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B

【解析】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其主要观点有:人是一种文化存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研究要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完整的人格。其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设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它强调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较为关注知识的价值问题。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前者是从纵向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不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是从横向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  )。

A.最近发展区域理论

B.隐性知识理论

C.先行组织者理论

D.支架式教学理论

【答案】A

【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是介于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要使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教学。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相交互用论

【答案】C

【解析】“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与他人、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决定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题干中把教育比喻为“塑徒”,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体现了“外铄论”的观点。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答案】A

【解析】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定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同时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对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对以后教育目的的认识影响很大。

6.双轨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型”,另一轨是“职业型”,以下关于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条轨道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B.均发端于初等教育,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C.学术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D.学术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答案】C

【解析】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其结构特点为: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即学术型;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即职业型。

7.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  )。

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

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答案】B

【解析】核心课程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一个核心展开;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的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核心课程;广域课程是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教学的课程,其综合范围最为广泛。

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B.高速度原则、高难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C.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彻底性原则

D.及时反馈原则、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映原则

【答案】A

【解析】布鲁纳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四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即动机原则、程序原则、结构原则以及强化原则。动机原则是指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强调为了使学习者容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程序原则强调教学即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强化原则主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还必须获得反馈,知道结果如何。

9.学生出现下列哪种情形,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  )。

A.认知错误

B.明知故犯

C.作业错误

D.情绪失控

【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内部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过程。学生在品德发展中存在三种矛盾:犯错不知错,这是道德认知的不足,教师应给予认知上的教导;犯错不自觉,这是道德意志上的不足,教师应帮助其持之以恒地遵守道德;知错也犯错,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

10.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  )。

A.学科教学知识

B.教育情境知识

C.课程知识

D.基于学生的知识

【答案】A

【解析】美国学者舒尔曼认为,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学科知识、另一类是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指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主要由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表征和教师对学生特定的学习困难与概念的理解两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成分构成。题干中教师教学中运用的“过程作文教学法”是运用了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中的学科教学知识。

11.体谅模式对立者围绕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人际与社会问题,编制一套《生命线》情景教材,发展青少年人际与社会技能,这套教材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

A.敏感情性、证明规则、你怎么办

B.敏感情性、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

C.敏感情性、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

D.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

【答案】A

【解析】体谅模式倡导者编写的《生命线》从儿童日常生活与学校中所遇到的情境入手,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其中的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证明规则》,情境涉及的都是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呈现的是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

12.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项要求属于教学目的层级中的(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B

【解析】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所规定的培养人的要求。题干中对小学1~2年级的要求属于培养目标。A项,教育目的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C项,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D项,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13.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固有特性来进行,这种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答案】C

【解析】文化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体现在: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定的内涵,不同的文化传统塑造了不同的教育;不同文化的内容结构影响教育内容结构,选择教育内容时应客观对待本民族文化,注意文化传统的选择;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文化观念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题干中的观点表现了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4.在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

A.庠

B.成均

C.序

D.泮宫

【答案】B

【解析】《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也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为成均。成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学校的萌芽。A项,“庠”是氏族储存公共粮食之所,由老者看管,所以也成为老人聚集活动的场所,也是氏族敬老养老行礼之地;C项,“序”产生于夏,最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举办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D项,“泮宫”是西周时期诸侯王都所设的大学,因为建造比较简单,一面临水,称为泮宫。

1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一关乎学习过程的论述出自(  )。

A.论语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D

【解析】荀子战国时期人,致力于儒家经典的传授,主张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见——心知——行。这一学习过程是逐步升华、逐步提高的过程。

16.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别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  )。

A.博览古今

B.讲授章句

C.兴论立说

D.上书奏记

【答案】C

【解析】王充认为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文人”和“鸿儒”。他把知识分子分为五个级别: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文吏是仅受过识字教育;儒生是以教学为职责的最普遍的儒家知识分子;通人虽“博览古今”,但不能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文人的知识渊博,并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能够成为称职的行政人员;鸿儒是最高级别的人才,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知识,而且还能“精思著文”“兴论立说”,即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

17.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对学生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

A.国子学 

B.太学

C.四门学 

D.广文馆

【答案】C

【解析】唐代因袭隋代设立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

广文馆,合称“六学一馆”。其中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收文武七品以上低级官员的儿子,招收人数较多,学生的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

18.北宋“熙宁兴学”强调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是编写和颁行《三经新义》。所谓“三经”是指《诗》《书》和(  )。

