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 格

12.1 复习笔记

一、人格的心理观

(一)特质

特质是指个体相对持久的描述性特征及行为倾向,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比较流行的特质测量维度有:

1.场依赖性与场独立性

个体根据环境输入作出判断的程度的知觉测试,即判断垂线与水平线的角度(框棒试验)。

2.控制部位

基于人们将个人成败归诸于自身,还是环境或他人的假设。

3.压抑敏感化

敏感者和压抑者的反应与心理病理学形式有联系,并与躯体疾病有关。

4.A型—B型行为

A型有冠心病好发倾向,此型个体活动过度,并有易怒、敌意和攻击。

5.成就动机

通常是使用投射测验来度量,常在群体中测量。

6.权力欲

是与社会态度有关的概念,可分为追随者和领导者。

7.感觉寻求

由Zukerman提出,是寻求冒险与变异而逃避厌烦。

(二)人格类型

将具有共同特质或特征的个体归为一类称为人格特征。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格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外倾

荣格将个体分为内倾(害羞,自我中心的个体)及外倾(鲁莽,外向的个体)。

2.人格体液说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认为,个体属于胆汁质、多血质、黑胆质或粘液质中的一种。

3.埃森克人格维度说

埃森克将人格类型分为外倾—内倾(E)、稳定一不稳定(N)及精神质(P)。

4.16PF

卡特尔编制了16人格因素(16PF)测试。

(三)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身人格特质的知觉,即关于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全部观念。

二、人格的组成成份

(一)人格倾向

人格倾向是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念、理想、价值观等。

1.需要与动机

参见第二篇第十章。

2.兴趣

兴趣是个体对人、事、物以及特定活动的爱好倾向。注意的集中就是兴趣的指向。兴趣产生于需要,并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3.理想、信念、价值观

(1)理想:是个体对某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2)信念:是一种思想倾向,它激励个体按既定目标去行动。

(3)价值观:是个体对人生价值的认知倾向,即个体行为的主导倾向。

(二)人格的心理特征

1.能力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能力是从不同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2)能力的学说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学说: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完成任何作业均需有两种因素的参与,前者参与所有活动,而后者只参与特定的活动。

Thurstone的群因素理论:认为能力是由彼此无关的许多原始因素构成的,归结出:计算、词的流畅性、语义、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等七种原始因素。

Guilford的智慧结构理论:认为智慧因素是由操作、内容和产品三类变量构成,有如一个三维的立方体。

Gardner的多重智能学说: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少量智力潜能或智能,每一种都包含一套技能使之能用以解决问题。Gardner提出的特殊智能为: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躯体活动智能;个人的智能。

2.气质

气质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的动态心理特质,如强度、速度、稳定度和灵活性等。气质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

3.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有较多的社会含义,在人格中占核心地位。

(2)性格的特征

态度特征:表现在对社会关系的性格特征;

意志特征:对行为的自觉调节;

情绪特征:情绪表现的强度、稳定度、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

理智特征。

(3)性格与气质和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共同点是都以高级神经活动作为生理基础。区别在于气质较多受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制约,稳定性较强,以神经类型为基础;而性格受生活实践的后天因素影响大,以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为基础。

性格与能力:两者有渗透作用,相互影响。

(三)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调节系统是指自我意识对个性结构中的其他成分(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调节作用,属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1.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方面组成。

(1)自我认识:为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

(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产生于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自爱、自卑等。

(3)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及社会关系的调控。它包括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

2.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成熟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出现。

3.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内容的发展过程

儿童期的自我意识主要局限于自己的行为及其与周围人的关系;青年期自我意识分化,内容转向内部心理活动。

(2)自我意识各成分的发展

自我认识的发展

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调节的发展

4.自我意识对个性发展的调节

(1)在个性发展中的唤起作用

个体在与周围环境及社会需要的对比之下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唤起个性发展,使之不断趋于完善。

(2)制约外界因素的影响

制约选择方向

制约对事物的接受倾向

制约对接受事物的内化

制约自我对行为的矫正

(3)调节个性发展中的心理行为

随时监督自我的思想和行动;及时控制思想和行动;不断完善自我。

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家系调查

家系调查虽说明了遗传与才能的关系,但是排除不了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为环境学说提供依据。

(二)双生子研究

1.明尼苏达双生子研究

研究表明,双生子的躯体测试相似,智商相关也高。人格形成是有遗传的影响,但与躯体上的相似性来比,程度较小。

2.“Jim双生子”

“Jim双生子”研究表明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下生活成长的同性别、同年龄的人有共同经历与爱好的机会是很普遍的。

