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抑郁与焦虑:中西医视角下的心身同治
- 杨红琳 胡峻鸣编著
- 1779字
- 2024-11-28 18:21:01
2 安全感是内稳态的底层根基
躺在父母臂弯里的安全感,是原生态家庭为孩子构筑的第一道心理屏障,是一个人心理内稳态的底层根基,是在童年就注入内心的强大心理支撑。原生态家庭不仅是一个人身体的庇护所,还应该是心理的安全港湾。安全感是孩子对父母的最基本需求,有人甚至这样感慨:心中满载父母的爱护,即使经历再大的狂风暴雨也会无所畏惧,哪怕伤痕累累,疲惫的心都能安全归航,那是家的方向。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心理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而一个被剥夺安全感的儿童,会感到内疚、无助和不满,自认为不被人所爱,不能信任他人[44];一个从小缺乏安全感的成人,常常感到世界是险恶的、人生是崎岖坎坷的,因而喜欢争强好胜,富有进攻性。
原生态家庭是孩子的“安全基地”,是孩子在恐惧和焦虑时寻求的避难所。孩子心中的安全感,通常来源于家庭提供的安全依附、父母播撒的心境滋润。彼此恩爱的父母,会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泰然处世、宠辱不惊的心理品格;与子慈爱的父母,会采用一种适宜的教养方式,锻炼孩子的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塑造他们接受现实、临危不惧的人生态度。然而,家庭形态是变化万千的,如果失去父母的“恩爱”和“慈爱”,就会产生种种安全感缺失的家庭。
在高压型、冷漠型、指责型、暴力型家庭中,父母摧毁了孩子的“安全基地”。当他们暴露于危险之中,当他们生病或感到疲惫时,他们被激活的依附行为却寻找不到安全港湾,这种心理创伤从小就埋下心理疾病的祸根。研究表明,在人生早期被剥夺安全感,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心理刻痕”甚至会贯穿未来的一生。例如,广场恐怖症被认为是一种“依附缺乏”,暂时丧失与“安全基地”空间分离的容忍能力[45]。
父母相敬如“冰”的安全之殇
如果把家庭生活比作交响乐,清怡(化名)是在一个没有“和弦”的家庭中长大的,父母相敬如“冰”,母亲有意疏远甚至憎恨父亲。两人很少沟通,只在必要时浅层次交谈。
清怡是我的患者。她告诉我,她父母的结合是逼婚的结果,母亲才貌双全,被姥姥逼嫁给父亲,在家里高高在上,形成“女尊男卑”的地位落差。母亲总是对父亲看不顺眼,把这个家当作旅店,很少干家务活,对清怡的生活和学习也是漠不关心。
父亲承担起双重角色,对清怡体贴入微,天冷时会把清怡的小脚捂在自己胸口取暖,当清怡做功课时经常陪伴身边。在母亲时常不在家的情况下,父亲的细心照顾,还是令她感到一种家的温暖。但是,当她的妈妈因患癌症去世后,她的爸爸找到新欢并离她而去,她的世界崩塌了。清怡自称总有一种不安全感,有一种投射在心理的阴影,影响到她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以至于潜意识中萌生“隐形的内在誓言”:不要被人随意抛弃,不要被人冷漠,不要被人瞧不起,甚至寻找的人生伴侣也不能比自己优秀。而且,结婚之后,她总是担心丈夫有外遇而离开自己。
实际上,父母“冷战”的家庭氛围,是清怡不安全感的潜在根源。母亲迁怒于她的“恨屋及乌”心态,又造成清怡成长过程中的母爱缺失。这种关系失衡的原生态家庭,促使孩子会时刻陷入忧虑不安,担心父母随时分开,担心自己依赖的家随时破裂。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本能反应,不仅因为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因为父母为他们提供心理的安全保障。这种纽带关系,在彼此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即使孩子被父母暴揍一顿,仍双手紧搂父母不放,他们知道父母是他们别无选择的“保护神”。
一个人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尚未独立于世的孩子更是渴求安全感。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具备强大的自我认同感,面对任何困难都会充满乐观和自信,对挫折有更大的忍受力;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心理,难免会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猜疑、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
从父母那里找不到安全感的人,将会把自信寄托在别人的观感基础上,过多看重别人是否喜欢我、接纳我、信任我或尊重我,因此很容易产生猜疑情绪,会将别人的笑意解读为嘲笑,将别人的主动帮助视为别有居心,日积月累而产生消极的认知偏差。
深埋心中的不安全感,几乎是所有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共同特征。心理学家认为,不安全感与心理障碍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性,当我们经历最艰难的人生困境,往往也是我们对自身能力、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到最不安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