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8375字
- 2020-12-01 17:40:03
第2章 五四初期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
2.1 复习笔记
一、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一)文学革命
现代文学观念,是在五四文学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
1.革命背景
由于晚清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都没能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有必要通过思想启蒙来改造社会意识和民族心性,建设全新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建立独立、统一、富强、文明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于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运动倡导者们将文学视为思想启蒙的最佳工具,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随即展开。
2.开始标志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倡导文学革命,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开始。
3.革命主张
(1)“八不主义”
①形成过程
a.提出:1916年胡适在《寄独秀》中提出“八事”。
b.发展: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重新排列“八事”顺序,并加以具体阐释。
c.形成:1918年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修改“八事”,形成“八不主义”。
②内容
a.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即要求有真挚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
b.不模仿古人。从文学形式着眼,强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c.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即强调文法结构的重要性。
d.不作无病之呻吟。主要批评青年人容易悲观的创作情绪。
e.不用套语滥调。如诗文中的“蹉跎”“身世”“寥落”“寒窗”“斜阳”“芳草”等。
f.不用典。指出过度用典或用典不当会妨碍文学的抒情达意。
g.不讲对仗。指出对仗最大的流弊就是束缚人的自由。
h.不避俗字俗语。即提倡白话文学。
③意义
“八不主义”主要把语言、形式问题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对于当时仍然统治文坛的旧文学的弊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学革命正是要彻底颠覆白话与古文的地位,把白话文建设成为彻上彻下的、全民族的书写工具。而“八不主义”所掀起的语言、形式的革命旨在为文学表现现代生活扫清障碍,是文学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
(2)“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1918年,胡适在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将其文学革命主张概括为十个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明确把文学革命与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联系了起来,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号召力。
(3)“三大主义”
①提出
1917年,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②内容
a.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b.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c.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③目的
批判当时统治文坛的三大旧文学流派——桐城派、江西派和“选学”,否定以它们为代表的 “贵族文学”“山林文学”和“古典文学”。
④意义
继“八不主义”主要从形式方面批判旧文学,陈独秀的“三大主义”对文学革命的内容做了更多的强调,且态度更为坚决,针对性更强。
(4)“活的文学”与“人的文学”
①提出
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提出 “文学革命的目的是要用活的语言来创造中国的新文学——来创造活的文学,人的文学。”并把建立“活的文学”与“人的文学”作为两大中心理论。
②内涵
“活的文学”:文学语言的自觉(革新文字工具)。
“人的文学”:文学内容的自觉。
③关于“人的文学”
a.提出:1918年12月,周作人在论文《人的文学》中提出了“人的文学”,又称“人道主义的文学”。
b.内涵:以人道主义为本来记录研究人生问题,人道主义即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c.意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明确把思想革命的要求与文学革命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文学革命的思想基础进行了更高、更具理论涵括力的理论概括,把文学现代性与“人学”现代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新文学明确了与旧文学在基本的思想原则上的歧异。
(二)新文学观
1.区别特征
与旧文学观念相比,五四新文学观念的区别标志可以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白话文、“人学”思想以及现代知识制度上的纯文学观念。
2.新旧对比
文学革命初期的文学观念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但是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学观念存在质的不同。
(1)思想基础
①维新派的文学观念:以民为本,新小说的目的是“新一国之民”,提倡白话文的目的是“开通民智”。
②五四文学革命的文学观念:以人为本,以周作人提倡的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
(2)思想观念
①革命文学观
五四文学革命的文学观念表现为十分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a.原因:受建立在知、情、意三分的现代知识制度上的纯文学观念的影响。
b.表现
第一,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明确区分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企图把纯文学与杂文学区别开来。
第二,刘半农发表文学革命中第一篇论述纯文学与杂文学不同的专门论文——《我之文学改良观》,并在其中对 “文字”与“文学”进行了区别。
c.意义:有助于把文学从杂文学担负的各种职能中解脱出来。
②传统文学观
传统的文学观念主要是倡导“文以载道”。
a.表现: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批评韩愈“误于‘文以载道’之谬见”;刘半农也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指出了“道文不分”之弊。
b.评价:这种文学观妨碍了文学的独立性,贬低、压抑了作家的自我,是中国文学观念现代化的最大阻力,因此在文学革命中受到广泛的批判。
3.评价
