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融经济学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动乱,正是典型的蝴蝶效应式连锁反应。危机与每个人相关,遗憾的是,不少人只是简单地知道一些表象,并不十分了解其中的缘由。

次贷危机:一只蝴蝶搅起一阵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最早由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动乱,正是典型的蝴蝶效应式连锁反应。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次债危机。具体来讲,2007年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大量倒闭,投资基金在众多压力下被迫关门,股票市场因此发生了剧烈地动荡,从而引起了金融界的一场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的初步出现是在2006年的美国,2007年的8月逐渐蔓延到欧洲甚至日本。显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金融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金流动性的匮乏。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是指银行和一部分贷款机构向那些信用等级不高、收入相对较低、不能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的借款人发放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一般实施的是零首付,不过贷款者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这些贷款者之所以去贷款,是基于美国房产市场的不断升温。但是,一旦房价下跌,银行贷款机构的利率上升,这些收入本来不高的贷款者的还款压力就会不断加大。

一般地,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是由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综合组成的偿还手段。也就是说,借款者在买房的头几年内是用固定利率来补还贷款的,之后用的是浮动利率。这样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借款者的还贷压力也就随之加大。

本来信用等级就不高的借款人由于收入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还款的违约率不断地上升,银行贷款机构不能及时地收回还款,即使是没收房产也是于事无补,从而导致银行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

在美国的房产抵押贷款当中分为优级抵押贷款、次优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三种。这是以贷款者的信用等级来界定的,优级贷款者一般有着固定的高收入,信用等级较高,一般能出具全面的贷款资料证明,虽然利率相对较低,但是这种贷款存在的风险较小;次优级贷款风险相对较高,但是收益也相对较高,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次级贷款的贷款者一般没有固定的收入,信用等级较低,有的还有信用污点,他们一般不能出具全面的相关资料证明。这种次级贷款的还款利率很高,其风险性也相对较高,适合中低收入者。

由于2007年6月以前的美国房产市场受政策等原因的影响正处于持续升温阶段,人们的购房欲望十分强烈。那些贷款机构充分地利用证券这一有效的金融工具将住房贷款证券化,推出了次级抵押贷款这一新的贷款模式。对于那些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次级抵押贷款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拥有自己的房产,而且只要房产市场一直处于升温的趋势,他们完全可以用房产作抵押借新款偿还旧账,必要时还可以卖掉房产来避免将会出现的违约。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房贷机构可以拿到高于优级贷款几倍的利润。在人们预期的房产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各种新的次级抵押贷款纷纷推出。而与此同时,隐藏在这种贷款商品背后的系统性风险却被忽视了。

好景不长,随着美国房市的降温和银行短期利率的不断升高,次级抵押贷款人由于采取的是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还款利息也不断增加,还款压力越来越重,再加上房产本身价值的缩小,大量的违约现象不断发生,违约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导致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于是次贷危机就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作用下发生了。

首先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是那些销售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贷款机构。2008年1月以来,大量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企业遭受到了巨额的亏损,有的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作为美国最大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公司,也走入了那些申请破产企业的行列。同时,一些贷款机构将部分贷款产品证券化后转给了投资性的基金。伴随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不断深化,这些涉及次级贷款产品的投资基金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随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其他金融领域也受到了极大影响。银行一时间纷纷升高其贷款利率,极力地降低贷款业务。全球金融流动性不足的危机进一步加剧。此时,美国各个央行不得不筹集资金注入市场,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危机。无疑,这将会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自2007年8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其强大的破坏力,从美国一直影响到欧洲、日本,甚至全球。其破坏的领域从信用贷款市场一直延伸到全球的资本市场,同时也由原来的金融领域一直扩展到全面的经济领域。

至2008年9月,全球的经济都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不同程度的破坏。据估计,全球经济因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越了5000亿美元。

