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7927字
- 2020-12-01 17:40:07
2015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8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部分 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逸诗
答:一般认为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而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之为“逸诗”。如《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6篇,篇名都见于《仪礼·乡饮酒礼》和《仪礼·燕礼》,而其辞不存。《毛传》以为“有其义而亡其辞”,多数学者同意《毛传》之说,以为本来有辞而亡逸了。还有《商颂》,据《国语·鲁语》说,原来有12篇,今《诗经》所收只有5篇,其他7篇何时散逸不能定。
2大手笔
答:大手笔,古时是指有名的文章家或作品。如今,凡笔力雄健、根基深厚的大作家、大理论家、大著述家、大记者及规模和名气较大的作品,均可称为“大手笔”。不过习惯上,人们把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人都称为“大手笔”。也指规模巨大的影响深远的计划或举措。
3花部
答:从康熙末至乾隆朝,地方戏似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蓬勃发展,以其关目排场和独特的风格,赢得观众的爱好和欢迎,与昆曲一争长短,是为花部。李斗《扬州画舫录》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花部诸腔在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民间艺人的辛勤培育下,以新鲜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停地冲击和争夺着昆腔的剧坛地位。民间戏曲的交流与竞赛,提高和丰富,逐渐夺走昆曲部分场地和群众,但还不能与之分庭抗礼,宫廷和官僚士绅府第所演的大多数还是昆曲,花部剧种处在附属地位,主要在民间演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子部和论说文的关系。
答:略。
2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演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答: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演化过程中有多种因素
(1)声律的要求与音韵学的发展
在齐梁声律论产生之前,诗赋创作并非不讲声韵,但那时讲的是自然的声韵,而且又多与音乐有关。从诗歌自身的发展来看,随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不断繁荣,五言古诗已逐步脱离乐府而独立发展成为不入乐的徒歌,即钟嵘所说“不备管弦”(《诗品序》)的五言诗,那么摆脱对于乐律的依附而创造符合诗之声律的要求,已经成为必然之势。与此同时,随着佛教的传人和佛经翻译的逐渐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音韵学的发生与发展。汉末发明的反切注音之法即与此有关,这对后来音韵学的发展是关键的一步。此外,三国时孙炎的《尔雅音义》,魏李登的《声类》,晋代吕静的《韵集》,这些韵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当时人们对于声韵学的认识。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后来四声的发现及永明体的出现。
(2)四声的发现及永明体的出现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新体诗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这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四声是根据汉字发声的高低、长短而定的。音乐中按宫商角徵羽的组合变化,可以演奏出各种优美动听的乐曲;而诗歌则可以根据字词声调的组合变化,使声调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以达到铿锵、和谐,富有音乐美的效果。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推动了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演变。
(3)黏对规则的确立及五律的定型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他们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具体作法是,除了一联之中轻重悉异之外,还要求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黏,并把这种黏对规律贯穿全篇,从而使一首诗的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关,通篇声律和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说:“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这是最早有关“律诗”定名的记载,故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4)七言律体诗的定型
以遵守黏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如在五言近体的范围内,即可由五言律,推导出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的体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近体七言诗的声律格式,如七律、七绝等。所以,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黏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文学经典化的手段、作用和局限。
答:略。
2从宋代开始,文学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请举例说明。
答:从宋代开始,文学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市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各种文学的兴盛。诸如:
(1)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而词则成为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样式。词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由于都市的繁荣,“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如柳永常常出入于秦楼楚馆,“多游狎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北宋中后期的秦观、周邦彦,也都为歌妓写了不少词作。社会对词作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2)元代许多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大中城市的涌现,市民阶层也不断壮大。他们的思想意识,影响到包括戏剧创作在内的各个方面,由此带来了叙事文学的兴盛。为了满足市民群众在勾栏瓦肆中的文化消费,演述故事的话本、说唱便得到进一步的繁荣。特别是戏剧艺术,它以急管繁弦和曲折跌宕的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更能吸引市民观赏。因此,叙事性文学汇成了一股洪流,激荡奔腾,包括元杂剧、南戏等在内的文学样式使文坛呈现出新的态势。
