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重庆市选聘大学生村官考试《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8056字
- 2021-05-21 20:35:41
2.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
1.下列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
A.“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途径
B.“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对象确定为全体党员干部
C.“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
D.“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
【答案】D
【解析】A项,“三严三实”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推进党的作风建设。B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教育对象确定为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C项,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党对群众路线的又一次继承与发展,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巩固和拓展。
2.关注民生,解决就业,是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下列选项中,旨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是( )。[2015年真题]
A.建立人民公社
B.建立农村集体所有制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错误,建立人民公社、建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的一部分,目的是要彻底改变中国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D项正确,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2014年真题]
A.由于客观世界仍然存在着大量未知的领域和不解之谜,即便当今科学高度发展,还有人秉承唯心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
C.汉武帝首开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想基础
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其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90%以上是人类自己的责任,而人类今天所作的决定和选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节能减排”理所当然也成了今天人们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这说明( )。[山东2011年真题]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正确的价值观对改善全球气候具有决定作用
④人应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正确,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②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因此其具备如下特征: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性、多样性。③错误,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个人和社会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起到的是促进作用,而非决定作用。④错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处理好四个环节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人类改造自然无疑是必要的,但要征服自然则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把人摆在了自然的对立面。因此A项正确。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列关于该建议说法正确的是( )。
A.《“十三五”规划建议》是针对“两个一百年目标”收官阶段提出的战略蓝图
B.《“十三五”规划建议》充分论述了继续坚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C.《“十三五”规划建议》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针
D.《“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并阐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
【答案】D
【解析】《“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即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答案选D。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
【答案】A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也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矛盾,进而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7.《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A
【解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明的是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自然变化,这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事实上,事物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跟时间推移没有必然的关系。条件达成,即使时间很短也会发生变化,条件未成,即使时间很长也不能发生变化,将事物变化简单地归因为时间推移,是一种错误的哲学观点。因此答案选A。
8.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解析】A项,“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反映的哲学原理是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定条件下,量的优势可弥补质的不足。B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的是一种联系的观点。D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C项,“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
A.以民为本
B.社会稳定
C.诚实守信
D.公平正义
【答案】D
【解析】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温家宝总理曾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的各项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因此答案选D。
10.科学发展观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A.政治社会
B.经济社会
C.文化社会
D.精神社会
【答案】B
【解析】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是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因此答案选B。
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B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答案选B。
12.对我国现阶段“三农”政策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B.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扶贫开发
C.农村集体土地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D.农业补贴政策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答案】B
【解析】扶贫开发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因此答案选B。
13.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说明了: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因此答案选B。
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C.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答案】D
【解析】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为我之物”)。二者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醋酸纤维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实践促使天然物质转化为人造物质。因此答案选D。
15.“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A
【解析】这句话出自刘伯温的《司马季主论卜》,意思是湍急的河流下面,必定有深潭;高高的山岭下面,必定有深谷。文段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答案选A。
16.下列选项不属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的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C.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答案】D
【解析】AB两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又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是题干体现的哲学观点。C项,“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意为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不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现了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题中并未体现。
17.“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答案】C
【解析】这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答案选C。
18.下列诗句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错误,南北方环境不同,造成淮南为橘,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体现了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③错误,特意种花可是最后花不一定能开,无心插下一枝柳条,最后可能会生长成一片柳林,体现了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①正确,指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树木枯败了,那边的树林还十分茂盛,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④正确,指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19.“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句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
A.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的观点
B.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的观点
C.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观点
D.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总和观点
【答案】A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个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手和身体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手离开整体就不能发挥其为手的作用了。因此答案选A。
20.欧洲谚语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
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
C.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答案】D
【解析】题意是:如果马掌上的钉子丢了,蹄铁就会脱落,战马就会跌倒;战马跌倒了,战士会摔伤而不能作战,战争就会失败;战争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答案选D。
21.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
A.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B.混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D.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D
【解析】有些事物在某种场合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换一种场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挥其它的作用,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生产和生活垃圾如果能够正确地回收利用再生产,就是良好的资源,即垃圾也可以变成资源。因此答案选D。
22.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对于这一观点( )。
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唯心主义不承认,唯物主义也不承认
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
【答案】D
【解析】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对于这一观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因此答案选D。
23.针对其他国家对南海油气资源虎视眈眈的状况,我国政府多次重申立场:“主权归我”,“南海是我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这充分表明( )。
A.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C.油气资源是我国的核心利益
D.我国反对单纯以武力形式解决国际争端
【答案】B
【解析】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总和,它包括国家领土、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发展、国家稳定、国家尊严等基本内容,国家利益也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南海与南海油气资源是我国国家利益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主权归我”,“南海是我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的表态,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我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因此答案选B。
24.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侵犯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答案】C
【解析】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原则和外交关系原则是一致的,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因此答案选C。
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全体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力
D.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A
【解析】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因此答案选A。
2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答案】B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答案选B。
2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 )的关系。
A.政治体制改革
B.精神文明建设
C.改造自然
D.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即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28.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民族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加强民族团结
【答案】C
【解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因此答案选C。
2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 )。
A.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
B.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C.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D.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答案】A
【解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因此答案选A。
3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存在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真理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本题中的这一命题就是从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也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答案选D。
31.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与安置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B项错误,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C项错误,社会救济,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D项错误,社会优抚与安置,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3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答案】B
【解析】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及“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因此答案选B。
33.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共产党人》这个党内刊物的任务称之为“伟大的工程”。这个党内刊物的任务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3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有(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35.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最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②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分支
③民主社会主义否认了社会制度的客观性
④民主社会主义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⑤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道德抗议,否认其历史必然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社会民主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在性质上,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故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包含关系,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支,②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因此答案选C。
36.和谐社会可以理解为( )。
A.西方社会的“福利社会”
B.社会主义的治国思想
C.我国古代社会描写的“田园牧歌”
D.“大同”社会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指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37.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 )。