新文学观的确立,一方面有助于思想革命的推进,促进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另一方面,由于从思想革命的要求出发,就不可避免地使新文学的观念带上过强的工具论色彩,并给新文学创作带来了一些弊端。
(三)思想对垒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反对者很多,但与之公开对垒的却很少,主要是林纾、学衡派诸人、章士钊等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都信仰并维护传统的价值,特别强调文化变动的历史延续性,始终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根底或主体的近代文化建设途径。
1.新文化阵营与林纾
(1)林纾攻击
林纾先后发表了《论古文之不当废》《致蔡鹤卿书》以及影射小说《荆生》《妖梦》,主要从“覆孔孟,铲伦常”和“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两方面对新文化者进行攻击。
(2)新文化阵营回击
①李大钊在《晨报》上发表《新旧思潮之激战》,痛斥林纾的打压。
②蔡元培写下《答林君琴南函》,重申北大“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的学术方针,对林纾的言论一一加以反驳,
③鲁迅发表《现在的屠杀者》一文,斥责林纾是“现在的屠杀者”,为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家作辩护。
2.新文化阵营与“学衡派”
新文化阵营与“学衡派”的对垒是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间发生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斗争。
(1)“学衡派”
①形成
1922年1月,《学衡》杂志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刊,由吴宓主编,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主要撰稿人,他们都持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被称为“学衡派”,是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思潮的对立面。
②宗旨
“学衡派”标明的宗旨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
③主张
“学衡派”与新文学的提倡者针锋相对,他们反对五四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反对白话文学的主张,维护文言的地位。此外,还强调文学的继承和模仿,否定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
(2)双方论战
①“学衡派”
a.梅光迪发表《评提倡新文化者》,以反对文学进化论的思想来抵制新文化运动。
b.吴宓发表《论新文化运动》
c.胡先骕发表《评(尝试集)》,反对白话文学。
②新文化阵营
a.鲁迅发表《估(学衡)》,着重以实际例子,揭露其所谓的“学贯中西”。
b.胡适发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指明文学革命反对派已经破产。
③结果
由于“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缺乏基本的同情,提出的主张也很空泛,并没有切实地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现代出路,因而即使在学理层面,“学衡派”在论争中也没有占到上风。
3.新文化阵营与“甲寅派”
(1)“甲寅派”
《甲寅》于1914年5月创刊于日本东京,主编为章士钊,所刊内容主要是攻击新文化和群众运动的文言文章,因而在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甲寅派”即因《甲寅》周刊而得名。
(2)论战
①“甲寅派”
a.章士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维护文言文,攻击白话文。
b.《读经救国》等文发表,为章士钊推波助澜。
②新文化阵营
胡适、鲁迅、沈雁冰、徐志摩、郁达夫等都纷纷出阵,从不同角度批驳了“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胡适发表《老章又反叛了!》,其调侃的语气显示了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③结果
在与守旧派的反复较量中,新文学运动的理论更加完备和明晰,地位更加稳定。
二、白话新诗的最初尝试
(一)实践基础
在晚清的文学改良运动中,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就提出了诗歌变革的主张。在变革诗歌上,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主张在旧体诗的格局内融入新理想,即新的思想境界。在形式上仍然强调“旧风格”。五四时期胡适等倡导的白话诗运动就是在维新派变革诗歌这一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
(二)指导理论
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的创作有着明确的理论自觉。
1.理论思想
形式变革是晚清“诗界革命”的盲点,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突破点。胡适在《(尝试集)自序》中提出的“诗体的大解放”成为了新诗革命的一大指导思想。
2.具体内涵
胡适在《谈新诗》中对“诗体大解放”做了具体的解释,即打破格律的束缚,提倡自然的音节;用白话写诗,并且用白话的语法代替文言的语法;实现格式和体裁的自由。
(三)艺术实践
1.初期探索
(1)代表文人
早期实践新诗创作的文人主要有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和傅斯年等。
(2)代表作品
①诗作
a.《白话诗八首》:胡适作,是中国新诗的最初尝试,虽有文言痕迹,但语句通俗明白。
b.《月夜》:沈尹默作,是第一首具备新诗风格的散文诗。
c.《小河》:周作人作,标志着新诗的正式成立。
②诗集
a.《尝试集》:作者胡适,是新诗的第一本诗集,基本采用经过艺术加工的白话语言,明白易晓、接近口语,首开白话诗集的风气。
b.《冬夜》《草儿》:作者分别是俞平伯和康白情,这两本诗集都在白话诗的初期创作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杂志
a.《新青年》:最初登载新诗的杂志,刊有《白话诗八首》以及第一批九首新诗,包括胡适的《鸽子》与《人力车夫》、沈尹默的《月夜》、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等。这些诗在形式上摆脱了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
b.《新潮》与《每周评论》
(3)创作倾向
初期的白话诗在艺术创作上主要表现出三种倾向。
①用白描手法描写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显示出写实的倾向。
a.生活场景:主要有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胡适的《人力车夫》、周作人的《两个扫雪的人》、朱自清的《小舱里的现代》等,这些诗都实写了民间疾苦、社会人生。
b.自然景物:写景诗有俞平伯的《冬夜之公园》、康白情的《江南》等。
②通过比喻、象征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如胡适的《鸽子》和《老鸦》、周作人的《小河》、沈尹默的《月夜》等。其中,《小河》在形式上彻底抛弃了旧诗词的格律体,而追求自然的节奏。作为一首表现忧患意识的寓言诗,该诗在当时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在《谈新诗》中被胡适评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③“非诗化”倾向明显。
a.表现:重“白话”而不重“诗”,并且以文为诗,有散文化的倾向。
b.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挣脱传统的束缚,使诗歌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另一方面是模糊了诗与文、诗的语言与口语的区别,忽视了诗的特征,使诗趋向散文和大白话。
