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8】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是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注意立足社会历史条件,紧紧围绕自身的初心和使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将谋求人民幸福、争取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9】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风雨征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跨过了无数沟坎险阻,有困惑,有迷茫,有曲折,有徘徊,但始终不忘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1.党的历史是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发展和时代表达,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过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中国化表达。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党的七大被写进党章,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20】。中国共产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人民群众利益最忠实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毛泽东将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与人民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结合,创立了群众路线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领导一切工作要以群众观点为基本出发点,相信和依靠人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群众需求,集中群众意见,倾听群众批评。同时,也只有把“为群众打算”落实到行动中去,为人民服务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坚持“到群众中去”,以群众的意见为基础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将其宣传和落实,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邓小平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政治保证、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科学阐述,凸显了不忘初心的价值理念。其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为人民谋福利的现实表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把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其中的人民利益标准是最根本的标准,它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肯定了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

邓小平理论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从“立国之本”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要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力量,紧紧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是帮助人民通过自己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组织者。党要关心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的满意、答应、赞成和拥护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归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科学定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部执政活动的价值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21】这“三个一致性”表明中国共产党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历史主体的位置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22】。这揭示了执政为民的双重含义:党一切执政活动的目标是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回答了怎样执政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谁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表达。从人民主体地位的视角透视“以人为本”,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即人民是治国理政之本、为人民治国理政、依靠人民治国理政。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夯实治国理政之本,关键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才能稳固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23】,任何一项改革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处理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人民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内在要求。要尊重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自觉依靠人民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治国理政汇聚力量;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水平的最高裁决者,是党的工作成效的最终评判者,要使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在推进治国理政中起到积极作用。

2.党的历史是不断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历史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潮头,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科学分析并有效解决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主要矛盾,在遂行时代任务的历史实践中实现初心、完成使命。9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不改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改正错误,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与压迫,主权受损、政治腐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是人民生活日益困苦和中华民族不断衰微的根本原因。此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提供根本政治前提。为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由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的完成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落后的物质文化水平成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主要障碍。“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4】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党的初心和使命表现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在这一初心的激励下,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崭新的时代风貌为自身的美好生活与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不断巩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得以建立,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状况持续改善,人均寿命大幅延长,实现了中国人民由饱受欺凌到追求幸福生活、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踏上复兴之路的伟大飞跃。同时,党提出要立足中国实际并正确借鉴国外经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25】的重要命题,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立提供了历史经验、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6】被确定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各种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障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满足人民需要成为党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美丽中国,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民族不断振兴而不懈努力。在完成这一使命的过程中,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千百年来饱受困苦的中国人民实现了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伟大飞跃,使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美好生活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7】中国梦以13亿中国人为主体建设力量,聚集着国家、民族和个人共同的期望,寄托了万众的美好愿景。国家富强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价值依归,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持久支撑。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社会紧密相连,国富与民福有机统一。中国梦在国家发展层面表现为综合国力的提升,落实到民生发展上,其现实表现为与个人愿望直接相联系的住房梦、社会保障梦、生活环境优美梦等,表现为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切实的民生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邃辩证的历史思维,系统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正确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追求有机融合,明确提出并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使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更加兴旺、更加强盛。经过90多年的不懈奋斗,党和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一梦想,但仍然需要在新时代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必须继续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

1.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8】。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进行了具体的描绘,提出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新表述,一是增加了“美丽”的内容,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二是提出要建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认识,也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心。

20世纪60年代,党就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在基本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之后,党对第三步战略安排进行了具体化,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赋予了“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新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阶段,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15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通过15年的奋斗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包括祖国统一事业与中国特色外交战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定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贯彻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施政纲领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体方略。

2.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争取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当前,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利益分化日趋显著,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人民获得感不高不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得到满足,党驾驭市场经济、掌控改革方向的能力有待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党在新时代继续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得到解决。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防范各种风险挑战的斗争体现在方方面面,当前首先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斗争。

