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基本概念

1.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英国在18世纪中叶,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具备的条件:18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本国和殖民地人民的剥削和掠夺,基本上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的圈地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了土地,为工业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力资源。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和与日俱增的商品需求,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英国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手工工场,且内部有精细的劳动分工。这些都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创造了条件,使大工业生产的出现成为可能。

英国工业革命最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 “飞梭”的发明,手摇纺织机的投入使用,水力织布机产生,特别是80年代中期经过改进的蒸汽机在工业中的应用,使劳动生产效率空前地大幅度地提高,这时大型的纺织厂开始出现。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了机器。英国的工业革命运动迅速地扩及法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这场革命引起了整个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变化。在漫长的中世纪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社会彻底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迅速地扩大着自己的阵地。

2.无产阶级

答: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中资本主要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是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现代无产阶级由于完全丧失了生产资料,并同现代的大工业生产相联系,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所以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工人相比,他们有着很大的不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工人阶级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前身,或称前无产阶级。在前无产阶级身上保留着相当多的农民习气和小生产者的狭隘性。他们当中许多人不时梦想恢复失去的那种小农或个体手工业者的独立地位,重新过不依赖于他人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思想上比较保守,目光短浅,看不到发展和未来,再加上手工工场生产规模的相对狭小和行会组织的分割,使得手工工场的工人不能广泛地团结起来,采取一致的行动,开展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3.阶级斗争

答: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势必产生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

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这场斗争就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带有政治的性质,没有发展成一个阶级反对一个阶级的斗争。当时工人反对雇主的斗争只局限于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这样一些经济目的,没有触及和提出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反对剥削制度这样一些根本性的政治要求。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还停留在反对机器生产和破坏机器的低级阶段。表明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十分发达,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性质没有被清楚地认识到和揭露出来。

而自19世纪30年代起,工业资产阶级相继在法国和英国取得政权,掌握了政权的各国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加深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致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起来。在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独立阶级的政治要求。尔后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都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从破坏机器和自发的斗争时期转到了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

4.社会问题

答:社会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凋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也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5.社会哲学

答:社会科学是一门对人类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团体活动的一般规律性进行研究的学派。到目前为止,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解释。社会科学不是社会学,社会学扩大了社会哲学的范围,而且它也没有强调社会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对社会的一般的普遍的规律的研究,而且也并不涉及社会学的特殊规律与技术性的方法的研究。社会哲学不是对社会学概念的解释和逻辑分析,它的缺陷在于过于强调思辨的研究,而把社会哲学的范围限制得过窄。

6.社会学

答: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作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人际活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经济体、城市、市场、政党、国家、文化、媒体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虽然“社会性”的定义在不同学派之间仍有争执,但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人,且对个人的行为跟认知有影响,这一点是大致上为社会学者所共同接受的。

二、思考题

1.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中叶前后首次提出,是日趋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具体反映,同时也是人类对社会及其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

(1)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

18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剥削和赤裸裸的掠夺,基本上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了土地,变成廉价的劳动力,为工业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力资源。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和与日俱增的商品需求,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当时的英国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手工工场,在手工工场的内部有精细的劳动分工。从而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创造了条件,使大工业生产的出现成为可能。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这段时间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工业革命,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各个经济部门的生产过程有了根本的变化。单一的、专门化的、不依赖于其他部门的生产已经不复存在,每个生产部门都变成了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业革命之后形成了这样一种生产关系:劳动产品的社会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产品却不属于生产它的劳动者,也不属于全体社会所有,而仅为少数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独占。于是便出现了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一矛盾称作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现代无产阶级开始出现和形成。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这在客观上为现代无产阶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现代无产阶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而逐步壮大。现代无产阶级由于完全丧失了生产资料,并同现代的大工业生产相联系,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所以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工人相比,他们有着很大的不同。

(2)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

正当19世纪2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开足马力前进时,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于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这次危机不仅席卷了英国,使英国的大批工厂倒闭,银行破产,使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解雇,而且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余地区,在荷兰、德国,乃至美国也都可以看到这场危机带来的影响:失业、饥饿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带有政治的性质,没有发展成一个阶级反对一个阶级的斗争。当时工人反对雇主的斗争只局限于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这样一些经济目的,没有触及和提出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反对剥削制度这样一些根本性的政治要求。而斗争又多是自发的、分散的、限于个别企业和个别工人团体之间,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斗争的规模一般也不很大。且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还停留在反对机器生产和破坏机器的低级阶段。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十分发达,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性质没有被清楚地认识到和揭露出来。

随着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以后周期性的出现,掌握了政权的各国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加深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致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起来。在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独立阶级的政治要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的社会动乱:犯罪、自杀、失业和饥饿,以及日益激化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的社会运行和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它促使社会思想家和哲学家进行思考。社会学作为从整体上和从发展机制上对社会进行综合具体考察的学科,就应社会的这种需要而出现了。

