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艺术理论

1.1 核心讲义

一、艺术本体论

(一)“艺术”的基本涵义

1.当代“艺术”概念的三种基本涵义

表1-1

2.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

(1)内容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美国的艾布拉姆斯曾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work)、艺术家(artist)、客观世界(universe)、观赏者(audience)四个方面,图示如下。

图1-1

(2)相互关系

艺术活动的四要素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它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基础和物质利益的驱动。它又是一个精神性的过程,离不开主体(艺术家、观赏者)的精神动力,发挥的主要是精神效用。

(二)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1.涵义

(1)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通过内部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外部表现形态主要体现为外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类型体裁等。

(2)内容

概念

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它是诸多要素的总和,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

特征

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人类生活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不同于实际的客体世界本身,而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愿望、意志、观点,在个人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是主客体的融合。

2.关系

内容和形式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

(1)内容是主导

一般说,内容是目的,形式是手段,内容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内容对于形式有着很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从文艺创作的过程来看,大多是先有了内容,再确定形式。

同形式相比,内容总是更加活跃的因素。艺术的内容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主观的情感反映,它们都是千变万化的,文艺作品的形式常常随着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革新。

(2)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

内容和形式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的作用是互相的,内容可以制约、影响形式,反过来,形式也可制约、影响内容。而且二者常常双向互动,彼此转化,融为一体。

艺术创作

艺术家既可根据内容去选择形式,同时,也可根据他所擅长的艺术种类和形式特点去选取相关的内容。

艺术欣赏

形式的作用至关重要。美的形式是人们感知艺术意蕴的先导,产生艺术魅力的前提,没有形式的美,就谈不上内容的美,就无所谓艺术作品的美。

艺术发展

形式的变动,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内容,因为形式美的创造有自己的构成法则和独立的传承、发展规律——当一种艺术形式成熟之后,就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a.内容变化而形式不变,即“旧瓶装新酒”的情况,在艺术史上比比皆是。

b.有些艺术形式一旦规范化、模式化、程式化,更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c.有时艺术形式的进步和变革还可反过来促使艺术内容的拓展。

(3)总结

艺术形式对于内容来说,绝不是消极、被动的服从关系,内容制约影响着形式,反过来形式也制约影响着内容。所以它们二者之间,应当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

3.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

所谓艺术结构,即指艺术作品的内部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其基本环节是布局与联结。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机统一艺术作品是人的创造物,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表达形式,因此,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有机统一。其具体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布局要主辅分明、疏密相间、详略适宜、匀称严谨;联结要精巧周密、天衣无缝、无斧凿痕迹。

(2)符合艺术载体的特性结构是在时间和空间里展开的。载体是艺术家传达审美意蕴的物质手段,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基础,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客观属性,这些属性直接影响或制约着艺术作品的时空存在方式,因此,艺术结构的营造也必须建立在符合载体特性的基础上。

(3)符合艺术接受的特性艺术作品并非艺术生产过程的结束,它必须在受众的接受中才能最后完成艺术活动。因此,受众的接受方式也影响到艺术作品的结构方式。

(4)服务于艺术立意的需要。归根结底,结构毕竟是艺术的形式,它应该为内容服务,与作品的立意保持一致。看一个作品结构的好与坏,还要看它是否完美地表现了审美意蕴。

4.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规律

(1)整齐纯一

又称齐一、单纯齐一、整齐一律。这一法则体现为最基本、最简要的形式组合,意在造成明朗、井然的状态或严整、划一的气氛。

(2)对称均衡

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方式,均衡是对称的延伸,又多了一些变化。对称均衡比整齐纯一更富有变化,在艺术中体现的是对立的统一。

(3)节奏韵律

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呈现,具有很强的秩序感,注重在时间及空间的变化组合。不同的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而在节奏的变化中融入特有的情韵和情调,使之通过声韵和节律的变化,具有了某种声音的色彩感,就是韵律。

(4)调和对比

这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状态,或在矛盾中趋向统一,或在统一中呈现对立。调和是把相近的不同事物相并列,将差异引向一致;对比是把差异更大的事物相并列,使其在统一体中呈现强烈的对比和差异。

(5)比例协调

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体积、重量、长度等量的方面的关系,符合人的感官和心理要求的,也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比例关系,就是美的比例。

(6)多样统一

地位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涵义

多样即指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则是指个性事物间所蕴含的整体性和共性。多样统一,一方面展示出形象的诸种形式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又在多样性和变化中取得与外在事物联系的和谐与统一。

5.艺术作品的情节

(1)涵义

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故事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发展的历史。

(2)构成

情节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在一些大型作品中,有的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序幕是故事发生前对故事的因由、背景、人物关系或作者意图作简要交代。

开端是故事发生的起点、矛盾冲突的开始,一般以主要人物的出场为标志。

发展是矛盾冲突的逐渐激化,是故事的演化进程,它是情节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高潮是矛盾冲突的白热化,此时故事发展到顶点,原有的平衡再难以维系下去。

结局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是故事的收场。

尾声是故事结束后对人物事件发展的补充交代,或给读者、观众留下回味深思的余韵。

6.艺术的题材

(1)涵义

艺术题材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题材指按文艺作品描写的对象和内容的分类,如农村题材、工业题材、知青题材、爱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等。

狭义的艺术题材则指作家、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出来并经过集中、提炼、加工,写进文艺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具体生活材料。

(2)题材的重大性与多样化

在题材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是:既提倡重大题材,又主张题材的多样化。

重大性

a,概念

“重大题材”,是指那些能够直接反映时代精神、国计民生,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课题,比如爱国主义、民族解放、人道主义、英雄精神、改革开放等等。

b.功能

重大题材,不但思想深刻,影响久远,还能引起千万民众的普遍关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功能和宣传鼓动作用,往往需要依靠这类重大题材的作品来承担。

