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8931字
- 2021-05-27 10:40:10
2012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
答:这一命题需要从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的本质
①人与动物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重点,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②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社会关系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变化、发展的。
(2)社会关系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3)总述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
2.简析“意识形态”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次使用意识形态一词。
(1)内容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在多种含义上被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法律思想是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机制进行理论概括的意识形态。
②道德是通过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
③艺术是用形象表达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人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的意识形态,包括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电影等,其特点就在于具体的形象性。
④宗教是一种信仰和崇拜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或境界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⑤哲学是对人与世界关系进行总体性把握,主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最一般关系,是以最抽象、最普遍的形式出现的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分类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往往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①反映现实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已被消灭或正在被消灭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③反映现实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其中,反映和维护现存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在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并在文化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这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直接决定着文化结构的性质,并成为该社会的精神标志。
(3)评述
各种意识形态都是对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们反映的形式不同,同经济基础的密切程度不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不同。各种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在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
3.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主要观点。
答: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村公社的解剖,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创立了东方社会理论,其主要观点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和晚年探索的两个时期:
(1)早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①《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对东方社会的关注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中。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将东方社会完全纳入世界历史的发展轨道中,确定了东方民族和国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是从属于西方国家的。
②《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和《不列颠在印度的结论》
19世纪5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不列颠在印度的结论》等文章中剖析了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即农村公社、土地公有、专制国家三位一体,这使亚洲处于一种封闭、孤立的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
③西方对东方入侵的影响
马克思还分析了西方殖民者对亚洲的入侵对亚洲新的历史变迁的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还是坚持在资本主义建立了世界市场的外部条件下,东方社会必然瓦解而向西方社会过渡。
(2)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回答俄国革命家所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了俄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思想从而发生变化。他们为了使俄国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不断探索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在认识转变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东方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即“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其设想的论证有以下三方面:
①分析了俄国公社具有跨越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指出,公社是俄国复兴的因素和俄国比其他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
②俄国农村公社处在一个与西方古代公社解体时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
③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成功,必须借助一场俄国革命。
4.请简要回答什么是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答:(1)时代背景
苏共“二十大”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思潮流行。人本主义思潮的各派别哲学家,都推崇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借以贬低和否定马克思晚期成熟著作的意义。他们认为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高于晚期著作,并用《手稿》的人道主义理论说明整个马克思的思想。当这种人本主义被严重泛化时,资产阶级学者则趁机利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来攻击马克思主义,举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大旗。因此,阿尔都塞提出要“保卫马克思”,以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2)基本内容
①两个阶段
阿尔都塞以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界,把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1845年以前是“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之后是“科学”阶段。
②“意识形态”阶段
阿尔都塞完全否定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在这“断裂”前后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尽管有一些与马克思后期的理论相接近的思想,但由于这些思想受制于“人道主义”这一“总命题”,因此不能把它们列入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不能部分否定,而应全盘否定。
③“科学”阶段
阿尔都塞指出,1845年之后,马克思同人道主义决裂,包括同自己早期的人道主义理论决裂,同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决裂,制定出建立在崭新概念基础上的历史理论和政治理论。阿尔都塞是用意识形态与科学这两个基本概念来表明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的“断裂”的。
(3)评价
阿尔都塞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纯洁性的愿望出发,用“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区分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人本主义化。既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又力图避免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内的教条主义,表现了他坚持探索真理的理论勇气,但他把“科学”阶段和“意识形态”阶段绝对的对立起来了。
二、文本解读(20分)
请指出下列文字出自哪一位作者的哪一部著作,并分析其基本思想,然后简要作出自己的评价。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答:上述文字出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基本思想
这段话具体体现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
①异化劳动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对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
a.私有制不是天然合理的和永恒的,它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也必将在这种劳动的发展中被消灭;
b.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因而要扬弃异化劳动就必须扬弃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财产的运动集中表现为劳动和资本的尖锐对立,同时也为消灭私有财产和人的解放准备了条件。共产主义是以往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
②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还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批判地研究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上述那段话表明:
a.共产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但并不取消或否定私有财产运动和人的自我异化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成果;
b.共产主义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并不是恢复人类的原始状态,不是非自然的单纯倒退,而是在保存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基础上进一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c.共产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2)评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里马克思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该理论为以异化劳动为突破口,立足于人类主体,从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三者统一的视域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等等,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人性回归为目的的运动和原则。马克思从哲学语境到经济学语境对共产主义进行描述,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述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答:(1)基本理解
这句话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即社会化了的人类。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只是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实践观点
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旧哲学仅局限于理论上“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仅要求解释世界,更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
(3)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科学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基本分界。
①旧唯物主义虽然确认了人和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但却抹杀了主体的能动性,因而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
②唯心主义哲学虽然高度肯定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论证了认识过程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活动来构造和把握外部对象,但却完全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它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全部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就是不了解“感性活动”的人类实践。
(4)意义
马克思的这个著名论断引导了一场哲学史上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决定性奠基的确切标志。
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是如何理解“劳动”的?