经济体系是如此强大,也是如此脆弱。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两大教训:第一个要吸取的教训是,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去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第二个教训是,要关注金融创新的隐患。美国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监管又没跟上,这就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石油危机: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20世纪以来石油就被人们称之为“工业血液”。石油危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石油问题,它是石油政治的争执,甚至会发展成石油战争。

全球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三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鲜为人知的是,这次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英美石油巨头和金融投机者在政府支持下精心策动的结果。至于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世界能源流通,并借机牟取因石油溢价而产生的巨额利润。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从而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产量的剧减,促使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每桶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石油危机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以美国为例,油价上涨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开支:其一,推高通胀率,美元对内贬值,物价上涨。石油在美国CPI中的权重为9.698%,2005年6月到2006年9月(房屋成交量大幅跳水前两个月),石油价格自45美元/桶上涨到70美元/桶,美国通胀率自2.53%上升到4.69%,在2.16个百分点的通胀率上涨中,石油涨价贡献超过了1.5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在其最高涨幅时的幅度不及能源价格上涨幅度的一半)。其二,石油涨价使得石油方面的开支增加,美国消费者在2006年时的能耗支出占家庭开支比重比2003年时增加了30%。此时,消费者明显体会到钱不值钱了。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和经济的发展,甚至对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产生了影响。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所以,每当美国感到自身发展不对头的时候,就会动用石油这张牌。

粮食危机: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它的力量是足够惊人的。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愈演愈烈的粮食危机又一次笼罩着全球。据统计,全球米价自2008年以来短短不到半年间,平均飙涨了近3倍,在印度,每吨达到1000美元,全球基准的泰国中质大米的指示性报价达到每吨950美元至1000美元,而在3月之前,这个价格仅为330美元左右。而小麦在过去一年来上涨了两倍,在2008年2月间,居然一日间飙涨了25%。

粮食价格的涨幅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粮食短缺现象在全球也越来越严重。从供需关系上来看,粮价飙涨似乎是供需失衡下的投影。全球粮食的生产供应远低于当前全球民众的生存需求,以至于粮食价格节节上涨。在这种残酷的市场规律主导下,越是贫困地区的民众就越容易被飙涨的市场价格排除在外,无力购买粮食而面临生存危机。

粮食危机对富国或跨国企业公司而言却是捞钱的大好时机。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连续降息,释放出大量“热钱”,由于美国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投机资金对大宗商品的炒作吸引更多逐利资金流入。投机资金通常借助于一些题材疯狂炒作,不达极致不罢休。在美国农业部连续数月预测美国小麦库存将降至60年来新低时,小麦价格飙升,2008年2月份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春小麦期货合约曾经出现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的“壮观”行情;在市场传言中国春节前后雪灾造成植物油短缺的背景下,芝加哥大豆期货屡创新高;国际大米供应吃紧,世界最大稻米进口国菲律宾被迫赴美国市场大宗采购大米,芝加哥糙米期货价格在4月份不断刷新纪录。

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三种农作物的产值达到926亿美元。美国也是上述三种粮食作物最大的出口国,而其产值的一半被农产品期货买家持有。据从事咨询服务的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后的短短几年中,华尔街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可以说,华尔街的投机家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在投机资金将大豆等农产品价格连续炒作至历史高位之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成本将成倍增加,而粮食的消费者们将会是涨价后的买单人,其中收入微薄的穷人则可能因此陷入忍饥挨饿的境地。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濒临饥饿死亡、营养不良和食物来源不稳定的人口约30亿人,约占地球人口的一半。

当世界粮食库存只能供应人类54天的消费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样的危机阴霾过去似乎只是存在于电影或者科幻小说之中,但在经济危机时它却成了事实: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街头,人们排起了买米的长队,每天每人限购3公斤大米;暴涨的粮价更是相继在海地、埃及、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37个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甚至引起政府更替……世界粮食计划署当时正面临着成立4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并把这场如瘟疫般四处蔓延的粮食危机称之为“沉默海啸”。