多样性

提倡重大题材,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题材,事实上,题材不分大小,都有它一定的价值。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极其广泛的,除了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认识的重大题材外,也需要愉悦情感、活泼精神、娱乐轻松的各类内容。“小题材”,正是善于从日常生活、凡人琐事、闲情逸致中去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人的丰富的精神需求。

b.优秀的文艺家往往能以小见大,在平凡细小的题材中挖掘出深刻重大的思想意义。鲁迅的许多短篇小说如《药》《孔乙己》等都是从凡人琐事中闪现出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时代光彩。

c.小题材往往同“人之常情”、日常生活和审美活动更多关联,因而更具审美价值。例如,山水诗、花鸟画、小夜曲,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常是许多大题材很难取代的。

7.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

(1)艺术作品的语言层

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选择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材料,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而构成的表现手段或表现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2)艺术作品的形象层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从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主观世界中高度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既包括性格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也包括具体、生动、完整的各种生活画面;既包括情与景融会互化的各种境界,也包括由纯粹的物质媒介材料构成的各种形式结构。

(3)艺术作品的意蕴层

艺术形象及它的高级形态意境与典型,具有深邃的启示性,启示着人们透过作品多元的形象形态,去联想、去追索、去领悟隐匿在艺术形象之外的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的涵义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艺术意蕴的特点

a.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深层面,是艺术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深度感悟,它往往透视出人性的深层内涵、社会的深刻本质,极富哲理性,更具形而上意味。

b.艺术意蕴深深地隐含在艺术形象的表层意义之下,潜藏于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关系之中。意蕴的表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其深浅和隐显的程度有很大差别。

c.“意蕴”有的包含在形象之中,只需细细品味便可逐渐领悟。一般说,视觉艺术多属此类。

d.“意蕴”有时常常隐藏在艺术形象的背后,通过一些象征、暗示、隐喻、联想、变形等曲折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这类意蕴大多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多义性、朦胧性,需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方能领悟。

e.在某些“意蕴”比较抽象、笼统的艺术中,意蕴的领悟更显得自由灵活,无所定向,它们同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关系更加密切。像无标题音乐、现代派绘画、情绪性舞蹈、象征性建筑等。

艺术意蕴的解读

艺术意蕴的独特内涵使得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面对一部艺术作品,人们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时代、人性、时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解释,见仁见智。而且这种解说只是向其靠近,难以清楚地言说,确实也是难以尽说的。

(三)艺术分类方法

艺术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社会功能

以作品的社会功能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审美艺术和实用艺术。

(1)审美艺术

涵义

审美艺术指审美功能第一、实用功能第二,因而是主要供审美欣赏的艺术,如音乐、美术、文学、舞蹈、戏剧等。

内部划分

a.按审美主体对作品的感知方式(对应于艺术作品所使用的不同媒介),审美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美术等)、听觉艺术(音乐等)、文学艺术(想象艺术)和视听综合艺术(戏剧、影视剧等)。

b.按艺术作品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又可称为动态艺术)、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又可称为静态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剧等)。

(2)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指实用功能第一、审美功能第二,因而是同时可供实用和欣赏的艺术,如建筑、园林、实用工艺美术等。

2.其他分类

艺术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与再现表现综合艺术等。艺术分类的结果具有相对性。

二、艺术起源论

(一)艺术起源之劳动说

1.涵义

劳动说是在审美发生学中很有影响的学说,这种理论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理论揭示之一。

2.依据

艺术起源之劳动说的论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决定人的产生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提供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前提。这个物质前提就是人类脑髓的发展、感觉器官的发展、思维的形成和语言的产生等。

(2)劳动决定原始艺术的产生

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原始艺术,不论是诗歌、音乐、舞蹈、神话传说还是绘画、雕刻,它们最早都是适应原始人劳动生产的某种需要,伴随劳动而产生的。

从原始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看,也可以证明艺术起源于劳动。现存的原始艺术其内容大都和生产劳动有关。从原始文艺的形式看,由于原始人所从事的繁重劳动比较单调,往往按一定的节奏进行,因而原始的诗歌、音乐、舞蹈无不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

3.评价

(1)合理性

劳动说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把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初形态,把艺术看成劳动的产物,其根本点是正确的。

(2)局限性

劳动说只指出了艺术起源的终极原因和基本动力,而对于直接起因,例如情感、欲望(含巫术情感、欲望)、想象力、天性、本能、技巧,以及审美意识的萌芽等,未予以充分的注意和重视,所以也有单一化之嫌。

(3)艺术起源于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艺术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从非艺术到艺术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是核心,还经过了巫术活动、图腾崇拜、神话传说等等中介环节,从而产生了人类的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认为:艺术起源予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二)艺术起源之模仿说

1.涵义

模仿说,也常写作摹仿说,是一种相当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是模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不同的艺术,只是模仿的对象和媒介不同而已。

2.代表

古希腊许多哲学家对模仿说都有论述。

(1)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类从蜘蛛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对模仿说作出了较为系统阐述。他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不同艺术的产生,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媒介方式不同。

(3)达·芬奇

“模仿说”经由文艺复兴时达·芬奇的“镜子说”为中介,转化为“再现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文艺理论。

3.评价

模仿说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性质,对后世艺术发展曾产生过深远影响。但是,它把模仿归结为人的“天性”和“本能”,没有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阐明模仿的动机,更没有说明模仿与创造的本质区别。因而,“模仿”仍有其不够科学之处。

(三)艺术起源之表现说

1.涵义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故此说又称“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说”。这种说法曾受到西方许多文艺家和心理学家的拥戴。

2.代表

(1)弗洛伊德的“白日梦”说影响较大,他认为艺术起源归根于人的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本能和欲望的变相满足。

(2)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特别是抒情的表现。

(3)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4)托尔斯泰主张“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5)科林伍德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因此,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6)厨川白村把文艺看作“苦闷的象征”。

