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课后习题详解

1.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哪些?

答:(1)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

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并不因为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集团并存甚至对立而被割裂。

竞争性

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扩展性

世界市场的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张性。除了战争或危机的年代,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在科技革命浪潮所引发的工业高涨期间则更具飞跃的势头。

(2)世界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主要有以下六种:

国际价格机制

国际价格机制是世界市场运行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一市场机制不仅促进了商品的国际流动,而且调节着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

关税税率机制

关税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和世界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着进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同商品的不同关税税率,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因此,关税税率机制对世界市场的运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资本收益率机制

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是引起资本跨国流动的基本动因,也是世界市场运行的重要机制。资本收益率机制,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调节了资本的供求关系,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

汇率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变动是世界市场商品和资本流动的重要机制。各国为实现本国宏观经济目标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总是要确定目标汇率,通过汇率变动的机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资源配置机制

资源配置机制便是世界市场发展变化的作用机制。由于国家的存在,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要比在一国内部困难得多。国家间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上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

传导机制

世界市场的传导机制是指某些经济现象(如景气、衰退、失业、通货膨胀等)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传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对该国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

2.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答: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萌芽期、初步形成期和最终形成期。

(1)世界经济萌芽期

世界经济萌芽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并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地理大发现使全球历史由各地区分散隔绝发展朝着以世界为整体的方向发展,是世界经济萌芽的重要起点。从16世纪开始,西欧的封建专制国家为了扩大财源,防止金银外流,借助于商人资本,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鼓励发展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则促进了为出口而生产的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2)世界经济初步形成期

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期

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期为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下,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随着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扩张、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完善,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3.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重创,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

(2)国际金融动荡与金本位制度瓦解。金本位制度崩溃为各国通货膨胀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各国汇率的剧烈波动,促使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出现。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无序状态,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和困扰,货币集团的相互对抗愈演愈烈,货币战、汇率战此起彼伏。

(3)在1929~1933年大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衰退,自由放任经济体制的终结,国际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并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两极”格局的形成。

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多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且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2)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却推动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新霸主。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仍长期执行中立政策,大做战争双方的生意,使经济又一次获得了巨大发展。

(3)美国主导国际经济秩序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引发了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对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并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战败国的压榨,特别是世界经济中以邻为壑政策和集团化的形成及其恶性竞争,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经济根源。所以,美国凭借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绝对优势,在战争期间就开始试图重建以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

(4)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经济格局表现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四分五裂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并存。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苏联在经受了战争考验之后,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国。

(5)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连接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导致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而且战后世界经济的许多发展变化都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当中。

总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战后民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同时,战争中各国在不同领域实施的各种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在战后仍然得以不同程度的延续和保持。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更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连接点。

5.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和趋势?

答:(1)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使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石油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困境。

债务危机使部分发展中国家深陷经济困境。

(2)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冷战的结束,使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散,经济全球化时代真正到来。

随着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频发,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