践的历史,是人创造人、创造社会的历史。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人们在工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本不属于自然界中的东西,这体现了人们意识的强大力量,虽然意识来源于物质,但它又能够超越于现有的物质,去创造出新的,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存在。
②工业史和工业产品也是社会意识发展演变的记录。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证明人自身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同时,实践还不断地改造着人自身的主观世界,使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因此说“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1)人是社会中的人
①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从事实际活动,并处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于现实的人的认识,应该深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
②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地主还是农民,是资本家还是工人,并非决定于他们的自然本性,而是决定于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2)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
②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同,因而彼此之间也就不同;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有共同性,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因而彼此之间也不相同。
③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从奴隶主、地主到资本家,从奴隶、农民到无产阶级,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属性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决定这种变化的力量,不是人本身的肉体组织,而是社会关系及其变化。
(第3、4题为非马哲专业题目作答)
3.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1)物质决定意识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和物质的表现,意识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和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物质世界的属性和构成环节。
②人脑是认识机能及其表现形式的物质承担者。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物质自身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它的运动规律受到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支配。
因此观念或者意识不论是其内容还是其产生的基础都是物质的。
(2)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
①人的认识是以人的认识结构为前提的具有选择性和建构性的反映活动。
②人的认识是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反映活动。
③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所以观念的东西又是经过了改造的东西,而不是原原本本来自于物质的。观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4.马克思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答:(1)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共同体
①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社会提供的环境,有赖于在社会中学习、劳动,也有赖于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③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人的发展不光是指其在自然属性上,如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包括他在智力、心理、社会交往等等层面上的素质的提高,而这些都是人在社会属性上的提高。
(2)个人自由的实现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
①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密不可分。人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自由的不断实现,也就是人的不断发展。
②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的活动受制于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必须服从客观规律。作为超越性存在物,人不会完全屈从于现有自然、社会条件的限制,力求获得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因此个人的自由是相对于作为社会的人而言的。
③个人自由在社会中的表现是对时间的自由分配,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们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而人的全面发展又保证人们能够自由运用自己的能力,从事自己想要的工作。
总之,社会共同体既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的理论前提,也是物质基础,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之。
三、论述题(2题,每题25分)
1.论述社会生产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答:(1)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
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需要是物质需要。物质需要的对象主要由自然界来提供,但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这就必然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对象性关系,即产生人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实践。正是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成为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新的需要。
①需要和劳动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便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人的需要总是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扩大,因而人类劳动的内在动力必然是持久的、永恒的。
②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的产生总是从人们对现存条件和自身的不满开始的。这种对现存条件和对自身的不满,以及由此引起的需要和渴望,就是劳动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需要与劳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3)人的需要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通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矛盾,即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矛盾得以具体表现的。这主要变现在:
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主体力量的发挥,对劳动对象加以改造,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②劳动对象化的结果,又使得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得到新的改造和提高,进而导致劳动方式新的变化。
劳动者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仅通过改造对象世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且促进了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形成新的劳动技能,开辟出新的生产领域。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就是这样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推动了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2.论述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答:(1)必然与偶然的定义
①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
②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趋势。
(2)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
①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
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②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在似乎偶然性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总有必然性起着决定作用,并制约着具体的偶然变化;
③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a.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b.新事物的成长有一个由偶然到必然的过程,旧事物的衰亡有一个由必然向偶然的转化。
(3)正确把握必然与偶然关系的意义
①必然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要着重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或规律,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目标和计划,使行动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②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