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文学院727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3822字
- 2020-11-18 19:15:12
2014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20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
名词解释
期待视野
答:
永明文学
答:永明文学又称“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也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英国感伤主义
答: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恩特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又称主情主义。又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也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恩特、哥尔斯密斯、葛雷,法国的卢梭、伏尔泰,俄国的卡拉姆津,德国的里希特、海涅等。
三村杂文
答:
巴金爱情三部曲
答:《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是巴金充满热情写下的一组小说,是他描写“革命与爱情”一类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巴金自己最珍爱的作品,较集中地体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包含着他的寄托与理想,小说以革命加恋爱为题材,侧重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反抗、追求和苦闷,作品以爱情作为小说的连续性表现主体,表现了青年人一方面渴望自我解放、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封建旧势力的束缚;既刻画了他们的挣扎奔突反抗,又写出了旧世界是如何断送青年的幸福的。
简答
海明威小说文体特征
答:略。
艺术形象基本特征
答:略。
评价孤岛文学现象
答:上海沦陷后,租界成了一个“孤岛”,其中的一些作家坚持创作,用各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这种形势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宣告结束。这段时期的文学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如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等。
“孤岛”的局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残酷的环境无疑增加了斗争的难度,文化人开展活动的身手受到严重束缚;另一方面,特殊的条件又腾出了一定的伸缩余地,文化人的坚持斗争有了实际的可能。正是这种看似矛盾但却是现实的情况,促使“孤岛”文化在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出现了奇特的繁荣。
你如何看待“建安风骨”
答:建安风骨是对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俊爽刚健风格的概括。其内涵主要有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浮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1)建安风骨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理想的高扬。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东汉末年的动乱,既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②人生短暂的哀叹。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建安诗人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他们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③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阮踽、陈琳诸人较为朴质,曹丕、王粲等人则较秀美;曹植既有风骨,又富文采,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
④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的名声。
(2)建安风骨的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①艺术特色:建安文学以曹魏集团为中心,主要成就在诗歌。建安诗人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正是基于建安诗人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后人才把建安诗歌的这种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②对后世的影响:建安风骨注重诗歌的内容,反对形式主义,这种现实主义的文风为后世文学树立了典范,如唐初诗人陈子昂就是以“汉魏风骨”为榜样,大力提倡现实主义的诗风,为盛唐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五言诗体经过建安诗人的普遍运用,臻于完美,为后代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赏析题
结合韩愈xx、xx两首诗歌,赏析《山石》的艺术特色。
答:略。
海子《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
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就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年10月
答:《亚洲铜》是海子的成名作,也是最早为海子带来广泛声誉且奠定他日后在中国诗坛重要地位的著名诗篇。全诗包含了深邃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生命情感内涵,因此在海子数量众多的诗篇当中显得尤为卓尔不凡。作为一个统领全篇的核心意向,“亚洲铜”在此具有深刻的双重象征含义,它既是祖国形象的精妙比喻,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命名与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生存景况的深沉广阔的文化反思。
总体来说,海子所追求的诗歌理想是“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由此,《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而“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可以说,“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称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全诗分四节,在第一节中,诗人点出“亚洲铜”,即黄土地,是接纳着“祖父”、“父亲”和“我”的“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暗示出贫瘠的黄土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无法逃避的生存背景,它饱含了民族命运中的全部苦难、屈辱与辛酸;第二节则用“青草”在海水中“淹没一切”的荒凉背景中“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这一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命运内在的深沉思索以及隐秘的反抗意向;第三节顺承第二节的思想脉络,通过“白鸽子”转化成“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这一绝妙而大胆的想象,以及“穿上它们”的热烈恳求,流露出诗人对于以屈原为代表的、为着祖国的幸福前途而不惮勇敢殉身的崇高人格的由衷敬慕与礼赞;第四节对前三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给予了进一步的深化,它通过一场想象中的“击鼓”舞蹈所呈现出来的表面狂欢途径,于内在深层的痛苦中传达出人们对于生命和生存的虔诚祈祷与美好憧憬,有力地揭示了作品的深刻主题。
综观全诗,诗作意象鲜明生动、想象丰富而大胆、视域广阔、节奏张弛有度,极具情绪渲染效果,与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堪称互映生辉。
四、论述(四选二)
1.曹禺《雷雨》艺术特色
答:曹禺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其剧作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品之一,成于1928年,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作为一部中国杰出的悲剧,《雷雨》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雷雨》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周朴园与繁漪。
①周朴园是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雷雨》悲剧的罪魁元凶,他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第一幕中的吃药一场,作者采用“大写特写”的戏剧手法,突出表现周朴园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正是周朴园的这种性格造成了繁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美丽幻想,繁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造成的。
②繁漪是一个鲜明独特、复杂而富有深度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抑郁乖戾、热情强悍、极端而尖锐。在剧中,繁漪的反抗是极端的,在《雷雨》中她最具有“雷雨”的性格。她以尖锐的语言揭露和控诉周朴园和周家的罪恶,撕破他们道德家的伪善面目;她和专横的周朴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她推动剧情向高潮前进。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
①《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②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③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繁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整个剧情波澜起伏。
④矛盾突出:《雷雨》中体现出了众多的矛盾冲突,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与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带有上层社会与下层人民之间的阶级对立的性质,而周朴园与繁漪则是带有封建专制性质的资产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①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②《雷雨》展现了下层妇女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个性受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的爱情的悲剧;青春幻梦破灭的悲剧以及劳动者反抗失败的悲剧等等,通过对悲剧的描绘控诉了社会的不公。
总之,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不论在人物冲突的构造上,还是在主题内涵的表达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它通过对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本质,在中国文坛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学史上文学功能的观点
答:略。
从女性命运角度分析《包法利夫人》
答:略。
4.苏轼说欧阳修曾说过,魏晋文章唯有陶潜《归去来兮辞》一篇,据魏晋文坛概况及欧阳修的散文主张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