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实质是把出口的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这个法案让那些长期从美国进口粮食的国家感到迷乱、不安、无所适从,因为粮食被大量用于生物能源,那么粮食价格肯定上涨,会引起与工业品价格的竞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这样工业品的价格也必然会提高。当时世界粮食市场正处于和平年代从未有过的紧张形势之中,数以百万公顷计的粮田被改作生产汽车燃料,而这种燃料排放物的毒性,比起汽油来还要大得多—— 这成了全球范围粮食危机的一个大祸根。不仅如此,如果美国把粮食危机放大到全世界,是否可以拯救美元的弱势危机,从而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呢?答案不言而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肮脏的“富国汽车与穷国老百姓争夺口粮”计划。

墨西哥《每日报》曾引用美国斯特拉特福战略预测机构的话指出,粮食已成为地缘政治中的王牌。美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它们正在发起世界“粮食大战”,以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中那些不听命于自己的国家屈从,因为粮食恰恰是这些石油大国的软肋。一旦粮食供给出现短缺,老百姓就要忍饥挨饿,继而可能出现暴动。这样一来,政府就要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在斯特拉特福机构看来,地缘政治中的王牌将是粮食,而非石油。

美国在粮食危机来临之前就已提前采取了“两手策略”:先是大量买入工业品,库存增加以防工业品涨价;同时廉价出口粮食,把各国农业挤垮,进一步让农业上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两手策略”既能对石油涨价来一个有力的反制,又可以检验世界各国粮食口袋是否牢靠。如果这个反制不得力,还能通过法案准许开发近海石油。

国际金融大鳄无疑是这场粮食战争的“推手”,他们既是做市商,又是投机者。随着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狂涨,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简称为“ABCD”(它们分别为ADM、邦吉、嘉吉和路意达浮)的四大跨国粮商,为了攫取更高额的垄断利润,也或明或暗地与金融大鳄联手配合。拥有粮食定价权的四大粮商在近30年的历程中,占据选种、耕种、面积、化肥、农药、产量、储藏、运输等环节,使政府渐渐“退出”粮食市场,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定价优势和能力。这些粮食巨头们在疯狂地扩大收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其政治影响力。他们的介入使得像美国农业部这样本应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居然开始参与开发种子绝育技术,而这种“生物工艺”只能让农民们更加依赖这些粮食巨头。同时,被资本“绑架”的政府也在国家利益和民主包装的掩护下力图推动粮食的政治化,从而使得粮食的本来面貌变得更加的模糊不清。最终,粮食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生活必需品,其影响力已经不再是一般人所熟知的那么简单,而是成为国际政治硬实力的一项标志。

再者就是食品企业,当今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沙漏式”的食品体系:沙漏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农民或农场主)和消费者;沙漏中间细细的瓶颈部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通道—— 食品企业。食品企业决定以什么价格从生产者那里收购原料,加工后,以什么价格卖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在慢慢地丧失粮食或者食品的定价权。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里有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的纺织品。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绨制的衣服,但在齐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看到齐国对丝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国、梁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几年后,齐王更改了命令,只准大臣穿着布衣,而且不准把齐国的粮食卖给其他小国。结果,鲁、梁等国因为饥荒内乱,不战而亡,不得不归顺齐国。《战国策》描述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粮食战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关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曾任美国里根政府农业部长的约翰·布洛克就这样说过:“粮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国系在我们身上,它们就不会捣乱。”在未来,粮食战争将是比石油战争和货币战争更可怕、杀伤力更强的武器。