2.实践发展
1921年前后,白话新诗取代了旧诗在中国诗坛的地位。新诗的面貌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初期白话诗的毛病得到了初步的克服,诗歌的艺术个性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诗歌的流派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自由诗
自由诗的主要代表有郭沫若、冰心、宗白华、湖畔诗人、冯至。
①《女神》
a.特色: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崭新的浪漫主义的审美意识,恢弘的诗歌创造才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b.影响:《女神》的问世,标志着新诗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奠基阶段的到来,在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小诗
a.代表诗人:冰心、宗白华。
b.创作特色:小诗受日本短歌、俳句以及印度泰戈尔小诗的影响,在内容上大都描写人生的体悟、哲理的感兴、情绪的波动、景致的描写;在形式上不讲押韵、无拘无束、短小精悍。
c.代表作品:冰心的《繁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d.艺术价值:小诗注意锤炼诗意和诗的形式,增强了新诗的意味,丰富了新诗的艺术表现力;其缺点是在内容上容易流于贫乏苍白,在形式上容易流于粗制滥造。
③爱情诗
爱情诗是湖畔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
a.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代表文人有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代表作有四人的诗歌合集《湖畔》、汪静之诗集《蕙的风》以及潘、冯、应三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
b.代表作品:汪静之的《过伊家门外》
c.艺术价值:自然天成,无拘无束,一切服从感情的表达,使“自由诗”真正自由。
④《昨日之歌》与《北游及其他》
a.作者: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b.特点:不任意流泻情感,表现出艺术的节制。
(2)新格律诗
①产生背景
新诗在从旧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自由化以后,就迫切地需要形式上的规范,需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于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诗人开始倡导新格律诗,努力追求表里的一致性。
②基本原则
前期新月派诗人致力于建立诗美的特殊规范,“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和“格律的谨严”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他们关于诗歌艺术规范化的基本内容。
a.“本质的醇正”:在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追求诗美,要求诗回到诗的自身,诗必须是诗,表现出对诗歌本体的高度重视。
b.“理性节制情感”:反对诗歌中感情的泛滥,主张理性节制感情。
c.“格律的谨严”:开展新格律化运动,主张新诗格律化。
③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以及朱湘。
④评价:一方面,格律诗以其对形式的高度重视和对诗美的执著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初期白话诗和自由诗存在的非诗化倾向,标志着新诗开始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过于严格的格律又会限制现实情感的表达。
(3)象征主义诗歌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早期象征诗派开始把法国象征主义诗艺引入诗歌创作。
①代表诗人
a.开创者:李金发,代表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b.其他: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石民、梁宗岱以及姚蓬子等。
②艺术特色
象征主义诗歌着力于表现诗人漂移不定的内心情感、感觉、潜意识,运用象征、暗示等方法,并以不同于常规的方式对意象进行组接,创造出“朦胧美”。
③艺术缺陷
a.诗歌内容贫弱,缺乏西方象征派诗人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哲理意识。
b.大量照搬法国象征派诗歌意象,如“坟墓”“枯骨”“乌鸦”“枯叶”“尸体”“寒夜”“死亡”等。
④主要贡献
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从形式与表现两方面纠正新诗流弊,在艺术上富于创新意义,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新诗过于平实直白而缺少诗味的弱点,推进了新诗的整体水平。
(4)革命诗歌
①创作背景
a.时代背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主革命开始蓬勃发展。
b.社会背景:1923年,恽代英、邓中夏、萧楚女等早期共产党人发表文章,要求新文学和新诗充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工具”。
②创作宗旨:扩大和加强诗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使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解放和革命斗争。
③代表诗人
蒋光慈是最早的中国无产阶级诗人。
a.代表作品:诗集《新梦》和《哀中国》。
b.创作特色:主题上多是对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热情讴歌;表达上议论成分增多,感情外露,想象平实。
(四)评价
1.意义
五四新诗人对白话诗歌的大胆尝试,革新了中国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新体式,拓展了诗歌表现的范围,大大贴近了现代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得新诗呈现出青春勃发的气象和开放的态势,给中国文学中的诗歌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缺陷
由于诗歌对传统文化和诗歌的依赖很深,在缺少更直接而有效的借鉴的情况下,革新难度也较小说、散文要大,本时期白话新诗的羽翼尚未丰满,对中国传统诗歌和外国诗歌的认识和借鉴还存在着不足或误区。
三、现代小说的全面创新
(一)创新背景
1.民初小说的发展
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提倡下,晚清民初的小说得到了发展,也出现了不少现代性的因素,为五四新文学小说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1)特点
民初小说的主流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具有两大突出的特点。
①以谴责时政、惩创人心为主的“社会小说”走向末路,侦探小说汇流、堕入“黑幕小说”的邪道。
②言情小说盛行。
(2)性质
晚清民初时期的小说仍然属于旧文学的范畴。
(3)比较
晚清民初小说的发展为五四新文学小说的革新提供了条件,现代小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革新,与民初小说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区别。
①思想主题