答:(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①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②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的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产品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是果,生产活动是因,产品的异化根源于生产活动本身首先异化了。由此,马克思得出异化劳动的观点。
③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④人与人相异化。
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既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之所以同工人相异化,是因为有一个同工人对立的强有力的占有者,即资本家。
(2)《资本论》中的“劳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一般界定。马克思认为劳动包括三要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①劳动主体
劳动主体是指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活的劳动”,劳动资料是“死的劳动”,是“活的劳动”创造的结果。
②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通常是指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过加工的人工物。劳动对象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构成物质财富的源泉。同时,劳动对象又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即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直接传递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生产工具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制约着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的。
(3)评述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概念是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精华。劳动概念集中体现了他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主题。有学者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规定与《资本论》中的劳动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批判资本主义生产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后者是劳动讲劳动的财富创造为主。但总体看来,两者还是居于内在的一致性,都存在对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的同情,对非劳动者的批判。
四、研究动态述评(30分,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1.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讨论和争议较为集中的问题)和前沿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标志学科最新进展的问题)。请就其中你了解最多的一个加以介绍和评论。首先是介绍,必须包括如下信息:问题的名称和内涵、主要论者和论著(文)、主要观点和分歧、讨论的过程、相关预期,然后加以评论。
答:(1)名称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网络危机事件研究。
(2)内涵
作为现实政治事件的网络映射,网络危机事件本质上是发生于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交向互动的政治现象或政治事件。它具有快速传播性、焦点关注性、双重互动性、身份隐秘性、非直接利益性和公共相关性等基本特征。从政治哲学视域出发,可以将网络危机事件分为权力指向型、权利指向型和公共指向型三种类型。当代中国网络危机事件频发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制度原因,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政治现状的必然产物。其中公民意识成长为网络危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主体基础,社会矛盾凸显是网络危机事件发生的直接根源,而公共行为失范是网络危机事件发生的内在诱因,现实表达不畅则是网络危机事件发生的体制诱因。现代网络发展为网络危机事件提供了传播平台,政府公信力弱是形成网络危机事件的外生刺激,表达和求证成本不对称为网络危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先天优势。
(3)主要论者
郑大兵、封海东、封飞虎、方益权、李金龙、万颖等。
(4)论文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网络危机事件研究》《网络危机事件中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等
(5)主要观点和分歧
关于网络危机事件的特点不同学者的阐述各异,但总体而言存在很大相似性,主要说明网络危机事件具有多发性、变异性、虚拟性等热点。如郑大兵等认为,网络危机事件具有传播迅速、更容易被激发冲动、管理空白等特点(郑大兵,2006);代群等人认为,网络危机事件具有针对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涉腐”“涉富”“涉权”等问题的特点(代群等,2009);揭萍、熊美保认为网络危机事件既具有多发性、预谋性、变异性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又有虚拟性、广域性、变异超常性、身份不确定性、虚实互动性、法规滞后性等特点(揭萍,2007)。
(6)讨论的过程
持续不断的网络危机事件对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公信力造成极大冲击,削弱和降低了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对党和政府的回应能力与公共管理能力形成巨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和治理网络危机事件,正确发挥网络危机事件的积极作用,治理和降低网络危机事件的消极影响,以网络危机事件治理为抓手,带动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当代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学者们开始从网络危机事件的现象、成因、影响、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来探讨网络危机事件的政治哲学意蕴,这对正确认识网络危机事件这一政治现象的成因和本质,有效治理网络危机事件等都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7)相关预期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对网络危机事件及其治理作出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力图揭示网络危机事件的政治学本质,总结和梳理国内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现有模式和基本框架,进而提出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政治路径,预期达成如下目标:
①界定网络危机事件的基本概念。
网络危机事件相关基本概念在学界还存在很大争议,一般被称作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焦点事件或网络热点事件等。而学界对网络危机事件基本概念的认识存在很大模糊不清之处,这显然不利于网络危机事件的深入研究。
②建构网络危机事件及其治理的政治哲学分析框架。
分析工具是研究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的政治哲学分析文献并没有提出系统明确的政治哲学分析框架。这一方面使政治哲学文献呈现多彩多姿的色彩,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政治哲学分析文献和学术研究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③梳理总结现有网络危机事件治理模式。
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证考察和比较研究,运用建构的政治哲学分析框架,梳理分析国内现有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典型模式,从公平与正义、自由与民主、权利与权力的视域考察其治理主体、治理行为、治理规范等方面的运行绩效和优劣得失,为优化国内网络危机事件治理模式和治理路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借鉴。
④构建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政治路径。
在厘清网络危机事件的政治哲学本质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网络危机事件治理模式的优劣得失,改变政府和社会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理念,打破现实网络危机事件单一治理主体格局,改革和调整“第一定义者”等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错误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构建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政治学路径,提出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政治学框架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
(8)评论
作为一种现实政治事件的网络映射,网络危机事件本质上不过是公民言论自由和参政议政、监督公共权力的网络表现形式,它关乎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权利权力等政治哲学的基本价值问题,将网络危机事件过程中的网络舆情视作洪水猛兽式的传统观念既无必要亦不可取。事实上,在现实政治表达不畅的情况下,网络危机事件正好为公民宣泄政治情绪提供了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现实政治稳定。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视角,网络危机事件是一种政治事件。现实政治问题是导致这种政治事件的直接根源,要实现网络危机事件的有效治理,必须从现实政治问题治理入手,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当前正在推进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治理和消解网络危机事件提供可能和契机,我们相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政治改革的逐步深入,网络危机事件治理将会有更为全新的治理理论和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2.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讨论和争议较为集中的问题)和前沿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标志学科最新进展的问题)。请就其中你了解最多的一个加以介绍和评论。首先是介绍,必须包括如下信息:问题的名称和内涵、主要论者和论著(文)、主要观点和分歧、讨论的过程、相关预期,然后加以评论。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