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13263字
- 2020-11-26 17:59:48
第二节 政治常识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立
【答案】B
【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列宁曾经指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即他主张“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像”;“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即“感觉和思想”产生“物”,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因此答案选B。
2.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是(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正确,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④正确,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均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辩证法思想;②错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出自庄子的《齐物论》,意思是“这个事物就是那个事物,那个事物也就是这个事物”。这属于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否认事物之间的界限,不符合辩证法思想。
3.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 )观点。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朴素辩证法
【答案】D
【解析】题中引文出自《老子》第二章,含义是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朴素辩证法,即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因此答案选D。
4.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错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①③正确,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认识和实践过程,这种实践能够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5.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列成语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对症下药
D.按图索骥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量体裁衣是指按照身材剪裁衣裳;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对症下药是指针对病症用药,均是理论联系实际。D项,按图索骥是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这是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违背了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要坚持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党的建设中必须把( )建设放在首位。
A.执政能力
B.先进性
C.思想理论
D.党风廉政
【答案】C
【解析】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因此答案选C。
7.针对其他国家对南海油气资源虎视眈眈的状况,我国政府多次重申立场:“主权归我”“南海是我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这充分表明( )。
A.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C.油气资源是我国的核心利益
D.我国反对单纯以武力形式解决国际争端
【答案】B
【解析】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总和,它包括国家领土、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发展、国家稳定、国家尊严等基本内容,国家利益也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南海与南海油气资源是我国国家利益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主权归我”“南海是我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的表态,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我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因此答案选B。
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答案】C
【解析】这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答案选C。
9.下列有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
B.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C.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D.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
【答案】A
【解析】“十八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A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全面建立,不是初步建立。
10.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简称G7。由于下列哪个国家的加入,此组织改名为G8。( )
A.中国
B.俄国
C.巴西
D.南非
【答案】B
【解析】1997年,第八个成员国俄罗斯被G7正式接纳,G7改名为G8。2009年,G20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因此答案选B。
11.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B.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C.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D.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中国农业部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部长杜青林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从严治党
D.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A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项,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C项,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要求。
13.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D.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答案】D
【解析】在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基本原则;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基本国策。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
A.自由民主
B.公平正义
C.社会稳定
D.以人为本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15.坚持中国特色农业化道路的首要目标是( )。
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C.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16.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
A.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工人阶级的领导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C
【解析】国家性质,即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宪法》规定,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工人阶级的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政治基础。因此答案选C。
17.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保持祖国的统一
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答案】D
【解析】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条件,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因此答案选D。
18.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下列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政教分离
B.宗教信仰自由
C.各宗教不论大小,法律上一律平等
D.少数民族的共产党员可以信教
【答案】D
【解析】D项,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妥善解决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指出,“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无神论者,只能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19.下列对国家、阶级、政党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有政党必有阶级和国家
②有阶级、国家必有政党
③在当代,执政党的阶级属性与国家的性质相一致
④国家、政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随着阶级的产生,国家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也同时产生,而政党是一定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必然晚于阶级和国家出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政党不一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只有执政党才能进行阶级统治,因此答案选D。
20.只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C.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
D.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
【解析】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现有194个会员国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而非主权国家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等非主权国际组织;因此答案选B。
21.按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把( )放在首位。
A.社会效益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文化体制创新
【答案】A
【解析】中共十七届六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答案选A。
22.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 )。
A.自主创新
B.协同创新
C.技术创新
D.管理创新
【答案】B
【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因此答案选B。
2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现在所实行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
24.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坚持( )的方针,这个方针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重要准则。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团结合作、协商共事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的重要准则,即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中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国家制度,以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6.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不称霸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准则,也是我国处理同其他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7.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与军队建设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为全面建设时期,并在这一时期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这一阶段的时间是( )。
A.1949年底~1953年
B.1966年5月~1978年
C.1953年底~1966年
D.1978年12月至今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初创时期(1949年底~1953年),该时期新中国外御侵略,内治创伤,振兴民族经济;②全面建设时期(1953年底~1966年),该时期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体系,并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③曲折中发展时期(1966~1978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国防和军队建设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但军队基本保持稳定,顶住了国际霸权主义的压力;④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至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因此答案选C。
28.下列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B.包容性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成果的地区性
C.“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
D.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也是积极实践者
【答案】B
【解析】包容性增长,是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要素: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②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③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④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⑤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⑥重视社会稳定。B项错误,“强调的是发展成果的地区性”与①不符。
29.下列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B.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服务业、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D.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答案】C
