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意识状态

6.1 复习笔记

一、意识的性质

(一)意识的定义

意识特指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借助语言而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和认知活动。

(二)意识的特性

1.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借助语言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进而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人类适应环境和反映外部世界时带有目的性或自觉性,这就是有意识的反映。

2.抽象或概括性

这一点也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语言是人类认识外界的工具,语言所具有的这种认知功能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就构成了意识活动的另一重要特性,即抽象概括性。

(三)医学心理学的意识

意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大脑皮层必须处在一定的紧张状态。医学临床上的意识更侧重于生理机制方面:一是指人的清醒程度,二是指对自身和环境的理解程度。

二、睡眠

(一)睡眠的定义

睡眠是一种特殊意识状态,它与觉醒状态相交替,构成人类精神活动的日周期节律变化。

(二)睡眠的意义

睡眠剥夺可以导致注意品质改变,思维逻辑混乱,甚至人格特征也受影响,情绪不稳是睡眠剥夺的明显指标。

(三)睡眠的周期

1.四个周期

研究者使用脑电图和眼动图对睡眠状态下的脑电生理和眼球活动状况进行记录,将睡眠分为四期。

(1)A期:入睡前的觉醒期,以a波为主,出现长度不等的梭状。

(2)B期:a波减少,低幅波和波混在一起,波形平坦,持续数分钟后进入C期。

(3)C期:出现睡眠梭形波和少量波。

(4)D期:出现K复合波。E期:脑电波有一半以上为1.5Hz,0.75v以上的波。

周期循环顺序:B—E—B,一夜循环4~5次,在接近觉醒状态时,便不能再达到E期深度。

2.慢波睡眠

使用眼动记录仪对睡眠中的被试进行观察发现,在C、D阶段睡眠中,脑电波幅度变高,速度减慢,此阶段称为慢波睡眠(SWS)。

在E阶段睡眠中,眼球运动会突然变快,故又被称为快速眼动(REM)睡眠。梦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