货币危机:“不流血”的战争每天都在上演

针对货币危机频发的形成原因,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种种理论中有三代较为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此模型也称为国际收支危机模型。该理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相悖(即三元悖论)造成的;就其产生机制来说,则是由于投机者的攻击导致外汇储备流失至最底线,所以外汇储备是保持固定汇率的关键,而为了防止危机,政府须实行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但是,由于危机成因主要是在经济基本面,所以对外融资或限制资本流动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一模型可以用来解释1998年的俄罗斯危机、巴西危机以及阿根廷危机等。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一代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危机中受到了质疑,当时,很多国家经济基本面很好却受到了危机冲击,为了解释这一问题而产生了第二代模型。该模型认为,一国即使经济基本面尚好,但由于羊群效应和传染效应的存在,投机者的贬值预期会通过利率机制进行传导并引发危机。

货币危机的对外传导被称为货币危机的“传染效应”,是指一国突发性的货币危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和扩散到其他国家。学界广泛讨论的传染渠道有两个:由外贸溢出造成的传染和由国际资本市场流通造成的传染。

为了防止二代危机的发生,政府会提高利率来维持平价;但是,这种做法有其内在成本,如政府净债务(赤字)规模的上升、提高利率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经济波动、不良资产上升,以及高利率带来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等。而当危机无法控制时,放弃固定汇率也有其成本,如无法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固定汇率的“名义锚”作用将消失,以及政府的政治声誉受损等。故此,要避免危机的发生,政府就必须提高政策的可信度。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南亚国家国际储备严重不足、国际收支赤字长期存在、汇率与美元挂钩造成币值高估,并且外债结构也不合理,从而引发外国投机者的攻击;而且,政府为大量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隐性担保,道德风险问题日益严重,为危机的到来埋下伏笔;此外,由于资本市场开放,金融自由化程度高,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倾向于将资金投向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牟取暴利,导致泡沫滋生(此即“金融过度”)。针对这场危机,保罗·克鲁格曼教授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他认为货币的实际贬值、经常账户逆差、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也会引发危机。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使美国可以轻松掠夺世界上所有国家。只要美元的霸权地位不改变,全世界被美国绑架的局面便还会持续下去,在没有出现另一种具备储藏功能的货币出现的情况下,即使美元贬值大家仍然还会持有美元。世界把资源给美国,美国用印刷机印美元回馈世界,源源不断。

欧元是美元之后的“候选国际货币”。欧盟经历6次扩大,已经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GDP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自欧元产生以来,人们对它的美好期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欧元的成就远远低于这种预期,世界货币的权力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欧元的出现从利益角度讲,分享了美元的好处,与美元是不共戴天的。但事实却证明欧元终究难以动摇美元作为世界头号储备货币的地位,而同时拥有两个主要储备币种的世界货币体系也是不稳定的。当危机越来越明朗的时候,人们发现:欧盟正是次贷危机制造者瞄准的目标之一。如今这一轮的趋势发展,或许使美元与欧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角逐愈演愈烈。

货币之争永远不是简单的经济现象,其背后总是掩藏着深重的政治阴谋。每次美元的贬值,总会搭上一个“牺牲品”。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牺牲者”是德国马克,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是英镑和日元。按照分析家的理论,这次美元贬值美国志在欧盟,但是欧盟并未落入圈套。接下来,美国人可能会想尽办法让人民币充当这个角色。无论如何,美国千方百计地嫁祸其他币种的企图世人皆知,但作为刚刚实现国际化的人民币来言,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全球通货膨胀:谁也脱不了干系

经历了10年物价平稳的中国百姓在2007年感到有些措手不及,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让人们感受深刻,却又有点茫然。两年过去了,这物价始终没有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即是经济学常说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为物价上涨。

2007年以前的十多年里,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享受着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奇迹。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的资本市场,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在动荡中折损了一定的市值;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救经济心切,政策上的过度刺激对通货膨胀起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历史告诉我们,货币泛滥的唯一结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当美联储的货币“凭空”发行过多后,美元贬值很快在美国演变成了通货膨胀。针对美国的印钞机行动,主导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主权政府不甘落后,纷纷开始实行“大量印钞”这一救济手段,全球性通货膨胀就这样蔓延起来。2008年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CPI较去年同期上升4.2%,欧元区5月份通胀率为3.6%,中国为7.7%,印度超过8%,越南通胀率为25.2%,印度尼西亚超过10%,菲律宾为9.6%,泰国为7.6%,俄罗斯4月份CPI为14.5%。

