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613社会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3社会学

一、解释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网络

2.社会解组论

3.从众与模仿

4.群体贫困

5.印象管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2.什么是角色距离?依据戈夫曼的角色理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简析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2.有关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有多种论说,试述马克斯·韦伯“理性化”视角的现代化模式,并作简要评价。

四、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联系实际阐述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以城市化为前提,说明中国户籍改革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可能的改革趋势。

2.社会控制有多种手段,结合互联网的特征,谈谈法律和道德这两种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原则。

参考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3社会学

一、解释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网络

答:社会网络是指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社会网络具有五个特征: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2.社会解组论

答:社会解组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的过程。社会解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该理论认为,以亲属、情爱、朋友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式关系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远比正式的社会关系(如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更为重要。前者的整合程度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整合程度,社会解组就是这种非正式关系的解体。当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规范消失、共同体观念缺乏或消失时,社会解体现象就会发生。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则源于社会变迁。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以及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等等,都会破坏社会原有的动态平衡,使传统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从而导致社会解组。因此,对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在于要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3.从众与模仿

答: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是一种合乎群众的利群行为,主要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行为模式;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4.群体贫困

答:群体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5.印象管理

答:印象管理,是指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或者说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答:(1)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是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单元行动包括下列要素:

行动者,是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目的,是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其中前者是行动者不能控制、难以改变的,而后者是可控制的;

规范限定: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复杂方面,但对行动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这些都制约着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2)帕森斯指出,这一行动理论有如下几个推论:

行动是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范畴是最基本的。

行动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因为行动者对目标的确定、手段的选择是随机的。

在特殊意义上,行动是主观的,即这里所说的主观,是对行动者而言的。

行动的情景涉及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等方面,但其具体内容不是行动理论所研究的。

2.什么是角色距离?依据戈夫曼的角色理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1)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角色距离,是指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角色距离的研究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更进一步说,只有当某种角色不仅适合一个人承担,而且对他具有某种“挑战”意味时,这个人才可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达到“进入角色”的程度。

(2)戈夫曼认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

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

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

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

当人们不具备这些条件时,当人们与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不能进入角色。

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其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没有投入此种角色的行为,而仅仅包括那些与某种特定角色有关联的行为。

3.简析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

答:(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价值整合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a.因为只有价值观的一致,才能有结构和行为的一致。

b.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价值观是有差别的,但是经过文化的熏陶,就会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例如被社会文化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必然是这个社会的成员所认同、所追求的;反之则是他们所鄙弃的。

c.价值观的一致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一致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源。

规范整合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规范本来是价值观的外化、普遍化和标准化,就像国家颁布的法律一样,它反映着国民的意志(即价值观),但是要想使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还必须进行普法教育,普法教育就是使法律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结构整合

a.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无论是产业还是人群的结构都是多元的,社会越发达,结构越复杂。社会结构的整合有赖于各部门和各阶层之间互相依赖和功能上的互补,但是也有矛盾和对抗。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对抗,在通常情况下是依靠共同文化的整合;

b.文化的整合功能是一个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学中功能学派强调文化的整合作用。一个民族由于享受一份共同的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也不论他们是否生活在共同的制度下,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都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连接在一起,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分离的。

(2)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导向体系,它是指导社会向前发展的,如教育、科研和组织管理等就是社会导向体系。在当代中国,发挥文化导向功能,就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

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提供知识

社会进步是人的进步,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没有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观念的更新和人道德品质的提高,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而新的知识技能,新的思想观念,是在社会实践和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学习得来的,而实践、教育和科研都是文化,所以文化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中起着引导推动作用。

积累成果

社会是一份文化遗产,这份遗产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而这种积累是依靠文化来实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度的创新本身既是文化活动,又必须由文化把它记录下来。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对前人创造的成果的继承发扬都必须通过文化来实现。当然,文化的导向若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答:在社会分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阶级的定义

列宁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精确揭示了阶级的实质:“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的划分标准

上述定义表明,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总起来看,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答:对于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的论述如下:

(1)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霍桑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和管理。

(2)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外,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和领袖人物,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着重大差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行为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公认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发冲突,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4)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率也就高,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2.有关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有多种论说,试述马克斯·韦伯“理性化”视角的现代化模式,并作简要评价。

答:韦伯理性化视角的现代化模式论述如下:

(1)理性是指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具体地讲,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手段(工具)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能产生较高的效率。

(2)“理性化”的概念不仅仅是指文化价值观念,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基本生活形态,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整个社会的“理性化”过程。

(3)韦伯最早分析了社会的“理性化”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在分析人的行动动机时,韦伯选择了合理性作为分析的最基本概念。他的理性主义至少包含以下要点:

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把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做价值上的排列,并根据价值的大小对它们进行比较;

预测并计算后果来权衡行动的必要性,考虑目的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对效果负责;

根据目的选择手段,并对各种手段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标准;