A.《礼仪》 

B.《周礼》 

C.《礼记》 

D.《大戴礼记》

【答案】B

【解析】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发起,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其中的措施有改革教育内容,新编《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在熙宁六年,特置经义局,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谓之《周官新义》。《诗》《书》则由其子王雾与吕惠卿共同铨释,合谓《三经新义》。

19.中国近代科举考试改革中,清政府正式提出设立“经济特科”是在(  )。

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百日维新时期

D.清末新政时期

【答案】D

【解析】在清末“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推行新政,通过光绪皇帝,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在文化教育上主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人才。

20.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向中国勒索战争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出于在华长远利益考虑,后来部分国家退回了部分赔款。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款

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款

C.法国退回的部分赔款

D.德国退回的部分赔款

【答案】B

【解析】出于在华长远利益考虑,美国政府率先把从中国掠夺去的“庚子赔款”的一部分用来在中国兴办学校,“培养”中国的留学生,“教育”中国学生,这就是所谓的“退款兴学”。而清政府为了选拔留学人员,在国内设置了清华学堂,其教学模式也是消防美国的教育,其经费主要来源于美国退回的部分赔款

21.“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并形成了不同派别。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潮的知识分子有别于其他派别的主张是(  )。

A.靠自己的辛勤工作去获取教育经费

B.工学并立,扫除“贵学贱工”的千年旧见

C.“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拿所得,各取所需”

D.知识青年与工农打成一气,创造“真正人的生活”

【答案】D

【解析】在思潮发展和具体实践中,“工读”这两个字实际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指勤工俭学,勤工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解决求学的费用;第二种是工学结合,把所学的内容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第三种是劳心与劳力的结合,以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养成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平等的观念;第四种是出于建立一种“新村”社会的理想;第五种是强调学生和知识分子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与工农共同生活、劳动过程中发展对工农的感情,唤起工农的革命觉悟,早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强调的正是这种工读主义道路。

2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后,他将职业教育概括为(  )。

A.使动手的读书,使读书的动手

B.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C.联络和沟通教育界与职业界,参与全社会发展

D.为个人谋生,社会服务,国家和世界发展作准备

【答案】B

【解析】黄炎培的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重。从20世纪20年代起,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既强调个人谋生,也重视服务社会;既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也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既强调一技之长,也重视全面发展。

23.1938年3月,毛泽东为“抗大”题写办学方针,成为教育工作首位的是(  )。

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B.坚持不懈的抗战信念

C.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D.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答案】A

【解析】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期称为“抗日红军大学”。“抗大”的任务是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和政治领导干部,也是一所服务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学校。“抗大”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给“抗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工作的首要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4.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派对古希腊教育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

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B.确立了“七艺”的课程体系

C.形成了自由教育理论的体系

D.提出了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

【答案】C

【解析】“智者派”是指古希腊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哲学家,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并逐步形成为一个阶层。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哲学上的相对义和怀疑主义。其出现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学术交流;创立了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三艺”,作为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把教育过程当做一个运用秉赋、进行练习的过程,形成了自由教育理论的体系。

25.相对于古希腊教育思想而言,以西塞罗为代表的古罗马教育思想更具有(  )。

A.理想主义取向

B.相对主义

C.思辨主义

D.实践性取向

【答案】D

【解析】古罗马教育思想与古希腊教育思想相比更具有实践性取向。西塞罗强调培养雄辩家,练习应占重要地位,练习是培养雄辩家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练习是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效果的最重要的方法,最常用的练习法是模拟演说。西塞罗在培养雄辩家的方法上体现了其已经具有了实践性的取向。

2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认识取向,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  )。

A.教育目标侧重个性发展

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的学习

C.教育对象偏重上层子弟

D.关注现实生活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世界观,即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在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有鲜明的反映。其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7.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消极教育”意指(  )。

A.教育作用有限

B.教育在于等待儿童的自然发展

C.教育对于儿童发展难以积极作用

D.教育需遵循儿童天性,防范外界不良影响

【答案】D

【解析】卢梭教育思想中所谓的“消极教育”即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但消极教育并非无所作为,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二是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28.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指(  )。

A.与儿童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的目的

B.与儿童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

C.与儿童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有关的目的

D.与儿童形成经验、思辨、同情、审美、社会、宗教等多方面兴趣有关的目的

【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以区分为两种,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也就是“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所谓“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29.福禄贝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理解为(  )。