3.评价

“表现说”虽然强调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感情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割断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排斥了理性因素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也有其片面之处。

(四)艺术起源之游戏说

1.涵义

游戏说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这种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游戏是人解脱了物质和精神束缚之后,利用剩余精力创造自由天地的活动。

2.代表

(1)康德

游戏说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康德。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把艺术同劳动进行了比较,认为艺术如同一种自由的游戏。

(2)谷鲁斯

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对康德的学说进行了补充,认为游戏并非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准备。由此,游戏先于劳动,劳动只是游戏的产儿。

3.评价

(1)合理性

以游戏说解释艺术的起源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始艺术同游戏确有不少相通之处,它符合艺术发展的唯物论观念和人类进化的过程。

游戏说看到了审美活动的非实用功利性。在谷鲁斯那里,还揭示了游戏、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区别,特别提出了艺术具有一种外在目的,即传达于他人的希望。

(2)局限性

游戏说的失误在于它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游戏的起源,这不能说明人类的自然本能如何转化为理性的行为。

游戏说没有看到游戏向审美活动转化的社会原因,特别是忽视了游戏与劳动的关系,犯了简单化和机械化的错误。

(五)艺术起源之巫术说

1.涵义

巫术说也称魔法说,这种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2.提出

巫术说建立在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研究的基础之上,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弗雷泽和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较早提出。他们从原始人的思维“万物有灵论”出发,认为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原始宗教巫术(魔法)的直接表现。

3.评价

(1)合理性

巫术说把文艺的产生同人类最早的狩猎活动和信仰崇拜、原始宗教联系起来,确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2)局限性

原始艺术不都同巫术、魔法有关,巫术并未先于艺术,也并非与艺术同源。巫术、魔法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巫术魔法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故巫术说并未能揭示出艺术起源更为本质的原因。

三、艺术发展论

(一)传媒变迁与艺术发展相互影响

特定的传播媒介更适合于传递或阻挠特定的社会信息,因此,传媒的变迁就与艺术的发展两者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即传媒变迁会影响艺术发展,艺术发展能促进传媒变迁。

1.传媒变迁会影响艺术发展

(1)在史前阶段,传播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段是一致的,由于没有文字,雕刻绘画等实物常用来起到记录和表意的作用,艺术直接成为史前传播媒介的重要代表。

(2)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艺术的审美功能逐渐得到强化,文字与纸媒逐渐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带来了文学艺术(从诗歌散文到长篇小说)及相关艺术(如戏剧)的大发展。

(3)进入近现代之后,人类开始开始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与远程通信的叠加使传统的媒介在概念、方式、手段和目的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艺术形式也纷纷受此影响而改变。

2.艺术发展反作用于传播媒介

在传播媒介对艺术起着强大作用力的同时,艺术也反作用于传播媒介,尤其是当代社会对艺术产业功能的强大需求,反过来促进了传播媒介在技术手段和传播目的上的创新,对传播媒介产生推动力。

(二)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和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因素。

1.继承性

(1)涵义

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2)表现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

2.创新性

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四、关系论

(一)艺术同政治的关系

1.政治的概念

政治是阶级和国家出现后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它往往处在诸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成为制约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艺术在内)的中介者和执行者。

2.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政治是艺术与经济之间最重要的中介,它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保障或阻碍艺术快速、健康地发展。

(2)艺术难以完全脱离政治的影响,它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因此,艺术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人的思想和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到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3)政治和艺术都受经济基础支配,两者相互影响并共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是,由于二者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与经济基础的远近程度不同,使得它们互相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等同。一般来说,政治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巨大。

(二)艺术同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道德与艺术的联系

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道德影响艺术

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影响到艺术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中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艺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隐含着伦理道德的发展历史。

(2)艺术影响道德

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上。由于艺术作品具有生动形象、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它对道德观念的宣传与否定对社会容易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会移风易俗。

2.道德与艺术的区别

艺术与道德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其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1)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中都必须包含道德的内容。

(2)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反映道德关系,而且可以反映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等其他非道德的关系。

(3)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而艺术的评价标准还要求“真”与“美”。

(三)艺术同宗教的关系

1.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信仰、崇拜超自然力量(即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同有关的组织、设施以及专门的神职人员等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2.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异同体现在人类的精神文化领域内,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1)联系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意识形态,又都用形象和想象去把握现实,表现出人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一种信仰,反映着人类渴求超越现实的愿望。

(2)区别

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宗教的超越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的否定,它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要求人们脱离现实生活,到虚无的精神世界中寻求归宿。

艺术的超越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人的肯定,它在揭示生活的不如意时仍在歌颂生活的美好,荡涤灵魂的污染,使人们能直面现实与人生、理想与未来,目的是在现实中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以重塑个体乃至整个人类。

3.艺术与宗教的相互作用

(1)宗教影响艺术

宗教长期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利用艺术来形象地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佛经劝善惩恶的内容及超脱尘世的想象精神,对中国文学(如唐代变文、《西游记》等)的发展有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

宗教有时还会阻碍艺术的发展,例如,欧洲中世纪教会的垄断使艺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文艺复兴后,宗教的控制力量减弱,艺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2)艺术影响宗教

艺术可以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强化宗教氛围。但丁的《神曲》甚至借用宗教题材表现某种程度上的反宗教。

(四)艺术同哲学的关系

1.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实践(包括艺术活动在内)的思想基础。

2.哲学影响艺术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它渗透在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对艺术的发展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例如,王维崇尚佛家,其诗则山水空明、万象澄寂,充溢出世之情。非理性主义哲学泛滥则是现代派文艺兴盛的重要原因。

(2)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文艺思潮、创作倾向、创作方法、风格流派等许多方面。

3.艺术影响哲学

(1)艺术可以通过审美创造表现和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哲学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历史上的大艺术家如但丁、歌德、托尔斯泰等人都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哲学家萨特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

