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2.1 复习笔记

一、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人们关于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思想萌芽于古代。

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条件之一。

(1)春秋初期,管仲认为教育是富国强兵之道,主张并实施教导民众制造和改进农具,传授冶炼技术配以其它一系列变革措施,从而使齐国国力大振。

(2)春秋末期,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大要素。

(3)春秋战国时期,墨翟认为,生产的好坏及发展如何,对社会财富的增减和人们生活的苦乐息息相关。他主张要提高生产,必须施之以教。

(4)战国时期,孟轲详尽地阐述过经济和教育的关系。他主张英明的君主规定民众的生产,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如果每一个人用全力养活自己生命都来不及,就不会有闲暇时间学习礼义。只有让每个人都可以吃得饱饱的,再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教导他们,那么,天下才能归服。

2.在西欧,教育经济的朴素思想在古希腊的柏拉图那里就有过论述。柏拉图《智术之师》一书认识到知识在生产工艺中的作用。

3.在漫长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低下,生产劳动还基本上处于简单体力劳动阶段,人们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社会财富上的意义,没有形成较完整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

(二)古典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含义

古典经济学是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具有一定科学成分的经济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7世纪下半期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长时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和法国。

2.产生背景

这一时期,正值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1)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要求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掌握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

(2)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通过教育把科学技术转移到生产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使教育成为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

(3)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注意到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影响关系,依据劳动价值的理论,对教育的经济意义作了论述。具体是说: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统计学家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认为由于人的素质的差异,他们所提供的生产力也是不同的。

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魁奈则认为人本身就是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性因素。因而人的习惯、性格等对生产力状况和经济社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亚当·斯密对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首次进行较为系统和较为专门分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a.他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受制于人们在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是人们受到教育和培训的结果。

b.明确地把人的才能和教育投入的费用看作资本。分析了劳动者素质的低下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进一步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的教育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论,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2)其唯物史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人们科学地揭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2.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1)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有机统一。而劳动力再生产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结点。

(2)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要从事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为此,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

通过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养训练为熟练劳动力,改变人的劳动能力性质,提高人的劳动能力质量。

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教育把简单的、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为复杂、专门的劳动力,使教育成为培养和提高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使工人适应于不断变换的劳动需求

大工业的本性客观地要求劳动者不能仅有简单的劳动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社会生产的应变能力。

3.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1)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马克思在揭示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说明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科学地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明了方向。

(3)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产生

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和英国。19世纪30年代取代古典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2.代表人物

(1)萨伊

萨伊被认为是斯密学说的继承者和在西欧大陆的传播者,有人称他为实证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1803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他的主要观点有:

他特别强调了人才,尤其是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他认为生产也就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大要素的配合、协作过程,而这些要素的配合、协作是由企业家组织、承担的。企业家对生产发挥着重要的特殊作用。

他认为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必须具有的品质与技能包括良好的判断力、性格坚毅、精于计算、掌握管理技术等等。

他把科学知识作为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作为劳动的一种来看待。认为人们在教育和职业培训上花费的费用的总和构成累积资本,这些人的报酬不仅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而且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

(2)穆勒

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代表作为《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的主要观点有:

他同意萨伊关于“劳动并不创造物品,而创造效用”的观点,但他不同意萨伊把生产无形产品的劳动也看作生产性的,折中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思想。

他认为劳动产生的效用有三种:

a.固定和体现在外界物体中的效用;

b.固定和体现在人身上的效用;

c.并未固定或体现在任何物体中,而只存在于所提供的服务中,即给予一种快乐,消除不便或痛苦的效用。他认为直接而且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不是生产性的,而应从“物本”的偏狭角度回到广义生产性劳动观点上。

(3)李斯特

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之一,于1841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在批评斯密、萨伊等人的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生产力理论:

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批评了以斯密等人为代表的所谓“流行学派”的看法。

他把资本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其中精神资本指的是人们对于前人在科学与艺术、智力培养、生产效能等方面的进步和一切发现、发明、改进与努力等累积结果的领会。

他把工作划分为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这两种工作是相互依存的。

李斯特不仅把人的才智,也把人的体力都视为“精神资本”,即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该论点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新古典学派的教育经济思想

1.内涵

新古典学派,是指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20世纪初叶,在继承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基础上,利用边际主义经济学说和分析方法解析经济运行机制的各种学派。