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

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

C.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

D.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手段

【答案】B

【解析】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他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游戏不等于儿童的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他认为游戏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

30.美国公立初等教育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与进步的主要表现为(  )。

A.进步教育运动的开展

B.地方教育税与强迫入学制度的建立

C.“回归基础”与“生计教育运动”的开展

D.赫尔巴特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实践推广

【答案】B

【解析】19世纪30年代贺拉斯·曼等人推行了公立教育运动,公立教育通常是指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关管理、所有公民均应享受的免费教育。这场公立教育运动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强迫入学;免费教育。

31.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创办新式大学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借鉴国外经验,其学习与借鉴的主要国家对象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C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明治政府十分重视专门技术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的,明治政府不但向欧美大国派遣留学人员,而且十分注重借鉴德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致力于新式大学的创办工作。

32.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而发生明显转向,具体表现为(  )。

A.从中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

B.从重视集体教学转向重视个别教学

C.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进步学校实验研究

D.从强调儿童自由发展转向重视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

【答案】D

【解析】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它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一方面,此前强调儿童中心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此后则更加意识到学校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从30年代初期开始,进步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

33.20世纪前半期法国“新大学同志会”为实现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而推行的教育改革运动是(  )。

A.新学校运动

B.统一学校运动

C.公立学校运动

D.大学推广运动

【答案】B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作为阶级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人们强烈的抨击。1919年,法国出现了一个激进的,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组织——新大学同志会,建立统一学校,解决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的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3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自主性

C.自我同一性

D.亲密感

【答案】C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的人格发展阶段属于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个体开始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个体尝试整合自己的能力、信念、性格等方面的一贯经验和概念,形成自我形象的整体评价。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个体难以形成正确认识,难以始终保持自我的一致性。

35.丽丽是个害羞的女生,即将参加演讲比赛。如果她是内控型的人,她很可能将演讲的成功归因于(  )。

A.自己具有这个能力

B.认真的准备

C.运气好

D.任务要求简单

【答案】B

【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者失败的四种主要原因。他把这四种原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以把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把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可把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A项,属于内部不可控因素;B项,属于内部可控因素,CD两项属于外部不可控因素,

36.某学生花20分钟学习一首短诗刚好成诵。为了防止遗忘,他又继续学习了10分钟,这种学习属于(  )。

A.适度学习

B.过度学习

C.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答案】B

【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忆过程中,达到能成诵之后,再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过度学习的效果要好于刚刚能够背诵就停止学习的效果。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如在过度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题干中的学生在刚好背得短诗之后继续学习十分钟属于过度学习。

37.某学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表现为: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技能尚未达到自动化(  )。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答案】D

【解析】操作技能的学习形成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四个阶段。操作的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其特点表现为: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操作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相互干扰减少;个体有意识地把部分、个别动作连成整体,而不是硬性拼凑;多余动作减少;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效能有所提高,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38.学生采用画图表或提纲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资源管理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D

【解析】组织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做表格等。A项,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利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B项,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和调节的策略;C项,精细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是指把一种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9.以下属于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性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

B.把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

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而不只关注研究结果

D.资料收集与呈现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

【答案】A

【解析】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对象,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题干选项中BCD三项均属于定性研究的特征。A项,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属于定量研究的特征,定量研究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

40.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这个假设属于(  )。

A.方向性假设

B.非方向性假设

C.解释性假设

D.预测性假设

【答案】B

【解析】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按照假设有无方向性,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方向性假设指出相关或差异的特点,而非方向性假设只简单地指出哪里存在一个相关或差异。C项,解释性假设,是对研究问题或研究因素原因的解释;D项,预测性假设,即研究者对教育活动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作出推断。

41.如果抽样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和变化,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该避免采用的取样方式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答案】B

【解析】A项,简单随机抽样是以随机原则为依据的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抽签法和随机数目表抽样法两种;B项,系统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间隔顺序,在总体中抽取样本;C项,分层随机取样是指按某些特征,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即子总体),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从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抽取子样本的方法;D项,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成许多组或层,按照随机原则在组或层(整群)中抽样,抽取的整群全体成员均为样本。

42.从理论上讲,具有最佳区分度的试题的难度值是(  )。

A.1.00  

B.0.75  

C.0.50  

D.0.25

【答案】C

【解析】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主要用于评价以选拔为目的的选题。区分度一般在-1至+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题目难度值越高或越低都不利于区分被试者的情况,中等水平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最高。