(2)哲学家对艺术与美的思考,也往往成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重要的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很多都是哲学家,如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

(五)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包括内在的科学思想与外在的科学技术两个层面。

1.相互关系

科学与艺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都是对真理的探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艺术与技术甚至是不加区分的。

(2)科学更多的是通过抽象思维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和秩序,而艺术更多地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示现实的本质。

2.相互影响

科学与艺术互相影响:

(1)科学影响艺术

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不同(前者重理后者重情),二者有对立的一面。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以新的世界观看待宇宙和社会,会导致一些文艺形式的衰败以至消亡。

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联系(艺术与技术关系密切),二者之间有一致的一面。科学为艺术的创造与传播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广阔天地,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2)艺术影响科学

科普文艺可以更好地向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科幻小说能激起人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启迪智慧,培养有科学基础的丰富想象力。

对特定艺术效果的追求、对特定艺术想象的验证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之一。

(六)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1.关系内容

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1)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往往是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社会、制度等各种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2)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2.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原理

(1)涵义

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指艺术发展的盛衰有时与社会经济的一般发展程度是不成比例的,语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原因

推动艺术向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创作主体与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及其他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合力,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个别艺术类型或个别艺术作品的发展并不一定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直接后盾。

(七)社会心理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1.社会心理的概念

社会心理是在某一群体的社会行为中隐伏或表现出的某种较为稳定的心态,它几乎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所有领域。人们相互影响所涉及的问题,都包含着社会心理的内容。

2.社会心理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社会心理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身即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之一。透彻了解特定的社会心理,是艺术创作的必需前提之一。

(2)社会心理作为一种艺术消费心理,对艺术生产的制约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

(八)艺术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从属关系

中国流行的艺术理论往往把艺术定位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这一向被认为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认同把艺术归属于意识形态的做法。有人强调和论证艺术的非上层建筑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以疏离和淡化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五、艺术功能论

(一)艺术的实用功能

广义的艺术概念包括实用艺术()及审美艺术(如)。艺术的实用功能指艺术可以为创作者及生产传播发行者带来各种物质利益。

1.在实用艺术中,如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等,艺术的实用功能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建筑可以供人居住,园林可以供人旅游等等。

2.在实用艺术之外的其他审美艺术中,如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的实用功能在当代主要体现为文化产业功能,可以为创作者、生产者及其他各种投资者带来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

(二)艺术的精神功能

1.内容

艺术的精神功能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审美娱乐功能

又称审美功能、怡情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使人们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等给欣赏者以自由的快乐和身心的愉悦。

(2)审美认知功能

又称认识功能、益智功能,是指艺术作品里通过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或真实体验的抒发,使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一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习俗以及政治、经济、历史、道德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从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于社会和历史的某些本质规律的认识。

(3)审美教育功能

又称教化功能、养性功能,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在艺术的精神功能中,审美娱乐功能最为重要,因为没有好的审美娱乐功能,艺术的认识功能与教化功能是无法长期有效地实现的。

(1)审美与娱乐

不同的人对审美、娱乐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无论是“审美”还是“娱乐”都有广义狭义多种用法,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其具体所指到底是什么。

(2)艺术的娱乐作用

审美与娱乐各具功效,共同构成广义的审美艺术支架,共同维护人的心理平衡,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不可厚此薄彼。在注意艺术的审美作用的同时,同样应该重视艺术的娱乐作用。

3.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

与普通的说教方式晓人以理相比,艺术教育的效果动人以情,效果更为强大而持久,更易于付诸行动,因此,历朝历代重视艺术教育作用的言行都相当普遍。

(1)寓教于乐

对于一部优秀的作品来说,“乐”和“教”缺一不可,二者应当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艺术的社会使命。

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作品,“乐”和“教”的侧重可能不同,比如山水诗、花鸟画。轻音乐、抒情舞蹈等同一些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戏剧、电影、长篇巨著相比,前者“乐”多,后者“教”多,总体来看,它们仍然是“乐”与“教”的结合。

不同人对“教”与“乐”的具体理解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人把“乐”理解为“审美”,有人把“乐”理解为“娱乐”。对“教”与“乐”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在同一个“寓教于乐”口号下的不同实践结果。

(2)美育与艺术教育

概念

a.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b.艺术教育指运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教育,其目的与美育一致,但一般把艺术技巧的教育也归入艺术教育之中。

联系

美育与艺术教育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审美领域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个部分,美育可以通过这三种途径分别或同时进行。而艺术美是人类心灵的历史最集中地展现出特定时代和特定种族的审美意识,因此,艺术教育就因其便利性与纯粹性成了美育的核心,成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区别

美育与艺术教育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a.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艺术技巧的教育。美育不一定涉及艺术技巧的培养,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培养也是为主体形成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健康人格服务的。

b.艺术教育以艺术作品为教育手段,而美育除艺术作品之外,还以广泛的审美活动为教育手段。

六、艺术创作论

(一)艺术生产与消费

1.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

(1)意义

艺术生产是将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的活动。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统一。

(2)特征

艺术生产同时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第二,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并重。第三,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第四,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2.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方面,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在互相作用的同时还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与影响,共同形成一个非常矛盾复杂的统一体。

(1)艺术生产规定艺术消费

生产是消费的前提,消费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之上的。生产的内容与形式规定着消费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提供对象,生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消费的状况。

艺术生产规定着艺术消费的方式。

艺术生产规定着艺术消费的需要,生产出新的艺术消费者。

(2)艺术消费制约艺术生产

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因此,艺术消费也必然要作用于艺术生产,对艺术生产起着制约的作用: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制约着艺术生产的内容和规模。

3.艺术消费的二重性

(1)艺术作品的双重性

艺术作品具有双重性质:

