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课后习题详解

1.试论述资产阶级各派别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的基本情况。

答: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纷纷在海外创办各类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变成“保皇派”或“保皇党”。自1898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的报刊有30多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并开办了中文报刊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国闻短评”。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停刊。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该报是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模式创办起来的,半月刊,封面有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并有重要内容的目录。内容共分25个栏目。《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最终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2)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这段时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步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革命派的办报活动空前发展的时期。海外共出版革命或有革命倾向的报纸有60多种。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报纸专载新闻和评论。《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于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共存在了13年零8个月。

在《中国日报》的带动和孙中山的指导下,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粤港和南洋等地出版了很多革命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世界公益报》1903年12月29日创刊于香港。郑贯公与黄世仲、崔通约等集资,郑贯公任主编。日出两大张5万字,号召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由于言论过于激烈,引起股东们担心,曾要求他改变办报宗旨。郑贯公与股东们力争,但毫无结果,乃自行告退。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报》,自任发行人兼总编辑,以“开智社”的名义发行,主要执笔者有陈树人、胡子晋等。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烈。时人称其“一纸风行,为省港各报之冠”。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危”,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夷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1905年11月26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报纸《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6万至8万字。在《民报》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辞》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根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一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

a.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b.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

c.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3)资产阶级立宪派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资产阶级立宪派创办的报刊大多集中于国内,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纸只有《政论月刊》。《政论月刊》1907年10月创刊,是梁启超在日本组建的政闻社的机关报,该刊明确宣布以“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为目标,鼓吹立宪。清政府对这项活动并不支持,1908年3月勾结租界当局,以“纠结党羽,化名研究时务,阴谋煽乱,扰害治安”的罪名查封了政闻社,《政论》也随之停刊,共出版了7期。

2.试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活动。

答: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从一开始就以报刊为武器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战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有:

(1)孙中山的办报活动

孙中山与《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1903年曾与保皇派广州《岭南报》笔战,后又与香港保皇派的《商报》论战。

《中国日报》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的。该报由孙中山定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意。《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所继承。

孙中山与《民报》

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6万至8万字。发刊词由孙中山署名,刊登在第一号的首页,第一次用文字全面地诠释了他的政治主张。《民报》的发刊使革命派有了一个旗帜鲜明的宣传平台。

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刊宗旨。在《民报》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辞》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根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一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此外,《民报》还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该报1910年2月终刊。

(2)郑贯公的办报活动

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粤港和南洋等地出版了很多革命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

《世界公益报》

《世界公益报》1903年12月29日创刊于香港。郑贯公与黄世仲、崔通约等集资,郑贯公任主编。日出两大张5万字,号召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由于言论过于激烈,引起股东们担心,曾要求他改变办报宗旨。郑贯公与股东们力争,但毫无结果,乃自行告退。

《广东日报》

退出《世界公益报》之后,郑贯公重新集资,以股东们不得干涉言论为条件,于1904年8月31日另创《广东日报》,自任督印人兼总编辑。该报自称以“发挥民族主义,提倡革命精神”为宗旨,主张以暴力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由于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该报曾发表《炸药之二十世纪》、《暗杀主义说》等文章,鼓吹用暗杀手段来推进革命。1906年4月停刊。

《有所谓报》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报》,自任发行人兼总编辑,以“开智社”的名义发行,主要执笔者有陈树人、胡子晋等。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烈。时人称其“一纸风行,为省港各报之冠”。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1906年夏天,正当郑贯公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瘟疫在香港流行,他不幸染疾而亡,终年26岁。

(3)章士钊与《苏报》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898年冬,转让给了陈范。该报起初是保皇性质的报纸,后转为革命派报纸,资产阶级革命派著名报人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在他的主持下,《苏报》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增辟和加强“舆论商榷”、“时事要闻”等栏目。随后,又极力向读者推荐邹容所写的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发表章士钊的论说《读〈革命军〉》、章太炎写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等文,驳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并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彰显了这家报纸的强烈的革命倾向。

(4)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鳞,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报刊活动家。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曾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苏报案被囚,1906年出狱后,被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上海光复后回国,曾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晚年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

(5)秋瑾的《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创刊于1907年1月,主编秋瑾。秋瑾(1877—1907),著名女革命家,笔名竞雄、鉴湖女侠,绍兴人。1904年到日本留学,加入光复会等革命团体,1904年曾在东京创办妇女革命刊物《白话》月刊,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被推举为评议部部长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回国筹划起义,1907年办《中国女报》,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了两期即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

