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2139字
- 2020-11-18 19:58:45
第4章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4.1 复习笔记
一、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指能用于物质生产的社会资源,是指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预期而在目前所要付出的代价。
2.资本的形态
(1)物力资本
物力资本指所使用的体现在物质资料上的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其基本特征在于以下几方面:
①人力资本是体现、凝结和贮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与作为其载体或天然所有者的个人不可分离,并经由这个人形成、支配和使用才能发挥效能。其他任何个人、组织或政府在人力资本中获得收益,都不能无视或超越它的载体、归属体或直接所有者——个人而为之。其基本规定性把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等非人力资本区别开来。
a.物力资本
物力资本是体现在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料上的资本。包括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固定资本,以及原材料、半成品等形成存货的流动资本。
b.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是借助于外在化形态而存在的,可以带来预期收益的知识、技能等精神性存量。知识资本是由人利用其大脑机能或人体特殊机制反映、再现和认识对象世界而创造出来的,但作为一种“外在化”了的知识存量,它可以独立于人体之外而存在。
c.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以上各种异质的实体资本的货币表现或金融形态。
②人力资本是为在未来获得预期收益而在目前投资所形成的人力是资本化的人力资产,是可以进行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并作为获得手段使用的人力资源。
a.“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第一,“人力资源”
Ⅰ.在人口经济学中指的是全体人口或社会劳动者人数;
Ⅱ在劳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的全体人口或劳动力;
Ⅲ在管理学中指企业劳动人事关系。
它们是侧重于表达人力的实体形态或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强调其稀缺性和有用性以及人力作为一种既存的或外生的资源应如何开发利用的问题。
第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强调投资收益回报、价值增值,所有者权益和人力的个体素质或精神存量的形成和积累。它指明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因而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b.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区别
第一,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它又是资本,没有人能把自己同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分开。
第二,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区别主要体现有,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既不能被转让,也不能被当做财富来继承和买卖。但它与物力资本一样,能够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基础
人力资本概念及其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经验基础上的。
1.理论基础方面
(1)人力资本理是从现代西方资本理论体系中引申发展起来的。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大量地制造与使用高效率的资本品,实行迂回生产过程,由此带来了近现代文明与进步。
(3)作为一种经济过程产生的生产要素,资本的形成将受制于经济法则,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具体体现在:
①为了生产资本品需要节制目前消费以增加储蓄,这是一种牺牲或成本;
②一旦资本形成并投入运营又将带来收益;
③一种资本的预期收益与其成本的比值越大,对其资本量的需求便越高,反之则相反。因此,成本收益法便成为调节资本总量与结构,进而资源在当前与未来的实际最优配置的杠杆。
(4)当代人力资本学者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生产要素都可以通过投入一定成本而增加其能量或使其升值。
(5)资本理论的原理与方法不仅应当而且完全可能适用于人的因素分析,通过将成本收益分析法则运用于人力资本问题而把人力因素纳入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体系。这样,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便在标准的西方资本理论上衍生出来。
2.经验基础方面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直接与人们对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的感悟相关联。
(1)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总产出的增长率大于资本积累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之和,即总要素投入增长率,对于此差额的解说只能诉诸于要素投入的生产率或技术进步,这是传统增长理论未能解释的,只能取决于人力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由此便展示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之一的重要性。
(2)德、日两国在物力资本存量饱受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其关键因素是国民的聪明、智慧和意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科学的政策、先进的技术,这一事实进一步显示了国民素质或说是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战后发展中国家以资本积累等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在实践中普遍不成功,从反面为经济学界提供了启示:国民素质低下,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并未能提供充足的有效产出,整个经济仍不能摆脱收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4)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受到市场经济国家战后收入分配经验事实的影响,表明个人人力资本存量与其收入水平之间有着牢固的正相关关系。证实人力投资的客观存在刺激和引发了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具有较多的合理成分和积极意义。
1.开辟了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
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一直是理论界所瞩目的重大问题。各派学者基于各自的理论前提与价值准则曾经提出了不同的界说。
(1)以往学派的观点
①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强调物质要素的作用而低估了人的生产潜力,提出了悲观的人口学说。
②马克思
马克思把人视为财富的唯一源泉,提出劳动价值论原理,基本上排除了物质要素的生产职能。
③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将人力与物质要素相并列,提出多元生产要素论,从而实现了某种综合。
以往学派都把人的能力视为一种由自然禀赋的外生因素,或外在于经济过程的初始资源,从而对于人的生产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机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说明。
(2)人力资本理论
①定义
人力资本是指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②独特之处
a.注重人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机制,将人力视为经济过程投入的一种产出;
b.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不间断地将大量的资源投入于制造资本品,而且以各种方式对自身进行投资,用于发展人的智力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
2.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自身生产潜力与经济能量的认识
(1)将人力归结为人力资本,明确揭示了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对财富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①人作为劳动者,作为一种资本,其有效的生产能力主要不取决于人口或劳动力数量,而是决定于人口或劳动力的内在质量;