它是一种精神产品,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

它是一种物质产品,具有经济价值,只有付出货币,或买或租或接受赠送,接受者才能取得所有权或使用权,才能开始精神享受的过程。

(2)艺术消费的二重性

艺术消费同样具有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二重性。艺术作品兼具精神价值和市场价值。在实际的消费市场中,两者之间却经常发生不一致的矛盾,其原因在于:

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判定。

曲高和寡,艺术作品的潜在精神价值未必能完全转化为市场价值。

生产与传播效率影响艺术作品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3)影响

艺术消费的二重性和艺术消费中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艺术品位与商业利润、引导接受者与迎合接受者等一系列的矛盾,需要认真对待与处理。

(二)艺术思维

1.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在艺术创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其特征有:

(1)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想象总是在一定程度上离开现实,但又总是植根于客观现实,并且总是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现实的表象进行活动。

(2)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往往能够创造出过去没有直接感知过的对象,甚至创造新的形象。

(3)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即要合乎基本的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具有可信性、真实感。

2.灵感

(1)涵义

灵感是艺术思维中最为令人惊喜、激动,又最为难得的一种“精神一心理”现象。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有些问题久思不解、酝酿难成,突然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或主体内部潜意识的推动,产生闪电般的意象顿悟,这种心理飞跃的形式就是灵感。

(2)特征

灵感具有三大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3.艺术思维

(1)形象思维

涵义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对而言,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

特点

形象思维具有三个特点:

a.形象思维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具“象”和抽“象”同时进行。相比之下,抽象思维最终则要舍弃感性形象形成抽象概念。

b.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功能,而抽象思维则不允许情感因素的渗入,要求实事求是。

c.在形象思维中,想象(联想和幻想)有着突出的作用,而抽象思维则强调实践的突出作用。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相对意义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对,二者思维方向相反。具体来说:形象思维以具体的表象(具体事物)为逻辑起点,抽象思维则在理性的引导下开始运作。艺术思维则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理性的目光渐变为审美的态度。

绝对意义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能截然分开。在创作之前和修改的时候,抽象思维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规范作用。在创作过程之中,尤其在叙事类艺术(特别是推理类作品)的创作中,抽象思维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涵义

艺术思维,是人类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思维形式,与科学思维即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相对而言。

共性

在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都包含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思维形式,都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个性

艺术思维以构思艺术意象为主要目标,因而以形象思维占相对优势;科学思维以探索自然规律为主要目标,因而以抽象思维占相对优势。

(4)抽象思维在艺术思维中的作用

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

表现

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a.在创作的准备阶段,抽象思维可以帮助艺术家树立明确的创作目的,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知识上的准备。

b.抽象思维对人物、情节起着一定的指引、规范作用。

c.在创作基本完成后,抽象思维可以协助形象思维对形象进行修改、补充。

地位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虽然形象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但在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应当纳入形象思维的总体轨道,抽象思维不可缺少,二者应当有主有次、互相渗透、互为作用。

(三)创作方法

1.涵义

创作方法,即艺术家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建构艺术世界、表达审美理想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表现形态。

2.内容

(1)按创作实践

创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创作精神,如重现实还是重理想,重表现还是重再现;其二,由于作家的心理特征和感受、表现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创作手法。

(2)其他

创作手法还可分为构思艺术形象的途径(如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还是按照幻想的样式构思形象)和表现手法(如白描、夸张、象征)两部分。其中创作精神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它决定创作手法;同时,创作手法也有相对的独立性。

(四)创作主体

1.艺术家的地位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主宰者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产品,具有或隐或显的情感性与主观性,融入了艺术家的心血与生命,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是决定艺术产品高下优劣的上帝。

(2)艺术家不一定是艺术生产的主宰者

在现代的一些集体创作活动中,除直接参与创作的艺术家外,某些投资商、购片方也会对创作提出各种建议,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艺术生产的主宰者。

2.艺术家的基本修养

艺术家的基本修养包括广博的生活基础与审美经验。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决定着艺术家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艺术作品的风格与品位。艺术家只有具备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审美倾向,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2)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这些都同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密切相关。同时,也只有融入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可能打动接受者,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家须要具有独立的人格。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是艺术家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人格的高尚与卑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创造的格调与作品的品位。

3.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力

(1)涵义

审美创造力是指艺术家敏锐的感知能力。艺术家对生活中各类事物必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他们要善于观察和捕捉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事物特征及情绪因素,从中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内涵,作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思考。

(2)内容

丰富的想象能力

艺术想象是一种心灵的创造、心灵的自由。想象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艺术才华高低的标志。

精湛的艺术技能

艺术家必须具备专门的艺术技能,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创作技巧,熟练运用这门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才能创造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

4.艺术家的创作才能

艺术创作需要才能,关于艺术才能的来源,辩证的理解应该是:才能来自天赋与教习的结合。艺术家的艺术才能有水平的不同,这是产生一流艺术家、二流艺术家、三流艺术家、末流艺术家的根源之一。

七、艺术作品论

(一)作品内容

1.艺术意境

(1)涵义

意境指抒情性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物我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一种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

(2)特征

其具体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间接抒情: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借声抒情,声情并茂;或同时借声借景抒情,有声有色。

虚实相生,象外有象,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应包括人生哲理在内。在音乐与美术作品中,只要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可。

2.艺术典型

(1)涵义

“典型”最早是由西方传统美学创立的一个概念,指经过高度艺术概括、能深刻揭示一定生活本质、具有鲜明个性且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作品中,“典型”主要是针对再现性艺术来讲,既可指典型人物,又可指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典型细节,但指典型人物的时候居多,是再现性艺术创作的核心追求之一。典型人物不仅要具有独特、丰满的个性特征,而且要有普遍、深刻的概括性特征。

2.典型的共性与个性

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需要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

3.熟悉的陌生人

(1)提出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把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这种概括从社会效应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意义

由于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某种事物的本质共性,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由于典型人物个个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是不可重复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的,所以,人们又会有“陌生”感。

