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锦衣少年,闻名乡里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 翟叶
- 16119字
- 2019-11-07 10:40:11
他生在轩辕黄帝的故乡,生有异象;他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便以神童之名闻名乡里;他机智敏锐,识文断案自有千秋。他本是大唐注定的栋梁之材……
遇水而生叫居易
新郑,是白居易的出生地。人这一生总会路过那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一眼爱上,然后停下脚步,定居于此。诗人,更是有着足够的诗情画意与一个地方悄然邂逅。新郑,对于白居易的祖父白锽而言,便是这样一个钟灵鼎秀的地方。
那时候,已经不再年轻的白锽正在河南巩县担任县令。因为与河南新郑的县令交好,他便到新郑游玩。当他踏入新郑的地界之后,立马被新郑的美景所吸引。要知道,白锽本是对山水颇有诗人情结的当世才子,对于山川美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他看来,只有如此灵秀的土壤才能孕育出更为脱俗的诗情与画意,才能让沉郁在凡尘中的人们洗去一身尘埃,在乱世凡尘中脱然而出。
于是,即便当时距离他做官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白锽也毅然举家搬到了这个常常能与美景作伴的美丽村落——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白锽的这一即兴之举,使白氏一族与新郑这个本该陌生的地方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干年之后,白锽的一身病骨,就埋在这个他一见钟情的地方。千百年后,白氏一族更是把新郑封为自己的第一故乡。居于新郑的白氏后裔无论徙居何处,都认定新郑是他们祖先的所在地。至今,在新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有盛大的祭祖活动。祭祖的人群便是白锽与白居易的后裔。
不得不说,浪漫的诗人总是对现实了解得不够透彻。当白锽兴致勃勃地搬到新郑之后,却发现新郑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美好。这个被秀美山川环绕的美丽村落,因为地势低洼,很容易积水成患。当一阵暴风骤雨之后,白锽站在自家门前,便如同站在了小小溪边,虽然颇添了几笔诗情画意,但貌似不太好出门行走。这时的白锽,才意识到了自己出现了选择上的错误。
但是毕竟都搬过来了,虽然动不动家门口就会变成江河溪流,实在不太适合居住,可毕竟当前美景不是这样。于是白锽再三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在此定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白锽开始慢慢习惯了这个随时可能被积水环绕的小村落时,一件大事,再次打破了他对新郑刚刚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
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一场暴雨过后,白锽居住的东郭宅村再次发生了严重的水患。为了尽快解除这个大麻烦,东郭宅村里全部的男丁都被派出去排水,留守在家里的女人们为了尽早解除这个烦人的水患,也纷纷在家里焚香祷告,希望各路神仙能够助自己的男人们一臂之力。
然而,就在男人们的奋力吆喝、女人们的不停祷告时,一道更加不和谐的女人呻吟声也闯了进来,白锽身怀六甲的儿媳妇陈氏竟然在这个不可开交的时刻发动了。这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村庄,更显得忙碌起来。要知道,在水患如此严重的地方去找一个稳稳当当的产婆,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有惊无险,在村民的帮助下,陈氏终于及时找到了合适的产婆。
正当陈氏为了生孩子而痛苦挣扎时,白锽的儿子白季庚也为了这个孩童的降生奋力地往家赶。据说,当白季庚赶到家时,正好看到一颗流星闪过天际,最后坠落在他家的后院,接着便听到了一个婴儿响亮的哭声。他刚刚十八岁的小妻子顺利地为他产下了一名可爱异常的小公子。
当晚,白季庚便做了一个颇为奇怪的梦。要知道,新郑本是轩辕皇帝的故里,此地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出了不少闻名于世的文人志士。白季庚竟然在自己的梦里梦到了轩辕皇帝。
在他的梦里,年轻威武的轩辕皇帝,正在他现在居住的东郭宅村求见一位隐居于此的世外高人,但是高人似乎不想出山,一直未曾出门相见。
正在轩辕皇帝一筹莫展之时,忽然雷雨大作,高人所在的破烂茅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但高人依旧面色如常,不动如钟。轩辕皇帝见此心生敬仰,忙命人为其修葺茅屋。
谁知道,轩辕黄帝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高人的好感,反而遭到高人门下童子的制止。无奈之下,轩辕皇帝只好亲手在高人门前种了一棵松柏,之后便匆匆离去。
多年后,轩辕皇帝亲植的松柏已长成参天大树。大雨来袭,高人所在的茅屋在风雨中,丝毫不受风雨侵袭。高人感念轩辕皇帝的恩情,决定出山辅佐,后建立了不朽功勋。