(三)环境

1.家庭影响

(1)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民主宽容型:亲子关系和谐,孩子表现谦逊有礼,亲切诚恳。

权威独断型:动辄打骂。孩子有恐惧感,缺乏自信,怯懦而不诚实,可能产生攻击行为。

放纵溺爱型:娇生惯养,常导致儿童骄横任性,自私无礼貌,缺乏独立性,懒惰等。

(2)家庭成员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关系,邻里的关系,对老人的态度,待人接物等。

(3)儿童出生顺序及扮演角色的影响

父母根据自己喜爱将男孩打扮成姑娘,常会以后引起心理变态。这是童年期性角色教育的误差。

(4)母爱影响

母爱遭受剥夺,就会滋长对社会的不信任感。

2.学校教育

(1)课堂教学的影响

人类历史的精华是通过各种学校课程的实施,以最简捷、快速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2)班级的影响

班级是儿童第一个集体组合,儿童可学会在群体中生活,扮演角色,实践人际关系等。

(3)师生关系的影响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可以起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3.社会生活

(1)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这是现代化社会中对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有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

(2)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这可以影响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代人的人格倾向。

(3)企业文化

包括部队的士气、工厂的厂风、学校的校风等,这是一个较小的社会形式,可以培训一大批人。

四、人格理论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

又称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是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

1.人格结构说

(1)本我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部分,内容主要是生物性需求。本我是按“快乐原则”行事的,是无意识的,与外部现实世界没有联系。

(2)自我

自我一部分是有意识的,主要机能是考虑现实世界的条件,寻找合适的方式满足某些冲动,遵循“现实原则”来为本我服务。

(3)超我

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超我有两个组成部分:自我理想和良心,遵循“道德原则”。

本我代表本能的力量,超我则是社会规范。自我的作用就在于协调本我、现实、超我之间的关系,在遵循“现实”和“道德”的原则下,满足本我的要求(如图12-1所示)。

图12-1 自我调节作用图示图

2.人格发展阶段说(参见第二篇第十三章)

(二)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理学研究应注意每个人的主观经验,人本主义把人看作是积极的、主动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

1.自我观念

(1)自我的概念

自我是由表征“我”的全部概念、知觉和价值观所组成。自我经验代表个人从经验中对自己一切的知觉、了解与感受。

(2)自我观念的形成

自我观念是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对每一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2.积极关注

(1)积极关注的概念

个体根据直接性经验与评价性经验形成自我观念时,对别人怀有一种强烈的寻求积极关注的心理倾向。

(2)积极关注的分类

无条件积极关注

指无论个体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得到积极关注和勉励;

有条件积极关注

指个体只有获得成功才能得到积极关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3.自我和谐

(1)自我和谐: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时的心理现象。

(2)自我不和谐:分为在自我观念和现实经验之间的不和谐,和在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不一致的不和谐。

4.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指个体趋向完满、趋向实现、趋向自我的保持和提高的倾向,又称实现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三)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中使行为具有一致性和倾向性的心理结构。

(1)共同特质和个体特质

共同特质

是指一定社会文化形态下,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的特质。

个体特质

是指某个个体所具有的特殊特质。

(2)个体特质的分类:

首要特质:弥散性、渗透性都极强,足以代表个体最独特个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一个人人格特质的核心部分,概括了其行为的一贯表现。每个人具有的中心特质数量约在5~10种之间。

次要特质:不甚明显,一般性、概括性较少的个人性格特征。

2.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1)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共同特质: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称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个体所独具的特质称个别特质。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表面存在的可观察到的特质称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是存在深部产生某些行为的内部原因。

3.艾森克的个性维度论

艾森克将人格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1)内外倾性

内倾指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因而形成反映这种性质的行为;

外倾指不易形成条件反射,而易于冲动和难以控制的倾向。

(2)神经质

情绪稳定与否,与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特性有关。其两极是情绪稳定和神经过敏。

(3)精神质

指缺乏感情和同情心,好攻击、孤独等。

(四)人格学习理论

人格学习理论注重行为和影响行为的环境条件,认为人格是个人行为的总和,而行为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以斯金纳为代表的传统学习理论,论述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强化对行为的作用;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以社会学习去解释人格的发展与形成。

1.观察学习

人们不用奖励或强化,甚至也不需要实践的机会,就能通过观察别人而形成复杂行为的过程。

2.社会增强

个体通过模仿榜样,形成自己的行为表现,若受到社会赞许,就会产生满足感,即社会增强作用。

3.自我调整

个体对其行为结果有某种预测,并为达到目的而自我奖励,产生满足感。这种用个体内在的行为标准和预期结果来指导行为的过程叫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