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提出背景

一、教的视角转向学的视角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普通高中新的定位,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们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灵魂。

要高效、准确地实施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必须扎根课堂。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课堂,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也在课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中提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观察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的活动相对丰富,但是学生“学”的活动则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主要是听老师讲、看多媒体播放、回答老师的问题。现在许多“小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刻意为之的居多。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配合”“回应”教师,没有碰撞、整合。

二是固化的线性思维。教师的提问指向性过于明确,学生虽然也在思考,但是思考必须朝着老师预设的答案、沿着老师规定好的路线来进行。例如,教师提出一两个问题,如“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学生的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便是在这个由问题设定的框架里“配合”“回应”教师,表现为“找课文”“谈感受”来印证教师的观点,没有多层面的碰撞、整合。

三是关注教学设计推进的“流畅”。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成为常态: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没有学生。不管学生理解到哪个层次,教师只是按照自己课前事先设计的教学程序来一步步推进,学生只是课堂中的配角。

这种课堂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由“教的视角转向学的视角”的新课程理念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教师接受了新理念的概念,而课堂教学的结构其实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教师很少从学生的学情、兴趣组织学习内容,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很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现实处境。“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教学内容的这三个有所区别的层面以及它们之间复杂关系”[1]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大亮点,是设计“学习任务群”,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要改变这些弊端,当务之急是廓清课堂教学的旨趣。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当然是学生。没有个体经验的认同,任何被个体的智慧拒之门外的知识体系都是盲目的。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哪里懂了,哪里还不明白,学生知道的便可略讲,学生不懂的便需细讲。所以,更确切地说,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说:“学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情感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而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彰显其“经验”,归还其“话语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真正关注学情,“改进现在的教学”,使之更加完善,促进由“教师层面”转到“学生层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生长”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71页),其基本释义有:①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②出生和成长。例如,《管子·形势》:“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查《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1497页),还有“养育”之意。例如《文子·自然》:“天化育无形状,地生长无计量。”可见,“生长”既说明了生命的存在状态,又说明了发展的目的,就是生命体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我发育,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在汉语中,还有“生成”一词,与“生长”相近。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67页),其基本释义有:①(自然现象)形成,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产生;②生就。查《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1494页),还有“长成”之意。例如,杜甫《屏迹》诗之二:“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可见,“生成”强调结果,而“生长”强调过程。教育无止境,“生长”更符合教育的真谛。此外,也有“生本教育”的提法。在汉语中,本无“生本”一词,应当是生造词。在“生长”“生成”和“生本”三个词语中,“生长”一词最契合教育的应然状态。

教育学层面的“生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以此为基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专门列出了“教育即生长”一章。

近代以来,西方教育思想逐渐形成了以卢梭、杜威为代表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成长观。而蒙台梭利、格塞尔等人的观点,对杜威的“教育生长论”既有充实,又在某些方面作了有意义的补充。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批中国学者开始探索中国化的儿童教育之路,教育家陶行知就是其中之一。1926年,他在《我们的信条》中提道:“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可见,陶行知的思想也受到西方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生长论”的深刻影响,并进行了批判式吸收。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表示:“我们的育人模式,从‘标准件’转变成了‘基础+个性’,教育哲学也跟着由‘全班当一个人教’变为‘每个人都当全班教’,教师的角色由‘园丁’转变成了‘土壤’。”[2]这三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以及教师教育方式和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落脚在“人(学生)的回归”的理念与“生长理论”不谋而合。叶澜教授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关注的正是师生生命的生长。追求充满“生长力”的课堂,不但是教育理论界的强烈呼唤,也是当下教育教学的积极实践。在生长式语文课堂中,关键是教师要“交权”让学生自己学。

生长式语文课堂,不但是“生本”的课堂,更是指向“生成”的课堂,是一个不断向上的教学相长的课堂。


注释

[1]王荣生.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J].语文学习,2009(9).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学校个性化发展,教师需一专多能[EB/OL].(2017- 12- 19).https://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