A.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B.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艰苦朴素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
【答案】C
【解析】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②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③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因此答案选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最符合题意)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成____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体制,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2015年真题]
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几项是( )。
A.法治化
B.国际化
C.便利化
D.平台化
【答案】ABC
【解析】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体制,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____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2015年真题]
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几项是( )。
A.新型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答案】ABCD
【解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____,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根本之策。
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几项是( )。[2014年真题]
A.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B.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C.让人民监督权力
D.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答案】ACD
【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因此答案选ACD。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共享理念下的“十三五”规划将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
A.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B.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C.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D.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答案】ABCD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在扶贫领域的目标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5.十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几十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的疾病的病因与基因突变挂上钩,但尚未完全搞清基因突变与疾病病因的关系。这是因为( )。
A.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B.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认识对象的本质
C.客观世界总在不断地变化中
D.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答案】ACD
【解析】由题可知,科学家已经认为基因突变与疾病之间有一定关系,但是没有完全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们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到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而且客观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中,同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一个过程,而且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但是最终人们可以认识到本质。因此B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CD三项。
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丽奋斗”,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词之变说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
B.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过程
D.认识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答案】BD
【解析】A项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为错误表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促进错误阻碍。C项错误,人民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真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一直是正确的。因此答案选BD两项。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C
【解析】BC两项正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项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D项错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为l958年“大跃进”时期的总路线。
8.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其内容包括( )。
A.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B.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C.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答案】ABCD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经验: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ABCD四项正确。
9.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做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答案】ACD
【解析】ACD三项正确,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的哲学意义有: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B项错误,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0.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
A.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答案】BCD
【解析】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社会政治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因此BCD三项正确。
11.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说法深刻揭示了(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C.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答案】ACD
【解析】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直接和具体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是间接和抽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性认识,对各种事物的表面能有初步认识。因此ACD三项正确。
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答案】AD
【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即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并且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AD两项正确。
13.马克思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是在表述法律,……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
下列哪些说法不违背这句话的原意?( )
A.立法应反映客观规律
B.立法不是立法者所代表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C.客观规律与法律规范是同时产生的
D.法律要具有科学性
【答案】AD
【解析】马克思把立法者和自然科学家作类比,说明法律和客观规律一样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立法应该科学的反映客观规律。因此AD两项正确。
14.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A.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指导实践活动
B.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C.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D.具有独立性,能够脱离实践活动而存在
【答案】AC
【解析】AC两项正确,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增加粮食的产量说明科学认识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从而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B项错误,科学认识虽然具有能动创造性,但并不能创造理想世界。D项错误,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脱离实践活动而存在。
15.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天之生物,其化不息
C.不有两,则无一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正确,“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说对于一切事物,相反的两种属性总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包含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天之生物,其化不息”,是说天地万物经常出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包含了“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思想;“不有两,则无一”,意思是没有二,就没有一,包含了“没有对立面的存在,就没有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面的作用也就消失了”辩证思想。D项错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不是辩证法思想。
16.下列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说法有( )。
A.政党是超阶级的政治团体
B.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
C.任何政党都重视争取群众的支持
D.政党无所谓组织结构
【答案】ACD
【解析】ACD三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阶级性;政党具有阶级性,所以不代表群众利益的政党是不会争取群众支持的;政党通常都有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反之不成立。
1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有( )。
A.不可知论
B.二元论
C.机械论
D.唯心史论
【答案】BCD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二元论,既唯物又唯心,它存在唯心史观和二元论的局限。同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又是它的一个局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不可知论并不是它的局限。因此BCD三项正确。
18.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
A.群众路线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答案】ACD
【解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因此ACD三项正确。
三、判断题(正确的答案用“A”表示,错误的答案用“B”表示)
1.“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否认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2015年真题]
【答案】B
【解析】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进而得出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
2.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2010年真题]
【答案】B
【解析】“理在事先”指在物质世界之前就有客观的“理”存在,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3.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
【答案】B
【解析】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是因为它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创造了条件加速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由于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现象是本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会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孤立现象。( )
【答案】A
【解析】现象与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现象是本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会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现象和本质统一在同类事物中。
5.真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
【答案】A
【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6.“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答案】A
【解析】“欲速则不达”的意思是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启示我们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7.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8.“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启示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答案】B
【解析】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都是矛盾着的双方,它们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这句话启示我们的是矛盾双方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9.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
【答案】B
【解析】“光阴似箭”和“度日如年”中时间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其具体特性不可变,变化的是人的时间观念。
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
【答案】A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別开来;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1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间接现实性。( )
【答案】B
【解析】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不是间接现实性。
12.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答案】A
【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具有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特点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不同事物间的区别所在。
13.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
【答案】A
【解析】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四、简答题。
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制定的依据。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法制的发展取决于民主的发展程度。民主越发展,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越强,法制就越能得到加强。
(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①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②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和体现了对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制约,为人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保证。③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了有效措施。④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对破坏民主权利行为的制裁措施,为捍卫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强大武器。
五、论述题。
1.试论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江苏2013年真题]
答:(1)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教育为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与教育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③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①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有:
①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总的方针是要面向经济建设,围绕结构调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总体推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性发展。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上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局部可跨越领域,实现突破。主要措施是推进高技术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认真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切实增加教育投入;要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社会教育,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要认真贯彻《教师法》,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③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关系国家盛衰,民族强弱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为此,一是要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二是要营造良好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2.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物质文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精神文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提供有利的思想保证。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