2.产生

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斯坦利·杰文斯,法国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几乎同时发表经济学著作。其理论体系的共同基础都是边际效用价值论,所用方法都倾向于主观心理和边际数量分析法,标志着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

3.代表经济学家和思想

(1)瓦尔拉斯

其著作《纯粹经济学要义》,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新古典学派几乎全部的理论命题和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框架。瓦尔拉斯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明确正式使用“人力资本”概念术语解说资本和生产等经济运行原理的经济学家

(2)阿弗里德·马歇尔

他于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折中了各家学说,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这部著作作为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支配了其后40余年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3)马歇尔

在其主要经济学著作《经济学原理》中,他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张生产的要素,除土地、劳动、资本外,应该再加上教育的因素。

他认为人是生产的主要要素和唯一目标,人类是生产问题的中心,也是消费问题的中心,而且又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经济学要研究人的强壮、才能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实际上,他把人的问题和教育问题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马歇尔把人的才能与其他种类的资本相并列,认为它们都是重要的生产手段,都是生产力提高的因素。

他认为人的坚强、决心、精力和自制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是工业效率的基础,工业进步依赖于人们的道德、智力和才干。

马歇尔不仅看到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而且较为科学地认识到非学校教育或学校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几类教育都有助于人的才智和能力的提高。认为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二、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一)教育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1.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斯特鲁米林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第一次计量了苏联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和收益率。

(1)该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体力劳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的关系。

(2)通过分析劳动者的年龄、工龄和教育程度三方面,对生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论述,采用从劳动收入与教育费用对比的方法来计算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净收入。

(3)他认为教育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直接关系,劳动者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能力越强,即学历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他分析了劳动者的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三方面对提高生产率或在生产上贡献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年龄对生产率的影响在早期是起作用的,到34岁生产率开始下降;

工龄在20年前对生产率的提高是起作用的,然而到了20年后开始明显减弱,后期作用不如早期;

教育程度对生产率的作用比较持久,一年的学校教育与同样时间的工厂训练比较,它所能提高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平均要大1.6倍。

2.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最早论文,是美国学者约翰·沃尔什1935年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人力资本观》,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

3.20世纪6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西方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进而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并运用“余数分析法”对人力资本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收益率作了实证分析,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4.1960年,西奥多·舒尔茨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提出了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资本,而且是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

5.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于20世纪60年代初,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比较了美、英、法等九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中,不同经济增长因素所起的作用。

6.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1964年在其《人力资本》一书中从家庭生产和个人资源分配角度系统阐述人力资本及其投资,认为人力资本是用于增加未来货币和物质收益的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和体能。

7.1962年英国经济学家J.E.韦锥出版了《教育经济学》,标志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

8.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派”。

(1)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的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和英国的布劳格等。

(2)研究的主要问题:

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的来源、分配及其使用效率,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的个人和社会收益率等等。

9.60年代末,苏联学者以马克思和列宁著作中对教育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的阐述为理论基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

(二)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是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1)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经过一个时期的恢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实现经济增长,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主要目标。

(2)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3)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逐步变为科学劳动,社会劳动不断智力化。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4)教育的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已被视为国家的一种“知识产业”。这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教育经济学是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结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先后发展起来的。

(1)增长经济学是西方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和长期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分支学科

增长经济学的产生

二战后,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同时,许多经济增长理论是在把凯恩斯的短期分析长期化、静态分析动态化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理论对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丹尼森认为对长期增长发生作用并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有七类经济增长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a.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b.非全日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

c.就业人员的教育程度;

d.资本存量的大小;

e.资源配置的改善;

f.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的规模节约;

g.知识进展。

(2)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在政治上走向独立,在经济上谋求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它们面临着摆脱不发达状态、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西方经济学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发展经济学至20世纪70年代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边缘性、综合性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主要代表人物:

罗格纳·纳克斯、威廉·亚瑟·刘易斯、保罗·罗森斯坦·罗丹、阿尔伯特·赫尔希曼、贡纳尔·缪尔达尔等。

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与资本形成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利用外资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计划化、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关系等。

主要观点: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只是资本和物质资源,而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太低的问题。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加强教育和训练,增加智力投资。

3.计量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直接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1)定义

