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选拔及培养的机制探索

虽然我国很多省市和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选拔和培养方面持续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上仍处于自发阶段和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部分有识之士的坚持,或者个别领导的过问,一些地区或学校甚至把它当成一种获取政绩的噱头,轰轰烈烈弄个三五年就不见踪影,这样的选拔培养方式显然成效堪忧。要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早期发现工作,仅仅依靠家长或教师凭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和督评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发现苗子”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于此,建立拔尖创新人才苗子选拔培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引导,提供机制保障

在我国,政府是办学的主体,各级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规模等均受政府的极大影响,在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方面,政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政府层面建立相应的引导激励机制,是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选拔及培养的保障。

(一)立法保证超常教育的顺利实施

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引导规范,比如美国的《天才儿童教育法》《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英国的《学校:获得成功》,韩国的《英才教育振兴法》等,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些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立法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苗子发现及培养的顺利实施。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施细则,使之有法可依,确保拔尖创新人才苗子能得到持续有效发展,避免热极一时或者无人问津的现象出现。

(二)设立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专门机构

由于现在我国各地的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几乎都差不多,这种安排对于一般的学生问题不大,但对于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来说就显得极不适应。要让每所学校都派出专门的教师,为少数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难度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一般是政府部门会把这项工作归并到一些组织机构中去,这些组织机构因为事务繁杂或人手不够,严重影响了“苗子”发现培养工作的落实。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早期发现和培养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士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为此,政府可以参考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立拔尖创新人才专门培训学校(机构),并为他们单独制定教材,聘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加大对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教育的投入力度

我国的教育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2015年才达到4.26%,在世界各国中属于偏低的国家之一,大量的欠账严重地滞迟教育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方面的投入更是几乎没有。而各地自发的一些尝试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提供支持,恐怕最后也会是昙花一现,不能持续。因此,政府部门应拨出专款,给予幼儿园和学校以及专门机构,作为开展“苗子”发现培养工作的专项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确保初等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发现及培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学校变革,提供培养平台

学校是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关键场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为此,学校应从全方位进行变革,以利于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选拔培养。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屡发训令,要统一大学的课程教材和学生成绩考核,引起了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的普遍不满,并呈送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教务会议就教育部课程设置诸问题呈常委会函》,文中提出了多条反对意见,包括指责教育部“束缚驰骤,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权、能分职,事乃以治”,如果实施,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一科员之不若,在教授固已不能自展其才;在学生尤启轻视教授之念”等,当局碍于联大教授们的名望,也就默许了。

而就是这个西南联合大学,短短8年时间,就培养出日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其中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时至今日,当初那些“统一课程”“统一考核”的观念非但在大学存在,在各个教育系统都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并美其名曰“部颁标准”。所以,你到中国的最北方或者到中国的最南方去看,课程设置几乎一样,甚至连教材都几乎一样。但是否适合学生就不管了。这样硬性规定的结果是,无论你到哪个学校去,都是上一样的课程,无论你有哪方面的特长,都用固定的尺子比量。所以,无论各个学校外表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同,其内容都几乎一样:一样的作息时间,一样的课程安排,一样的教学,一样的考试……似乎所有人都只是固定程序里的一个产品,设计者或帮助者(教师)要做的只是用固定的思维去完善自己的设计而已。看起来公平合理,其实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它藐视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天分,培养出大批没有个性、缺乏思想的所谓“精英人才”。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允许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看起来应该拍手叫好了。问题是,这些课程不纳入考试范畴,而现在评价学生的好坏,基本上唯一标准就是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所以那些课程要么没有,要么形同虚设。全国各地考试的科目仍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就如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因为服装式样的单一和色彩的沉闷被西方人形容为“蓝蚂蚁”。我们现在穿的衣服虽然是五彩缤纷,但我们受的教育是否还是一群“蓝蚂蚁”,我们的内心是否还是一群“蓝蚂蚁”?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按照理智的判断,我们可以分辨出两种计划:一种是在特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细节安排,另一种是对一个无法达到的整体进行全盘计划,后一种计划是会造成灾害的。”我们面对的是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和充满灵性的个体,但我们却想用一个简单的思想去进行“全盘计划”,其造成灾害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有如此庞大的教育和受教育人群,各个地方的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国家、社会的需要设置课程,没有必要整齐划一,搞得如流水线上的机械产品,一模一样。

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育人标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根据当地学生的生源结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甚至种族分布等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既有面向多数学生的普通课程,也有针对资质卓绝的部分学生的专门课程,并配备相应指导教师,使各种条件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