(6)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神州日报》

于右任(1878—1964),名伯循,陕西三原人,年轻时中过举,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从事革命办报活动。《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日发行量过万。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竖三民”

a.离开《神州日报》后,于右任继续筹款办报,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较《神州日报》时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后因该报揭露甘肃荒灾中官吏侵吞赈灾款被查封,于右任也因此入狱。

b.于右任出狱后,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民吁日报》创刊不久,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我国东北进行阴谋活动,该报连续发表《伊藤怪物之行踪》、《满洲风云日急》等文章,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并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该报又发表文章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说伊藤之死罪有应得。日本政府恼羞成怒,11月初日本驻沪总领事向上海道蔡乃煌施加压力,以“任意臆测,煽惑破坏,幸灾乐祸,有碍中日两国邦交”为辞,要求惩处该报,致使该报只出版了48天就被查封,并被勒令“永远停止出版”、“机器不准作印刷报纸之用”。

c.《民吁日报》停刊后,经过一年的艰苦筹办,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创办起《民立报》。该报创刊之初,言论还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日趋激烈,称清朝官吏为“民贼”,设立专门刊登贪官污吏罪行的《民贼小传》专栏,痛斥清政府为“倒行逆施之政府”,公开支持四川的保路风潮,详细报道革命党起义诸役的情况,公开预言“民党”即将“战胜政府”。该报日销两万多份,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1911年7月,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由于《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3.苏报案的基本情况。

答:(1)“苏报案”的起因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起初是保皇性质的报纸,1902年后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舆论阵地。1903年6月,《苏报》刊文对邹容撰写的宣传小册子《革命军》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6月29日,《苏报》又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登了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部分文字,痛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还在文中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苏报》公开大声呐喊革命,为清政府所不能容忍。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由上海租界工部局发出拘票,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

(2)“苏报案”的经过

章、邹被捕后,清政府向租界当局交涉,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邹交给清廷审判,但遭到了租界当局的拒绝。7月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苏报案”,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1903年12月中旬,租界会审公廨判处章、邹永远监禁,其余人开释。这一判决遭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后,租界当局不得不于1904年5月21日重新开庭做出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

(3)“苏报案”的结果和影响

《苏报》案的结果,是革命派的胜利,清政府的失败。清政府在中国领土上同自己的臣民打官司,却要由租界当局来审判,在国际上颜面扫地。而章太炎、邹容在审讯过程中慷慨陈词,把法庭变成了宣传革命的讲坛,把押解路途变成了示威游行的场所,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社会舆论的推崇。

“苏报案”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的办报宣传活动并未受挫,反而有所发展。“苏报案”和章、邹二人的狱中斗争扩大了革命思想影响,促使了革命政治团体的成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比过去积极了,划清了革命派和保皇派的界限,确定了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纲领。

4.1902年后中国本土报刊事业的发展状况。

答:1902年之后,随着“报禁”、“言禁”的废除,慈禧“新政”的成果开始在报刊界显现,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慈禧实行新政之后的十年间,中国的各类报刊齐头并进,各有进展。表现为:

(1)商业报纸发展加快,形成了一批较有规模、注重经营、比较成形的商业报纸,如上海的《申报》、《新闻报》。

(2)涌现了一批以西方的新闻业为榜样,既重视经营,也重视社会效益的民办报纸,如上海的《中外日报》和北京的《京话日报》。

(3)支持维新变法的一些知识分子借“新政”开张、“言禁”稍弛的机会,重新恢复了办报活动。创办了以天津《大公报》、上海《东方杂志》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力的报刊。

(4)革命派在国内的办报活动开始崭露头角。一些明显倾向革命的报刊在上海、武汉等一些革命党人比较活跃的城市开始出现。由于清政府和外国租界当局的干涉,这些报刊大多受到压制,旋起旋灭,但这些报刊不为所动,常常前赴后继,越战越勇,产生了很多彪炳史册反压制的事件,如“苏报案”、“大江报案”等。1905年是一个分水岭,1905年以前革命派的报刊活动只是吹皱一池春水,这以后渐成燎原之势。

(5)立宪派报刊有了较大的发展。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后,立宪派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但随着立宪的破灭,这些报刊也纷纷关闭。

(6)新式官报开始兴起,并逐步取代了旧式的官报,成为政府的喉舌。这十年间,清政府还尝试制定新闻法,力图用法律来控制和约束新闻事业的发展。但在内容的制定和现实执行上,均不甚成功。

5.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答:中国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早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就已渐成体系,其主流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他们的办报主张较之林则徐、魏源等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开明官员和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的维新派思想家们,又前进了一步,其中以梁启超的思想最系统和完整。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