43.根据伦理原则,不能用以检验“体罚会导致儿童反社会行为”这一假设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总结法

B.教育访谈法

C.教育实验法

D.教育问卷法

【答案】C

【解析】伦理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尊重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不适当的压力、负担和造成身心伤害,应消除或避免不良后果,审慎解释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进行实验研究里,经常要采用一些控制情境的研究手段,这就应特别注意在创设情境时不能违背伦理性原则,也不能用创造情境诱使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方法来获取研究资料。对题干中的假设不能采取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实验法。

44.真实验与准实验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自变量个数不同

B.因变量测评方法不同

C.无关变量个数不同

D.无关变量控制程度不同

【答案】D

【解析】根据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其中准实验是指不能随机分配被试,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只能够尽可能地予以条件控制的实验;真实验是指能严格地随机分配被试,系统操纵自变量并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最大的区别在于无关变量控制程度不同。

45.某初中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如下。其中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学科是(  )。

A.语文:79.3

B.数学:85.2

C.英语:90.4

D.物理:75.5

【答案】B

【解析】标准差是用来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数与平均数就越接近,平均数的代表程度越大。题干中B项标准差最小,因而代表性最好。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因材施教有悖于教育公平。

【答案】错误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并不是要求区别对待学生,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的教育;教育公平是指要公平对待学生,并不是要求要平均对待学生,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在教育中应该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7.《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答案】错误

【解析】《学记》概括出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的延伸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8.合作学习是一种合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

【答案】正确

【解析】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要使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推动发展前进。而合作学习是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与合作的互助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与比自己水平高的学生在分工与合作中,可以激发自身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向前迈进。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列举三种利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特点的教育措施。

答:(1)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的一种有差别的教学,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其潜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2)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长善救失原则强调教师不对学生进行一概而论,不对学生采用整齐划一的评价,而是帮助学生发扬自身的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

(3)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教学不能是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缺点适当的难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规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教育。

50.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发展。

答: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操作领域目标。其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目标问题的分类更为明确具体,可操作,为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指导。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

(1)六大类型的问题

分层次提出问题--认知性问题

认知性问题,是对知识的回忆和确认。

分层次提出问题--理解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比较和证明某个观点。

分层次提出问题--应用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主要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分层次提出问题--分析性问题

分析性问题,主要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分层次提出问题--综合性问题

综合性问题,能使学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某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集合。

分层次提出问题--评价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理性地、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2)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是属于初级层次的认知问题,它一般有直接的、明确的、无歧义的答案,而后三类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

(3)在问题设计中,提倡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认知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高级认知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

51.简述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教育举措。

答: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教育举措,具体如下:

(1)“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办学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一方面采取一些战时的教育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

它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同时,“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也因强调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致,同样成为国民党搞反共、压制民主、控制思想的工具。

(2)学校教育的发展策略

初等教育

国民政府时期的初等教育与当时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一样,依时事变化,在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提出“抗战建国”的口号,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初等教育在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发展。

中等教育

抗战时期由于采取“抗战建国”方针,中学数量增长较快。国民政府设立国立中学安置流亡师生,先后办理34所中学,公费住宿,条件较好,管理严格,学校大多设在西南、西北,促进了这些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

抗战爆发后的最初时段,大学发展受挫。1938年9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大学会议,提出规定统一标准、注重基本训练、突出精要科目三原则。此期间,不少大学西迁,保存了力量,使高等教育呈发展之势。

(3)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抗战爆发,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国民党统治区大批学校陷入沦陷区区小事战区。为保存教育实力,国民党将一批重点大学和中学整体迁移大后方,中华民族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校西迁。

西迁后的大学进行了调整重组。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入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至1938年底,共迁址调整大学55所,为中国教育保存了一批精英力量。

(4)对学校与学生的严格管理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为了严格控制学校和学生,作为对学生训育的组成部分,国民政府在小学和初中实行童子军训练。

1932年起教育部开始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中等教育实行中学毕业会考制度。国民政府建立统一的会考制度,客观上会对整齐各地各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实质上是为了束缚学生的思想,维护其统治。

52.简述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

答:德鲁克将成就目标理论引入动机理论,提出了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

(1)主要观点

成就目标的分类

a.掌握目标,是任务卷入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

b.表现目标,是自我卷入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只有赢了才算成功。多数研究发现,掌握目标比表现目标更能促进成就动机、信念与技能的发展。

