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苏联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一、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苏联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受制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自身安全与利益面临的威胁。

20世纪20—30年代,就在社会主义的苏联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交往少而斗争多的时候,一股严重畸形的恶势力——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出现了。法西斯主义不仅反对共产党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反对社会民主党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现代的法西斯主义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兴盛于20年代后期,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标志着法西斯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概括起来讲,法西斯主义主要在一些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国家出现,以最野蛮和最残暴的手段克服危机、对抗革命、实行以扩张为目标的反动思潮、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1]法西斯主义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过。除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外,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等国也存在过法西斯主义的思潮、运动或政权。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法西斯主义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一是用假革命纲领来迎合广大群众的情绪、利益和要求,进行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蛊惑和宣传;二是使用最粗暴、最野蛮的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过程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过程。《世界文明史》一书,在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时认为,除《凡尔赛条约》的缺陷、强权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主义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西方民主国家面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行为推行的‘绥靖’政策”[2]。实行绥靖政策的不仅仅是英国、法国,还有美国。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是这种政策的积极奉行者。[3]所谓绥靖,原意是指保持地方平静;所谓绥靖政策,也称绥靖主义,是指对侵略者妥协、姑息,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与安全的做法。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牺牲中国的东北来满足日本的要求,二是牺牲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满足意大利的要求,三是牺牲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来满足德国的要求。绥靖政策达到高峰,是英法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采取容忍态度,而这两个国家是德国向外扩张的跳板。另外,奥地利与德国一样以日耳曼民族为主,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也有三百多万日耳曼人,如果吞并和占领这两个国家,德国的人口和军队兵员以及粮食供应都会大大增加。1938年2—3月,希特勒先是威逼奥地利政府改组,后干脆直接将军队开进奥地利,强行将奥地利并为德国的一个省。对于德国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和禁止德奥合并的规定的行径,英法政府虽然向德国提出了照会,但很快就承认了这种现实。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德国大肆宣传捷克人“迫害”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并以此为借口在德捷边境屯集重兵,准备兴师问罪。1939年9月,张伯伦、达拉第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签署了《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即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将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月1—10日从上述领土撤出,必须将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无偿地交给德国。在还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选票多数的地区,先由英、法、德、意代表组成国际委员会占领,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弱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就这样被英法等国出卖给了德国,《慕尼黑协定》也就成了英法耻辱的一个标志。

英法之所以奉行绥靖政策,虽然与国家实力逐渐走向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流行的怕战、厌战的和平情绪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两国想把法西斯主义的祸水引向苏联,借法西斯之手消灭世界上这个唯一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国家也正是利用了英法美等国的这种反苏、反共和反社会主义的仇恨心理,打出同样的旗号,以此作为筹码并佐以战争威胁迫使它们为自己的侵略扩张大开绿灯。

二、苏联对外关系的错误做法

面对日益猖獗的法西斯主义、越来越大的战争危险以及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呢?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以前,苏联并没有对法西斯主义进行高度重视,甚至还通过共产国际采取了许多错误的做法。

首先,苏联把各国社会民主党当作主要的打击对象。由于在意识形态、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等方面的严重分歧,从1924年开始,西欧的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就处于一种水火不相容的状态,苏联共产党则支持各国共产党反对社会民主党。[4]共产国际从第五次大会开始就把社会民主党与法西斯主义政党并列,称之为资产阶级的“第三党”,完全忽视了法西斯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不同,将社会民主党当作最危险的敌人,严重地妨碍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进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

其次,把保卫苏联当作各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在法西斯主义迅速崛起和发展的时候,西欧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无疑是领导人民群众捍卫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可是,自从1926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党内反对派斗争过程中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之后,苏联的利益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共产国际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要求各国共产党人为苏联而奋斗,自己的民族责任、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都退到次要地位。