白季庚醒后,对自己这个奇怪的梦,记忆深刻。他恍惚意识到,自己这个刚刚落地的孩童或许并不是什么凡尘俗子,没准是白家日后中兴的希望,或许,还会让白家在史册上添上更为传奇的一笔。
要知道,白家一直都是名门之后,官宦世家。白家的先祖白起乃是秦朝名将。也就是我们看的《芈月传》中芈月收养的狼孩小弟。白起可是秦朝举足轻重的大将军,为秦王朝建立了不世功勋,曾被封为武安君,显赫一时。虽然,后来白起遭人陷害,被赐死在了杜邮。但到了秦始皇时,白起沉冤得雪,其子白仲被封在太原。这也是为什么白居易一直自称太原人的原因。
陈氏产下这个小公子时,白锽的儿子白季庚已经到了四十四岁的不惑之年了,但却仕途不顺,并没有大的建树。白季庚一直为自己的一腔抱负难以舒展而抱憾。此时,儿子的出生却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的父亲白锽,看到自己的儿子老来得子,自是欢喜非常。但是在欢喜之余,又开始为小孙子出生时的惊险而感到后怕。他开始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新郑这个地方,作为轩辕皇帝的故里,虽然山川秀美,集天地灵气,但的确不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居易”,在小孙子出生后,白锽便给他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意思不言而喻,他希望自己这个在水患时出生的小孙子将来能有一个容易居住的地方。
白锽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给小孙子起的这个名字,在今后的岁月里,竟然名动长安,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大唐灿烂的诗词文化中占了一席之地。他更没有想到,白家会因为他的这个小孙子,而被后世人记住。
而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个他取名“居易”的小孙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与他的先祖白起相比,亦不曾逊色分毫。小小的白居易也不曾想到,祖父对自己的殷殷期望,在多年后,竟然真的成为了事实。不得不说,有些事似乎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尚在襁褓中的小白居易,从小便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聪慧。据说,在白居易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陈氏便经常把他抱到床头的屏风前,教他念字看画。到了小白居易六七个月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准确地认出“之”和“无”这两个字了。家里的人见小白居易如此灵透,便经常拿着诗书让小白居易认这两个字,让人惊奇的是,小白居易总是能一眼认出,从未错过。
东郭村的乡邻得知后都惊奇不已,都知道白季庚家刚出生的小儿子生而不凡。小小的白居易尚在襁褓中,就已经是闻名乡里的小名人了。
小白居易的天资聪颖让家里的大人欣喜异常。要知道,白居易的祖父白锽乃是少年才子,十七岁时便以明经及第,曾经轰动一时。比起那些白发苍苍依旧不能及第的落魄书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因为少年成名,天生便自带了一身让人心生折服的文人傲骨。他曾历任洛阳主簿、酸枣县令、滑台节度使等职,在做官期间,清正廉洁,大有“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白薯”的气魄。由于白锽为人正义,不事权贵,在乡里之间有着其他官员无法比拟的超高威望。
不仅如此,白锽还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大诗人。他极擅文辞,五言诗堪称一绝,在当时的诗文界颇有地位。对于这个遇水而生的小孙子,白锽本就十分喜爱。看到小小的白居易有如此不凡的表现,白锽在欣喜之余,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
只是,天不佑人。白锽并没有等到自己的小孙子扬名天下的那一天,在小白居易还不到两岁的时候,白锽便因病去世了。
祖父的溘然长逝,让这个时常处在温馨中的家庭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得到祖父去世的消息,白居易的父亲马上回家,为父亲操办后事。因为祖父白锽对新郑有着深厚的爱恋情结,白家决定把白锽安葬在新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与这里的山水美景永久相伴。
白季庚在安排好了父亲的后事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异常清闲守孝生涯。在新郑守孝的三年间,白季庚第一次长时间接触了自己这个尚在襁褓中就已经闻名乡里的小儿子。
此时的小白居易,虽然刚刚开始咿呀学语,但也很快地发现了家里的变化。他发现,那个满头白发经常逗自己玩耍,并且喜欢在北窗里吟诗作赋的祖父突然不见了。而家里却多了一个有点陌生的美大叔。这个美大叔不仅开始频繁地在家里进进出出,还开始教他读书写字。
但不管怎样,白居易对这个美大叔还是异常亲近的,在白居易的整个童年生涯中,只有父亲离职丁忧期间,才有过短暂的亲密接触。
这样岁月静好,有父母陪伴的美好时光,对于白居易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多年后,父亲故去,白居易每当想起与父亲朝夕相处的这段时光都唏嘘不已。
