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  )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

【答案】B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答案】D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C

4.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D

5.“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C

6.“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答案】A

7.“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8.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D

9.“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

10.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

A.学习知识

B.“求放心”

C.提高自身修养

D.提高自身地位,以达到“治人”

【答案】B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答案】A

12.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C

13.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答案】A

14.《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启发诱导

D.教学相长

【答案】A

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什么特点?(  )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辨证统一

【答案】C

16.《学记》中的“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指的是(  )。

A.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B.主要学习内容和次要学习内容的关系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答案】A

17.诸子百家中,被称之为“显学”的是(  )。

A.墨家

B.道家 

C.农家

D.法家

【答案】A

18.“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

A.《论语》 

B.《尚书》

C.《礼记》 

D.《孟子》

【答案】D

19.诸子百家中,以重视逻辑思维训练著称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C

20.在下列四个阶层中,称之为“四民之首”的是(  )。

A.农

B.工  

C.商  

D.士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浩然之气[复旦大学2003研]

答:浩然之气是指盛大刚直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指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般来说,“气”多指人的意念或情绪,是不同于理智的心理因素。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纯由内心“集义所生”,不待外求。后世理解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的精神境界,孟子把养气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孟子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认为理智清醒可以控制不健康的情绪情感,健康的情绪情感可以帮助保持清醒的理智;相反,理智混乱很难保持健康的情绪情感,不健康的情绪情感也会扰乱正常的理智。

2.“化性起伪”[华中师大2005研]

答:“化性起伪”是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意为改造人们恶的天性而兴起人为的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情欲,如果放纵人之性,必然会导致暴乱,因此他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荀子又把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他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指出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经久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率性发展[华中师大2005研]

答:率性发展是关于个体发展的一种思想,《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天赋之性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顺应和发扬这种本性称作“道”,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作“教”。教育即修道,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进而调节人的日常言行和喜怒哀乐之发,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4.儒家八派

答:儒家八派指战国时期儒家分化而成的八个派别,又称“八儒”,《韩非子·显学》:“孔墨之后,儒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子张即颛孙师,漆雕氏即漆雕开,为孔子弟子。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孟氏即孟轲,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孙氏即荀况(又称孙卿),长期讲学于稷下学宫。以上五派的代表人物是明确的,其余三派指谁,则尚难判定。颜氏,或曰当是颜渊,梁启超则说:“孔门颜氏有数人(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颜氏弟子共有八人),最著者为颜渊。然颜渊先孔子卒,是否有弟子传其学,无可考,此文颜氏之儒不知出谁何也”。仲良氏亦无可考,或谓即陈良。《孟子·滕文公上》载:“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乐正氏一说指曾子弟子乐正子春,一说指孟子弟子乐正克,八派中影响最大者为“孟氏之儒”与“孙氏之儒”。

5.思孟学派

答:思孟学派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个学派,“思孟”指子思(孔子之孙孔伋)和孟轲,孟轲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荀子评先秦诸子有“子思倡之,孟轲和之”之说。《礼记》中的《中庸》篇为子思遗著,阐发孔子的中庸之道。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倡天赋人性论,主张教育应循天性之自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步骤,认为依此步骤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修养的“成功”。孟轲明确提出“性善”说,谓“仁义礼智”乃人心所固有,教育的作用即在存心养性,使处于萌芽状态的仁义礼智“四端”得到充分发展。相信教育有方,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宋代朱熹取《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著《四书集注》,为从元代开始科举考试之主要根据。明代更尊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思孟学派因此被奉为儒学正宗,影响深远。

三、简答题

1.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全国统考2009研]

答: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墨翟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盛衰有决定性的影响。墨家所要培养的贤士或兼士,必须具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是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2)教育内容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墨翟的教导不仅是坐而言,而且是起而行。

(3)教学思想

墨家认为,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传闻”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这对于人们的认识事物,作了明确的分析。

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墨子主张用“本”、“原”、“用”三表法,就是上考历史,下察百姓耳目所实见实闻,再考察政令的实际效果是否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

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为了与不同的学派或学者论争,墨翟创立了一些逻辑概念如“类”与“故”,应用类推和求故的思想方法进行论辩,以维护他的论点。墨翟重视逻辑思维,辩析名理,不仅运用于论辩,而且运用于教学。

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2.简述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及历史意义。[东北师大2005研]

答:战国初年,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确定了一套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其中的科学和技术教育表现出了鲜明的学派特色。

  (1)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的自然科学教育思想达到很高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墨家教科书《墨经》通过朴素的数学名词的定义与界说,表达出丰富的数学概念,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深邃的数理哲学思想,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墨经》对力学和机械学规律的探索已相当深入,它对力的定义与现代力学定义有相通之处。光学是墨子科学教育中最出色的部分,墨家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由此探讨了一系列光学基本问题,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

墨子的实用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思想也有出色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器械制造,首先是战争攻防器械,其次是生产器械。 

(2)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墨家思想中最有价值、最有特色、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就是墨子首创的科技教育,它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思想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思想。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