(3)明代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市民阶层人数众多,同时,文人与商人等市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相互熟悉,相互影响,逐步产生了一批受到市民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的熏陶,并愿意为市民阶层服务的文人士子。这批世俗化的平民文人同时又与商人、手工业者、艺人等市民相结合,形成了一批新的读者群。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自然地改变了文学作品的面貌。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情趣,市民的形象在明代的诗、文、小说、戏曲中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在作品内容市民化的同时,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时兴着一种“世俗之趣”。这种艺术趣味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这在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各类通俗文学中,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对中国文学作出的最为宝贵的贡献。同时,戏曲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如昆腔的流行、花雅之争等。
(4)清代在城市的繁荣下文学也表现出新兴文体的雅化倾向和雅俗并存、互渗的状态,斑驳陆离中闪现出耀眼的光芒。戏曲方面,传奇、杂剧都顺从着晚明的趋势,创作更加活跃。小说也是顺从明末小说的趋势,旧作的新编虽仍不绝如缕,但作家独创的作品却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是迈入了独创期。拟话本小说结束了改编旧故事的路子,取材于近世传闻和当代新事,贴近了实际生活,却渗入了文人意识;讽世的气味加重了,却缺乏艺术的酿造,并且愈来愈趋向伦理道德的说教。另一种情况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李渔的小说创作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意识,故事情节演绎的是其超乎常人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对人情世态的调侃,这也就进一步改变了话本小说的叙事模式和风格,议论的成分增大了,作者的既定意向胜过并取代了生活的内在逻辑。
总之,城市的繁荣带来了市民阶层的扩大,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以及文人创作的日常化等等。这种关系是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增强了文学的活力、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学的繁荣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第二部分 现代文学
一、简答题(共15分)
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4分)
答: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人手,即: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集中指责旧文学的流弊,初步接触到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真实性与时代性等一系列“文学上根本问题”。文章正面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什么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举出相应的作品和作家。(6分)
答: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是指那些写出来后没有及时发表的作品,如果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来定义,也就是指作家不是为了公开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活动。“潜在写作”是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些作家的作品在写作其时得不到公开发表,“文革”结束后才公开出版发行。将这些属于过去时代的文本放在其酝酿和形成的背景下考察,它们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严肃的思考,是当时精神现象不可忽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展示出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作家和作品:穆旦的《冬》《神的变形》;曾卓《悬崖边的树》;牛汉《华南虎》。
3什么是先锋文学,列举三个作家及作品。(5分)
答:先锋文学是指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其性质和特点是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和悲剧性。先锋文学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先锋文学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打破了统一的世界图像与文学图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先锋文学的出现,标志着文学进入90年代的个人写作与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作家及作品:余华《活着》《往事如烟》;莫言《红高粱家族》《白狗秋千架》;马原《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根据你的认识,谈谈鲁迅《野草》的文学倾向和艺术特点。
答: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1)文学倾向:作为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野草》中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和黑暗捣乱”的态度,是对现实斗争的执著。鲁迅认为,若没有和黑暗捣乱的勇气,还侈谈什么“光明”?
①《野草》是鲁迅彷徨时期的作品,《希望》《死后》《影的告别》《墓碣文》《过客》、《这样的战士》等篇都程度不同地抒写了他的苦闷、矛盾和彷徨。诗人在抒写他的苦闷、矛盾、彷徨时不免会发出低回哀婉乃至悲怆之叹,然而同时激愤倔强的声影时可闻见:《希望》的结句归结为对绝望的否定;“死火”宁肯“烧完”,也要重返“火宅”;《死后》中的“我”,为了驱逐他的敌人,索性不死,而“坐了起来”……这些被许多人目为悲观、绝望、虚无的形象,无一不怀抱“九死其未悔”之贞!