一是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经过40年改革开放,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的程度逐步提高,人民对于法治、民主、公正、安全、生态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重大判断的深意在于,准确定位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方位,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与步骤,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政治文化生态体制的深层次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党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更好把握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要以推进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为治理总方略,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城乡发展、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征程。

二是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斗争。如何治理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列宁也没有来得及进行深入探索,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也有严重失误和教训,并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问题,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执政过程中也曾经出现了严重曲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29】治理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共产党没有现成的治理模式可循,只能立足国情、艰辛探索。系统性的国家治理是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根本路径,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路口。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各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使党治国理政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跨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党执政中的“塔西佗陷阱”,如何防止我国在和平崛起中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些都成为党治国理政的现实挑战。面对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收入分配不公现象较为明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尚未健全、住房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仍然较多、7000万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和深层次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方案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实困境呼唤治理观念的升级和治理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党从国家治理的全局视野、系统层面来探索发展思路、设计发展战略、破解发展难题。

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更加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这一发展人民利益的基本国策,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些实现人民利益的前提基础,更加坚决地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妨害人民利益的障碍,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程中的新的胜利。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30】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组织活力的内在要求。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治国理政水平,不仅关系到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复兴伟业能否顺利实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常态化治理,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党要管党”,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常抓不懈,定期开展整党的整风运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对于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率先垂范,严格管党治党,更加凸显问题导向,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治标促进治本,“打虎拍蝇”,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同时,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之笼,从根本上预防和惩治腐败。

新时代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政治上确保党的性质不改变、党的领导不动摇。为此,必须巩固中央政治权威,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1】,为党在新时期实现初心、完成使命提供根本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与常态化的治理张力,突破了“运动式整治”的内在限界,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共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反腐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清除了“害群之马”,也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腐败、“四风”、不作为等党内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党的领导弱化边缘化、党的建设虚化淡化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稳固了党心民心,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呈现新气象,进一步巩固了党的领导,进而以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4.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形成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合力。

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以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实现道路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划发展方向、指明发展路径,领导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中不断发展,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障。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建构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其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者,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各项体制机制,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继续“长征”的伟大号召:“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3】,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始终坚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要坚定不移地将这一事业推向前进。

三、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撑。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是促使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从而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为报效祖国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特色,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魏源论述“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倡导“中国一家,休戚与共”,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中华民族更生再造”,他们的血液中渗透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爱国情怀,这些思想情感和爱国情怀,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维系着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意志和信念,鼓舞着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爱国斗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中国革命过程中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将中国革命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35】。胡锦涛在谈到抗战时期民族精神的鲜明特点时指出:“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36】这些精神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在应对各种自然灾难的过程中,提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形成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创业精神”以及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举办奥运、载人航天等活动中包含的爱国奉献、坚韧顽强、兼容并包、互助协作等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成为新时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本质是与时俱进,根本要求是肩负时代使命,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引导、凝聚和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是激励党和人民奋发图强,振兴祖国,不断创新,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推进实践创新。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37】。江泽民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38】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小岗精神”“深圳精神”“浦东精神”等都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和生动体现,都与时俱进地丰富着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在实践创新上,而且体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9】。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人民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推进科技创新,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等,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始终坚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40】。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41】这是新时代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不仅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是改革开放之后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始终坚持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2】“中国力量”是指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人民群众,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梦才具有牢固的群众根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不是神创造历史,也不是英雄、观念创造历史,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物史观从主体的角度指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其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是理解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民群众通过劳动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文艺活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能、改进生产工具,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创造出实现中国梦必需的物质基础。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财富的发展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创造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树立价值目标、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营造良好的精神风尚。其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无产阶级作为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人民群众的代表者,也是其领导者。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核心和先锋队力量,必须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3】对于共产党来说,与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相悖的利益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价值主体地位的统一真正变成了现实。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4】,无产阶级的解放意味着人民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阶级性是人民性的特定表达,人民性不是抽象的超阶级的话语表达,而是阶级性的深化与延伸。从阶级性与人民性的内在统一性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民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彰显。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解放全人类,领导无产者、工人和劳动农民获得解放。“人民的大多数,即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真正利益,这就是贫苦农民同无产者自由联盟的‘先决条件’”【45】,真正的人民革命是无产阶级联合农民的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内在一致,只有无产阶级才能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才能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6】在毛泽东思想的视阈中,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群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史观,相信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把革命战争看成人民的战争,充分组织和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力量。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并遵循和践行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4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治国理政、依靠人民深化改革、依靠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民实践主体地位的最高尊重,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最广泛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一切历史的伟力来自人民的实践。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它由无数个小梦共同汇聚而成,是全社会梦想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同时,“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48】。中国梦把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13亿多人的每一分子都积极参与。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中国梦,依靠人民的劳动铸造中国梦,当代中国人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中国梦的实现,这是人民主体地位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路径。人民主体理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力量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把自我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让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13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工人、妇女、儿童在实现中国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奉献。每个职工将个人理想、工作生活同国家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在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团结凝聚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充分发挥我国妇女的伟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当代少年儿童要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49】新时代青年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中国梦也是港澳台同胞的梦想。习近平指出:“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50】要携手港澳台同胞同心共圆中国梦。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51】。中国梦造福两岸同胞,两岸同胞要真诚团结合作,加强交流合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汇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是造福人民的梦,既造福整体意义上的中国人民,也造福个体意义上的每一个中国人。中国梦不应只存在于国家层面和民族层面,更应体现在个人层面,即不仅要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社会目标,也要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52】。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只有社会公正,机会平等,才能保证参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个体的发展,实现国家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如何保证人民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关键“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53】。