计量经济学,亦称“经济计量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把经济理论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实际统计资料进行估算后加以验证,为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定性分析提供定量资料,便于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2)主要内容:

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就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把经济现象中的有关变量,按照经济理论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用一组在数学上彼此独立、互不矛盾、完整有解,在统计估算时考虑到随机因素,并且以互相识别的联立方程组表示出来。

估算参数

估算参数就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实际统计资料估算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值。

验证理论

验证理论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学关于检验统计假设的原理,验证已经估算出参数值的模型所包括的变量、变量的结合方式、变量的结合程度能否作为所研究的客观情况的一个代表,也就是验证理论是否反映客观实际,从而判断模型所依据的经济是否正确,以便确定是否对理论进行修订。

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则要求解出已经估算参数值的模型的内生变量的数值。模型中每个内生变量的解式里都只包括已经估算出来的参数值和前定变量。把预测的和已知的前定变量数值代进解式,就可以得出一期的预测值,用来规划政策。

(3)意义

经济学家在运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计算国民经济增长额,出现了剩余因子。在分析国民收入增长方面,发现了教育是剩余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的“剩余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因此可以说计量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直接推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一)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本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曾希望用发展教育、实现平等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怀疑。自70年代以来,西方部分教育经济学家试图采取新的方法及途径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重新评估教育的经济效益。包括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及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在内的有关教育的经济成效的新学说。

1.筛选理论

(1)含义

“筛选理论”,也称“筛选假说”、“筛选假设”、“甄别假说”或“文凭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

(2)创始人

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斯和罗伯特·索洛等。

(3)主要观点

筛选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当雇主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相遇时,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能力如何,尽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了解到求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

一类是天生而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被称作“标志”。

另一类是后天获得、可以改变的,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被称作“信号”。雇主可以凭借标志和信号,特别是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教育之所以能起到这种信号作用,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与他获得信号所需花费的成本成反比。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因而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是雇主鉴别求职者能力,对他们进行筛选并安置到不同岗位上的一种装置。

(4)筛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两种理论都认为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与工资高低是呈正比的,并在分析中都采用了简化法,二者具有相似之处。

不同点

a.其分歧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是“教育—劳动生产率—工资”,认为提高受教育程度就会提高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得到较高的工资;而筛选理论的观点则是“教育—筛选—工资”,认为教育只是作为一种信号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生产率,它在本质上只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一种“信号”,因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源于它在劳动力市场所起的筛选作用。

b.筛选理论还得出一个与人力资本理论原有观点不同的见解:过分地依赖学历文凭作为选聘的依据,在没有适当协调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将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5)评价

筛选理论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并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但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1)含义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涉及教育与工资问题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

(2)主要代表人物

莱斯特·瑟罗、迈克尔·皮奥里、戈登、彼得·多林格、卡诺依等。

(3)发展历程

1954年,克拉克·科尔发表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文,首次提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共同出版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才得以初步建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戈登、爱德华兹、卡诺依等进一步发展了皮奥里和多林格的理论。

(4)主要观点

论者采用西方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劳动力市场结构,说明不同种类或不同阶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与工资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与工资的相关程度微弱。因此,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

(5)评价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够全面的。

3.社会化理论

(1)产生时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于西方国家。

(2)创始人

是塞缪尔·鲍尔斯和赫伯特·金迪斯。1976年,鲍里斯和金迪斯合著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一书出版后,立即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在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领域均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了激进派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选修的教育经典著作。

(3)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存和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

该理论指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通过知识技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观点是错误的。

论者认为在现代美国社会,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作只需要程度很低的知识技能,工人工作表现的好坏主要在于工人本身非知识性的个性特征,而教育是培养这些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是一个个性“差异性”的社会化过程。教育的经济价值便是通过种种途径及手段使学生社会化。

经济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教育改革和教育扩展不能改变经济的不平等结构,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得改革经济。

(4)评价

社会化理论在强调教育与经济存在对应关系的同时,忽视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与经济生活相矛盾的一面,因而对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论述带有片面性。

(二)20世纪80年代

1.高新技术发展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1)概述

科技革命对社会和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不仅关系到教育而且关系到科技进步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随着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70年代初布劳格等人的研究则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及在工业中的应用,导致劳动方式的两极化,即少量掌握尖端技术和现代知识的专家和大量无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通工人,生产的自动化简化了操作和使每一动作标准化,工人的劳动变为简单紧张的重复,即使工人脑力支出增加,同样的原因也使其单一而又紧张。

