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传播媒介的界定(Media)

传播媒介,又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

(1)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

(2)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

2.传播媒介的类型

(1)口语媒介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口语传播的意义:

a.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深化;

b.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a.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b.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2)文字媒介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发明的意义:

a.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b.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c.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3)印刷媒介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变革。

(4)电子媒介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5)网络媒介(数字多媒体媒介)

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