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616社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而效果期待是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 method)

答:.档案分析法是指依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有资料,通过分析找出某些现象(社会事实与社会心理)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档案不限于个案资料,它包括作品、报刊、书籍以及各种事件记录及文献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与形象,认为这个学生很优秀,会影响到对这个学生的教育结果,使学生发奋努力取得好成绩。

4.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答:可用性启发是一种认知机制,指人们往往根据可利用或可获得的知识、概念和事件来采取简洁的认知策略。容易提取的知识、概念、事件往往占认知优势,个体倾向于肯定它们并认可它们是真实、重要的。

5.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答: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过去的某些经验,或者未意识到某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其特征主要有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和社会性。

6.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答:伯克威茨的武器效应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7.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答: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通常的所谓个性感,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研究表明,在群体的庇护下,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会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结果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由于群体对个人行为的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敢于做独处时不敢做的事情。

8.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

答:睡眠效应的系统研究始于卡尔·霍夫兰,指在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朝向正效果转化,也称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凯尔曼(H.C.Kelman)的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答: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服从阶段

服从阶段是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也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一般说来,这时人们会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受迫被动的。这就比如刚进工厂的青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

(2)同化阶段

同化阶段表现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不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3)内化阶段

内化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了自身态度,人们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并把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简评米尔格拉姆(S.Milgram)的服从实验。

答:(1)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米尔格莱姆实验是挑选40名被试,将被试配对,每对被试只有一名是真被试,另一名是实验助手。研究者让被试抽签决定一人当教师,一人当学生。实际最终当教师的都是真被试,“学生”由助手担任,被试并不知道实情。研究者告诉被试,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词配对,并检查其学习效果。方式是教师读出刺激词,学生从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与其匹配。如果错了,教师将给予电击惩罚,而且电压不断加大。实验开始时,实验者让真被试看到“学生”被固定到椅子上,且手上绑上电极。然后实验者告诉教师被试,如果学生被试学习上出现错误,就会受到你的电击。实验开始后,每当学生给予错误回答,实验者就让被试打开电键,给予电击,并逐渐增加强度。如果被试犹豫,实验者就告诉被试,出于实验需要,必须继续。

(2)评价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积极意义。服从实验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大部分人在一定的压力情境下,会选择服从他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这对于人们服从心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促进了从众心理的研究,为人类的心理研究带来宝贵意义。

消极影响。实验违反了伦理原则,采用欺骗手段,将志愿者置于高度压力之下,许多人出现了一定的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对自己行为的负罪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长久损害。有些志愿者在实验结束之后被自己的行为所困扰,将自己置身于巨大的情绪压力之下,担心伤害了一个陌生人,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3.简述从众行为的动机和条件。

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从众行为的动机

行为参照—定向需要。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对偏离的恐惧。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因此,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从众是为了避免被拒绝和被人喜欢。

与群体融合的需要。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可以使人们更易为群体成员接受。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本身越有吸引力和越有价值,引发的从众融合需求和行为的程度就越强。

群体的凝聚力。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

(2)从众的条件

群体的一致性。阿希的研究发现,当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75%。

群体的规模。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

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判断事物标准越明确,行为从众率越低。个体的果断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文化差异。米尔格莱姆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实验情境,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而费拉格的研究发现日本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具有不从众性。

4.简述侵犯行为的本能理论。

答:侵犯行为,也称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侵犯的本能论主要有: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基本驱力,使人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而自我保持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之后,他提出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冲动就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来自动物的研究。洛伦茨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动物通过侵犯来保护食物、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成长、发展,使物种能够代代相传。洛伦茨相信,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之所以在每个时代都有大规模战争发生,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他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使人难于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

本能论指出了人类侵犯性的生物遗留性质,提出了减少侵犯的代偿或转移方法,有显然的合理性与应用意义。但是,用本能的观点解释所有人类的侵犯行为,并试图用简单的本能观点来解释宏观的战争等现象,忽视了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显然犯了心理学主义的错误。

5.简述个体独处需要和交往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1)个体独处对交往的影响

人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长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个体独处时可以将负面的情绪及时清理,恢复能量重新投入到人际交往之间,善待朋友与他人。而一个人每天过度的与人交往,透支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进行思考修复,日复一日,他会产生厌烦情绪,人际交往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2)交往需要对个体独处的影响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人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正是在归属和爱的需要基础上,人类的交往行为不断地得到发展。当归属需要占优势的时候,如果人是在独处,他就会有强烈的孤独感,迫切地需要有另外的人来安慰、支持、包容、肯定、接纳、抚慰自己。人际交往可以给人们心理上的支持,进而人们会以愉悦的心情接纳社会。若过度的独处个体将会与社会失去联系,得不到他人的关心与支持,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适当的独处可以给内心世界进行整合的机会,在适当的独处后与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归属和爱的需要,增加人们的心理能力,提供社会支持。然而,过度交往或过度独处都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6.简述琼斯和戴维斯(E.A.Jones&K.E.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

答: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是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

(1)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

(2)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人们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

(3)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并谈谈你的解决策略。

答:主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情境因素

旁观者在场。拉坦内等人推测,旁观者人数越多,作为旁观者的个人可能更少注意身边的小事情,不太可能将这样的事情看成是问题,从而更少认为自己应该采取行动,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榜样的存在。布赖恩的研究发现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

时间压力。达利和巴特森的研究发现赶时间匆忙的人其助人行为的概率少于时间充裕的人。

(2)被助人的特点

性别。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时,女性受害者更可能得到帮助。当潜在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受害者一样可能得到帮助。一些研究发现,抛锚的女车主比男车主得到更多的帮助要求免费搭车的单独一人的女性比单独一人的男性或夫妻二人更多可能得到帮助。研究还指出,女性得到更多的帮助也可能与她们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相似性。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那些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一致的人。人们对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甚至穿着外表相似的人都容易更多地寄予同情,而给予帮助。