a.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盛行言情小说。
b.新小说:以改造社会为思想重任,即“为人生的艺术”。
②借鉴对象
a.民初小说:以中国传统小说为借鉴。
b.新小说:直接学习外国文学,对外国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
2.新生代接受者
新文学的接受者主要是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学生,这是一个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很少受传统束缚的接受群体,对现代文学创作的推动至关重要。
3.印刷技术的提高
印刷术的提高降低了书刊的价格,使平装读物能够更广泛地流向读者。
4.读者群的复杂
当时的读者主要是士人和一部分较富裕的市民,成分复杂,大都深受旧思想和旧审美趣味的熏染,看重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晚清民初小说的发展受制于这种读者状况。
5.革命先驱的努力
现代小说的勃兴得益于五四文学革命先驱者们的大力提倡和理论探索。他们参照外国文学,明确了小说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小说体裁的特性及艺术特征,并根据时代的需要,引导着五四小说向社会的、人生的方向发展。
(1)钱玄同等人明确把小说当作文学的正宗,批判“黑幕”小说的不良倾向。
(2)周作人在《文学上的俄国和中国》倡导“理想的写实派的文学”。
(3)茅盾极力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4)胡适在《论短篇小说》引入了全新的短篇小说理念。
(二)实践经过
1.初期
在文学革命的最初几年里,小说创作的局面比较沉寂。有代表性的就是鲁迅,他先后发表了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及《孔乙己》《药》等小说。
2.发展
(1)《新潮》杂志发刊后,小说创作者增多,主要有汪敬熙等三人,但缺乏成功的作品。
(2)《小说月报》革新后,特设‘创作’一栏,主要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落华生,王统照等五六人。小说创作面貌总体不太景气。
3.繁荣
1921年以后,随着大量的纯文学社团和各种文艺刊物的涌现,小说创作很快繁荣起来。
(三)创新成果
从潮流或流派的角度来看,第一个10年里引人注目的小说有“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我小说”和“女性小说”。
1.“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现代小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第一股潮流,形成于五四以后,是以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为题材的小说。代表作家有冰心、王统照、叶圣陶、庐隐、许地山等。
(1)兴起
①原因
a.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西方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发现了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于是产生了改革社会的理想和热情,从事于“问题小说”的创作。
b.理论倡导:胡适、周作人等人发表文章,要求文学作品描写和思考现实问题。
c.俄国文学和易卜生戏剧的启示:新文学作家普遍把俄国文学视为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文学的楷模。
②经过
a.起步
“问题小说”最早出现在1919年创刊的《新潮》上,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的《花匠》、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是最早的“问题小说”。
b.盛行
从1919年下半年开始,冰心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作品,使“问题小说”作为一种倾向更加引人注目。
c.沉寂
1923年以后,“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逐渐沉寂下去。
(2)题材
“问题小说”以揭露社会问题为主题,题材十分广泛,触及到了当时的许多重大社会问题。
①下层劳动人民不幸的生活境况,如汪敬熙的《雪夜》和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小说。
②恋爱婚姻问题,如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冰心的《两个家庭》。
③人生的意义,如冰心的《超人》和许地山的《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等宗教人生小说。
(3)特色
“问题小说”致力于用文学的方式来探讨和解决社会问题。在“问题小说”中,问题迫切而答案渺茫,观念突出而生活质感不足,有着现实主义的倾向而又流露出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色彩。
2.“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又称“乡土文学”, 是指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主要作家有许杰、许钦文、王鲁彦、蹇先艾、彭家煌、台静农、王任叔、冯文炳(废名)等。“乡土小说”是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流派。
(1)兴起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鲁迅最先用“乡土文学”来指称徐杰、冯文炳等人组成的这一小说流派,首开现代“乡土小说”的风气,作品《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等小说为“乡土小说”确立了风范,成为20世纪“乡土小说”的源头。
(2)典型代表
①作家: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以及废名。
②作品:《柚子》《怂恿》《地之子》《竹林的故事》等小说集。
(3)艺术特色
“乡土小说”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乡土气息和个性色彩。
①取材:突破知识青年生活的狭窄的范围,把艺术描写的笔触伸向民间、伸向广大的农村,拓宽了新文学表现现实生活的范围,进一步发展了反封建的主题,大大深化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②艺术表现:注重生活质感,强化场面和细节的描写,更加自觉地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
(4)艺术价值
一方面,“乡土小说”有力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成熟,为20世纪30年代农村题材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乡土小说”提供了艺术的借鉴;另一方面,“乡土小说”虽然有了一些思想和艺术上都比较出色的成功之作,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3.“自我小说”
“自我小说”,又称“身边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是指那些着重抒发作家的主观情感,表现作家一己境遇的小说。“自我小说”以创造社的成员为创作主力,代表作家是郁达夫,另外,庐隐、淦女士,浅草社和沉钟社的作家陈翔鹤、陈炜谟等也是主要创作人员。
(1)兴起
①“私小说”的影响
“自我小说”的出现,是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结果。
a.定义:“私小说”的“私”在日文中意为“我”,“私小说”即“自我小说”,是日本近代的小说样式。
b.特征:以作家身边的琐事为题材,着力于作家“心境”的露骨描写,又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张暴露作家的私生活,暴露私生活中肉欲的苦恼、官能的刺激以及变态的性心理,从而向虚伪的旧道德挑战。