持有不同目标的学生的观点

a.追求掌握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发展的,因而力求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

b.追求表现目标的个体则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持有不同目标的学生的特点

a.具有掌握目标的学生喜欢选择较难的课程,迎接挑战;表现出更主动的认知参与,倾向于通过选择挑战性任务、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发展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继续努力。

b.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注能否取得好分数,因而会选择简单的课程,避免挑战。该类学生,如果获得积极的反馈,那么能坚持完成任务,但避免选择挑战性任务,以免错误公开化;如果获得了消极的反馈,往往选择简单任务;遇到困难时很容易丧失信心,没有坚持性,并有消极的情感表现。

(2)教育意义

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后,经常出现的状况是绝大多数学生会从掌握目标转向表现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意识到学习活动的目标是学习而不是分数,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与实际意义,淡化分数、名次或其他诱因奖励。

53.简述问卷调查中封闭式问卷题目答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封闭式问卷,也称为结构型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1)答案的要求

答案的意义要明确、简沽;

各个选项要相对独立,选项之间不能有相互包含或彼此交叉的情况,即互斥性;

选项要尽可能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不要有遗漏,即穷尽性;

有层次的选项应层次分明,有一定的区分度,且选项排列讲究逻辑性顺序。

(2)答案的形式

填空式。这种形式常用于那些对被涮查者来说既容易回答,又方便填写的问题,通常是填写数字。例如填写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等。

是否式。即答案只有肯定或否定两种,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选择式。每个问题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被调查者可以从中选择一项或几项作为回答。

排列式,又称为顺位法、评判式。即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按某种标准给提供的答案排列顺序。

量表式,或称等级评判式。将答案根据某种标准分成一定等级,由被调查者进行评定,并用某种方式标示出自己所在的等级。

表格式,或称为划记式。即将有等级区别的问题和答案编成表格,使用核对表形式,让被调查者用填表的方式来同答问题。适用于询问若干个具有相同答案形式的问题。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材料1: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强制上学:6节课一天,一周五天,一年九个月,十二年。这个死规矩是否真的必要?如果真有必要,原因何在?不要以阅读、写作、算术来搪塞,因为有200万“在家上学的学生”对这种老生常谈早已置之不理。如果这还不算,有一批美国名人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孩子受过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修理,仍然出类拔萃,独领风骚。

材料2: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英格利斯认为学校具有以下6种功能:修正或调解作用;整合作用;分析和指导作用;分拣作用;选拔作用;预备教育的作用。

如此这般政府不会遇到挑战,而公司永不缺乏听话的劳动力。根据约翰·泰勒·盖托著,汪小英译《上学真的有用吗?》改编。

问题:

(1)结合材料1分析学校教育日趋制度化带来的影响。

(2)材料2所说的六种学校教育功能中,哪些属于负功能?哪些属于隐性功能?这些功能必然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3)针对材料1、2反映的问题,现代教育制度应做哪些改进?

答:(1)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b.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它有着良好的教学秩序,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c.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把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教育和训练。

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

a.高度的统一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度制度化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统一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阻碍了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阻碍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形成。

b.严格的制度,使得学生失去活力,压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的发展,使得学生身心受到“修理”,过于严格的学校教育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c.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日益呈现模式化的状态,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d.学校功能的变异,导致教育称为分门别类的工具,削弱了其真正的教书育人的价值。

(2)分类

a.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以及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材料二中的分拣作用与选拔作用,在一个方面来说属于负向功能,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如果学校教育将其目的放在分拣与选拔人才上,只教书不育人,将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

b.隐性功能是指教育预先没有明确意图或结果没有被明确识别的影响。材料二中分拣作用与选拔作用同样属于隐性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教育的分拣和选拔人才并不是它预先指向的,而是后期在教育中无意中产生的影响。

教育的分拣与选拔功能并不是必然存在的。

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分拣与选拔功能其负面作用显然高于其正面影响,一定阶级的社会和教育者更不会以其作为自身的目的。

举例: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按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划分优劣班级的现象就是对教育的分拣和选拔功能的利用,而这容易导致优秀学生傲慢自负,成绩差的学生自卑甚至走向不正确的道理,给个体与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言喻的,因此,国家极力阻止学校中的优劣班的划分,禁止拿学生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排名。

(3)针对学校高度制度化的问题,学校教育应该在制度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针对学校的选拔功能,学校教育制度应该摒弃其对学生的分门别类的行为,树立教育民主的原则,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针对学校的指导调节功能,学校教育应该发挥其对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指导与调节,为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走向社会服务。