在输出通货膨胀的同时,中国进口的通货膨胀恐怕更多。以原油而论,中国在2003年还是每日进口550万桶,2007年则日进750万桶,到2016年2月份,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史无前例地涨至800多万桶/天,超过了美国,该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购买国。在同一时期全球铜需求量增长中,中国因素占了64%,在铝需求的增长中,中国因素占了70%,锌需求的增长则有82%为中国经济所推动。这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超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幅度。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未来都将生活在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下。荷兰数据集团发布的粮食行业报告认为:“截至2020年,农产品价格将持续提升40个百分点。”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都已开始动用粮食储备,美国的粮食库存开始减少,“美国小麦的库存不断下跌,现在已经跌至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可怕的是,通货膨胀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所引发的社会骚乱才是最让人担忧的。2008年1月以来,数千名巴基斯坦士兵被派去守护运送小麦和面粉的卡车;在印尼,大豆的短缺引起了骚乱;在美国,卡车司机由于过高的柴油价格举行了罢工。

在2007年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步上升,中东各大产油国获利颇多,但是与此同时,本国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因高油价而出现了大幅上涨,普通居民尤其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大受影响,不少中产阶级家庭因此一下子掉入了贫困家庭队伍,开始为把钱用来购买食物还是购买燃油而发愁。为此,从北非的摩洛哥到各个海湾国家都相继出现了罢工、抗议甚至是骚乱局面。

在约旦,由于油价高涨,该国政府曾取消了几乎所有的燃料补贴,导致部分燃料一夜之间暴涨了76%。这带来的连锁反应是诸如蛋类、马铃薯和黄瓜之类的基础食品的价格翻倍或者是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

在沙特阿拉伯,1996—2006年间的通货膨胀率几乎一直保持为零,但是2008年官方数据显示这个数字一下子蹿到了6.5%。直到2014年,该国通货膨胀率才降到3%以内,而非官方数据则更高,随之而来的是公众的抗议和抵制。2008年12月,该国19位知名宗教人士在互联网上联合发表了一个罕见的声明,警告称当前危机可能导致“偷窃、欺诈、持械抢劫以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互相怨恨”。

在巴林和阿联酋,通货膨胀的百分率受当时通货膨胀的影响达到了两位数。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劳工大多来自外国,油价上涨后,这些海外劳工寄回家乡的工资的购买力下降,因此罢工事件频发。

在少数地区,高油价甚至还引发了暴力冲突。在也门,面包等食品的价格在4个月内翻了一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抗议甚至暴力行为,至少十几人丧命。在政府管制相对严格的约旦,也出现了非暴力的抗议和罢工事件。

推动全球通货膨胀时代来临的因素有很多,专家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

(1)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没根本消除,美联储的加速降息可能重回问题的起点,使流动性过剩再次出现;

(2)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造成了以原油为核心的能源价格的全面上涨,将推动石油化工产品以及煤炭、电力、运输和工业加工产成品价格的全面上涨;

(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世界原材料的分布不均、数量有限、产能扩大更需要时间,这些使原材料的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价格压力会经久不衰;

(4)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改善会消耗更多的农业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链升级,对谷物价格上涨形成长久的压力;

(5)能源与农业争资源的矛盾不会有太大缓解,相反会逐步加剧,造成能源和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

(6)美元连续贬值为全球流动性增加推波助澜,美国进口通货膨胀的速度还会加快;

(7)中国这个曾经为全球提供廉价消费品的基地的生产成本正在逐步提高,廉价劳动力的资源正在逐步减少,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等都将使“中国制造”的折价率大大缩水,从而逐步推动产成品价格的上涨。

