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
- 圣才电子书主编
- 14字
- 2024-12-21 09:15:11
第1篇 管理的主体
第1章 管理的内涵[视频讲解]
1.1 本章要点详解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本章要点
■管理的定义与特性
■管理的对象
■管理的目标与基本手段
重难点导学
一、管理的定义与特性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2.管理的特性
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经济性。
(1)动态性
管理活动的动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身中进行,需要消除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2)科学性
管理活动可以分成两大类:程序性活动和非程序性活动。程序性活动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非程序性活动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对新管理对象所采取的非程序性活动只能依据过去的科学结论进行,否则对这些对象的管理便失去了可靠性,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
(3)艺术性
具体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主体管理技巧发挥的大小相关性很大。管理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是管理主体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4)创造性
管理活动是一类创造性的活动,正因为它是创造性的活动,才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性之中,与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关,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管理创新成为必需。
(5)经济性
资源配置是需要成本的,因此管理就具有经济特性。管理的经济性反映在三个方面:①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②管理方式方法选择的成本比较;③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的成本比较。
二、管理的对象
1.管理的基本对象
任何一个组织为了存续至少需要下述类型的资源: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组织中拥有的成员的技能、能力、知识以及他们的潜力和协作力。人力资源是任何一个组织必需的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资源。
(2)金融资源
金融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的货币资本和现金。一个组织拥有的金融资源多寡实际上也反映了组织拥有资源的多寡。
(3)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是指组织存续所需要的诸如土地、厂房、办公室、现器设备、教学设施、各种材料等物质。对一个组织而言,物质资源的多寡也可表现为其拥有的财富的多少。
(4)信息资源
信息可以分为两类:知识性信息和非知识性信息。信息资源对组织的存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织没有一定的信息资源就等于一个瞎子,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
(5)关系资源
关系资源是指组织运行中与政府、银行、企业、学校、团体、名人、群众等方面发展起来的合作及亲善关系的程序与广度。组织的存续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其他组织保持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会非常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资源的有限性
(1)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在于:
①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组织赖以生存的人文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③人们从自然界摄取资源后创造的财富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是有限的。
(2)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①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对组织目标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组织目标确定后若要实现,必需资源的支撑,组织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组织的有限资源为考虑的出发点,以组织可调动的资源为限。
②组织的有限资源与组织可调动的资源可能是不相等的。一个组织能否调动更多的其他资源来支撑本组织目标的实现,充分表明了该组织调配资源能力的高低。一个成功的组织不仅应能够将自己的有限资源运用好,而且还要广泛调动社会其他资源帮助自己更好地实现目标。
③组织资源的有限性要求组织应该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充分有效利用组织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方式:
a.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使组织目标更好地实现;
b.在既定组织目标条件下,尽少地占用有限资源。
④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组织需要一些活动或工作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安排,以便以尽量少的资源使用获得最大的收益,即资源配置。
3.资源配置的要求及配置过程
(1)资源配置是指对有限的不同类型的资源,根据组织目标和产出物内存结构要求,在量、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配比,并使之在产出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应的比例从而使产出物成功产出。
(2)资源配置有两个重要的要求:
①要有达到与产出物结构需求一致的资源配置结构;
②要对资源的市场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在配置过程中既保持所需结构又进行适当调整。
(3)资源配置的过程
实现资源配置这两个重要要求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管理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一类活动。按照其活动的基本特性分类,就有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沟通、决策、经营、公关等类型。这些有具体特性的管理活动的产生是管理分工的结果,是提高管理效率所必需的。管理作为对组织内有限资源有效整合的活动,贯穿于组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活动与资源配置过程