出口成章小少年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也是一个难得的爱国志士。虽然,他没有其父白锽的超高名望,但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始终怀抱着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
但是也因为白季庚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事权贵,只是关心民间疾苦,仕途一直不顺。想到自己半生潦倒,又想到自己这个小儿子的生而不凡,白季庚突然就对自己的小儿子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他迫切地希望自己的这个小儿子长大后,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能够为白家光耀门楣,弥补自己仕途不顺的缺憾。
白季庚对诗书的才情虽然比不上其父白锽,但是指导小白居易还是绰绰有余的。在他离职丁忧的这段时间,白季庚从不曾懈怠,一有时间便手把手地教儿子读书认字。休息之余,他还经常给小白居易讲家族的光荣、国家的兴衰存亡以及一些当下的英雄事迹,培养小白居易的政治思想和爱国热情。
祖父的满腹才情和父亲的爱国热情对小小的白居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纵观白居易的一生,他的一身风华,或多或少有着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子。大多时候,父亲给予孩子的总是那些最为筋骨和灵魂的东西。这种筋骨和灵魂,让孩子能够以一种挺拔之姿屹立于世。就像是白居易的祖父和父亲那样,他们给予白居易不是日夜的陪伴和嬉戏,而是能够立足天下的处世之姿和为人之道。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是急需这种爱的,因为这种爱,是孩子长大成才,所需要的最根本的东西。
正因为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在小小的白居易心中,男儿本就应该是祖父和父亲那个样子,不仅能吟诗作赋,还要有一颗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这样的认知,让白居易从小就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他所期望的自己不仅要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更要是一个可以为民为国的好官僚。
纵观白居易这绚烂的一生,他的风华,又哪里只是局限在了那些浅淡的诗词歌赋里。他的清廉公正、他的忧国忧民、他的忠君报国无一不让人敬仰非常。
只是,很不幸的是,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并没有给予儿子白居易长久的陪伴。在白居易三岁多的时候,他的父亲白季庚服丧期满,之后,便被调到了宋州司户做参军。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地为官,教授白居易课业的任务,便全部落在了他母亲的身上。在那个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白居易的母亲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因为她竟是一个颇有文采的奇女子。
白居易的母亲陈氏,也是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父亲陈润亦是明经出身,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一名诗人。受父亲的影响,陈氏虽然严格地遵守了封建制度中的三从四德,但却没有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铁律。
白居易的母亲陈氏嫁给他的父亲白季庚时,年仅十五岁。白居易出生后,他的母亲陈氏才刚刚十八岁。陈氏虽然才十八岁,却是一个十分值得敬重的女子。她不仅无怨无悔地为丈夫操持家务,是难得一见的贤妻,还是一个善于教导孩子的好老师。
父亲被调到宋州后,白居易的母亲便开始教他读书写字。母亲的教导相较于父亲,更加循循善诱。白居易曾经这样描写过母亲对他们兄弟几人的教导:“夫人亲执诗书,昼夜教导,循循善诱,未尝以一可一杖加之……”可见,他的母亲不仅是一个懂得诗书礼仪的贤惠女子,更是一位懂得教育、值得尊重的慈母典范。
可想而知,有如此风华的祖父、父亲,又有一位如此不凡的母亲,白居易的一生又怎会平凡如斯。
到小白居易三岁多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准确地认出祖父和父亲的名字了。有一次,有附近好事的邻居想看看小白居易是不是真的是个小神童,便写了小白居易祖父和父亲的名字,让小白居易认。没想到,小白居易轻而易举地就认了出来。
那个好事的乡邻见没有难倒小白居易,便吓唬他说:“你祖父的名字是金和皇组成的,这可是皇帝专用的一种兵器啊,这可是大忌,是要杀头的!”
谁知,小白居易听了不仅不害怕,还伶牙俐齿地回击道:“哼,你一定没读过几本书!你可知道,我的先祖就是赫赫有名的秦国大将军白起,他曾经被秦始皇赐予皇家兵器。我祖父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这不仅不是什么大忌,还是我们家族的荣光!”