热钱:蜂拥而至的金钱会烤伤一个国家

热钱(Hot Money)又称逃避资本,它是指为追求高收益及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以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行为为例,本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从而形成汇差,是国际热钱流入增多的主要原因。同时,外汇管理体制中出现的一些监管漏洞也会为国际热钱的进出提供便利的条件。

一般国际热钱流向两个热源:其一,短期利率正处在波段高点,或还在走高;其二,短期间内汇率蓄势待发,正要升值。以发展中国家为例,经济正在起飞,国民所得正在成长,股市正待上扬的市场,只要相较于他国符合以上要求,都能吸引八方热钱进来。可热钱也最无忠诚度可言,它们会一直待到本国相对于他国短期利率已然回档下跌或者短期间内汇率正待走贬,热钱就会再度流出。所谓热钱流出,就是变卖本国货币计价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国债、投机性土地等大量变卖,换成他国货币之后倾巢汇出。以上一进一出,如果时间短而流量大,就将造成本国股市、债市、房市暴涨暴跌。我国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外部金融环境造就了热钱进出的套利机会。

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在2010年前后,我国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在12%以上,远远超过消费物价指数,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2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50%。即使2004年严厉的宏观调控也没有抑制房价的急剧上涨,原因就在于一些套利资本进入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不愿意降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国际热钱心存幻想。

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多达十余种,主要渠道有以下六个:

其一,虚假贸易。在这一渠道中,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投资者可联手通过虚高报价、预收货款、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把境外的资金引入。

其二,增资扩股。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有注册资金基础上,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项目”等理由申请增资,资金进来后实则游走他处套利;在结汇套利以后要撤出时只需另寻借口撤销原项目合同,这样热钱的进出都很容易。

其三,货币流转与转换。市场上有段顺口溜可说明这一热钱流入方式:“港币不可兑换,人民币可兑换,两地一流窜,一样可兑换。”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通过这样货币转换和跨地区操作的办法也使得大量热钱“自由进出”。

其四,地下钱庄。地下钱庄是外资进出最为快捷的方式。很多地下钱庄运作是这样的:假设你在我国香港地区或者境外某地把钱打到当地某一个指定的账户上,被确认后,内地的地下钱庄自然就会帮你开个户把你的外币转成人民,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币进来。

其五,货柜车夹带现金。这种做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企业。企业以发员工工资等名义通过货柜车夹带港币进出粤港两地。一个企业有十部八部货柜车的很多,一部车跑一两趟很普遍,每趟夹带50万港元,即便被海关查到也很好解释。2006年以来,随着资金进出需求增多,一些类似的企业慢慢地就拓展业务成了变相的“地下钱庄”,大批量帮别人夹带现金。

其六,赡家款。海外华侨对国内亲属汇款被称之为赡家款,这几年这个数字大幅增加。但真正用于“赡家”用途的款项堪疑,相当多的热钱是通过这种渠道进来炒股、买房。

热钱大量进入,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2004年全年基础货币投放量达到6600多亿元人民币,按照测算大约1000亿美元就有8000多亿元人民币的热钱流入,因此,仅仅热钱流入就超过了全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额。这迫使央行在公开市场大量运用央行票据强行冲销,仅2004年央行就发行了近1.5万亿元票据对冲,这大大增加了央行的操作成本,同时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据有关专家计算,截至2005年底我国境内的“热钱”超过3200亿美元,2006年底和2007年底分别为4000亿美元和5000亿美元。2008年6月24日,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在社科院网站上发表报告指出,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惊人,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虽然2014年大量热钱撤离中国,但到2015年多股势力又重新将热钱投入了中国市场,总量上甚至比2008年要高出很多。“热钱”向中国流入是受多种因素驱动的:既可以实现规避国际金融动荡风险,也可以对人民币套汇套利,还可以对国内股市、楼市进行投机。