最后,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作为当时各国无产阶级的主要奋斗目标。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都认为,资本主义已经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相对稳定的局面,现在进入了全面危机的时期。因此,各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不仅要武装保卫苏联,而且还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实,对形势的这种估计完全是错误的。当时几乎任何国家都不存在这样的革命形势。相反,在法西斯主义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各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反法西斯主义,保卫民主制度。可是,哪个党或哪个人这样做了,就被当作右倾机会主义,受到无情的批判和打击。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苏联感到除了需要加强自身力量之外,还必须联合西方国家来阻止法西斯主义的侵略和扩张。为此,苏联采取的重要步骤是,1933年2月在裁军会议上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主张,要求各国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苏联认为,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战争冲突都有可能导致破坏欧洲和整个世界的和平,甚至可能导致世界大战。所以,必须争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集体安全。为此,苏联先于1934年9月正式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接着共产国际1935年7—8月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改变了过去那种极“左”的、以打击社会民主党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主要目标的政策,确立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于1939年4月提出同英法签订一项为期5—10年的互助公约,从8月开始三国在莫斯科就缔约问题进行谈判。但是,英法两国由于推行绥靖政策,想使法西斯主义祸水流向东方,并不是真心地想与苏联结盟共同对付德意日法西斯。英法之所以还与苏联进行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想利用这件事来加重同德国谈判的砝码,迫使希特勒对它们做出更大让步。所以,就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便通过各种渠道同德国进行秘密会谈。同时,苏联对英法能否真正与自己进行军事合作也是顾虑重重,在谈判中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也比较苛刻。[5]三国莫斯科会谈最终以破裂告终。

正准备发动侵略战争的德国对英、法、苏三国的结盟谈判深感不安,如果它们真的达成一致的话,德国就要面临两面受敌的境地,对德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莫斯科谈判未果,最高兴的当然是希特勒了。当时,德国根据希特勒的指令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波兰,然而再转向北欧和西欧,可担心的就是苏联。得知三国谈判破裂后,希特勒马上就通过驻苏大使舒伦堡向苏联伸出橄榄枝,表示德国愿意同苏联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苏联面对着德国向东步步紧逼,西方国家又推波助澜的情况,为了自己的安全也决定与德国缔约,以便将法西斯主义这股祸水向西推。

8月22日,苏联政府宣布德国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的公报。次日下午,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并于24日凌晨和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宣布:苏德两国都希望加强世界和平事业,双方约定任何一方都决不对另一方采取侵略行动,决不支持第三个国家对另一方发动侵略战争,决不参加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遇事互相协商,通过友好交换意见或仲裁方式解决双方的争端。[6]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苏联官方和学者们都异口同声地全盘肯定这个条约。比如,由苏联外交部部长葛罗米柯主编的《苏联对外政策史》写道:“只是当苏联确信已经不可能同英法签订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时,才决定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样,苏联才得以避开慕尼黑决策人企图引诱它落入的陷阱,并巧妙地利用帝国主义阵营的矛盾来保卫和平和加强自己的国防。”[7]但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开始对这种看法有所改变,对这个条约提出了一些异议甚至干脆就否定它。有人认为,1939年9月并不存在德国进攻苏联的可能性,因此,签订这个条约是错误的。有人认为,即便有进攻的危险,也应拒绝或拖延与德国谈判,同时应继续和英法谈判。就算不能与英法达成一致,也应将这种谈判当作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德国的头上,阻止它采取冒险行动。还有人认为,苏联突然转向与德国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爱好和平的民主力量,使很多共产党人处于特别复杂的境地。

但是,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个条约,而是与这个条约同时签订的《秘密补充议定书》。

无论是苏联官方还是苏联学者过去对此都讳莫如深,直到1988年还否定它的存在,理由是在苏联外交档案中找不到它。1989年,苏联政府根据西德档案文件的胶片,首次公布这份秘密文件。《秘密补充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苏联邻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这个文件规定:一旦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北部边界同时应成为德国和苏联的边界。与此同时,双方承认立陶宛对维尔纳地区的利益。一旦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界。双方的利益是否需要保留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边界如何的问题,只有视以后的政治发展才能最终明确。对于东南欧,苏联方面强调,对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关系,德国方面宣布它在这一地区完全没有政治方面的兴趣。如果居住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德国公民和其他日耳曼族人有迁往德国或者德国势力范围的愿望的话,苏联政府不会阻止。德国政府承认对于居住在其势力范围内的乌克兰族人或者白俄罗斯族人有相应的义务。[8]

可以看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对待东欧地区延续了沙皇俄国的做法,即将它作为与西方大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或争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