②“独战的战士”,是《野草》独创的艺术形象,它们赋予了鲁迅的孤独感以韧的战斗的色彩,正是“韧战”这一点,使《野草》的抒情风格为一种悲剧美所浸润。《秋夜》中的“枣树”,《过客》中的“客”,《这样的战士》中高举投枪的战士,《复仇(其二)》中的“人之子”,《雪》中被赞作“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的“朔方的雪”,都是这样的独战的战士。这些独战的战士有其社会土壤和社会典型性,同时又都带有尼采思想的明显烙印。
③在《野草》中与“独战的战士”相对立的,是《秋夜》中的“天空”、《淡淡的血痕中》的“造物”、《这样的战士》中的各种“好花样”“好名称”。它们都是些“无物之物”。它们的长技是用阴柔、变幻的特别阵法“无物之阵”攫人取胜。这是些糅合了儒道两教“吃人”精髓的特别阴险、虚伪、既凶且怯的卑劣性格。这类在短短的篇幅中,用诗和警句写出的,包含深刻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内涵的反面系列形象,也是鲁迅的独创。像“独战的战士”“无物之物”这样内涵深刻、艺术独特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2)艺术特点:在艺术上,《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小感触”的形式,具有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①《野草》显著的特点,是在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野草》把现实景象和梦境交错描写,把一些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想象、意识与潜意识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婉转曲折的抒情中,展示诗人深邃幽微的心理。
②《野草》思维的辩证性,在语言上表现为反义词语的相生相克,由此派生出句式、节奏上的回环反复,旨远而词约,言尽而意永,一句、一段、一篇终了,仍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情外之理、理外之趣生生不已,散文诗的抒情特点及诗的意韵被发挥到了极致。
③象征、隐喻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野草》修辞的显著特点,而这是和它思想深刻、感情的潜沉相表里的,因而读者阅读和欣赏的兴趣便往往偏重于对它思想、艺术的深层底蕴的探寻,对它的理解也人言人殊,个别篇章尤为隐晦难释。然而一有所悟,便顿觉品尝出人生真味的快乐,比之冲淡平和、明白晓畅的散文更能启发人去咀嚼、体味、认识、探求人生。
④《野草》在思想和艺术上大量吸取了外国文学的营养,而又化为自己的血肉。《野草》的苦闷、彷徨情绪间接地反映着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影响;其深刻、警策与隐晦,以及一些形象的“尼采气”,多见于《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及尼采其他箴言体著作;个别篇章(如《颓败线的颤动》)中对罪恶的描写,也有着波特莱尔《恶之花》的朦胧仿佛的影子;而《野草》的优美的诗的语言和借梦来叙写现实的特点,也有屠格涅夫散文诗影响的痕迹。
2结合寻根文学的背景,分析阿城《棋王》的特殊性。
答:(1)寻根文学的产生是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成为主要潮流,西方现代文化思想的涌入打破了中国过去意识形态方面闭关自守的愚昧状态。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身的文化传统,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同时,外来文学对文化寻根意识的确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对于“伤痕”“反思”小说,“寻根”倾向的小说在历史、美学观上,不管是整体面貌,还是个别文本,都显得较为复杂、暧昧。倡导“寻根”的“知青”身份作家,“文革”后才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可能,于是惊讶于过去的无知,产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孺慕:“聚一起,言必称诸予百家儒释道”,产生“感到自己没有文化,只是想多读一点书,使自己不致浅薄”的冲动。不过,他们大多更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出“规范”和“不规范”的区分。对于他们所称的,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规范”的体制化的“传统”,持更多的拒斥、批判的态度;而认为在野史、传说、民歌、偏远地域的民情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有更多的文化“精华”——这延续了“新启蒙”的批判立场。不过,在东西文化的对话、“碰撞”中,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许多作家那里已不再单一,犹疑、多元、矛盾等的复杂性开始呈现。
(2)阿城《棋王》的特殊性分析:《棋王》是阿城于1984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他的这部“处女作”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①阿城通过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与有为的创造力,表现了古代道家的文化思想。作家没有直接讲述贯穿在小说里的有为与无为、阴柔和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道理”,而是将其隐没于饶有风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艺术描写里而不彰。