热钱流入,人为加大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随着流入热钱的增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越大。最后,热钱的流出也同样会使经济剧烈波动。随着美联储7次升息,美元利率提高增强美元吸引力,加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确定性增加,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就会使一些投机气氛较大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

出口危机:走不出去早晚憋出病

在次贷危机的阴影下,一向花钱大手大脚的美国人开始注意节俭,这直接导致美国零售业陷入低迷。美国零售商公布的对2008年业绩的预估正体现了这种悲观情绪。大型办公用品零售商Staples预估经济疲软状况将贯穿整个2008年;美国最大家居连锁商家得宝预计其2008年度销售额将下跌4%~5%,同店销售预期下跌5%~9%,每股营业利润预期下跌19%~24%;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也同样调低了盈利预期范围。

实际上,早在2007年年底,美国零售商就做出了减少采购的计划,这个信息迅速在其全球供应链上传递。首先是他们驻中国的采购办公室,还有直接为其服务的美国大进口商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的大型贸易公司;然后,中国内地的贸易公司以及自己做出口的工厂发觉2008年的订单少了,最后感应到寒意的是那些纯粹做加工的工厂。

美国经济的衰退尤其是美国消费的下滑是出口骤减的主要原因。美国消费支出占到GDP的73%。海关总署公布的2008年2月份进出口统计数据表明,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指为1661.8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8.4%。其中出口873.6亿美元,增长6.5%;进口788.1亿美元,增长35.1%,贸易顺差为85.5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63.9%,是2007年3月以来月度贸易顺差首次低于100亿美元。

次贷危机使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却在升值,原材料的涨价、工资的上涨、环保成本的上升等大大降低了出口利润率。这是出口骤减的另外一个原因。

我国出口骤减危机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那就是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还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

国外采购商已经在策略上决定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分散风险。中国不是唯一出口国,他们开始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培养供应商,而之前在中国的订单也开始出现转移。目前中国制造的成本已经无法承接低价的订单。浙江一家以出口服装为主的贸易公司老总表示,现在比较老牌的服装出口公司都不再做沃尔玛的订单了,因为价格太低,基本上没有多大利润。当美国采购商与中国工厂就提价相持不下的时候,不少服装、鞋子等基本款的订单已经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

对于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众多加工型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才是企业的出路,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出口加工企业转型的方向。

雪上加霜的是,出口空间增大无望不说,还遭遇其他的刁难。危机压力大,国外趁机利用个别出口产品的安全问题大做文章,借此打压中国的商品出口。不少对日出口的食品企业过得并不太平。2008年1月,日本爆发了“毒饺子”事件。虽然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毒饺子”最后在日本商店错误把杀虫剂和冷冻食品一块摆放的调查结果下落下了帷幕,但还是给中国出口食品在日本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不少出口企业担忧,次贷危机的蔓延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今后会层出不穷,中国外贸出口会遇到更多艰险。

失业:为经济危机埋下定时炸弹

英国央行前行长金恩在2016年2月表示:“世界各国政府要有勇气进行大胆的改革,以防止全球经济再一次陷入金融危机。”他提醒全球各国,“新一轮金融危机是肯定要爆发的。全球经济状况不均衡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这很可能加快金融危机爆发的进程。”

经济危机对失业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及社会瞭望》,2015年全球失业人口1.97亿人,预计2016年将增加230万人达到1.99亿人,2017年将再增加110万人。发达国家失业率从2014年7.1%降低到2015年6.7%,但相比经济危机造成的失业,这些改进仍是杯水车薪,世界就业危机仍未结束,新兴国家情况更甚。由于资金流流动不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尚不健全以及世界需求不足,巴西、中国及石油输出国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未来就业形势将日趋严峻。商品价格剧烈下滑对就业形势有较大影响,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降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也有下降趋势。

就业是任何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求发展还是求稳定,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妄谈。有充分的就业作为前提,消费需求才能被拉动起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才能发动起来。但是,经济危机正成为就业者的梦魇。