(3)代表

文学作品中的阿Q就是成功的艺术典型。

共性

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那种虚荣好胜、自欺欺人的可笑品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种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恶劣国民性,所以“阿Q精神法”是人们所熟悉的。

个性

阿Q的具体个性,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特征,又是罕见的,只有阿Q才会如此,所以,人们又对他产生新鲜感、陌生感。

(4)审美追求

正是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构成了读者“熟悉”和“陌生”的统一,二者必须巧妙结合,缺一不可。

只有“熟悉”而不“陌生”,便成为只有共性缺少个性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

只有“陌生”而无“熟悉”,则虽有个性却缺乏共性,容易变得离奇荒诞,沦入非理性主义泥坑。

4.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1)典型人物依存于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无不同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根本条件。

(2)典型人物影响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的行动和性格发展又对典型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典型环境主要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以人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环境。因此,典型人物往往成为典型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辩证统一

典型人物同典型性格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环境不典型,人物很难充分典型;反之,人物不典型,环境也不可能具有充分典型性。当然,具体到一部作品,其中人物的典型程度同环境的典型程度未必都相平衡,厚此薄彼的情况也是常见的。

(二)作品风格

1.艺术风格

(1)涵义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显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2)基本特性

艺术风格的基本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独创与继承

风格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独创新颖。艺术贵于创新,风格则必须创新,必须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它要让欣赏者通过作品能够准确地辨别出它的作者,而绝不与其他作者相混淆。当然,独创的前提是继承。

稳定与渐变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整体特色,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风格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地持续下去,但在风格的相对稳定中,还会有变化、有发展。

多样与统一

风格还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优秀艺术家尽管可以写出多种风格的作品,但其中必然有一种主要的、足以标志他艺术特色的风格贯穿始终,无论从创作的量和质来说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2.趣味无争辩

(1)涵义

在简约与繁丰、柔婉与刚健、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等八种基本风格之中,没有孰好孰坏之分,这就是“趣味无争辩”。

(2)要求

“趣味无争辩”并不等于所有的风格都无高下之分。思想健康、刚健清丽、趣味高尚的风格,是好的风格。颓废、晦涩、艰奥、华而不实等风格则是不好的风格。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提倡好的风格,鄙弃坏的风格。

3.文如其人

(1)涵义

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因此就与人品产生了抹不掉的关系。在中国,“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都是相当流行的看法,我们可以用“文如其人”进行统称。在西方,布封也有“风格即人”。

(2)“文风如人风”

在“文品如人品”之外,对“文如其人”还有一种比较通行的解释:“文风如人风”。“风”是指受“作者气质/作者性格”影响的“作品风格”。这种解释不再强调作者的个人品格问题。中国批评传统中的风格论,就是“文如其人”的批评实践。

八、艺术鉴赏论

(一)艺术欣赏

1.欣赏主体的先在心理结构

(1)涵义

欣赏主体的先在心理结构,即欣赏者个体在接受作品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素组成的心理模式。

(2)形成

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结构及其精神必然潜移默化地积淀于审美主体的心灵中,这些积淀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知识素养、气质禀赋、兴趣习惯相融合,形成了每个人的先在心理结构。

(3)意义

每个人在欣赏作品时,都要受到这种先在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2.召唤结构在艺术鉴赏中的作用

(1)涵义

“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地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2)意义

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定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

3.期待视野在艺术鉴赏中的作用

(1)涵义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

(2)层次

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

(3)特征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原有的“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4.审美距离

(1)涵义

审美距离,即指在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活动中,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基础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形成的能够保持无利害观审的恰到好处的心理距离。

(2)意义

审美距离提供了将美感与快感进行区分的标准,构成了审美知觉的主要特征。

5.美的基本涵义

在美学中,“美”通常在两类、三种意义上被使用:即美的现象(包括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美的本质。

(1)美的现象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美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审美客体(美的对象)与审美主体(美的感受,即美感)两个方面。

a.美等同于美的对象,即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b.美等同于美感,即审美愉悦;针对审美主体而言,审美主体只能是人(在生活中)或人格化的物(在艺术作品中)。

美与美感

美和美感都属于美的现象层次,是一物两体:美是美感的物态化形式,美感是美的心灵化内容。作对象观,称之为美;作主体观,称之为美感。在观念上两者可以明确区分开来,在实际上,二者则是心物共鸣体的一体两面。

(2)美的本质

美的对象和美感都只是可为人的感官所直觉把握的现象,美的本质则是经过人的心灵理性把握的、存在于所有审美现象中的美的本质。关于美的本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6.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视、观照、感悟构成人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相对于非审美活动(实际的、理论的方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审美客体的形象性。

(2)审美主体的非功利性。

(3)审美过程的直觉性。

(4)审美结果的愉悦性。

7.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1)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

(2)适度的丑的形式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蕴含美的内涵。

(3)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

8.艺术创造中的雅与俗

(1)涵义

雅与俗,是针对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2)关系

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在理想上,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但在现实中,艺术创作往往雅者求雅,俗者求俗,面向市场,不一而足。

9.美学风格

(1)优美

艺术活动中的优美,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

优美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交融无间的统一。

优美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

(2)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3)崇高

产生

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特征

a.崇高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

b.崇高不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呈现为实践主体迫使现实客体与之趋向统一的过程。

(4)滑稽

滑稽的典型形态是艺术中的喜剧、相声、漫画等。滑稽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

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

作品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虚假性而引人发笑。

10.悲剧性美感

悲剧性美感的产生原因一直是美学家争论的问题之一。

(1)博克认为,悲剧快感的产生是因为苦难在人心中唤起了怜悯,而怜悯来自于爱和社会情感,人在观看痛苦中获得快感,是因为同情受苦人,同情越多,体验到的快感越强烈。

(2)休谟从悲剧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悲剧快感除了来自于恐惧与怜悯中积极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悲剧的形式美。