(2)科学技术的重要特点

它将生产的设计、计划和管理都集中到少数高级职位上;

随着计划与执行相分离,生产的综合任务被分割开来,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和例行化,处于高级职位上的少数人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而大多数的劳动大众则只需要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某种职能即可。

(3)现代科学技术对工人素质的要求

是良好的劳动态度;

是诸如承受紧张工作、纪律、责任、灵活应变能力等心理品质,专门的职业技能并不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是必须的。

(4)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科技革命有可能使教育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为数不多的高质量私立和公立学校将为高科技部门提供专门人才;

大多数教育质量较差的学校将为社会培养大批的熟练劳动工人。这两类学校在各自的轨道上并行前进,互不沟通。因此,高新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不能夸大教育对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2.过度教育与生产率的研究

(1)过度教育的表现

过度教育的表现为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

知识失业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超过了社会需求,大量的学生毕业即失业。

知识贬值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受过较低教育的劳动者就能胜任的工作,大材小用。这种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普遍地出现过。

(2)过度教育与生产率的关系

西方一些教育经济学家对过度教育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不必然是线性的或正相关的。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工人所受的教育和他所从事工作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工人所受教育与工作对教育要求之间是否匹配。

(3)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可能会导致较低的工作努力程度,因而导致较低的生产率。这暗示着当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时,工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工作场合改变而实现。

(4)过度教育的解决措施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平;,劳动者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实现其职业愿望,而不是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越好。

3.关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的研究

(1)提出

1980年以来,西方一些教育经济学家开始对其早期理论提出疑问,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应是一种动态的劳动力市场过程,这一过程是以不连续性而不是二元论以及各种形式的工人划分为特征的。

(2)主要结论

论者通过历史的和多学科的分析拓展了对劳动力市场的探究工作,指出二元论的分析过于简单。他们认为,头等劳动力市场是非竞争市场,职位获得和收入与家庭背景关系极大,并非受了高等教育就可进人头等市场。收入分配也一样,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行业与职业、家庭背景、个人天赋与能力,等等。教育在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方面并不能起多大作用。

4.学校规模经济的研究

(1)理论的提出

学校规模经济的理论主要来自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教育是一种产业,其经营必须依据规模经济的原理、最优化原理和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

(2)主要研究结果

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使用;同时其产生必须在规模扩大后不致衍生经济缺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3)学校适度规模

学校适度规模是指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资源获得充分与适当的运用而不致衍生各种弊端的适当学生人数。

(3)学校适度规模形成的条件

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资源使用的适当性;

规模扩大的有限性。

(三)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广度、深度上又均有一定的发展,尤其对于教育和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信息技术对教育生产的影响、教育成本与财政问题,以及教育内生增长的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教育和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

(1)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在生产活动中对新知识和信息的利用强度更大;

在工业化国家中其生产由物质产品的生产向灵活适应顾客不同偏好的生产方式转变;

决策范围的跨国化程度增大;

信息技术、全球经济、组织变化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关系。

(2)世界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99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诺伊对此进行了考察,撰文指出,全球性的经济变化与劳动力市场的显著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高技术部门工作岗位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作出更灵活的反应。

大企业传统的稳定工作岗位正在被临时性的、稳定性较差的工作所取代,从而导致工作生涯中更多的就业变化。

为迎接新世界经济的挑战,教育部门必须提倡批判性思考和注重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更多地注重一般性的灵活的技能而不是过分专门化的职业技能。

应对所有儿童实施素质教育计划。终身学习随时间的推移也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2.信息技术对教育生产的影响

(1)概念

当代新的教育技术是计算机和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

(2)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使知识和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

信息技术的特点日益复杂,为人们提供的可能性的范围越来越广。

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方面的优先事项本身会带来不相等的社会现象。

由于计算机语言和技能在工作场合中需求的增加,不能成功地在学校中教授这些基本竞争技能,更将会加剧国家内部及国家已有的不平等。

3.教育成本及财政的研究

(1)研究方面

涉及教育生产资源的数量、筹措、配置及利用;

涉及教育成本和教育产出的成本—效益评价。

(2)教育成本的研究

提出

对教育成本的经济分析通过引入经济成本或者机会成本的概念促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