我们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

2008年10月31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欧元区的失业率为7.5%,高于去年同期的7.3%。而9月份欧盟27国的失业率由前一个月的6.9%升至7.0%。分析人士担心,受金融危机冲击,欧洲经济形势显著恶化,就业形势只会更加严峻,而失业人口增加反过来会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个人消费产生消极影响。

在日本,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2008年9月份领取就业保险失业补贴的人数同比增加2.6%,时隔1年零4个月后再度上升。这表明经济不景气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调查还显示,首次领取失业补贴者人数也有所增加。从2008年7月开始,普通求职者(不包括季节性劳动者在内)领取失业补贴的人数连续突破60万,9月更是达到60.6万,自2007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长。

2008年8月3日,我国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1/10的中小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去年同比减少15%。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还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目前,中小企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就意味着大批劳动力的失业。

在次贷危机中,穷人成了华尔街大鳄们掠夺财富的道具,他们被剥夺了仅有的财富。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失业,越来越多的穷人因为还不起按揭贷款而被迫离开家园,以至于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此类人群聚集的“帐篷城”。美国社会学家认为,随着美国越来越多家庭断供,社会会因为流浪、犯罪及疾病数字的飙升而濒临崩溃。事实上,随着断供浪潮出现,罪案的确开始增加。如果“帐篷城”继续扩大,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容易使人联想到“巴黎骚乱”。

2005年10月起,法国首都巴黎郊区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骚乱开始的一段时间,几乎每晚都有近千辆汽车被烧毁。骚乱发生的根源在于穷人被社会边缘化,他们集中居住在廉租房里,没有就业机会,内心怀着对社会的不满,最终,仇恨被一起偶然事件(两名移民少年为避警而触电身亡)引爆。

就业是决定社会能否稳定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倘若经济情况继续恶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业,那么世界就将在动荡不安中前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2008年12月,在雅典伊哈瑞亚区,一群年轻人向路过的警车投掷石块,37岁的警察科科尼亚斯和他的年轻助手萨拉里奥提斯因此和约30名青年发生冲突,并导致15岁少年格里戈罗普洛斯中弹身亡。少年之死迅速引爆了一场让世界震惊的骚乱。

事件爆发后,从首都雅典开始一直到北方第二大城市萨卡、洛尼克里特岛行政中心干地亚、科孚岛和帕特拉斯等地,成百上千的学生、老师以及无政府主义者举行示威抗议,继而是愈演愈烈的冲突和暴力,银行、商店被焚烧甚至洗劫。戴着面具和头罩的青年掀翻汽车,点燃垃圾桶当作路障,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燃烧瓶,警察则报之以催泪弹。每当有警察被击中时,示威者就高唱口号:“警察!笨猪!杀人犯!”一些年轻人甚至纵火点燃雅典市中心宪法广场的巨大圣诞树,然后在树前拍照留影。

随后,6000多人参加了格里戈罗普洛斯的葬礼。抗议者与警察再起冲突,雅典市中心一片混乱,87名示威者被逮捕。希腊中小学和大学均闭校。在西部城市,一些高中生袭击了4所警察局,但防暴警察并没有还击。

抗议浪潮甚至蔓延至希腊在多个欧洲国家的使领馆。20多名示威者占领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的希腊领事处以示抗议。约40名示威者聚集到英国首都伦敦的希腊使馆外,扯下并点燃使馆门前的希腊国旗,英国警方最终逮捕了5名拒绝离开的示威者。在西班牙,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11名抗议者被捕,多名警察受伤。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希腊使馆也发生了类似冲突,32名抗议者被捕。希腊驻莫斯科和罗马使馆受到火焰弹袭击。

据悉,这次示威游行的主要群体是学生,包括大学生和毕业没有工作的学生。有的媒体说他们是月收入700欧元的一代,其实他们月收入甚至只有三四百欧元。很多人都没有正式工作,靠打些零工为生,前途非常渺茫。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容易发生很多极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