(3)桑塔耶纳把悲剧快感的原因归结为安全感,也就是说,看到别人的不幸而感到快乐是因为庆幸自己逃脱了类似的灾难,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或优越感,此即悲剧快感的由来。

(4)悲剧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它能够唤起人的崇高感。

11.艺术欣赏的过程

(1)涵义

艺术欣赏是艺术接受过程中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再创造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活动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2)环节

艺术欣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

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觉、知觉来进行的。

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

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3)特征

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在艺术欣赏的整个过程中,欣赏者并非仅仅是消极地反应、接受,而是在积极地参与、投入,在从事着能动的艺术再创造。

涵义

“再创造”,是相对于文艺家的艺术创造而言的。欣赏者在与艺术作品的审美沟通交流之中,受到艺术作品的诱发,会投入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调动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对艺术作品的形象系统加以复现、填补、扩充,对艺术作品的情意内蕴加以拓展、发挥,从而使艺术作品实现一次新的完成,这就是艺术欣赏的再创造。

意义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切未进入欣赏者审美视野的艺术作品,都还是未完成的。只有通过艺术欣赏,通过欣赏者能动的艺术再创造,艺术作品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才能将自身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完成。

(4)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与共同美感

涵义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是艺术鉴赏高潮阶段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的是鉴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与鉴赏客体(作品)之间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应、融会相通,产生大致相仿的情感。这时,鉴赏者的主观世界由充分感受和领悟而与艺术作品的艺术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并以艺术作品为中介而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

类型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一般有两种情况:

a.鉴赏主体在鉴赏文艺作品时,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以及艺术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有时甚至达到主客体融合为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b.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在某些方面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有时,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品思想正好击中鉴赏者的兴奋中心,也能点燃起“共鸣”的火花。

(二)艺术批评

1.艺术批评的涵义和任务

(1)涵义

艺术批评经常使用在三个意义上:

最狭义的艺术批评。仅指对当前的具体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分析、判断,以区别于艺术史研究中对历史作品的分析研究。

狭义的艺术批评。包括对当前和历史中的具体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分析、判断。

广义的艺术批评。包括狭义的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两个部分。

(2)任务

艺术批评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阐释与说明;第二,判断与评价;第三,引申与发挥。

2.艺术批评的作用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艺术批评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体现:

(1)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揭示其长短优劣、价值所在。

(2)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批评的开展,促进艺术理论的发展,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3.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

(1)联系

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两者的联系在于,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都属于广义的艺术接受。艺术欣赏构成艺术批评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欣赏审美感受的条理化和提炼、升华。任何脱离了艺术欣赏的艺术批评,都必然是空洞的。

(2)区别

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的不同在于:

艺术批评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鉴赏则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艺术批评主要是调动理性,对艺术现象进行严密的分析、研究、推理、思考;艺术鉴赏则主要是依靠直觉、感知、体验、想象、情感等审美心理要素,丰富艺术作品的形象体系,拓展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

艺术批评要求客观,排除个人好恶;艺术欣赏则允许接受者的主观偏爱。

艺术批评的目的是作出科学的评判;艺术鉴赏的目的则是生成审美效应,获得审美感受。

艺术批评的对象比较广泛,以艺术作品为主,同时还包括其他艺术现象,如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实践、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艺术欣赏的对象则比较单一,就是各个门类的艺术作品。

4.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批评标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具体的艺术批评中提出了对小说和戏剧的要求,实际上是在谈论他们的艺术批评标准。这种标准可以概括为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

(1)提出

在《致斐·拉萨尔》中,恩格斯对戏剧的论述可以作为对历史标准与美学标准的具体阐述:“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结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

(2)实践

在批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一批评标准,对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但丁、莎士比亚、狄德罗、沙多勃利昂、席勒、歌德、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左拉、海涅等众多作家进行了评价。

5.艺术是作家的白日梦

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看法,可以很好地概括相当一部分娱乐性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动机。

(1)提出

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他认为就创作过程而言,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就欣赏过程而言,作品是接受者的白日梦。

(2)涵义

艺术是人生的一种替代品,在娱乐性艺术作品中,白日梦的创作动机与接受动机比较明显,而在“娱苦性”作品中,白日梦的创作动机与接受动机十分隐晦。

6.文学艺术

(1)文学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联系

a.从历史上看,原始的歌、舞、乐往往是三位一体无法分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分离开来并独立发展。

b.从现状上看,不少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离不开文学,例如在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中,文学剧本是创作的起点;文学作品本身常常被其他艺术门类利用或改编。

文学艺术的地位

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广泛的联系,并且处于基础地位,对于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学形象的特殊性

与美术、戏剧、电影等塑造的形象比较,文学用抽象的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只能诉诸接受者的想象,因此文学形象的塑造具有间接性特征。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能够对人物或情境等作出极其生动的描写,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但也只能是在读者的想象中唤起这种感受。

(3)广义戏剧概念

戏剧一般是指舞台戏剧,如中国传统戏曲、西方的话剧、歌剧等。如果从广义上理解戏剧概念,那么影视剧也可以与舞台戏剧一起在广义上被统称为戏剧,只不过各自使用的艺术载体有所不同而已:一为舞台戏剧,一为银幕戏剧,一为电视戏剧。

7.艺术的民族性

(1)涵义

各个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条件、社会习俗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艺术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沉淀,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民族传统。艺术的民族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独立民族的重要标志。

(2)重要性

在注重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分的同时,一个民族必须坚持并发扬本民族的传统。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艺术才能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才能为人类艺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只有这样,其他民族艺术的有益成分才能被自己吸收消化,从而变成本民族的东西。

(3)民族性与世界性

世界性是各民族性的交集,并非各民族性的简单相加。也即,世界的肯定是民族的,但民族的不一定全是世界的,我们不能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向极端方向理解。即使已经走向世界的作品,其世界性也强弱不一。