②人的素质越高,内在资本含量越大,其生产潜力与能量便越大,即使是稀缺的人口数量也能形成丰裕的人力资源供给;
③人口素质低下,内在资本含量较小,即使是庞大的人口数量也可能导致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短缺。
(2)人力资本展示了人力资源的内蕴能量在动态上发展与增生的可能性。人的生产能力并非来源于先天遗传,而是后天加以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只要形成适当的经济机制和教育机制,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在长期中将会出现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1.人力资本理论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现实,其中许多观点是有价值的。
2.人力资本的实质是把标准的资本概念运用于人形成劳动能力的过程,运用于劳动力的使用过程。
人力资本的使用将同实物资本的使用一样,为其所有者带来了收益,这是资本所带来的收益。
3.人力资本理论实际上认为是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土地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从而各自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违背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原理,陷入了庸俗的生产三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框架中,为后期其他学说对它的批判提供了缺口。
4.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等原理,已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分析工具。
5.教育对社会生产及其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样体现在人类的劳动中。
教育可以为社会、劳动者个人带来较多的价值和收益。教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在能生产出具有较高价值的劳动力,体现在这种较高价值的劳动力能在社会中从事复杂的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尽管是二战后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与培训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它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演变过程,有着深刻的学术和实践背景。
(一)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背景和起因
1.以1929~1933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为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从而使经济学陷入第二次理论危机。
(2)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此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并不断被其追随者发展和完善。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把凯恩斯理论动态化的一个成果,把有关经济增长因素通过数理计量方法联系起来,建立数学模型,并据此推出结论。
(4)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分别于1939年和1946年发表论著,提出一个反映储蓄率或资本积累率(S)与资本生产率(Q)或资本产出比(i)两因素对经济增长(G)的理论模型。
(5)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等人放松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假定条件,并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个独立的“技术进步”因子。
2.计量经济学的兴起和统计数据资料的丰富和完善
丹尼森等对若干国家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详细估算,发现产出总量比要素投入总量的增长速度要快,也就是除了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贡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未能清楚解释的“增长剩余”。对于这种“增长剩余”的解释与争论成为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一个基本背景和起因。有关于人力资本的专门计量研究:
(1)1930年,达布林和洛特卡合作进行了人力资本的计量研究,估算了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现值,以此作为人寿保险合理购买量的衡量指标。
(2)1935年,美国学者沃尔什在其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中首次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了成本估算。
(3)1944年,经济学家富兰克·奈特集中考察了经济增长中生产知识的社会对克服收益递减的作用。
(4)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瑟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个人收入分配的研究》和1958年在其《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文章中都正式使用了“人力资本”概念,并着重研究了教育与个人收益的关系。
3.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的调查研究
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收入的个人分配性及收益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教育和个人经济成功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密且有规则的联系。
(二)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西奥多·舒尔茨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是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
1.著作
关于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连续撰写了《对人的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由教育形成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等一系列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
2.理论依据
(1)舒尔茨最初对人力资本问题的探索起源于对“增长剩余”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可以改进。作为人的因素,其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一种渗透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关键投资就是教育。
(2)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学术思想来自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
3.观点及贡献
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同质性的假定,认为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引进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总括性资本概念;
(2)批驳了传统价值观念阻碍人们正视人力资本问题的种种说教,认为人们通过向自己投资形成特定的人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可以得以增进其福利的一条正途;
(3)认为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口质量、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
(4)把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大类,包括医疗保健、在职培训、正式教育、成人学习项目及就业迁移等,并对各项资本形成特别是教育资本的构成、计量方法和问题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实证考察;
(5)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物力资本投资收效率,以及人力资本较快增长对于收入均等化的积极影响和国际经济关系改善的重大作用等发展经济学重大课题;