【解析】C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七大产业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而高端服务业并不在七大产业之列。
30.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制定了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一系列目标。下面关于建设目标的说法,表述有误的是( )。
A.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B.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C.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60个,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
D.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C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指出,到“十二五”末期,实现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
31.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下列不属于我国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的措施的是( )。
A.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
B.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C.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D.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答案】C
【解析】C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属于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措施之一,不属于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的措施。因此答案选C。
32.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1955年4月18~2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万隆会议。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3.和谐社会可以理解为( )。
A.西方社会的“福利社会”
B.社会主义的治国思想
C.我国古代社会描写的“田园牧歌”
D.“大同”社会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指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34.建国60多年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上述制度( )。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
③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④有利于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国体决定政体,中国的政体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由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政权组织形式,题中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均不属于政权组织形式。
3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______、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A.民主法制
B.人民民主
C.法制健全
D.民主法治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3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全体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力
D.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7.“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维护祖国的统一
C.领导统一战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中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
38.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最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②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分支
③民主社会主义否认了社会制度的客观性
④民主社会主义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⑤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道德抗议,否认其历史必然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③④⑤正确,民主社会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在性质上,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②错误,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包含关系,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支。
39.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制定了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下列不属于此原则的是( )。
A.统筹协调
B.创新发展
C.需求牵引
D.资源共享
【答案】D
【解析】D项,《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统筹协调、创新发展、需求牵引、有序推进、安全可控”为我国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资源共享”不在此列。
40.以下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轮流参政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的重要机构
【答案】C
【解析】C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体现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各党派团结合作的特点;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因此C项“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轮流参政”的说法错误。
4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个监督”的内容是( )。
A.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B.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党外监督、国际监督
C.政治监督、经济监督、社会监督、文化监督
D.政治监督、经济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不包括( )。
A.统一战线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43.下列选项不属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的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C.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答案】D
【解析】AB两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件事情的失败。“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又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是题中体现的哲学观点。C项,“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意为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不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现了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题中并未体现。
44.“拔苗助长”与“庖丁解牛”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答案】D
【解析】“拔苗助长”比喻违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因此答案选D。
45.下列诗句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正确,指一艘船沉没之后,后面的千帆仍然浩浩荡荡地经过;一棵树木枯败了,它前面的树林却还十分茂盛,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②错误,南北方环境不同,造成淮南为橘,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体现了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③错误,特意种花可是最后花不一定能开,无心插下一枝柳条,最后可能会生长成一片柳林,体现了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④正确,指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46.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为13.39亿人,比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增加7390万人,比当时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它表明我国人口的增长正处于( )。
A.低生育水平阶段
B.继续高增长水平阶段
C.人口总量逐年下降的阶段
D.现行生育政策需要立即调整的阶段
【答案】A
【解析】“比当时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表明,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因此答案选A。
47.关于我国的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独立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
C.人民政协半个多世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D.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这是人民法院的职权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结合起来,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B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常设机关。C项正确,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五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D项错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是国务院的职权。
48.欧布利德是古希腊麦加拉派哲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诡辩论“谷堆论证”,即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所以,一粒谷子不成谷堆又成谷堆。在这里欧布利德忽略的是( )。
A.内外因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原理
C.质变和量变关系原理
D.矛盾客观性原理
【答案】C
【解析】欧布利德忽略了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这一原理。“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和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欧布利德的论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会向“多”的方面转化。因此答案选C。
49.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最能体现下列哪种说法?( )
A.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C.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
【答案】C
【解析】“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强调的是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有前进也有后退。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因此答案选C。
5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具备的有利条件中不包括( )。
A.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B.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完成
D.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答案】C
【解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是:①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②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④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⑥有党的坚强领导。
51.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_____制度。( )
A.资产收益扶持
B.医疗救助保障
C.就业援助和帮扶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答案】A
【解析】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属于中央层面首次提出的政策表述,主要针对的是自主创收能力受限制的贫困人口,可以用个人资产入股,再按一定比例分配收益,以增加贫困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因此答案选A。
5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_____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全方位对外开放
B.全天候对外开放
C.深度对外开放
D.全面对外开放
【答案】A
【解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3.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______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该国将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答案】A
【解析】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51年4月,西欧6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从此迈开步伐。1957年3月,6国正式签署《罗马条约》,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诞生。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未获批准。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改写了英欧关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加快了英国脱欧的脚步。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将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