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学习网
- 6473字
- 2021-08-13 17:44:47
第二部分 政治常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一、考点归纳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来回答哲学是什么。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既能指导人认识世界,也能成为人改造世界的方法。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5.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
①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②主要形态
其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第一,世界具有物质统一性,运动是物质的本性;
第二,世界万物是相互关联的,物质世界在相互联系中永恒发展;
第三,事物具有对立统一的两面性;
第四,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但在实践中,人的意识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发生反作用。
b.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第一,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唯心主义
①基本观点:
a.唯心主义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质的世界观,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识或精神所派生。
b.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主张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否认认识来源于外部物质世界和实践。
c.在社会历史观上,唯心主义把人类历史看做是某种先天原则和原理的体现,或者是杰出人物意志的产物,视精神、意志、动力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主要形态:
唯心主义基本形式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a.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
例如,中国哲学家王阳明认为 “天下无心外之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
b.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是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它的产物和表现,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以及宗教里讲的“上帝”。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跟当时社会的政治实践、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无产阶级的不断成长和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2)自然科学条件: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自然科学新发现,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科学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坚实的具体科学基础;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二、典型题(历年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安徽省2013年真题]
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答案】C
【解析】题中第一个观点表达力无论你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座山都一直存在,表明了世界是客观的唯物主义观点;而拜恩认为的“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则表明了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2.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C
【解析】乙徒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只有一个理、有理而后有气、宇宙便是吾心”皆是客观唯心主义,“宇宙便是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3.“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B
【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它的产物和表现。“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认为是“天”和“命”这一“客观精神”主宰着一切,是万物之本原。
4.“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这是( )的观点。
A.历史唯心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历史人本主义
D.历史自然主义
【答案】B
【解析】社会的发展在于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与传统就构成了一对矛盾。传统代表着历史的惰性力,发展就要创新,就要打破传统,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辩证法的,是马克思主义合理形态辩证法的体现。所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5.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又进一步指出:“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D.两者都是辩证法
【答案】B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绝对运动的,因此,当你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变化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条河了。“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对上述观点的诡辩,认为当你在跨过河流的时候,河流正在变化,所以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否定了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是诡辩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坚持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
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事物、现实当作实践去理解,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又避免了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能够区别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但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坚持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但是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并不是其相对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资产阶级历史观也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重要区别点,但是不能与有的唯心主义(如黑格尔哲学也同样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相区别。
7.某年,会师世界杯决赛的意大利队和法国队正严阵以待,为争夺大力神杯摩拳擦掌。此时,一向有“乌鸦嘴”之称的球王贝利耐不住寂寞,直言意大利队能够夺冠,这种“咒语”令意大利的球迷心中七上八下,担心自己心爱的球队被贝利“一嘴”说死。从哲学上看,担心被“一嘴”说死的观点实质上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C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题干中,意大利队球迷担心意大利球队被贝利“一嘴”说死,就是以贝利的个人感觉为首要,辅助以球迷自身的意识作用来决定球队的比赛结果,完全以个人感觉为第一性,而忽视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 )。
A.朴素辩证法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看到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属于朴素辩证法观点。
9.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
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答案】D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当成物质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因此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0.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 )。
A.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积极成果,克服了它们的缺陷
B.它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D.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科学的改造,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且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11.《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道”是指世界存在的根源,有的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的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这反映出“道”一统的人生观。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是指( )。
A.形而上学的主体
8.事物的一种法则
C.人生的一种准则
D.事物规律和人生准则的结合
【答案】A
【解析】老子之道是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是超验的普遍永恒的东西。
12.“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多元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解析】多元论主张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多元论实质是一元论的不同表述形式。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物质本原的学说,是唯物主义的多元论;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学说,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需要确立的关键。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说
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ABC
【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典型的特征,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变革所在,因此,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需要确立的关键。
2.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CD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万物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
A.都属于唯心主义
B.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C
【解析】题中的“绝对精神”、“理”、“理念世界”,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更不是标志客观实在的抽象物质,因此它们既不属于机械唯物主义,也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一切事物当做是主观感觉或者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由于“绝对精神”、“理”、“理念世界”都属于客观精神或原则,因而三人的观点皆是唯心主义,而且是客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
B.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C.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D.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以实践作为理论的动力、基础和目的,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革命的、批判的,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不断“扬弃”已经过时的思想观点,总是解放思想,不断地从各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科学的,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基础,不断地实事求是;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的,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
A.前者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后者主张否定是外力的否定
B.前者主张否定是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后者主张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C.前者主张否定是对旧质的肯定,后者主张否定就是对旧质的完全抛弃
D.前者主张否定和肯定相互渗透,后者主张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
【答案】ABD
【解析】辩证否定认为,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相互渗透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肯定和否定是绝对对立的,因而否定是外力导致的,是不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一切。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真理。( )
【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区别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是它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答案】√
【解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
3.哲学即人们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答案】×
【解析】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凌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为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为哲学。
4.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
【答案】×
【解析】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5.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 )
【答案】√
【解析】马克思有两个最重要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哲学上最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