②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现代主义的影响。
(2)艺术特征
“自我小说”常取材于作家自己身边的琐事,常用第一人称来自我叙述,着力表现作家自我的心境,袒露真实的自我,有着强烈的抒情色彩。它旨在表现自我,不重情节和结构,带有散文化和诗化倾向,因而在现代小说史上的贡献主要是在小说文体上。
(3)代表作家
①郁达夫
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作家自我的写照,所写的大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感,并且能够赤裸裸地将自己暴露出来。
②郭沫若
郭沫若创作了带有自传色彩的系列短篇《漂流三部曲》和《行路难》。
③其他
创造社的“自我小说”派作家还有倪贻德、陶晶孙、张资平、叶灵凤等人。创造社之外,还有庐隐、淦女士、陈翔鹤、陈炜谟等代表人物。
4.“女性小说”
“女性小说”是指带有明显的女性话语特点的小说,代表作家有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石评梅等,其中冰心和庐隐最具影响力。“女性小说”的出现是五四小说创作的一件大事。
(1)陈衡哲
陈衡哲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女作家。1917年用白话写出反映美国女子大学一群新生一天的日常生活的小说习作《一日》,艺术上很幼稚,后有小说集《小雨点》。
(2)庐隐
在五四时期,表现女性意识最为大胆的当属庐隐。
①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成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和自传性中篇小说《海滨故人》。
②创作特色:小说重点表现知识女性爱与生的坎坷与苦闷。
(3)冯沅君
冯沅君笔名“淦女士”,是另一位成就突出的女性作家。
①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卷麓》,《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是其中的名作。
②创作特色:小说主要写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女性心理描写细腻真实。
(4)凌叔华
凌叔华是一个离时代较远的作家,不同于庐隐和冯沅君的叛逆,她在《酒后》《绣枕》等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了温婉的个性。
(四)艺术成就
经过五四新文学小说的革新实践,第一个10年的小说取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
1.现代小说意识的建立
新文学的倡导者们在外国文学的参照下,明确了小说在文学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并批判了以鸳鸯蝴蝶派小说为代表的消遣、游戏的玩世倾向和“谤书”的倾向,把小说创作当作一种有益于人生的事业。
2.丰富的小说体式的创造
这方面有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写实体,有抒情体,有“自我小说”的浪漫抒情体,也有以废名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抒情小说,有象征体,如俞平伯的《花匠》和王统照的《微笑》。
3.短篇小说文体的成熟
在第一个10年里,取得成就最大的是短篇小说。
(1)原因
新文学家在这一时期缺乏创作长篇小说所需要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成熟的人生思考和驾驭鸿篇巨制的艺术能力,因而大都致力于创作短篇小说,于是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表现
①艺术格局
改变传统小说有头有尾的故事性框架,自觉截取人生的“横断面”。
②描写中心
由以叙述故事为主,转向以塑造人物为主,高度重视心理描写。如凌叔华的《酒后》《绣枕》就是当时以心理描写见长的短篇;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的小说还借鉴了精神分析、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潜意识。
③叙述方式
既有隐藏叙述者的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又有叙述者介入的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特别是限制性叙事技巧的引入,改变了传统全知全能的叙事。
四、新式散文的应运而生
(一)背景
1.散文革新
晚清民初的政论文适应变法、革命的需要得到了大发展,开始突破当时统治文坛的桐城派和文选派的藩篱。特别是梁启超“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的“报章体”政论文,风靡一时,直接开启了《新青年》时期杂文的先河。
2.文体束缚
晚清民初“新文体”的革新还局限在古文内部进行,文言文和传统的形式仍在束缚着中国散文的发展。
(二)过程
1.开始
现代散文开始于1918年4月《新青年》开始设立的“随感录”这个栏目。“随感录”刊登了陈独秀、陶孟和、刘半农的杂文,之后还发表了钱玄同、周作人、鲁迅等人的作品。
2.发展
(1)报刊
在《新青年》的倡导下,《每周评论》《新生活》《新社会》《民国日报·觉悟》等当时重要的报纸杂志,开始增设“随感录”“杂感”“评论”“乱谈”等栏目,专刊杂文。
(2)杂文
这一时期许多杂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些文章注重批判,以反对旧文化、旧道德为主题,明白晓畅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其中钱玄同、刘半农的杂文艺术成就较高,而鲁迅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超乎同时代的人。
3.成熟
1921年到1927年是现代散文的成熟期。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作家们对散文文体的自觉。这一时期的散文个性鲜明、内容广泛、注重表达、风格多样。
(1)小品文
小品文取法英法随笔最多,又融入了明清散文的抒情成分,发展很快,引人注目。它以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把描写、抒情融合在一起,不拘一格地随意而谈,有闲话、絮语风,是知识与趣味的双重统制。
①周作人
在小品文上,周作人的成就最大,被称为现代“小品文之王”。
a.散文理论:周作人在1921年发表的《美文》,是现代中国散文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散文理论文章。文中,周作人把英法随笔划分为“批评的”与“记述的”两类,后者称为“美文”,即絮语散文或小品文,并大力倡导“美文”创作。
b.代表作品:名篇《山中杂信》、《西山小品》以及《雨天的书》《泽泻集》等小品文集。
②梁遇春: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伊里亚”,著有文集《春醪集》。
③丰子恺:著有文集《缘缘堂随笔》
④钟敬文:著有文集《荔枝小品》
(2)记叙抒情散文
由于记叙抒情散文在中国传统散文中很发达,能够给予五四散文丰厚的借鉴,这类文体在文体革新的推进中成就斐然。
①代表:许地山的《空山灵雨》,俞平伯、朱自清的同名游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徐志摩的《自剖》《巴黎的鳞爪》《落叶》,郭沫若的《小品六章》和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等。
②影响:进一步显示出纯文学散文的实绩,标志着五四运动过后散文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3)杂文
杂文的文体也在这一阶段走向成熟。
①背景
以《语丝》为核心的进步知识界,在“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中,以杂文为武器同黑暗势力进行抗争,开展广泛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刺激了杂文的发展。