不被责备者。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如老弱病残幼及疾病突发和在意外灾害中遇难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帮助行为,而因酗酒、犯罪等行为造成的困境则较少引发助人行为。

(3)助人者个人的影响因素

助人者的情感状态

a.内疚,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恢复被动摇了的自我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做出助人行为,以此来“赎回”失去的东西。

b.消极心境。有的研究证明消极心境会提高助人行为,有的则恰恰相反。当一个人感到内疚时,感到痛苦时或有其他消极心境时,助人行为能帮助他抵消坏情绪,从而他会倾向于做出助人行为。

c.积极心境。助人能软化坏心境,并且能维持好心境。反过来,积极的心境产生积极的思维,并且提高自尊,这又使人们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在好的心境下人们更可能有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交往行为。

人格特质。米德拉斯基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2.结合你的观察,思考常见的社会偏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克服这些社会偏见?

答:(1)常见的社会偏见

偏见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事物的消极认识与态度。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偏见有:

刻板印象。如人们通常把女性的角色集中在家庭、孩子和婚姻上,男性就应该在外面挣钱养家;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的生活条件是脏、乱、差;人们对西部的感觉是落后、偏远、贫穷等。

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如果别人讨厌某个人,就会倾向认为那个人各方面都不好,也会因为某个人属于他不喜欢的群体,而把附加于该群体所有不好的评价都加到这个人身上。

(2)社会偏见产生的原因

利害冲突论,认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或者是稀缺的,某一个体或群体利益及资源的获得,往往导致牺牲另一个体或群体的利益或资源,这是造成冲突与偏见的基础。

社会学习论,认为偏见是习得的,是通过与其他态度、观念等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基本反应机制发展形成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经验获得的。

(3)偏见消除的途径

提高知识修养水平。一个人的知识修养水平越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强,偏见越少。反之,则容易受流言蜚语、道听途说的愚弄,而对人形成偏见。

增加直接接触。许多偏见往往是由于彼此间缺乏开诚布公的交谈接触而形成和产生的。要克服偏见,就必须跨越敌意和不信任的心理障碍,加强直接接触。

奥尔波特指出,加强群体在追求共同目标过程中的平等交往,可以减少偏见。

此外,通过群体间的合作性奖励,使人们以同等的地位相互接触,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熟悉对方的独特性等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来自个体和群体的偏见都大有裨益。消除偏见既有赖于个体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真相,也有赖于环境充分地提供种种全面的信息。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案例信息]

据相关报道和研究表明,网络游戏己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流行的娱乐休闲活动之一。因为网络游戏中暴力成分日益增多,引起了一些家长、教师、医生、政府部门及相关学者的关注与担忧。国外有调查发现,青少年最喜欢的电子游戏中有近一半都涉及暴力内容;国内调查也发现上网的青少年中有62%在玩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中80%都与暴力和血腥有关。

对网络游戏中存在的暴力内容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专家也有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这些宣扬暴力的游戏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比如会提高青少年的攻击性并增加其攻击行为。但也有观点认为网络游戏中存在暴力有其价值和必然性,比如可以增加游戏事件的真实性,因为真实生活事件中就存在暴力;其次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青少年产生了内心压抑,通过暴力性游戏可以使人们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

人们对暴力性网络游戏所持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有人认为宜疏不宜堵,还有人认为对这一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可任其自然发展。

[问题]

1.请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观点来解释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可能存在的影响?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观察学习的强化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对学习者作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或负的刺激;二是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三是自我强化,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付的强化。因此,暴力网络游戏会给青少年一个观察模仿的机会。在游戏中,错误的是非标准强化并扭曲青少年的是非观,他们可能会在模拟与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当遭遇挫折或者是非标准出现偏差时,青少年就会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并在现实中再现,给自身和其他人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2.谈谈你对网络暴力游戏的态度和建议?

答:暴力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提供了发泄的出口,使他们能将现实中遭遇的痛苦情绪发泄出来,通过游戏青少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但针对其弊大于利,暴力网络游戏会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的巨大隐患及危害,相关部门应取缔网络暴力血腥游戏,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此外,政府可以鼓励企业组织团体针对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益智游戏,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如果要进行一项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你打算怎么设计该项研究?

答:(1)研究的问题,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认知和情绪的影响。

(2)自变量,为游戏类别和性别,游戏类别分暴力游戏和非暴力游戏。网络暴力游戏的操作定义是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

(3)因变量,为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以Bussd的攻击性量表中文版进行施测,此量表经过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4)变量控制,主要有:被试的选择,选择在同一年龄的青少年,且男女人数目相等;青少年智力水平,控制方法,排除智力水平太高或太低的青少年(教师评定);指导语要控制的标准一致。

(5)被试选择,选取初二年级学生12名,男女各半,视力水平正常。

(6)实验过程(如下表),首先,让所有被试进行攻击性量表的施测。之后,在一个小时后,将被试按随机化原则将男女被试各分成两组,每组分别接受一个游戏处理。实验前,主试将被试带到单间实验室,让被试阅读游戏说明,当主试确认被试熟悉游戏操作后,让被试单独在实验室玩两个钟,之后,主试请被试停止游戏,并填写一份问卷(攻击性量表)。

游戏类型 被试  暴力游戏   非暴力游戏

男   3   3

女   3   3

(7)结果统计与分析,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计算,计算性别因素与攻击行为的交互作用,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的交互作用。

(8)实验评价,多因素设计具有效率高、额外变量控制较好,与实验情况更符合、更接近的优点,但设计方案比较复杂,统计处理也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