研究范围

a.成本核算及可行性试验研究;

b.教育成本的行为研究;

c.成本一收益和成本效果研究。

对教育的影响

一些教育经济学家认为,在教育领域应用成本分析可以揭示某项教育政策的成本内涵,评价某项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对过去和当前教育资源利用情况的诊断,预测未来的成本需求,并且可以评价不同教育政策或措施的效率。

(3)教育财政的研究

概念

教育财政是指那种获得资源并对资源进行配置,以支持所希望的教育活动的机制或过程。

判断标准

a.资金投入的充足与否;

b.资源获得和分配的效率高低;

c.资源获得和分配是否公平。

关键问题

教育财政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关于财政责任在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合适划分。社会和各种成员都应负担与其所得利益有关的教育成本。可以在对个人有利的私人收益和对社会有利的社会收益之间作出区分。可以推定,当私人或社会获益更多时,个人或社会应当为教育付费。

4.教育内生增长作用的研究

(1)发展历程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罗默从人力资本内生的角度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把教育的作用放在了首要位置,将知识或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

198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提出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分析,建立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认为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其大小可由全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来衡量。

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阿洪与豪伊特建立了具有创造性破坏特征的“内生增长模型”,认为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使得创新的激励复杂化,源于有意识的投资、创新和发明的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等提出了“扩展索罗模型”,罗伯特·巴罗等提出了“扩充式新古典模型”,人力资本被作为独立的投入要素引入总量生产函数,表明了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导致产出提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

(2)基本观点

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强调技术内生化后,生产率的增长是一个自我产生的过程。当生产过程本身产生了新的知识,并且教育和培训作为新知识被纳入生产过程中时,生产率就会增加;

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别在于知识和人力资本导致的技术进步率的差异。

(四)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教育经济学在学科形成以来的短短几十年时间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问题在深度、广度上的不断扩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1.社会资本理论系统分析方法的运用

(1)提出与发展

第一个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1980年,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和罗伯特·帕特南等先后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的理论发展加以阐述。

2001年美国著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吸收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以及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

(2)主要观点

社会资本的先在性,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人们必须遵循其中的规则才能获得行动所需的社会资本,同时也说明了人的行动的能动性,人通过有目的的行动可以获得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这些目的不会实现。社会资本也不是某些活动的完全替代物,而只是与某些活动具体联系在一起。

(3)影响与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不足:

它提升了人的社会地位。将人的地位从单纯的经济资源要素提高到资源运用的主体;

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宏观层面,从群体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经济增长,把社会心理关系、社会契约、组织结构、家庭结构、共享规范、规则体系等引入分析中。更注重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际关系;

直接把无形资本因素关系引入分析中。该理论指出教育不仅只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也通过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制订合理的共享规范和合理的组织结构等社会资本存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对教育经济学做出了新的解释。遵循“教育—社会资本—经济增长”,即教育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人力资本与社会人际关系等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共同作用的成果。教育不仅只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也通过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制订合理的共享规范和合理的组织结构等社会资本存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

a.通过培养提高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使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得到保值和增值;

b.通过培养交往、合作能力,发展特殊组织形式等也促进了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

c.两种资本还会在形成和丰富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研究教育经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本的范畴,更应该通过社会资本来凝集人力资本,达到人力资本组合的帕累托最优效应。

2.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引入

(1)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2)提出

1984年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3)在教育经济领域运用的基本体现

将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继而作为一种方法来操作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

将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挖掘出与教育活动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

3.政府行为和社会对教育需求行为研究

(1)政府行为的含义

政府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政府部门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在教育领域中,除了个人对教育的选择行为外,教育领域的投资、运行及管理均是政府行为。

(2)研究范围

长期以来,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教育问题,在既定的制度下研究总量间的关系和管理方式,研究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增长以及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3)发展方向

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微观化方面的努力,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政府行为和社会对教育需求行为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教育经济学跨国家的比较研究

(1)进入21世纪以后,跨国家的比较研究越来越普遍。随着经济生产的全球化,以及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物理空间距离的缩短,跨国家关注的问题和研究可能愈加显示出其重要性。

(2)各种类型的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为各国学者提供了交流成果和提供经验的机会,对世界各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在我国,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教育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产物。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简要回顾