②代表
a.鲁迅: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b.周作人:杂文集《泽泻集》和《谈虎集》
③成就
这一阶段的杂文量多质优,更加注重表达的艺术性。文章不再一味地直露,而是把明朗与含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杂文的文学品位。
(4)其他体裁
书信、日记这些特别个性化的体裁,在五四时期也得到了大的发展。
(三)成就
由于外国散文和中国传统散文的双重借鉴,五四散文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迅速走向成熟,走在了其他文类的前面。
1.创作者
这一时期,散文领域里名家辈出、佳作连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出现了周作人、鲁迅、梁遇春、丰子恺等散文大家。
2.创作内容
散文的表现内容呈现开放性与多元性。有的侧重于抒写自我,从个人的生活感受出发,率真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深入剖析内心的感情纠葛,大胆袒露个人的志趣意向;有的侧重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四)特点
五四散文表现出了现代散文意识的觉醒。
1.表现
(1)个性意识
个性意识是五四散文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每一个散文家不管其生活经历如何、思想状况如何,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看人生并表现人生。
(2)强烈的参与意识
五四散文家在独立个性的基础上,要求散文独立,摆脱古代散文作为“载道”工具的附庸地位,直面人生,干预现实。
(3)纯文学意识
五四作家把散文看作文学四大门类之一,把纯文学散文的文体与杂文学的文体区别开来,努力提高散文的艺术品位。
2.意义
现代散文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散文家创作的自觉,形成了散文丰收的局面。
(1)题材和体裁丰富多样
由于现代人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外来艺术经验的借鉴,现代散文家取材的视野更为宏阔。体裁丰富多彩,突破了传统的范围,为以后散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散文独立性增强
现代散文从传统散文的“载道”模式中脱离开来,更加贴近社会、自然、人生。
(3)作家风格独特鲜明
不少五四散文作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们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方面,都有一种鲜明的特征。一些名家之作不用看到作者的署名就可以分辨出来。
(五)意义
五四时期是我国现代散文的开创期。先驱者们在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鼓舞下,披荆斩棘,为我国散文开拓出一条宽广的发展道路。他们在散文的思想内容、文体样式、语言形式诸方面自觉进行革故鼎新的艺术实践,使汉语散文这一古老的文类焕发出了青春,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五、话剧品种的逐步引入
(一)初步尝试
话剧是舶来的文艺品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
1.上海兰心剧场
1866年上海西人业余剧团建立了上海兰心剧场,每年在此公演话剧。
2.圣约翰书院
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书院演出过欧洲戏剧以及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官场丑史》。
3.上海南洋公学
1900年上海南洋公学以戊戌六君子和义和团事件编成《六君子》《义和拳》上演。
(二)早期活动
1.春柳社
中国早期的话剧活动以春柳社的成立为标志。
(1)成立
春柳社于1906年由留日学生成立于东京,创始人为李叔同、曾孝谷,主要成员有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人。它是一个综合性文艺团体,因为首先成立演艺部,又以演戏活动为重点,所以成为我国早期话剧具有代表性的团体之一。
(2)活动
1907年初春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同年6月又公演了曾孝谷根据美国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林译本《黑奴吁天录》改编的五幕剧本——《黑奴吁天录》。
2.春阳社
(1)成立
1907年秋,以王钟声为首的春阳社在上海成立。
(2)活动
在上海演出了根据林译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许啸天改编)。演出借用兰心剧场,采用西方话剧的布景、灯光、服装,有了整齐的分幕演出的形式。这种新的戏剧形式当时被称为“文明新戏”。
3.进化团
随着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文明新戏”进入了兴盛时期。新剧活动以上海为中心,各地的新剧团体大量涌现。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进化团。
(1)成立
1910年冬成立于上海,由任天知创办和领导,是中国现代第一个话剧职业剧团。
(2)活动
进化团在长江中下游多个城市间演出了《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黄金赤血》《共和万岁》等多个反映时事、配合现实革命斗争的剧目。
(3)影响
进化团的演出模式和风格对后期的文明戏影响颇大,各地纷纷仿效“天知派新戏”。
(三)全新阶段
1.背景
(1)“文明新戏”的衰落
①原因
a.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艺术品位低俗。
b.采用幕表制(没有完整剧本,只有简单的提纲,演员根据提示即兴演出),导致戏剧艺术各部门的合作缺少共同的基础,部分演员选择堕落,这极大地限制了一台戏剧的整体性和艺术品位。
②表现
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运动走入低潮。1914年,上海的新民、民鸣、启民、民兴等剧社,淡化新剧的教化功能,以演出家庭戏和连台本戏招徕观众,出现了新剧所谓的“甲寅中兴”。
③意义
文明新戏虽然最终沉寂,但它为现代话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2)话剧与戏曲的对立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们把话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置于二元对立之中。他们主要是从思想革命的角度,率先展开了对旧戏的批判。
①批判中国传统戏曲
a.表现:钱玄同主张把京剧“全数扫除,尽情推翻”;周作人在他的《人的文学》一文中,把旧戏看作是各种“非人的文学”的集中代表;傅斯年在《戏剧改良各面观》中把新戏和旧戏的关系看作是不破不立的关系。
b.意义
批判旧戏的观点虽多偏激之论,但为中国话剧在新的起点上进步扫清了障碍。
②学习西方现代戏剧
批评中国传统旧戏,新文学倡导者们是以西方现代戏剧为理想范本的。
a.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倡导翻译西洋文学名著以做模范”。
b.《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发表了这位欧洲现实主义戏剧大师的《娜拉》(即《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小爱友夫》三部剧作以及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袁振英的《易卜生传》两篇评述易卜生生平、创作和思想的文章。
c.对外国戏剧的翻译和介绍成为一时的风气。各种剧作家及戏剧流派被介绍到中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易卜生式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
2.表现
(1)开端