(6)研究了制度变迁与不断增长的人的经济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人力资本产权角度解释了有关制度变化的社会选择,注意到了利用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广义资本概念对分析研究企业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
(三)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
1.出版了《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书
1962年,丹尼森在其出版的《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书中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所产生的大量未被认识的、不能由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余数”,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
2.重要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定量分析
丹尼森通过精细的分解计算,论证出1929~198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3%的份额要单独归因于美国教育的发展。丹尼森的结论是对舒尔茨的结论的重要修正。
3.他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支持者们把丹尼森的方法应用到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与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都取得了成功。
(四)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
贝克尔把人力资本理论发展为以人力资本收入函数确定劳动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并为其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其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
1.对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训投资的收入效应和收益率计量以及人们在这方面的决策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经验分析
贝克尔认为,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因素是投资的有利性或收益率。贝克尔深入分析了教育培训的支出和收入、职工、学生等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等问题,并得出一系列有经验支持的理论。
2.对家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进行了经典的理论实证和应用研究
贝克尔把人力资本理论拓展到人口家庭经济学领域,把家庭视作一个人类自身的生产单位,提出了有关孩子数量、质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解析,认为父母养育孩子、对孩子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经过成本效用分析的。
3.贝克尔还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其他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完善
经过经济学家的长期艰辛探索,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影响遍布经济学的多个学科。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此种实践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发表系列研究论文,逐渐形成目前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新增长理论”浪潮,这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分析经济增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2.人力资本进一步被区分为一般的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增加从而总规模收益递增。使人们对人力资本的性质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认识大大地深化了一步。
3.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4.在人口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教育经济学理论都是在反驳和发展这个主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5.人力资本理论等同于教育经济学本身。医疗卫生经济学的兴起是由人力资本理论中有关健康投资等问题引发的。同样企业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产权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独到,都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广应用紧密相关。
三、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载体,并且是更具能动性的载体。人力资本既是技术进步的发动者,又是新技术的载体与传媒,通过它的作用将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效率全面改善。因此,人力资本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人口与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质量便越高
1.从静态角度看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将意味着在人口与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有效的劳动投入会增加。
2.从动态角度看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会向外扩展劳动边际产品曲线,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同一劳动将会更有效率地推动物质的生产要素,促进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二)人力资本的提高还会导致物力资本生产效率的改善
1.人力资本的提高将通过劳动者技能的提高、技术操作工艺水平的改善而增进物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2.人力资本的发展会直接推动物力资本的不断更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的能动媒介作用,物力资本才得以不断地实现自身的更新与换代。
(三)人力资本在生产诸要素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替代作用
现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越来越需要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由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正越来越多地替代着其他生产要素,并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人力资本本身还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
人力资本存量不仅会弱化或消除要素收益递减状态,而且其自身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人力资本主要存量是知识。
1.知识的内容
(1)科学知识;
(2)技术知识;
(3)管理知识等。
2.知识的分类
按照专业化程度可分为:
(1)适用于多数生产过程的一般知识;
(2)适用于特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知识。
3.知识的特点
知识在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功能时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1)连锁性
一种新知识或新方法在单个企业或部门的运用会很快对其他企业或部门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形成外部经济效应。
(2)累积性和扩张性
随着知识存量的增长其所蕴含的生产能力将呈现倍增的扩张趋势或质的飞跃。
①知识存量用于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等事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总体上和长期上看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