在自然科学教育思想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许多自然科学概念虽不说都是首创,但都被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一方面,通过定义的形式,使这些概念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另一方面,这些概念已形成了一定的逻辑体系。第二,《墨子》所使用的主要自然科学概念,几乎都有相应的定义,这说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感性经验的范围 ,有了明显的理论性质。第三,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并未停留在单纯的现象记载上,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现象的分析,从中找出本质联系,概括地反映出某一方面规律的一般原理。

在实用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思想方面,墨家学派作为先秦时期的显学,与其他学派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墨子及其门徒除了讲理论,还注重动手操作的技艺传授。这种教育思想使得墨子所进行的科技教育,注重实用与实践,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用逻辑思维来辨析明理,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逻辑学。

在科技教育思想中的道德培养因素方面,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表现在科技教育中对道德的培养上。从实行“兼爱”的思想出发,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培养为义的“兼士”,即在社会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尽所能,在生产劳动中通过“交相利”而达到“兼相爱”。

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其中不少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包含有不少合理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的。所有这一切都使墨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3.“四书”指哪4种书?[复旦大学2001研]

答:“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其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大学》和《中庸》都是《礼记》中的篇章,《大学》提出了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中庸》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衷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论语》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录着孔子门徒的言行,共二十篇,《孟子》是孟子门徒万章等人对他的言行的记述。

(2)南宋朱熹撰成《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南宋末年,用作教材,元代开始作为科举考试课目,并以朱熹集注为标准。

四书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有丰富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对当今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封建统治者把其作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对它的学习,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而且随着科举考试的日益形式化,许多士子不仅经世致用之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中的许多基本内容也没有弄懂,四书逐渐失去了其本有的教育意义。

4.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中山大学2004研]

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礼记》中的《大学》,它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通常被称为实现大学之道的“三纲领”。

(1)含义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但是个人的完善从来就不是儒家的目标,他们要求凡事都须由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于是高一步的目标是“亲民”,即推己及人,使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也臻于善的境界。大学教育的终级目标是“止于至善”,即每个人都应该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要求由低至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体社会的过程,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可行性:人的“止于至善”需要“明明德”和“亲民”作铺垫,而唯有“止于至善”,“亲民”和“明明德”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三纲领虽是三步要求,但又是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整体要求,舍一不能完成其他。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2)意义

“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明德是立身立己,亲民是爱人立人,止于至善是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一纲领,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一般国民的处世立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大学》在教育史上有什么意义?[复旦大学2003研]

答:《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战国末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是儒家学派分化后又趋融合的产物。《礼记》中有不少内容与教育有密切关系,还有一些篇章是直接记述或论述教育的,《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自程朱之后,《大学》便从《礼记》中分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宋元以后的封建教育都以“四书”为基本教材。《大学》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提出了大学教育的纲领

《大学》中把大学教育的纲领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这属于性善论的观点。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所谓“至善”是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其实质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

(2)《大学》确立了大学教育的程序

《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根据大学教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程序或步骤。按照儒家的观点,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治人是修己的目的,这就是封建教育的实质。

在八条目中,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只有完成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根据各自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在教育上产生了两大派别。宋明理学主张格万物、知天理;陆王心学主张格吾心、知心性。一派强调读经书、道问学;一派强调静省思、尊德性,两派主张对教育发展影响极大,这成为研究宋明以后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

6.儒家和道家教育观比较。[华中师大2003研]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儒家以孔、孟、荀和《礼记》为代表,道家以老、庄和之后的稷下黄老学派为代表。儒家和道家从各自不同的哲学观、世界观出发,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

(1)儒家教育观

儒家学者从人道观,从“仁”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的性质与作用方面,儒家教育观体现为强调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可分性,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其特别重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教育目的方面强调培养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之才,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治术之才;一是突出其伦理政治观。二者的有机结合,便体现为社会与个体的和谐一致的大教育观。

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强调以德育为本位,兼顾智育、体育和美育,道德论与知识论的统一,道德教育始终被置于儒家教育的首位,儒家教育内容主要是经学。

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儒家教育观体现为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主张“为仁由己”、“反省内求”,注重学、思、行相结合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以道德修养方法含摄知识教学方法,知识教学方法渗透道德修养方法。一般认为,儒家教育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内反映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最具闪光点的部分,是其精华所在。

(2)道家教育观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旨归,它的教育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作用方面,道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从而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张通过无为不争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在教育目的方面,不同于儒家力求培养的为求获仁义而杀生舍生的君子,道家主张保存人的朴素天性,把自然无为、物我两忘的“善人”,超凡脱俗、消遥自得的“真人”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在教育内容方面,不同于儒家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包括丰富社会知识的经书作为学习内容,道家在批判现实的政教文化和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相应地在学习内容中也抛弃了这些社会知识。道家认为,要使一个人按照自然去发展,就必须直接把握自然本身及其本质与规律,必须以“道”为中心。

