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
- 阿马蒂亚·森 刘民权 夏庆杰等
- 807字
- 2020-08-29 19:35:42
一、全世界的抗贫动力
在我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之前,我想把对答案的讨论放在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具体地来说是放在对抗极端贫困的进展这一背景下。当我们讨论极端贫困的人时,我们觉得他们是缺少最基本的食品、身体不好并且缺少教育机会的人群。我们都知道,全世界有非常多的人处于极端贫困当中,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看到了这一人数的下降。请允许我与你们简单地分享一下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和分析。世界银行采用了一种简单但是覆盖广泛的比较方法来分析全球贫困水平。具体来说,我们把每天生活费用小于1.9美元的人归为贫困人群,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依据每个国家的购买力水平对贫困标准进行修正。现在,他们预估全世界有9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这一数量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虽然全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贫困人数自1990年以来还是在不断下降,1990年大约有20亿人生活在相同的贫困线下。你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贫困人数的下降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抗贫的进步。在南亚,贫困人数也在减少,但是速度相对慢一些——虽然最近几年,贫困人数的下降速度也有所提升。在非洲,仍然有40%的人口可以被归为极度贫困人群,并且近年来贫困人数几乎没有下降:超过3亿人口属于贫困人群。
通过对该现象成因进行的众多分析,我们发现了减轻贫穷的国家的共同特征。第一,这些国家设法从包含穷人的经济增长着手,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国民收入,关键之处是国家强势地介入经济活动和投资中的私有部门。第二,这些国家具有发达的公有部门系统,例如医疗健康、教育和基本福利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对国民本身有利,而且可以使穷人利用经济增长和新机会。最终,当灾难状况恶化时,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称为安全网,可以避免人们遭遇恶性循环,并且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保护措施帮助人们渡过难关。后面将会讨论到,在巨大灾害的冲击中,这些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被证明是保障社会和政府能够应对灾害的重要措施,我在后面还会谈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