②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外扩展。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力资本积累或知识进步成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五)从思想观念、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看,人力资本的发展还将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格与精神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
一国国民的思想观念、精神素质是关系一国经济能否起飞以及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不仅限于物质财富本身,而且还包括人们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的进化和更新,二者互为前提。一国国民的思想素质越高,奋斗精神越强,创新意识越浓,企业家精神越普及,对现代化的追求越迫切,商业道德水准越高,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便越足,成功的可能性便越大。
四、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借助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人们利用一定的投资形式进行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等投资活动,从而形成各自的人力资本,并与其他形式的资本相结合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一)家庭
1.概念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或收养关系为纽带,从事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功能
(1)“种的繁衍”或“他人生命的生产”。
(2)家庭成员“自己生命的生产”,如日常生活、文化娱乐、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家庭卫生保健、安全保护等。
3.功能的发展趋势
(1)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家庭的教育功能、卫生保健功能等从家庭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教育和医疗卫生部门来行使,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2)家庭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单位,其所处的基础地位和承担的特殊功能并非完全可由其他机构和部门来替代。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来说,家庭在关于婚姻状况的理性选择和决策等,都是具有基础性的或关键性重要意义的经济活动。
(二)医疗卫生
1.概念
医疗卫生是一种以预防和治疗人体病变、维持和保护人体机能及身心健康为职能和任务的人类自身生产活动。
2.服务内容
(1)临床医疗服务
医院、诊所、保健中心等医疗机构应个人的医疗要求提供临床服务,治疗病患,解除痛苦,实施保健。
(2)公共卫生服务
防疫、饮食营养、生育保健、消毒禁毒、环境保护、性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务,以达到提供良好卫生条件、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善公众的健康环境的目标。
3.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
(1)健康使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收能力;
(2)有更高学习能力从而有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其文化科学技能;
(3)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利用其他资本要素换取收益;
(4)有更大的财力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
(三)教育
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一种主导性部门,从事有组织的和系统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有关专业技能,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现代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教育在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1.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最重要手段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国人力资本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既包括道德素质,也包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它们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人们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思想观点,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
(2)核心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的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道德价值观。
①要求
引导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通过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善恶、美丑、是非、公私、荣辱等,正确进行道德价值评价,坚定履行道德义务,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品德。
②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被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以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为内容,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中,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而变革,具有历史性。但并不意味着道德价值观只有阶级性,而无公共性,体现在:
a.1980年,世界道德教育会议将其归纳为
第一,社会的价值标准
合作、正直、和蔼、孝敬长辈、社会正义、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
第二,个人的价值标准
忠厚、诚实、守纪律、宽容、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
第三,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
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有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
第四,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
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
b.1993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③教育、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的论述
a.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命题;
b.16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端庄或品质邪恶,是有用或无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
c.19世纪德国著名伦理学家弗·保尔森认为,教育、科学知识是促进人类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构成人的美德的重要方面;
d.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把“智”列为达到“德”的三个途径之首;
e.马克思认为,良心是由人的全部知识和全部生活来决定的,良心指道德。
2.教育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1)智力素质的定义
智力素质,是指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其智力发展,特别是人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2)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文化知识是指人所必须具备的普通文化知识。知识的掌握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①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
教育发展经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不同时期,教育的职能有所不同,但传递、积累和发展科学知识始终是教育的内容。