3.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奉献世界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的梦想。同时,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奉献和更大贡献的意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在追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年社会主义史、一百多年中国近代史、九十多年建党史的过程中,科学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和实施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出博大的文明胸怀、厚重的文明品格和宽广的文明视野。中国梦和世界人民的梦相互联系,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呼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话语权及影响力。中国梦是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发展的民生福利。中国在脱贫上取得的成就,为世界减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向世界传递“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信号。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54】,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国梦同东盟各国寻求国家发展振兴、人民富裕幸福的追求和梦想息息相通”【55】……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互帮互助,实现互利共赢,努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有惠于各国人民。因为中国不仅谋求自身发展,而且在民族复兴中承担对世界发展的责任。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人民的正当利益诉求和意愿。具体表现在:对待资本主义国家坚持互利共赢,借鉴其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在对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以及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不同流派上,具有包容、学习、交流的心态;中国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减贫、减碳、维和等方面尽己所能为世界做出突出贡献,并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目前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要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对接起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56】。此外,还要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也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在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57】。中国珍视和平、珍爱和平,更维护和平。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同周边地区、亚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断加强与世界大国的交流对话和沟通了解,尊重大国正当核心利益,妥善处理与大国的各方面分歧,尽力避免和减少摩擦。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人类由封建专制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过程孕育于野蛮和赤裸裸的血腥和暴力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5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是通过这些被马克思称为“血和火”的途径建立起来,并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这些残酷的暴力手段在资本主义时代获得了最充分的表现和展示,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这种以暴力掠夺为主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借助更加隐秘的手段,披上了文明的面纱,但其内在的剥削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威胁论强调中国的发展势必带来新殖民主义。事实上,中国的发展不仅为中国人带来更多的获得感,而且也有惠于各国人民,为推进世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与近代以来世界强国使用武力开展霸权争夺不同,中国在民族崛起过程中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搞军备竞赛,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对任何国家进行军事威胁。中国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方式,跳出“修昔底德陷阱”悖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同时,积极回应并适应民主化潮流,尊重不同国家选择的社会制度,致力于建设一个新的合理有序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此,中国的发展与复兴,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更多发展机遇和福祉。另外,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剥削掠夺型资本积累方式不同,中国的发展成果根本上是为了更充分惠及全体人民,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正能量。中国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并经过40年的和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向世人展示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59】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在国内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在国际上表现为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60】,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人类和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