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健《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2650字
- 2020-12-01 16:23:25
3.2 课后习题详解
1.杂志与其他传媒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分析杂志的特点。
答:杂志,又称期刊,是面向公众,定期或不定期成册连续出版的印刷品。刊期往往在一周以上,半年以内,有固定名称,以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每期版式基本相同。
(1)杂志与其他传媒的共性和区别
杂志和其他传媒都属于传媒形式的一种,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杂志作为文字传播媒体的一种,与广播电视等以图像或声音为载体的媒介有很大的不同。
①文字传播媒体共有的特点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阅读速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再读一遍,这是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所不具备的优点;杂志出版后就不受空间的限制,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读,不像广播电视等媒介还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此外,杂志还很容易保存,而广播和电视节目除非有特殊的目的否则一般受众是不会也没有条件保存的。
②杂志与报纸的区别
a.杂志的内容相比报纸庞杂得多,无所不包。
b.杂志的刊期一般来说要比报纸长,这就使得给杂志撰稿的作者有时间把一些简单孤立的事实联系起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c.杂志的覆盖对象也远比报纸灵活。有发行几千万份的大众杂志,也有只有几百人读的小众杂志,而报纸的覆盖面一般都比较广泛。
③杂志与图书区别
a.一本图书一般只探讨一个主题,而一期杂志却多由数篇乃至数十篇不同的文章构成。所以图书比杂志更系统更全面也更深刻,而杂志比图书更丰富更多样。
b.图书一般都是一书一名,各自独立,不定期出版。而杂志则有统一的刊名,连续定期出版。
c.杂志的版面编排一般比图书更加灵活丰富,所以杂志往往采用比图书更大的开本。
(2)杂志的特点
①时效性介于报纸和图书之间,兼糅两者之长,能够比较及时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的变化。
②读者覆盖面灵活,既可以照顾最广大受众的兴趣,也可以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
③内容庞杂,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几乎各种学科、行业、领域都有相应的杂志。
④便于阅读,便于保存。
2.在周围的人中进行杂志阅读的小型调查,选择某一份杂志为研究对象,思考其读者定位是否合理。
答:(1)研究对象:徐静蕾主编的电子杂志《开啦街拍》。
(2)读者定位:前沿时尚个性的年轻女性杂志。
(3)定位分析:《开啦街拍》被认定为国内第一本专业街拍类时尚杂志。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十名专业街拍摄影师,为读者锁定大街上的时髦人物。内容突显鲜明个性化特征,所有内容围绕个人风格锻造展开,发现时尚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啦街拍》为读者策划每一期精彩的穿衣风格专题,不空泛,不矫揉,以最直接海量的采访和图片带给读者一次次视觉飞翔体验。其读者定位与内容吻合,有较大的市场,内容有吸引力,定位是比较成功的。
3.了解《新青年》的历史,分析它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新青年》是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1)《新青年》的历史
①1915年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
②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文典、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1916年2月起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
③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总部迁往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8月后又因故中断4个月。
④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大弟)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新青年》自4卷1号后改为同人编辑,不接受来稿。
⑤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又停刊5个月。10月迁回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
⑥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
⑦1921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后又任主编直到1922年7月停刊。
(2)《新青年》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
②《新青年》杂志创刊的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文化正由以封建专制为主体的旧文化向以近代民主政治为主体的新文化转型。《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③《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④《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
4.关注某一份新闻杂志一段时间内的报道,在选题、角度、报道方式上与同期的报纸进行比较。
答:略。
5.选择一份你感兴趣的杂志,或假定一份杂志,以总编辑的身份制定宏观编辑方针。
答案提示:编辑方针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1)宏观编辑方针
所谓宏观的编辑方针就是一份杂志的“大政方针”,是对杂志读者对象、传播内容和风格水准的定位。这种定位的作出必须经过对杂志市场周密的调查和深思熟虑的思考,尽可能保证其稳定性和长久性。办杂志,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办给什么人看。在杂志市场日益细分、读者本位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这一问题益发显得重要。读者定位越清楚,就越容易摸准读者群的特殊需要,从而界定杂志的内容和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
(2)怎么制定宏观编辑方针
制定宏观编辑方针不仅要考察市场供求关系,还要考察杂志社自身的条件。不能闲置也不宜过高估计杂志社的采编能力,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内容与读者定位的不符。预期的读者不买账,杂志就难以为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