2.如何理解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答: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欧洲出现,经历了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1)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

古希腊时期,一些主要社会哲学思想代表着各个不同阶层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智者派具有典型的意义。

柏拉图。社会思想的代表作有《国家篇》和《法律篇》。

a.他在《国家篇》中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政治主张,其矛头指向当时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认为社会应由三个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是: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他们各有不同的社会职责。

b.他在《法律篇》里已不再提及他的三个等级的社会主张,而强调在各个家庭之间进行平分土地的重要性。

c.柏拉图在社会思想史上的贡献:他首先发现了社会分工这个事实,并指出了它对社会和人们的意义,以及由于经济的不平等所造成的某种类型的阶级斗争。还指出了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的意义,以及地理因素、教育和社会意识,特别是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但柏拉图的社会思想观,从根本上说来是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现实看做是理念的反映。柏拉图的思想观点反映了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亚里士多德

a.他没有沉醉于“理想国”的幻想,而是致力于揭示现实社会的规律。他不相信有绝对完善的国家或社会的存在,但他认为使现有的国家或社会变得相对好一些是可能的。

b.他在谈及社会结构时,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是由最富有阶级、最贫困阶级和处于二者之间的中等阶级组成的。认为中等阶级掌权最好,因为它是一个国家中人数最多的阶级,它能抑制上述两个阶级的对立,保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c.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探讨了社会革命理论,指出革命产生于社会不同阶级之间斗争的观点,而且指出政治制度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阶级差别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引起的。同时他还研究了地理因素,首先是气候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以此解释民族间的差别。他还看到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家庭、村落、城市乃至国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经济领域里,他第一个区分了产品的应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此外,他还断言:人是社会动物,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

智者派

智者派是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繁荣时代出现的一批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智者派最先发展了关于社会起源的契约理论。认为人类最早生活在“自然状态”下,在自然状态下的个人享有最充分的自由,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与人之间处于无休止的相互战争之中。这种战争状态使个人的安全和财产都得不到保证,为了结束彼此间的战争,人们同意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遵守一定的法则,组成社会,共同生活。

社会契约理论就其本质来说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它没有把社会看做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但社会契约理论的思想,较之关于人和社会起源的各种寓言和神话的描写,代表着人类在自我认识的道路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它毕竟是把人类的历史看做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神或神在地球上代理人的意志的产物。

(2)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中世纪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伊本·哈尔顿所作的贡献。

主要思想

a.他在《绪论篇》里,阐述了关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观点。认为历史学的任务不应是简单地描述历史事件,而应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社会现象的变化和运动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上的一切都具有自己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b.认为各个社会和民族间的不同是由于生物和地理的因素所造成的,特别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他强调把生产方式作为解释社会性质的基础,有人推崇他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先驱。

c.在谈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时,他认为一致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一致的反映,同时一致的社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模仿和同化的结果。他认为自私和仇恨是社会对立的根源,社会中的斗争和战争都是由于自私和仇恨引起的,国家衰亡的原因是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腐化堕落。

d.还注意到了劳动分工。认为只有进行劳动分工才能保证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劳动分工的结果形成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他从劳动分工这一事实出发,推论出了交换的必要,又由交换和供需关系推论出了商品的价格。

e.认为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和一成不变的,他把社会看做历史发展的过程。他指出人们最早生活在部落里,只是后来才建立了国家。认为国家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人们的经济生活也是历史形成和变化的。最初人们过着游牧的生活,不断迁移;后来才转入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直至最后才出现了城市,发展了城市经济和生活。

评价

伊本·哈尔顿的许多思想观点具有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性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看到了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他指出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和由于社会分工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社会发展服从于客观规律。当然,伊本·哈尔顿也不能完全摆脱他所处的时代赋予他的某些局限性,如在解释社会现象的终极原因时,仍归结于上帝的意志,尽管人们可以推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不愿意直接冒犯宗教的权威,仅具有象征性的表态意义。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发展,并为最终实现由社会哲学向社会学的过渡,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马基雅弗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

a.主要思想:他在《君主论》一书中,描述了在各种卑鄙动机和不道德的思想驱使和怂恿下的人们进行的令人发指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情景。同时他也看到了现实社会中阶级的冲突和对立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

b.评价:马基雅弗利没有对整个社会进行系统研究,而首先关心的是国家和政治现实问题,但是他的贡献在于,他是在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长期统治之后第一个进行自由思考和用世俗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现实的人。

