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学生德育与美育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德育

(一)德育概述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言之,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具体说来,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本章主要讲的是狭义的德育,亦即学校德育。

(二)小学德育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道德教育要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为导向。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又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在小学阶段,政治和思想教育应渗透在道德教育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2.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场和态度,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3.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的教育。例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同时,对学生还应加强法治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世界、社会与人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教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之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上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无论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还是思想教育,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不可等同,更不可以其中之一而代替其他。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离开了道德上的准备,政治与思想均将失于空洞,甚至虚伪,进而发展出道德上的双面人格。

(三)德育的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要求德育应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第三,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连续、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工作必须耐心细致,必须要适应品德发展的特点。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积累了因材施教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四)品德学习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促使儿童品的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是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也是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1.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因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个体可以学习到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逐渐获得做出某些行为的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从而使态度与品德的学习逐步向深入发展。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

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会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3)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两种。

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方面。

(1)家庭教养方式

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教育的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家庭教育方式是民主的,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是信任的、宽容的,则有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相反,如果家庭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放任,就会对儿童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

(3)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成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因此,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4)同伴群体

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水平等方面。

(1)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比如,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等,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假如学生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可能会成为耳旁风,甚至引发冲突。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知水平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德育的方法

常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1)运用说服的原则

运用说服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区别对待。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2)运用说服的注意事项

第一,目的性要明确。

第二,说服内容要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第三,注意时机。

第四,以诚相待。

2.树立良好的榜样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式地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此外,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也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坚决杜绝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

3.利用群体约定具体操作程序

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奖励的类型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

(2)给予奖励的注意事项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

(3)惩罚的方式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

二、美育

(一)美育概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得多。美育的作用在于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美育的要求

第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第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旨力,懂得各种类型的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陶冶情操。

第三,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三)美育的方法

1.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各学科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教师应认真挖掘,把美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去感知和欣赏美。

2.积极挖掘环境的美育功能

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形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特殊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其实质是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再现。此外,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都可以成为美育的资源。

3.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形象、教育教学过程和人格修养等对于有效地实施美育至关重要。

1.下面关于美育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D.就是艺术教育

【答案】D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