不同于儒家把仁义礼智作为社会规范的具体的学习内容,道家所要“为”的“道”是不可用语言、概念来把握的。这种道的规律即是自然无为的法则,“为道”的根本便是体验这种法则,这构成了道家教育的基本内容。道家也注重人的道德教育,但他们极力反对儒家的仁义忠孝礼智信的品德说,提出人应该遵循自然之道,也应无为,保持质朴的本质。

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不同于儒家重视对经验知识的积累,道家重视的则是对经验事物的逐步远离,由外向内,返回内心的深观远照,排斥间接知识,强调的是一种思辨方式的直观能力。道家强调的“贵师”、“用反”、“虚静”、“道观”等教育教学原则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

四、论述题

1.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价值何在?[华中师大2003研]

答:荀况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以唯物主义哲学观作为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但这种唯物主义哲学观又是不彻底的,但总体来说其是积极进步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作为荀况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宇宙间存在着客观规律。他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和“意志之天”,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否定了鬼神怪异的存在,发挥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的思想。指出人对自然界不是顺从敬畏,而是进行斗争,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

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荀子对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重要贡献,他抛弃了道家的不可知论,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人的认识器官包括感官和心两个部分,耳、目、口、鼻和形体叫“五官”,各自接触外界而得的感觉,这是“闻见之知”;心在体内,总管五官,它根据五官接触外界所得的闻见之知进行审察,以认识事物的真相,叫做“征知”。荀子肯定知识的来源是感官接触外界,经过心的审查,分析异同,做出结论,才可谓真知,荀子把“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和“知”的最终目的。

不过荀子有时过分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似乎是绝对自主的。特别是他把“心”与“君”联系起来,在于强调“君”的作用,已经离开认识论的范畴,不得不与其认识论的其他命题发生矛盾,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性恶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则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否定孟子的“良知”、“良能”说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有更积极的意义。

(2)荀子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价值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他的教育思想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荀子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又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把这种个人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同时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在教育目的和内容方面,荀况认为教育的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这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论述起着奠基作用。荀子还非常重视乐教,他认为音乐能促进人们关系的和谐,但他同时也强调要提倡健康的音乐,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

在教学的主张方面,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不同于孟子的“内发”,他强调“外向”。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荀子则特别重视“学”,他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他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此外,他还提出了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等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注意积累、专一,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偏概全,这些也深刻反映了他认为教育教学要遵循一定规律的思想。

总之,荀子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肯定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在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证,其中的宝贵思想至今仍有巨大的启迪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荀子的教育主张最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且他提出的性善论虽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是建立在肯定了“性”先天有善恶的唯心主义观点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批判地继承。

2.试评述儒家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传统的影响。

答: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儒家思想是其中影响最大并且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虽然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确实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儒家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也对中国的现代化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传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教育

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性,决定了教育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教育对中国人的意义和价值,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对个人而言,教育具有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容纳、体现自己人生目的的价值;对家族而言,教育具有荫泽后代,荣耀门楣的意义;对社会而言,教育具有使社会保持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具有保江山,稳天下的功能。儒家文化正是始于教育,并通过教育的中介作用,来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延续服务的。

(2)重世俗而轻神性

重世俗而轻神性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教育思想传统注重在现实的社会中培养人,又主张通过培养具有人伦精神的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服务,而不以超然处世的目的为教育的宗旨,表现出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 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忍辱负重,顽强生存,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强烈的生存意识与生活能力。

(3)重道德而轻功利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注重道德的学派,中国古代教育理念所表现出来的重道德而轻功利的价值观,表现在教育实践上,就是崇尚教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教育的实用价值。这也是中国长期以来重道德而轻功利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原因所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4)重政务而轻自然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中这种重政务而轻自然的特质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格,从积极方面讲,它鼓励人们介入社会的政治生活,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关头能不畏缩退避,慷慨就义。从消极方面讲,由于过分强调了教育所具有的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政治作用,虽然在形式上抬高了教育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导致了教育功能的“狭窄化”,从而限制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限制了生产技术的进步,也限制了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的教育

(5)重和谐而轻竞争

和谐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也贯穿着和谐的精神。重和谐而轻竞争的价值取向,也对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方式、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形成了注重自我教育和道德反省的传统。如孔子就把能否自觉反省自己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孟子则把自我教育与道德反省称为“求放心” ,认为做学问的要旨就是不要舍弃义的必由之路,放失“仁”的固有善心,反求诸自身,恢复自然的善德。这种自我教育与道德反省的方法,被宋明理学家发展为体系化、程序化的教条如“存养”、“省察”、“慎独”等,形成了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理念的内向化的特点。

(6)重整体而轻个体

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道德、重和谐中庸、重世俗政务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其教育理念的整体倾向。儒家教育的理念将国家、民族、家族、家庭的利益放在前面,而将个人利益放于末尾,非常强调整体性。

重整体而轻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于教育人民讲求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强化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系统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家长主义、主权主义,甚至专制主义,压抑、约束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这种价值取向既能塑造出虚怀若谷、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的高尚品质,也可能会培养出谨小慎微、阳奉阴违、自卑自抑的消极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