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

(4)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即为理性的精神。科学的精神即是理性的精神,是指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合理性——形式理性或工具理性的发展。理性化过程构成了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基础。

四、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联系实际阐述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以城市化为前提,说明中国户籍改革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可能的改革趋势。

答:(1)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化亦包含着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其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户籍制度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地缘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的社会流动、约束了机会的均等。户籍制度标志着城乡二元身份体制的定型,从而构建了中国城乡阶层分割的基本框架,而城乡分割制强化并突出了地域和空间的分层,不利于我国社会转型的实现。例如,相对于城市人口,农村人口无论是在入学、就医、就业还是社会资源获取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要打破农民身份的限制,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所花费的努力远远大于城市人口,而城市人口往往凭借其户口优势,很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为了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我们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最终实现中国公民在地域关系上的机会均等。

(2)中国户籍改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可能的改革趋势

户籍改革制度的基本原则

户籍改革制度的原则,应当与我国宪法确立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相一致,应当能够解决现行户籍制度产生的矛盾,具备可执行、可操作性。其坚持的基本原则如下: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创性原则。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的问题需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人口管理这个问题上,中国应该独立自主,探讨出适合国情的户籍管理制度;

b.消灭城乡户籍二元化,实行统一的户籍。现行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村孩子一出生就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违反了基本人权理念。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不仅鼓励民众及时进行户籍登记确认,方便户籍管理,同时也剥去了因为父辈户籍身份造成的出生地位差异问题;

c.以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为基础,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户籍二元化的基础就是土地制度的二元化,农民都享有集体所有制土地,城镇实行土地国有制,不改变这两种土地制度现状,取消户籍二元化将会在很多方面产生问题和矛盾,导致户籍制度改革搁浅;

d.逐步取消户籍附加值差别待遇,中国的农业户籍与城镇非农业户籍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在社会快速发展时加以扩大,将附加在户籍上的这些差别待遇取消,让户籍回归到户籍管理本身,户籍信息可以为其他社会管理提供方面,但不能成为障碍;

e.实行户籍分别登记制。根据现代社会人们流动性大的特点,可以根据流动进行出行、暂住、居住的户籍分别登记。目前的二元户籍制度上,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只办理暂住证,不享有所在城市的各种待遇,造成农民工客居他乡的感觉;

f.必须实行全国户籍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共享。对于一个人的出生户籍到流动信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自动归集整合收集,通过科技手段减少管理的成本,发挥户籍管理的应有作用。

户籍改革制度可能的改革趋势

a.完善与现行户籍制度相关联的配套制度。首先是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逐步实行弹性的适度就业政策;其次是城市住宅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实现住宅的完全商品化;第三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惠及城乡的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等;

b.采用三元户籍制度的过渡性模式。在过渡期内,可以用农业人口、城市常住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三元户籍制度的过渡模式代替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进城打工经商,如果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和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后,农业人口可以转化为城市常住人口,并纳入城市的管理系列,但不享有非农业人口在城市享有的待遇,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具备一定的条件之后,城市常住人口可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享有同等的待遇;

c.采用点、线、面逐步推进的改革方案。在有条件的同农村有着天然联系的小城镇中首先试行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经验后再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进行推广,然后在全国全面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户籍制度,采用积极推进、分步到位的办法,逐步实现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户籍制度。

2.社会控制有多种手段,结合互联网的特征,谈谈法律和道德这两种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原则。

答: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控制按照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硬控制(又称正式控制)和软控制(又称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利用法律、纪律、政权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非正式控制,利用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

(1)法律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原则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具有阶级性、广泛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法律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主要体现在:

a.明确互联网使用规范,制定实施网络法律条例,以此来约束网民的上网行为,倡导文明使用网络,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b.加强网络监管,制裁网络上的不法行为,针对网络中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疏导和管理。

法律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原则

a.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制定和实施网络法律规范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监管网络上各种活动、制裁网络上的不法行为,不应最终束缚信息网络的发展;

b.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从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功能出发,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网络上的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

c.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网络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既要针对网络的特点作出新的规定,又必须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

(2)道德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原则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

道德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功能主要体现在,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一旦个人未能遵守这种道德,就会出现内在的焦虑和不安、甚至会产生愧疚和自我谴责,其他社会成员也会对其不适当的网络行为进行指责、疏远,甚至是攻击。

道德控制手段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原则

a.平等自由原则。每个网络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有权使用网络所提供的一切便利和服务,享受言语表达自由,同时,对于网络共同体的所有规范,也应该做到遵守并履行;

b.公正原则。网络不应该为某些人制定特别的规则,并给予其特殊待遇,应该是一视同仁的;

c.全名原则。网络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连结起来,应该赋予他们自由表达自己文化理念的权力,同时为了解、接受其它的文化模式提供便利,减少和避免因为文化冲突带来的网络事件;

d.兼容原则。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可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被他人及整个网络社会所接受,最终实现人们网络交际的行为规范化、语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