以南开学校和清华学校为代表的新剧活动,以新的精神面貌蓬勃地开展了起来。
①表现:1918年,南开新剧团演出由张彭春编导的五幕剧《新村正》,反映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方农村贫困、破产的黑暗现实,引起强烈反响。
②意义:新剧严肃的态度、写实主义的方法、对西洋话剧规则的严格遵循,预示着话剧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
(2)成立剧社
①背景
1920年上海兴起关于戏剧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的讨论。
②成立
a.民众戏剧社: 1921年汪仲贤发起并主持成立了民众戏剧社。成员有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欧阳予倩、陈大悲等,创办了新文学第一个专门的戏剧杂志——《戏剧》。
b.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成立,成员有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汪仲贤等。
③活动
这两个戏剧团体针对新剧由于职业化和商业化带来的问题,受欧洲“小剧场运动”的启发,倡导“爱美剧”(“爱美”即业余的),开展业余的、小型的演出,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提高戏剧的艺术水平,发挥戏剧的社会作用。
a.民众戏剧社:注重理论建设,对现代话剧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b.上海戏剧协社:注重舞台实践。如洪深建立起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废除旧戏和文明新戏男扮女装的演出方式。他根据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获得成功,使新剧在舞台上立住了脚跟。
(3)创办剧校
①背景
“爱美剧”的演出由于受物质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影响了戏剧艺术的提高。
②创办
a.“人艺剧专”:1922年,蒲伯英与陈大悲在北京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主张职业剧与“爱美剧”并存,在表演艺术正规化方面进行了探索。
b.“北京艺专”:1925年余上沅、赵太侔和闻一多恢复已经停办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改名为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了戏剧系。
③意义
剧校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国立的戏剧教育机构,戏剧艺术开始进入高等教育。
④活动
余上沅和赵太侔创办《剧刊》周刊,倡导“国剧运动”。与民众戏剧社的观点相左,他们强调戏剧艺术的非功利性,视舞台艺术为戏剧的中心,重视传统戏曲的美学价值,主张广泛吸取传统戏曲和西方戏剧的理论与艺术。
(四)实践成果
幕表制的废除、剧本制的实行、外国戏剧的借鉴,都极大地促进了新文学话剧的创作。
1.剧作名家
五四时期出现了田汉、郭沫若、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熊佛西、陈大悲等重要的剧作家。
(1)丁西林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喜剧作家之一。
①主要作品:
a.第一个剧本:《一只马蜂》
b.独幕喜剧:《亲爱的丈夫》《酒后》《压迫》《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
c.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
②创作特色
丁西林的剧作情趣高雅,人物性格真实、生动,构思精巧,语言机智、幽默,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五四文学中的艺术奇葩。
(2)郭沫若
创造社的郭沫若是五四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其成就表现在历史剧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1926年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的《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婪》。
(3)田汉
作为五四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田汉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戏剧运动、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方面都成就卓著。
①代表作品:名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等。
②创作特色:田汉的剧作呈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并带有浓厚的“世纪末”情调。爱与美(艺术)的追求是他20年代剧作的基本主题,而这个追求受到来自现实的压迫,因此与他爱与美的主题相连的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2.戏剧名作
由于新文学作家对“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提倡,一批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剧作出现了,其中以婚姻家庭问题的题材为主。
(1)《玩偶之家》
胡适领风气之先,在《新青年》上发表模仿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创作了独幕剧《终身大事》。
①内容:讲述了大家小姐田亚梅反对家庭包办婚姻、争取恋爱自由而离家出走的故事。
②影响:开创婚姻家庭剧的风气,一时间多部描写男女青年为反对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的戏出现,如欧阳予倩的《泼妇》、郭沫若的《卓文君》、余上沅的《兵变》、张闻天的《青春的梦》等。
(2)《幽兰女士》
陈大悲于1921年发表五幕剧《幽兰女士》。
①内容:讲述了丁幽兰追求个性解放,勇于戳穿家庭黑幕,结果死于后母枪口之下的故事。
②主题:《幽兰女士》旨在揭露大家庭的虚伪和罪恶。剧作情节曲折、离奇,反映了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争取个性自由的主题。
(3)《赵阎王》
1922年,洪深创作了《赵阎王》。这出戏剧揭露了军阀统治的罪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批判意义。
(五)评述
在现代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诸多突破与成就,同时也存在不足和缺陷。
1.进展
(1)原因
进入现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和纯文学观念的确立,随着西洋戏剧(话剧)的逐步引入,戏剧从传统的“小技”上升为文学艺术的主要类型,被赋予了救亡图存和启蒙的重任。
(2)表现
五四时期,随着理论上的提倡和剧本制的推行,话剧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话剧的多种体裁、样式和艺术手法先后被尝试,田汉、郭沫若、丁西林、欧阳予倩、熊佛西等一批剧作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缺陷
现代戏剧的探索道路也不无曲折,许多方面还有待发展完善。
(1)新文学的戏剧家对传统戏剧的认识存在偏差,在话剧的民族化方面收效甚微。
(2)话剧创作的取材范围还不够宽广。
(3)在成功的剧作中独幕剧多,多幕剧少,且质量不高。
(3)剧本的体制偏小,艺术上比较粗糙。