根据加德纳关于智力的理论,具体分析学生智力拔尖维度,分别配备专门教师教授引导。也可以聘请专门人才担任培养教师,比如,言语—语言智力方面,可以请作家、诗人、演说家、社会活动家等担任;逻辑—数理智力方面,可以请科学家、数学家、律师、法官等担任;音乐—节奏智力方面,可以请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等担任;视觉—空间智力方面,可以请建筑设计师、画家、雕塑家等担任;身体—动觉智力方面,可以请舞蹈家、外科医生、运动员等担任;交往—交流智力方面,可以请谈判专家、咨询人员、营销人员担任;自知—自省能力方面,可以请哲学家、心理学家等担任。具体课程设置由学生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处理。

(二)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有一幅漫画专门讽刺中国的教育:一群有着各种形状脑袋的孩子进入一所学校,出来之后全部都成了一样的图形——可见教育的威力!

教育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而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把不合“规矩”的统统去掉。也就是说,如果教师想要的是土豆,即使你是南瓜、萝卜、茄子甚至大白菜,他一样得把你变成土豆;当然,如果教师要的是樱桃,即使你是苹果、桃子、香蕉,他也要把你变成樱桃!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们的教师就在扮演学生监护人兼塑造者的角色。首先教师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模样,于是就试图把每个学生都照那样塑造,不符合要求则毫不犹豫砍削删减,直到满意为止。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理论,人有7种智力,分别是语言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学校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发现学生各自的能力,并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展,而不是要把他们按照标准的要求生产成为一个个的机械零件。

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师生交流最多的地方。在这里,知识如海洋般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天文地理,飞鸟走兽,人际关系,远古未来……一切都充满神奇而迷人的光芒。

在这里,有睿智的思考,思想的碰撞,真理的辨析,语言的交锋。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告诉学生,学生可以接收,也可以质疑争辩,或者提出另外的方案意见。

在这里,教师不必整堂课都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学生能看懂的不讲,学生之间能帮忙学会的不讲,学生没有问题的不讲。

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前面是羊肠小路或者康庄大道,无论是潺潺小溪或者滚滚大河大海,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体会,去实践。

知识的接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带到起点,然后与他们一起走向终点。在其中,教师可以引导、指点,但绝不背着他们、抱着他们、拉着他们去走、去跑,甚至看都不让他们看,就直接把他们带到终点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知识的接收是一个允许不断犯错的过程。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心态是宽容而平和的,并根据学生的心态去体谅他们,矫正他们。绝不会只用简单的对与错去衡量学生,或者用成人的思想去要求他们。

在这里,学生不是泥团面粉,不是砖瓦石块,也不是螺丝钉;他们是树苗,是花草,是种子,他们有自己独特而美好的生命,有自己自由生长的空间。

在这里,教师不是工人,也不是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标准、设计程序、勾画蓝图、生产产品,并把不符合标准的称为次品和废品,或者修改,或者淘汰。教师更应该像一个农夫,松土、培根、浇水、施肥,让他的植物能够自由舒适地成长。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保护学生的个性,鼓励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思考,这样他们成长起来,才不会成为人云亦云,畏首畏尾之徒,而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成为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奴才。

(三)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每天基本上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而在学校的时间几乎占了他们整个时间的二分之一。这个时间,又是他们学习知识,完善人格的最重要的时间。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里,学校应该是沃土,是良田,是阳光、空气和水分,不是实验设备,不是生产车间。它不需要豪华气派,不需要多么现代,但是,它的校园是雅洁的,它的教室是温馨的,它的每一面墙壁可以说话,它的每一条走廊都令人喜爱,甚至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充满生机,富有灵气。

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是教师喜欢的小伙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都是良性而互动的。学生们尊重教师,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们喜欢学生,但绝不会变成毫无原则的溺爱。在这里,没有奴颜婢膝,没有居高临下,没有嫉妒中伤,没有尔虞我诈。人人都是平等而自信的,不会向权威屈膝,也不必向威权膜拜。浩然正气,勤勉努力,积极上进是大家公认的准则;以学校为家,为学校争光是大家渴望的荣誉。

在这里,有公平合理的竞争,有你追我赶的热潮,有孜孜不倦的探索,也有互相搀扶的身影。无论你是作文高手或者数学奇才,无论你是体育尖子或者音乐天才,你都能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也许你平平凡凡毫无特点,也许你学习不好身体欠安,甚至你有点调皮有点捣蛋,但是,你同样能获得尊重获得照顾,并在同学的帮助、教师的关心下慢慢改正自己的弱点共同前进。

