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市场转型过程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均产生了前提性、整体性的深远影响。从社会分层与不平等领域来看,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格局及其决定机制出现了明显转换,阶级阶层结构及其评判依据发生了深刻调整,社会不平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和变化,导致社会不平等生成的结构性因素(如体制、区域、制度)及其作用形式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理论“试验场”,也为我们分析社会分层和不平等领域的新问题、新特征、新趋势提供了宏大背景。

本书面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基于阶级分析理论范式的新发展,以大规模社会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结构、性质和影响,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不同领域中社会不平等的基本状况及演变趋势。

从总体上来看,本书聚焦于三个核心议题。一是对阶级理论和阶级结构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当代西方社会学以及中国社会学中阶级理论范式和分析逻辑的梳理、讨论,重点提出了一个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视角——权力/权威阶级体系。二是对日益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中间阶层(中产阶级)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中间阶层的内部构成、类型及异质性、社会生活状况、主观认知以及社会政治功能等问题。三是探讨了“主观社会不平等”议题,揭示了客观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反映,对民众在社会不平等上的认知、公平性价值判断(“公平感”)、阶层关系及其紧张程度感受(“冲突感”)等进行了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和社会矛盾的新表现,与国际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对阶级分析范式的质疑潮流有所不同,在中国社会分层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阶级分析范式的重新崛起。阶级分析是研究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一种最为基本的理论范式,在我们看来,阶级分析视角的核心是基于社会关系定义的结构性位置,是关于社会不平等及社会矛盾与冲突现象系统化的结构性解释。阶级分析在研究对象、分析思路、解释逻辑等方面均具有多元范式:研究对象包括解释大规模社会变迁和转型事件的宏观层次与解释阶级对个人态度、行为和生活机会的影响的微观层次;分析思路包括“结构—意识—行动”模式和“结构—状况—选择”模式;解释逻辑包括“剥削和利益形成逻辑”、“状况逻辑或理性行动逻辑”以及“结构化或同质性逻辑”。本书引言和第一章对阶级分析的理论范式和分析逻辑进行了梳理、探讨,澄清了人们在阶级分析上存在的误读和片面性,为转型期的阶级分析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发展的基础。

在对阶级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的特色和现实,本书提出了一个分析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新框架——权力/权威阶级体系或阶级图式。权力/权威一直是社会学特别是社会分层研究中的核心变量,无论在传统中国社会还是在现代中国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承袭分层和阶级分析中的权力/权威传统并考虑到中国社会实际,我们以财产权力关系和工作组织中的权威关系为基础,特别是以对工作组织中权威关系的详细、直接测量为基础,通过体力/非体力劳动、直接管理下属、决策权和管理监督权以及工作自主性等四个工作状况指标,构建了一个旨在反映社会权力分配及社会权力结构状况的阶级结构体系。

经验分析显示,该阶级框架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具有足够的解释力,为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社会行为、消费模式、主观态度等)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性变量,为认识中国阶级结构及不平等问题贡献了一个新的(系统化的)视角。本书第二章至第六章从思想渊源、理论基础、解释逻辑、经验构建和效度检验等层面着手,对权威阶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充分的理论探讨和经验分析。

在市场转型过程中,改革之初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开始向多元发展,“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论断已难以反映现实,无论在工人阶级内部还是在农民阶级内部均出现了显著的分化。在城镇社会中,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壮大无疑是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一个由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私营企业主、自雇佣者组成的庞大的中间阶层正日益崛起,其内部构成与类型、基本生存状态、社会—政治功能问题等是近年来学界持续热议的焦点话题,因而也成为本书探讨的重点问题。

基于“再分配—市场”转型的分析框架,我们首先对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进行了一个基本的类型学划分,即延续再分配体制特征的“内源中产阶级”和在市场化体制中产生发展的“外生中产阶级”。以上述二分框架和其他多维分类框架为依据,我们对中间阶层在代际传承、社会生活(居住模式、社会交往、婚姻匹配和生活方式)、阶层意识(阶层分化认知、地位归属、阶层划分依据)、政治与消费意识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差异性进行了“确认”,并重点构建了一个分析中间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多维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具有多样性。中间阶层如何彰显特定的社会—政治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社会的政体性质和社会秩序状况三个基本变量,以及三个基本变量的不同组合方式。在此框架下可更好地认识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变迁提供前瞻性的预测。本书第七章至第十章结合历年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揭示了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内部结构、基本生活状况、主观认知和社会政治功能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充满张力甚至矛盾的过程得到了国内外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即:一方面,中国取得了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性成绩;另一方面,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分化加剧、社会冲突与不稳定因素增加。普通民众对不断上升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程度越来越表达出不安甚至是不满。如果说使用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阶级与阶层结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社会流动表等指标和工具对现实社会不平等状况进行描述与测量是一种客观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话,那么,对民众在社会不平等上的认知与公平性价值判断等议题进行的分析则属于主观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畴,这是近年来国内外不平等研究中一个新颖的分析切入点。

从根本上讲,主观社会分层和社会公平感研究揭示的是客观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反映,相比于客观不平等分析,它涉及公众主观感知及价值判断,因而得出的结论更为真实和具体。本书第十一、十二章描绘了转型期民众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公平性认知以及阶层间关系紧张程度的感受状况,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通过对主观不平等的研究,本书系统地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日益尖锐,但社会维持相对稳定的新视角,揭示了人们的主观“公平感”、“冲突感”随改革、社会矛盾、社会焦点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和特征。

本书最后以社会结构演变和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为结束语,揭示了在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达到一定阶段,社会结构阶层化、利益关系市场化对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所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从“公开”、“参与”、“平衡”三方面入手展开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整合日益分化的阶层结构,处理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日益市场化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并对涉及利益或资源分配的权利(和权力)结构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的协调利益矛盾与冲突的社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