②从发展的过程看
学校教育是人类自觉地、系统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培养他们能力的教育形式。学校教育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根据不同对象,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概括,按照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程度进行传授。
③教育对自然劳动力加工,提高他们的技巧、灵敏度和熟练程度,从而增加劳动者的智力水平。
④教育能改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专门的劳动力。通过复杂的抽象思维,解决简单劳动力所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3)人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与教育的关系
①概念
科学素养指自然科学的科学素养,是被用来作为测试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程度的一种指标。科学素养指具备了这种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美国学者克洛普弗将科学素养的定义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a.对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理论的理解能力;
b.把相关科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
c.运用科学探索过程的能力;
d.对科学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重要作用的总的了解;
e.具有科学积极的态度和兴趣。
②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教育的关系
a.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提及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是对科学素养的概括,其中提及的科学普及工作的目标,应是我国教育,是中小学理科教育所应该达到的目标。
b.通过不同层次的教育,能够对人的科学素养的不同方面进行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的领域中,吸引人的工作职业的技术性越来越强,对技术的掌握需要进行基本科学训练。
c.人们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科学素养。国家在正规教育未能使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便通过再训练计划,或通过出版、广播、电视计划和科技中心这些非正规教育途径来弥补这一缺陷。
d.我国各级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的理科教育即是对大部分将来并不从事理科研究和工作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基础的内涵应强调人文、科学和能力的基础素养。当前,要大力淡化教学中的应试导向,对学校、教师、教学的评估也应有新的观念。
(4)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与教育的关系
①概念
创造力是劳动者素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衡量一国人力资本总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②具体解释
a.创造力是一种个人的癖性;
b.创造力与特殊的能力联系在一起;
c.负责在儿童中识别和培养创造力的人将创造力与发散思维过程等同起来,或将创造力等同于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对可以有一种以上解决方法的问题提出多变的、独特的、精心考虑的解法。
d.华莱士的观点
第一,准备阶段
以每一可能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调查。
第二,潜伏阶段
对该问题没有什么意识思维活动,但在准备阶段收集的观点和材料由于某种原因而贮存在灵魂的意识层之下。
第三,豁然开朗阶段
第四,检验阶段
创造者以他自己的标准为基础去评估新观念。
e.泰勒的观点
泰勒在肯定华莱士的观点时认为,必须承认创造力的等级层次,从最低到最高层次依次是:
第一,表现创造力或发展了一个独到的见解;
第二,技术创造力或以尽善尽美的技能创造产品的水平;
第三,发挥创造力或灵活运用材料去发展对旧事物的新用途或发展看待旧事物的新方法;
第四,革新创造力或当要对已建立起来的各学派观点进行取舍时,能摆脱这些传统的影响系统地对问题加以阐述的能力;
第五,应变创造力是一种很难获得的优秀品质,它要使最抽象、最观念化的原则在生产领域中具体化。
③综合运用
人的创造力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人的创造力表现在新技术、新思想的提出上,同时,表现在若干领域的技术成果加以综合利用,把前人的各种片断的、不成熟的思想放在一个体系里重新组装,由此创造出新的劳动成果,提出新的思想。
④教育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至为关键。
a.亚历克斯.F.奥斯本的观点
亚历克斯.F.奥斯本认为,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
第一,发现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搜寻真正挑战的本质。
第二,发现事实
为了更好地理解情境和想象可能解决的方案。
第三,发现观念
召集来自潜意识和下意识的观念并且到它们全部涌现出来后才对其质量进行判断。
第四,找到解决方案
此时对诸观念的贴切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从而选出最佳观念用以实施。
b.其他观点
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智力时,不仅仅是传授前人的思维成果和知识信息,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受教育者理解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实施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敢于推陈出新的人。
3.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人的身心健康是人的整体素质培养的重点,是构成人力资本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素质要素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1)含义
人的身心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①身体健康
人的身体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生理机能的运转能力和人的发育健全程度。
②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
①教育对人的身体生理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
教育传播了关于疾病和环境卫生的常识,教育程度与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教育程度高的人,死亡率低。
②教育能够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具备良好素质的基本条件。
a.从心理测评的角度看
教育不仅有助于人的身体生理素质的提高,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本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全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判断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第一,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第二,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
第三,要有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第四,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
b.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
第一,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是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应当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教育的内容;
第二,心理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体现。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心理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来抓,通过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