1.早期的发展

(1)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促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条件之一,有了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2)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魏源、龚自珍等也看到了教育对改良社会、国家富强的作用。洋务派提倡“新教育”——“西学”,提倡学“西艺”,“自强”和“求富”,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3)清末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也都看到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认为教育不良是中国软弱的主要原因。

2.20世纪初的发展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对教育的新要求。孙中山等人都提出了发展教育促进国家富强的主张,提出了“实利教育”、“实业教育”、“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等主张。

(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现了新的契机。

(3)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主要有:

他在1918年3月主编的《学生杂志》中提出了“如何可费最少精力而举最大效果”的思想。

他在所著《新教育大纲》中,提出了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一种特殊的资格的”。

他强调“科学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实施知识技能的教育是社会“生产组织自身的必要”。

他还看到教育“受制于经济”,“受制于政治”,并大声呼吁“要力争增加教育经费,使学校各项教育设备臻于完备,反对军阀官僚以任何名义减少或挪移教育经费”。

(4)教育家古楳在1934年所著的《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一书中,用经济观点充分阐述了中国的教育问题,首先提出了教育经济学的概念。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者应具有经济观点

他提出要先了解“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要明确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生产要重视人才

他提出,发展生产最难求的是学识经验兼容的人才,是以事业为前途肯奋斗耐劳的人才,是工业人才。

要注意研究教育成本

他提出“学生费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建国初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教育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使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被确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并在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建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显著特点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紧密联系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有探索性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

1.强烈的问题意识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密切关注现实问题。从学科开始建立就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2.多元化的学术队伍

20世纪90年代末期学科目录调整,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合并,客观上,一大批具有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背景的学者因此而加盟了这个学科,扩展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力量,使学术队伍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3.多元化的理论背景

(1)由于国情和历史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经济学创立之初同时受到西方和苏联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2)随着大量西方和苏联教育经济学教材和著作的翻译和引进,在我国出版的教育经济学教材和著作中,能明显感到西方教育经济理论与苏联教育经济理论的交叉融会。

(3)我国教育经济学早期的研究群体主要由教育学和经济学出身的学者构成,后归入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学科,促使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和管理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

4.多元化的研究领域

多元化的学术队伍和多元化的理论背景,使得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展。

5.多样的研究方法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在实证研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坚持运用多种方法,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由于研究时间短,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其不成熟性体现在:

研究对象和边界比较模糊;

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等方面。国内现有一些教育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按照问题划分为几大“块”,在每“块”内部都有着相对完整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

2.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欠严谨和规范

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方法上尚存在欠严谨和规范的问题。

3.学科研究对象的边界尚显模糊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来源的多样化,致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边界显得模糊不清。

4.原创性的研究特别是理论上的创新相对缺乏

(1)由于我国教育经济学早期研究大量翻译、介绍、诠释和运用外国的理论,普遍存在追随、模仿和验证的问题,缺乏原创性的发现和创新性的理论,重复劳动的现象较为普遍。

(2)教育经济学很多理论本身还不十分完善,处于相对发展时期,即使是比较受到公认的理论,能否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仍然需要研究。

(四)我国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1.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教育经济学还不够成熟。要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必须向着经济学与教育学日益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21世纪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走向。

2.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变化趋势

(1)从以经济和经济问题为中心转到以教育问题为中心;

(2)从以宏观为主,转到宏观与微观并重;

(3)从以教育的外部经济问题为主转向以教育的内部经济问题为主。

(4)教育学的参与进一步加深了教育经济学中经济学与教育学的关联。

3.根据交叉学科的性质,我国教育经济学要成为真正的交叉学科,关键是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研究对象的交叉性

要准确具体地界定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过程本身即体现教育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交叉性。

(2)研究方法的交叉性

教育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既包括经济学方法,也包括教育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实现非线性的交叉;

研究方法的主体和基本框架是经济学方法,而教育学方法将以价值观的提供与导向、参与概念体系建构等方式渗透、融会到学科研究方法之中;

在学科语言上,教育经济学研究所使用的概念体系、研究语言、话语系统充分体现出与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关联。

(3)研究队伍的交叉性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队伍具备交叉学科的交叉性,既有教育学学者参与研究又有经济学学者参与研究,是促使教育经济学向交叉学科发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