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学校应该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诸方面进行全方位打造,以理念文化为核心,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引导师生的行为,美化学校环境,尊重过程,尊重个体,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吸取阳光雨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而健康的成长。

(四)建立系统而全面的评价选拔机制

从隋炀帝创立科举制以来,一千多年过去了,一张考卷定终身的考试选拔制度似乎并没有什么进步。单一的评价选拔机制导致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到教师家长,都变得急功近利,唯分数至上。相应地,孩子从出生以来,就被教育成听话的孩子,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教师的话,在单位,自然要听领导的话了。

我们的教育,就是听话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史,就是一部听话史。我们的考试,更是把听话制度发挥到了极致。不但要听话,按照问题一个个地填鸭,而且还要严格按照出题者的思路和意图去填,以免一不小心,就填错了。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考试中过来的,月考、半期考试、期末考试,然后有小学毕业的小考、初中毕业的中考、高中毕业的高考,当然还有本科毕业考硕、硕士毕业考博,这一路考下来,不经过成百上千次形形色色的考试,那是休想出头的。

如果这些考试,能对学生的发展有利,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也罢了,关键是我们的考试没能承担起这个功能,相反,它还在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已经变成了摧残学生的机器。

为此,学校应建立多种形式的选拔评价机制,让不同层次、不同资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思维的学生都能得到中肯的评价,既能选拔出全面发展的卓绝之士,也能让那些偏才、怪才、鬼才不至于被一棒子打死。相反,还能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得到良好的培养,让各种人才健康成长。

比如,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苗子选拔委员会”,人员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选拔:①单科考试选拔。每个学科单独设置考题,成绩名列前5%的学生就有资格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苗子。②教师实名推荐。每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观察情况,实名推荐两三名优秀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苗子。③学生海选。每个学生可以推荐一二名自认为最优秀的学生,并根据总得票的多少选拔3%~5%的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苗子。以上方式选拔出来的人选最终都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苗子选拔委员会”通过考核确认方为有效。

三、家庭、社会协力,共建成长网络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同时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家风的家庭在支持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能给予孩子很多的精神支持,而不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负面的影响,就如有人归纳的,进步五天(学校),退步两天(家庭)。此外,社会风气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一)改变落后教育观念,鼓励孩子创新精神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孩子们最初认识外界,到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家长都是参与者。为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改变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全面了解孩子的个性、资质、兴趣爱好等,根据孩子独有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不宜随便跟风,看到别人学钢琴就去练钢琴,看到别人练舞蹈就去学舞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放下身段,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对于他们的奇思妙想不是呵斥嘲笑,而是鼓励支持,让他们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敢于思考,敢于创新。

(二)开展各种展示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社区、培训组织、民间机构等都可以利用节假日在当地组织各种展示活动,从标本制作、科技模型、机器人设计到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各种才艺展示等,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既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也为各种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多种选择。目前各地的培训机构也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各级考试的补习机构,收费昂贵,功利性强,选择面狭窄,尤其是科技创新类的培训非常罕见。这其实是与家长、社会的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的。考试选拔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而且要能立竿见影看到成效,所以,本来学生在学校就学得非常辛苦了,一到周末或者假期,就被迫参加考试科目的补习,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学习兴趣及特长。要改变这种单一而极端功利的现状,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既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又不忘社会的担当。

(三)建立适合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成长的文化环境

环境就如土壤、阳光、空气、水分,良好的环境能让种子很快生根发芽,恶劣的环境可能只会让种子枯干而死。构建适宜的文化环境,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为此,小至家庭,大至整个社会,都应该为之出一份力。在电影、电视里,我们应该有拔尖创新人才的身影;在网络上,我们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戾气;在报刊杂志里,我们有专门的版面鼓励拔尖支持创新;在街道、社区的工作里,我们有专人负责文化环境的建设;在公益广告、宣传标语里,我们都能给创新一片天地……当整个社会都能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各种奇思妙想甚至无伤大雅的搞怪行为时,当大家把关注的目光从歌星影星身上投向拔尖创新人才身上时,这样的文化环境就形成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几千年的重农轻商,长期形成的祖宗之法不可更改的思想,让创新的种子在我国面临严酷的境地。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洗礼一遍遍震撼国人,创新的火花才渐渐被人所认可。放眼世界,中国诸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严重紧缺,而各种竞争,最后都会落实到人才的竞争。建立完善的拔尖创新人才苗子选拔机制,可以根本解决各自为政、小打小闹的局面,让各种拔尖创新人才苗子得到很好的发现培养,让整个国家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层出不穷,大量涌现,为国家的进一步繁荣富强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