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都十分重视报纸在“上下通达”中的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康有为认为报纸“可通时务”,政府应该“设报达聪”。“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总结了维新派三年来的办报经验,把报纸的作用归纳为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严复也认为报刊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但他强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谭嗣同的新闻思想更多体现出民主主义意识,他在《湘报后叙》中认为,报纸一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具”,二要反映人民的声音。谭嗣同的办报主张已经比康、严等人更为进步。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维新派新闻思想中最典型,是维新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形成了以下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

a.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

梁启超认为一个国家的强与弱,取决于国情的通与塞。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同时,梁启超对怎样才能发挥“去塞求通”的作用,还提出四条要求,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和“旁载政治学艺要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

b.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

1902年梁启超在《敬告同业诸君》(载《新民丛报》第17期)一文中说:“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没有权力办不成事,但权力过大而又不受监督,就会滥用职权,所以需要作为“国民公意的代表者”的报纸,像父兄对待子弟那样去监督政府,才不至于走向腐败。他还认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因此需要报纸“若孝子之事父母,若良师之诱蒙童”那样去向导他们。并提出为何、如何、由谁来监督和向导的问题。

c.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在为《清议报》出版第100册而写的《祝辞》中提出了以下的四条办好报纸的标准: “宗旨定而高”、 “思想新而正”、 “材料富而当”、 “报事确而速”。

d.健全舆论的主张。

他认为报刊要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尝试、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e.提出办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浸润的方法是指“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是指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醒。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革命派的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逐渐取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主流。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引进和极力鼓吹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如秋瑾就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作为其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

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这一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均承认自己报纸的党派性,自称“党报”,但革命派更坦率,还称之为机关报。他们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为榜样,自觉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纲领和主张。

党报要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报纸是“舆论之母”,《民报之六大主义》一文中,胡汉民也提出革命报纸通过言论制造舆论的过程。而在制造舆论的过程中,孙中山更强调要“言论一致”,具有“恒心”。

党报重视民意。

革命派创办的报纸,大多以“民”字命名,如“民报”、“国民”、“民呼”、“民吁”、“民立”、“民声”等。他们甚至认为:“记者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承认其为代表者。”党报应该反映人民意愿、代表平民利益,是“社会公器”和“国民代表”。

6.试介绍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业务的进步情况。

答: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报刊形式的改变

报刊的形式,在1902年前后,开始由书册式逐步向单张印刷的近代西方报纸靠近,1904年以后,采用白报纸两面印刷的对开日报越来越多,如上海《时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全都是对开大报。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报纸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一般报纸已兼有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方面的内容。

(2)报纸版面的变革

在版面的安排上,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抄,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次为本埠新闻”的框框。由于电报的普及,新闻专电也开始成为报纸的重要内容。专电、论说或重要的消息和通讯都可以上头条。编辑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横栏由3栏变成5至7栏,字行缩短,版面也灵活起来。报刊字体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内容重要程度使用不同字号字体。栏目设置越来越细致,甚至出现了《答问》、《邮筒》、《来信》、《来书》等与读者加强联系的栏目。新闻标题一改过去那种按地区归类、一文一题和题文同一字号的做法,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3)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

各报刊均以论说为重,甚至一天的报纸上有数篇论说,论说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和声望。一般评论已不像维新运动时期那么冗长,评论的形式也日益多样,有“社论”、“社说”、“时论”、“代论”、“来论”、“时评”和“编者按”等。“时评”这种形式始于《时报》,就当日某一新闻配发短小精悍、鞭辟入里的言论,深受读者欢迎。后各报纷起效法,著名的有《神州日报》的“时事小言”栏,《民呼日报》的“公言”栏等。“编者按”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当时大多为一事一议,置于新闻的后面,用“按”、“本馆按”、“记者按”、“记者曰”等字样开头,然后就新闻中的某一事件进行评论。

(4)新闻的质量提升

中国早期的报刊,由于通讯手段落后,内容大多以评论和一般文章为主,新闻所占的比重不大。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由于通讯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上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多变,新闻报道的数量大大增加,大型日报每天刊登的新闻稿一般有20至30条,多者在50条以上。新闻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开始划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等不同门类,在固定的版面上刊载。新闻报道的体裁也日益增多,既有简明扼要的专电,也有篇幅较长的快讯,既有对某一事件的追踪报道,也有对全局形势的综合分析报道。除消息外,作为新闻新体裁的夹叙夹议的通讯也开始在报上出现,当时称为“通信”或“纪事”。为了及时获得新闻,不少报纸还建立起了一支专业与业余结合的记者队伍,有的报刊还在外埠聘请通讯员和“特派访员”。

(5)新闻摄影图片的广泛运用

1876年上海《格致汇编》最早刊登铜版镂刻照片,1901年《大陆报》和《万国公报》开始刊出影像逼真的铜版印刷的新闻照片。至此,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开始登上了中国报坛。

(6)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

《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庄谐丛录》(后改名为《快活林》)等著名的文艺副刊,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申报》的《自由谈》创刊于1911年8月,由王钝根主编,初创时其内容多为滑稽小品,如“游戏文章”、“海外奇谈”、“岂有此理”、“博君一粲”等,后不断充实内容,加载文艺作品,与正刊相配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