4.资源配置机制
组织内资源的配置主要依赖行政机制。配置资源的行政机制主要是指利用科层制的行政官僚机构,通过命令、执行、检查监督等手段来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资源配置可以由市场完成,即由市场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
组织内资源配置的行政机制与组织外资源配置的市场价格机制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这些优点为:
(1)权威的存在保证了政令的畅通;
(2)严格的等级式科层结构保证了组织目标的层级式分解,使分工协作有效;
(3)上下信息沟通方便,便于监督;
(4)由于监督方便,可以减少偷懒行为,使资源配置更有效;
(5)可以将资源集中起来使用,提高效率。
这些优点的存在,与组织具体构造、组织运行规则设立、组织中运用行政机制配置资源的管理者有关。
三、管理的目标与基本手段
1.管理的目标
(1)管理的目标是双重的
作为一项具体管理活动或管理工作,首先一定有一个欲达成的具体目标,这一具体目标对于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组织既定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资源配置活动的衔接逐步实现的,这种衔接可以是不同活动的先后顺序式进行,也可以是不同活动并行直至最终协调成功。故组织既定目标一定是层层纵向分解或按照不同领域横向分解,这些分解后的小目标既是组织既定目标的规定,又是管理活动或工作欲达成的具体目标。
(2)组织既定目标的双重性
组织既定目标具有双重特性: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①功利性
组织既定目标的功利性是指组织既定目标设定的核心特性。组织既定目标的功利特性是表现这一目标对社会、国家,以及对组织本身的根本价值。
②非功利性
组织既定目标的非功利性是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获得的非既定设想的其他价值。
组织在实现其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既要完成它的功利特性,也要尽量获得符合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要求的非功利性价值。
(3)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
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有如图1-2所示的关系。
图1-2 组织目标与管理目标关系
①组织存续目的决定了组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既定目标,组织资源配置既定目标是组织存续目的的阶段性展示。
②组织既定目标分解成各类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的逐步实现将最终帮助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③组织既定目标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反映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上时,很难将其按照不同的特性分开来,而是某一些管理活动在完成功利性价值的同时,获得非功利性价值少一些,另一些管理活动则达成其具体目标时获得的非功利价值多一些。
2.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
管理过程是指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管理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管理过程包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1)管理客体的不确定性
管理客体不确定性是指确定管理对象的条件的不确定性。
(2)管理运行的时空不确定性
管理过程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的,这种时空也称情景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时空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时空本身在运动变化。情景不确定性是战略管理中最难以把握和解决的。
(3)管理工具、手段的不确定性
现有的管理工具、手段和方法是确定的,但它的运作效果是难以确定的,尤其是“软”的管理方式方法,如人际沟通的方法、精神激励办法等。
(4)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
由于上述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的效果也是不确定的,即一定会与既定的目标和应负的责任有所不同。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事后的东西,它与既定的目标和责任相比会出现两种不同状况,即可以接受或不能接受。
3.管理的基本手段
(1)计划
计划是指对未来的行动或活动以及未来资源供给与使用的筹划。计划的目的是要使组织适应变化中的环境,并使组织占据更有利的环境地位。计划在组织中可以成为一种体系并有其内在的层级。从计划的定义、目标及其功能来看,计划是一种降低组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手段。
(2)组织
组织有两个含义:
①指将组织内各种资源按照配比及程序要求有序地进行安置,在这种意义下,组织事实上也是一种降低不确定性的手段;
②一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组成一个团体或实体。
(3)指挥
指挥是指领导指示组织内的所有人同心协力去执行组织的计划,实现组织的目标。指挥涉及四个方面的功能:
①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指示组织内所有人与资源配合去适应环境,采取适当的行为;
②调动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发努力,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
③有效地协调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使组织内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降低内耗;
④督促组织内成员尽自己的努力按照既定的目标与计划做好自己专职范围的工作。
指挥这一行为活动也是一种降低组织运作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手段。
(4)协调
协调是指将资源按照规则和配比安排的一种活动,也是将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各自的工作行为变成有序统一的活动。专业化分工如果配合不好可能导致整体效率的下降,甚至产生负效用,为了防范这种状况的出现,就需要协调行为。
(5)控制
控制是指根据既定目标不断跟踪和修正所采取的行为,使之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动作并实现预想的成果或业绩。通过控制这种行为,可以降低工作行为及其结果与既定要求和目标的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