5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和《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试述评其中有关系统知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定及其实施结果。

答:(1)1921~1925年间国家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教育组编制并正式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通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

主要内容

a.大纲完全取消了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而以劳动为中心。

b.在实施综合教学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所谓劳动的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

c.他们主张废除教科书,广泛推行“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等。

d.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等。

实施结果

综合教学大纲虽未普遍推行,但对苏联学校的教学工作却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整个20年代,苏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几经修改,但综合教学大纲编制的原则基本上没有改变,使苏联的教学工作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

评价

a.综合教学大纲力图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彻底克服旧学校教学与生活完全脱离的缺点,并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儿童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自觉的劳动态度,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但是,综合教学大纲实际上破坏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曲解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而削弱了学校中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训练。

(2)面对国家建设的要求,以及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联共(布)中央和苏联政府于1931年8月25日颁布了一项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决定,即《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内容

a.《决定》对建国以来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了成绩,但也指出学校的教学没有提供足够的普通教育知识,没有完成培养充分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人的任务。

b.《决定》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改进措施,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

实施结果

该规定是为了克服20年代教育规定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的,在实施中得到了严格的贯彻。

评价

a.决定对克服苏联普通学校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但在实际执行这一《决定》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导致学校工作走上了另一极端,即忽视学生的劳动教育。

56.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道题的成绩计分。

.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某学校规定:今后每次考试都将根据前次考试成绩,给全学年学生安排考场。成绩前50名学生在第一考场,51~100名的学生在第二考场,依次类推。

(1)这种做法试图通过影响哪种心理需求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的角度对这种做法的有效性作出分析。

答:(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可以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次。即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材料中某学校的规定是通过影响学生的自尊需要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阐释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具体如下: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但动机强度并不与学习效率完全成正比。过强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下,注意力和知觉变得狭窄,限制学生的正常水平。

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加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得最佳;随后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强,学习效率会下降。

动机的最佳强度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水平的最佳水平点会较高,反之较低,当学习活动难度适中时,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可达到最佳学习效率。

(3)有效性的分析

由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根据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该校的这一做法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这一做法最初可能比较有效。首先,学生可能会为了满足自尊需求而努力学习,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学生进过努力学习之后并未改变原状,学生会发现满足自尊需求这一任务比较困难,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降低学习动机,使得这一做法失去效力。

这一做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学生急于要满足自身的自尊需求,因而产生过高的学习动机,过高的学习动机反而会阻碍学习过程的进行。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使得该措施的效果在这一类学生身上得不到体现。

如果持续的严格的执行这一规定会导致学生持久的高度的学习动机,可能会使得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动机越来越强,最后超过最佳的动机水平,而导致全体或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下降,最终有可能会导致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降。

所以,该校的做法并不是刺激学生学习动机的好的办法,或者是对需要层次动机的不合理利用,其有效性不高。

.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语文教学中感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照要求大体。

(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2)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词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3)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4)请按照凯米斯程序,说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

答:(1)课题名称

有关繁体字促进识字教学的研究

(2)主题词

繁体字,学生记忆规律,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1.绪论

1.1繁体字概述

1.2识字教学概述

1.3繁体字对识字教学的影响

2.研究现状

2.1有关繁体字的研究现状

2.2有关识字教学的研究现状

2.3有关繁体字影响识字教学的研究现状

  2.3.1繁体字与学生需要记忆的生字之间的关系

  2.3.2繁体字对识字教学的有利因素

  2.3.3利用繁体字促进识字教学需要克服的问题

3.存在问题

4.评价与个人观点

5.参考文献

(3)研究主题:王老师

研究对象:小学生

研究样本:本校或本班级的小学生

(4)凯米斯程序

凯米斯对行动研究主要继承了勒温的传统,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圈都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a.计划:第一个环节,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设想。

b.行动:实施计划,即按照目的与计划行动。

c.观察:搜集资料,对该行动的背景、过程与结果进行全面了解。

d.反思:对行动结果以及原因进行考察。

该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要求

a.计划:就繁体字促进识字教学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有关繁体字促进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

b.行动:按照预先的目的即通过繁体字来促进识字教学这一目的,以及预计将繁体字应用到学生实际的生字记忆中来的计划进行实际的教学尝试。

c.观察:进一步搜集文献资料,了解繁体字促进识字教学的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为自己的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d.反思:对利用繁体字进行识字教学的行为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可利用的结果,以及有待改进之处,发现原因,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