法国著作家博丹

a.他在《共和六书》里,讨论了社会的起源和国家的诞生。认为社会最初起源于家庭,家庭不断扩大和发展,最后形成了社会。在博丹看来,社会是这样和平地产生。社会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为了从事手工业、商业、礼仪等类似活动而组织起来的众多小群体结合而成。而国家的形成则完全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是一个群体征服另一个群体的结果。

b.博丹还详细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地理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出:北方人身体强健,而性格粗野;南方人聪明,有教养,但身体虚弱;地处南北之间气候温和地带的人们兼有上述两者的优点。

社会契约论

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末,社会契约论在欧洲社会和政治思想中成为流行和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理论。社会契约论主要是在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反对封建统治斗争的思想武器。

a.基本思想是,人之秉性是天生自由的,世上的人们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用社会契约的形式来解释社会的产生和国家权力的本质。

b.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和卢梭

c.评价:社会契约论对于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学发展没有作出很大贡献,因为他们依然是在先验和抽象的基础上讨论社会和人的问题,而不是强调对具体的社会事实作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维科、孟德斯鸠以及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

a.维科

维科是继中世纪的伊本·哈尔顿之后第一个试图制定关于社会发展一般理论即历史哲学的意大利人。

他抛弃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认为人就其本性来说是社会性的。

他在《新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作为历史一般规律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维科所说的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是:神学阶段,在这一阶段神是历史的主宰;英雄阶段,在这一阶段军事贵族居于统治地位;人本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都享受着民主制度和平等权利。

维科是历史循环论或周期运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上述三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和周期性地反复。不过这种循环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沿着螺旋形的上升路线进行。

b.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对早期的人类地理学思想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

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成为政治理论史和法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提出了基于道德、荣誉和恐怖进行政体分类的三项原则。

他还提出了政权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的思想,认为这三种权力应当分立、相互制约。

他认为气候影响人体结构,通过人体结构影响人对社会的看法,所以地理气候与政治不是无关的,立法的责任就在于要减少和消除这种影响。不过,孟德斯鸠已经注意到除气候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如法律、宗教等)对政治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增大。

他还提出必须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整体,应对社会整体及其各种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的思想。

政治经济学

a.马尔萨斯

英国当时的经济学家,是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人口增长趋势快于生产增长的理论,认为如果不对人口采取有效控制,任其自然增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马尔萨斯较早地发现和注意到了人口问题,在这一点上应当给予肯定,但他关于造成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的途径,至今仍有争议。

b.法国的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是路易十五的宫廷御医魁奈。他的著作《经济表》最先用图表描绘了整个经济体系。魁奈坚信自然法则学说,认为在经济领域里自由放任就是遵从自然法则的表现。这一学派后来之所以得名为重农学派,是因为集合在魁奈旗帜下的思想家们反对重商主义政策和理论,认为土地或农业才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在他们看来,其他生产形式只是将农产品改变为可供消费的形式,并不创造超过生产费用的净剩余。因此,他们把非农业的工人统统看成是非生产阶级。由此不难看出,重农学派对于经济现象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

c.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派

英国古典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了货币、利润、地租和工资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资本家、工人、自耕农和佃农——的存在。他们还指出了由于社会分工带来的专门化和人世间的不平等。他们与重农学派的不同是,比较准确地研究了经济现象并确定了一系列的经济规律。

“常识”哲学学派

苏格兰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弗格森(1723—1816)对社会思想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他依据当时人种志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成果,在1769年发表了《市民社会史》一书,书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的思想,这三个阶段是:未开化时期、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他关于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至今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正确的。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加深,导致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但它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对促进社会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被许多人推崇为社会学的先驱和奠基者,因为他最先提出使“社会哲学”置于科学体系之首,赋予它实证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的科学。圣西门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那样是有规律的。

圣西门对于社会的改造给予极大的关注。他把社会分成生产者和非生产者,生产者包括实业家和工人,非生产者系指封建地主贵族和国家官吏。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因此生产在社会生活中应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圣西门确信当时的欧洲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他认为这场危机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即工业制度的过渡引起的。认为,摆脱这场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本身又取决于思想意识的转变。

圣西门关于阶级社会的发展经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最终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思想,后来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得到确认和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于社会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黑格尔强调所有社会现象都是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它们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尽管他对历史的发展过程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黑格尔继莱布尼茨及其他先辈之后明确区分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概念,从而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澄清了概念,提供了理论根据。

自然科学

作为社会学理论前提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社会学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自然科学的成果反映在哲学思想上,通过哲学思想又直接影响到社会学。康德的星云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促进形而上学的瓦解、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方面起了革命的积极作用。康德的星云学说使牛顿的稳定的太阳系变成了历史过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证明整个有机界,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长期发展的结果。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以及胚胎学说也从另一方面促使了关于世界的辩证观点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