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向交流过程中,不仅存在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统一的状况,还存在由世界性向民族性的转化及由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转化这两种有所偏重的过程。

九、艺术思潮与流派

(一)产生与形成

1.艺术思潮产生的条件

(1)艺术思潮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哲学思潮关系密切,其中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核心。

(2)艺术思潮的产生也离不开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离不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这种艺术自身发展的特定要求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主张,则会促使产生新的艺术思潮。

(3)艺术思潮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大批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理论家、艺术家,他们往往形成一个或数个艺术流派,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甚至构成了一定的艺术运动,体现出群体性的创作潮流。

2.艺术流派形成的方式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有意或无意中形成的艺术派别。它的形成一般有如下三种方式:

(1)有组织、有纲领、有创作实践,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例如20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的未来派。

(2)以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为核心,围绕着一批艺术家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艺术流派。这类艺术流派的形成,往往因一个或几个有成就、有威望的著名艺术家提出某种艺术主张引起其艺友、学生、后辈的赞赏和推崇,并在创作中有意学习模仿,形成一种比较相近的风格特色。

(3)由于艺术风格相似而被后人归结在一起的艺术流派。这种流派往往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共同的纲领,甚至没有确定的成员,主要是其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作品风貌上给人较多近似的感觉和印象,人们(大多是后人)就把它们归为一种类型、一个流派。

(二)代表思潮

1.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主要原则是要求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强调复古,甚至直接采用古代题材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态度。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崇尚理性,排斥情感,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情感和欲望,服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而且这种思想倾向多是通过人物之口直接宣讲,不像现实主义追求情感倾向的隐蔽性。

(2)严格的形式要求,集中精练。古典主义在创作上有许多严格的要求和法规,如三一律、涛体语言等等。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生活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理想主义精神。现实主义力图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绘生活,而浪漫主义则力图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理想中的样子去描绘生活。

(2)艺术手法上多采用大胆奇特的想象与夸张以创造奇幻的艺术形象,不追求细节真实。

(3)抒情主义精神。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与现实主义追求思想倾向的隐蔽性截然相反。

3.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指艺术家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描绘的客观性与写实性,即追求细节真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表现生活。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追求典型化,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透过生活的表面和现象,揭示生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做到细节真实、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3)追求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的隐蔽性。情感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但现实主义艺术家往往努力将自己的情感倾向隐藏在对生活的自然描绘之中,由接受者自己去感悟。

4.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和创作方法,产生于19世纪的法国,后波及欧洲,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然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采取“纯”客观的态度,从事实出发再现客观事物,强调描绘的实录性和详尽性,强调琐碎的细节描写,反对典型化,主张不带任何政治和道德的倾向。

(2)强调以生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的精神关注人和描写人,揭示造成人物命运的自然原因。

5.现代主义

(1)涵义

现代主义艺术是19世纪末以来西方多种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的统称,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

(2)特征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从思想观念到审美特征都与19世纪之前的传统艺术有很大的不同。

思想内容

典型特征是所表现的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切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集中体现在人类四种基本关系上的全面扭曲和严重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艺术特征

a.艺术表现的主观性与内向性,主题思想的譬喻性、模糊性和多义性。往往侧重于以本能来主导多变化的内心,以此反映现实,追求的是现实世界挤压之下的心理世界的真实以及心理世界扭曲之下的现实世界的真实,具有强烈的悲观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特征。

b.艺术形式的反传统与奇异化,诸如结构趋于松散和复杂化,情节淡化甚至被取消,表现手法上主张间离,常常使用象征、比喻、寓言、暗示、意识流、梦幻、荒诞、悖谬等方式,以传递事物背后不可言传的意义。

(三)艺术作品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1.再现与表现的涵义

(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再现艺术是以再现社会生活,再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为主。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表现艺术以表现主观思想情感、表现理想愿望为主。

2.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艺术创造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思的统一。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

(1)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各有所侧重。

(2)再现艺术是以再现社会生活为主,同时需要艺术家主观因素的参与,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情趣。表现艺术以表现主观思想情感为主,同时需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3)再现与表现是艺术作品中必然包含的两个方面,二者往往兼容并存,有偏重而没有偏废。

(四)艺术思潮同艺术流派的关系

1.涵义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西方艺术史上先后出现的古典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

2.关系

(1)相互联系

艺术思潮同艺术流派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有时,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往往同时出现,相辅相成、彼此影响。艺术思潮可以促进艺术流派的产生,而艺术流派又可推动艺术思潮的前进。

(2)相互独立

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有时又并不同步产生,二者并无必然联系,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立性。

艺术流派侧重从艺术史的角度来区分,艺术思潮侧重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把握,往往覆盖了多个艺术门类,涉及的范围广泛。

艺术思潮中并无艺术流派的出现,因为艺术思潮同艺术流派形成的条件有所不同,前者更倚重社会思潮和理论力量,后者更注重于艺术家创作实践,同艺术风格的关联更为密切。

(五)重要术语

1.卡塔西斯

拉丁文“Katharsis”的音译,宗教术语中是“净化”(“净罪”)的意思;医学术语中是“宣泄”的意思。许多学者对“净化(卡塔西斯)”有不同理解。

(1)朱光潜先生主张“净化说”,认为其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

(2)罗念生先生则把“卡塔西斯”译为“陶冶”。

(3)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净化”一般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2.净化

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净化是继共鸣之后不由自主地达到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净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接受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

(2)接受者可以因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而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3.领悟

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在潜思默想中对世界奥秘的洞悉与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等状态与过程,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4.延留

在艺术欣赏活动结束之后,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音乐音响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感情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引我们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或显或隐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就是艺术欣赏中的延留,是在艺术接受中进入高潮阶段的审美效果之一。使接受者产生延留时间的长短及延留效果的性质,是判断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