②“寻根”在阿城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的精神,作为人对世俗生活超越的凭借。《棋王》中王一生等人物,有执著于心灵自由的追求。作品中流露出对朴素、本源推重的生命意识,以及推重直觉体验的感知方式。自然,在“文革”后的80年代语境中,人物表现的并非纯然的出世精神,内核仍是争取生命价值实现的欲望。事实上,作品对这种“超脱哲学”的精神境界的渲染,本身便具有历史的“批判性”。阿城小说重视文学民族传统的继承。采用略带幽默的白描的叙述方式,语言自然、素朴,但不浅俗;重视人物、事件直接呈现,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也抑制叙述人的过分干预。
③把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并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越过了社会学主题而进入到文化主题的层面,表明了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的精神人格,仍然可以沉淀在常人身上和其精神世界中,种族文化与集体记忆仍然续存于当代的文化构造之中,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命题。
3举出新世纪十部有影响的作品及其作家,并谈谈新世纪文学的趋向和基本格局。
答:(1)作品及其作家:
《秦腔》贾平凹;《檀香刑》《蛙》莫言;《受活》《我与父辈》《风雅颂》阎连科;《外省书》《能不忆蜀葵》张炜;《平原》《推拿》《玉米》毕飞宇;《花腔》李洱;《凤凰琴》刘醒龙;《我的千岁寒》王朔;《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陆犯焉识》严歌苓。
(2)新世纪文学的趋向和基本格局: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坛出现了多元化的离散和悬浮的态势,一大批更为年轻的作家相继登场,他们的作品在文学观念、美学追求、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更趋市场化和世俗化,甚至在言论行为、存在方式上也同样花样百出,五光十色。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新世纪小说的美学形态与形式的变迁正处于新一轮的高潮之中。
①在乡土叙述方面,许多作家仍坚实地立足乡土,守望乡土,讲述中国乡土的忧患、痛苦、裂变、苏醒与转型,讲述世纪之交的乡愁和乡土新人格的艰难成长。
②在历史题材创作方面,新世纪小说创作成就突出、收获丰盛,强烈重塑历史的欲望,是大转型时代现实精神诉求的反映,展现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偶然性甚至破碎性,重新诉说历史,重新发现历史中的现代精神,或还原历史,或解构历史,或消费历史,凡此种种,使得历史题材领域变得空前复杂,审美趣味变得更加纷纭,昔日正统的一体化的历史变成了多样化可做多重解释的历史。
③在创作的个体性、世俗性、存在性方面,新世纪文学在原有基础上深化着更注重于人的日常发现,并以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作为灵魂重铸的内在前提和基础。
④在现实主义的两极书写方面,新世纪小说作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政治文化的书写,表现了很强的责任感。底层写作在今天格外引人注目,同时,底层写作反映了生活的各个侧面,这些作品都描写了当代生活的不完美,看到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总之,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无疑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无论从题材、主题、审美手法、语言、结构等方面而言,还是从传播、阅读对象和作家库存来说,都似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小说创作所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把今天的小说创作放到时间的长河里,放到广大读者坦诚的反馈中,放到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将会发现,它还是存在许多严重的缺失和不足。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学与文学中国正在实现双重超越。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无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面对21世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新格局,如何重铸民族灵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变得十分迫切。作为一个时代的最显赫的问题,即从重铸民族灵魂的高度来看,从表现人性的深度和人类性含量的丰富程度来看,从世界文学所展现的人文内涵来看,新世纪小说都还显得不够成熟和深湛。因此,新世纪小说的未来会很远大,要走的路也还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