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0年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5字
- 2021-05-21 19:16:52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2.1 复习笔记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2)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3)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通过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社会工作价值观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重塑。
二、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基于基督教伦理的爱、关怀和责任三个重要因素成为社会工作者认同的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在崇尚法治和民主的环境里,社会工作专业对自身的实践发展出了一整套制度约束,这些约束体现在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和政策的使命、目标和责任里面。西方社会政治结构以民主为基础,强调公民自下而上参与,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里,体现了强调受助者参与和个人自决的伦理原则。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中世纪尤其是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人类日益关注自身的利益、需要满足和人的发展,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出于宗教教义、人道主义与政治统治等需要,逐步实施有限的社会救助和开始建立规范的社会救济法案,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开始逐步形成。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成为上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传递者,社会工作者担当着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正义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平等的重任。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和改革,新自由主义思想促成了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了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教的思想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寓含了深刻的福利思想。儒家传统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提出要注重“仁爱”,但这种“仁爱”也有上下秩序与亲疏远近之分,对传统的政治思想影响深刻。而道家却提出“无为而治”的观念,它主张顺应自然,并宣扬人应尊重生命,主张个性自由。在民间流传很广泛的佛教,则一贯强调“慈善、博爱,众生平等”,它对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幸福观等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社会共同进步的思想,与西方社会工作主张推进总体社会福利进步的观点相契合。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在中国社会里,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家庭家族互助,儒家伦理和礼制秩序,统治者推行的仁政形成了传统社会福利形式。
(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主要通过城市单位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改革开放后,如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都突出了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思想,在社会救助、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政策干预,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3)社会工作专业虽产生于西方,其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深受西方社会的文化体系的影响。但这些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同中国社会并非完全排斥。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大同”和现代政府所强调的“共同富裕”、“和谐与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所主张的推进总体福利进步和实现个人潜能的提升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