六、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影响的扩大,文学社团纷纷成立,到1925年文学社团和相应刊物猛增到100多个,这标志着文学活动的独立和文学革命从破坏向建设方面的转移。新文学社团一般都是由文艺思想、志趣相同或相近的作家组成,因而刊物一般都具有同仁刊物性质,这就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产生了文学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一)文学研究会
1.成立
(1)目的
《文学研究会宣言》提出了成立此会的三个目的。
①联络感情
②增进知识
③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
(2)经过
1921年1月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12个发起人联名签署《文学研究会宣言》,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主要会员
除12位发起人外,文学研究会成员还包括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庐隐、鲁彦、老舍、丰子恺等著名作家。其中,沈雁冰、郑振铎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批评家。
3.主要刊物
(1)《小说月报》
1920年11月,沈雁冰任《小说月报》主编,并对其进行全面的革新,使之成为文学研究会所控制的刊物。
(2)《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
(3)《诗》与《戏剧月刊》
(4)“文学研究会丛书”
4.文学倾向
文学研究会的倾向大致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新青年》文学倾向的直接继承者。
(1)创作倾向
他们要求文学反映现实人生,提倡“血与泪的文学”,同情“第四阶级”,关心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描写社会黑暗和灰色人生。
(2)借鉴对象
文学研究会重视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主要是翻译俄、法以及北欧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莫泊桑、易卜生等人的作品。《小说月报》出过“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俄国文学研究专号”“法国文学研究专号”等专号。
(二)创造社
1.成立
创造社于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田汉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
2.文学倾向
(1)创作倾向
创造社作家信仰“主情主义”表现论的文学本体论,强调天才的创造和文艺女神的圣洁,反对功利主义的艺术动机。
(2)借鉴对象
创造社也重视翻译,但与文学研究会不同,他们以翻译歌德、拜伦、雪莱、惠特曼、泰戈尔等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为多,也译介过象征派、表现派、未来派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3.发展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五卅”事件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后期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出版了《创作月刊》《文化批判》等刊物,1929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三)新月社
1.成立
新月社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等。
2.刊物
(1)《诗镌》
①创刊:1926年徐志摩开辟《诗镌》周刊,并在创刊号发表徐志摩执笔的《诗刊弁言》。
②基本主张: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
③代表理论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的美(指音节)、绘画的美(指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三美”可以视为他们对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的理论主张。
④相关活动
新月社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以及朱湘、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等,以《诗镌》为阵地,进行新格律诗的创作,被称为“新月诗派”。
⑤意义
《诗镌》共出11期,探索新诗的形式,提高了新诗的艺术性。
(2)《新月》
1928年创办的《新月》月刊,体现了新月社后期在文学上提出的“健康”和“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宣传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诗刊》
(4)《新月诗选》
1931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展示了新月诗派的阵容和创作成就。
(四)语丝社
1.成立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因为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
2.文学主张
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主张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3.创作风格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其他社团
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还有莽原社、未名社、狂飙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南国社等。
1.莽原社
(1)成立
莽原社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主要成员除了鲁迅,还有高长虹、向培良、荆有麟、韦素园等,因创办《莽原》周刊和《莽原》半月刊而得名。
(2)文学主张
莽原社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语丝社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2.未名社
(1)成立
未名社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主要成员除鲁迅外,还有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
(2)刊物
除出版《未名》半月刊外,还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丛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乡土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3.浅草社与沉钟社
(1)成立
①浅草社:1922年在上海成立的,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创办《浅草》季刊。
②沉钟社:1925年,浅草社同仁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创办《沉钟》周刊。
(2)文学主张
浅草社与沉钟社都是主张“为艺术”的文学社团,倡导对艺术的“严肃与忠诚”,认为作品“应该完全是内心的真实的表现”。
4.弥洒社
(1)成立
弥洒社成立于1923年,主要成员有胡山源等,创办《弥洒》月刊。
(2)文学主张
作为主张“为艺术”的文学社团,该社成员试图更彻底地实践“为艺术”的主张。在这方面,弥洒社比早期创造社坚持的时间更长,走得也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