那个好事的乡邻见白居易小小年纪,竟然如此聪慧,不仅没被自己难住,还讽刺了自己一顿,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在慈母孜孜不倦的教导和督促下,小白居易从小便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才华。到他五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吟诵简单的诗词和对子了。
白居易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做对子,因为他做的对子十分精巧,小小年纪,在东郭村便已经很难遇到敌手了。小白居易因为自己这一才华,在与小伙伴玩耍时,总是占尽了优势。
有一天,几个村子里一起读书的小伙伴们到山里游玩。到中午的时候,大家都饿了,便提议在山里烧火做饭。因为,几个小伙伴都在家里养尊处优,谁也不愿意做饭。小白居易灵机一动,便提议大家一起做对子。谁做不上来,谁就生火做饭。他的意见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小白居易见大家都同意了,便先发制人,说道:“我先出,听好了,我的上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你们可注意了,我这个对子可是正念倒念都可以的,倒念就是: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小伙伴们听了小白居易的对子,马上就被难住了,大家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对上来。最后,大家都放弃了,只好让小白居易自己对出来。
小白居易想了想,马上说道:“那我就把它倒过来对,我的下联是: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小伙伴们听了,都觉得小白居易简直太有才了,便主动担负起了烧火的责任。
当然,白居易的童年除了读书这一单调的板块,还有许多其他的色彩。在白居易居住的新郑有一条美丽而祥和的溱洧河。白居易小时候对这条溱洧河十分钟爱。他经常在这条河旁边玩水嬉戏,也时常拿着诗书在河边冥思苦想。可以说,这条美丽的溱洧河承载了白居易的整个童年时光。
故乡那秀美的山川,那寂静的溱洧河,那蔓延乡间的片片芍药花,无一不是他心间永远的快乐天堂。很多年后,白居易已经位居高官,也已经享尽了世间荣华,当他再次回到这个小小的村落,童年的美好记忆,让这位扬名天下的大诗人再次怀念不已。那幽静的溱洧河,那美丽的芍药花,还有那个在溱洧河畔,在芍药花间,与小伙伴追风引蝶的锦衣少年,无一不恍如在昨日。
那些回荡在溱洧河畔的愉悦欢笑,清亮话语,无一不彰显了他整个无忧快乐的童年,可那些陪他一起欢笑的小伙伴们,却已经散落天涯。据《新郑县志》记载,白居易在离开新郑四十四年后,曾经特意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据说,当日,他策马而行,归乡情切,当他到达自小居住的东郭宅村老宅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落霞千里,就如白居易蔓延的乡情。他久久驻足在这个小小的院落中,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年少时光。在时光的缩影里,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日日不歇、刻苦读书的锦衣少年。
那个时候的他,是怎样的幸福,亲人在畔,兄友弟恭,一家人何等其乐融融。只是,如今,物是人非,他已经白发苍苍,而那些陪伴在他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都不知身在何方。此情此景,何等的惆怅,又是何等的悲凉。
当晚,白居易并没有离去,而是在自家老宅住了一晚。虽然老宅已经是断壁残垣,灰尘满屋,可是一事一物却倍感亲切。这一夜,白居易一夜无眠。为了不虚此行,他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刻在了自家的一块石碑上,想要给家乡留下点笔墨。
但是,不幸的是,这块载满白居易半生回忆的石碑并没有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只有白居易写的一首《宿荥阳》: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
迢迢四十载,复到荥阳宿。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
旧去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岂惟变市朝,兼亦迁陵谷。
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白居易的那个时期,新郑属荥阳管辖,“宿荥阳”实际上指的也就是宿新郑。正如这首诗所记载的那样,白居易在十一岁之前的全部童年时光,都是在这个安静的小村庄中度过的。这个小村庄见证了白居易的全部年少风华。
东郭村的老少妇孺几乎没有不知道小白居易的。在他们的印象里,小白居易自小便是不同寻常的。这个小小的锦衣少年,是小村庄里为数不多的官宦子弟。但,他的身上却丝毫没有官宦子弟的纨绔之风。他,小小年纪,便才华横溢,出口成章。那些与他一起长大的伙伴,无一不为他的才华所震撼。
更令人震惊的是,小白居易不仅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在别的方面也显现出了超凡的智慧。他的这种智慧,让他今后不仅成为了闻名于世的大诗人,还在官宦沉浮的政坛中,最终得以全身而退,安享晚年。
当了一回“小青天”
东郭村的早上总是静谧而安详的。小白居易最喜欢的便是东郭村的早上,一望无际的田埂,在田埂上忙碌的人们,总是让小小的白居易感到宁静的美好。
然而,正当小白居易欣赏着村庄的美景时,一阵阵喧闹声却响了起来。小白居易好奇极了,便马上跑到了街上,准备看个究竟。
“这明明是我家的鸡,怎么会是你家的!你这个骗人精,还想占了我家的芦花老母鸡!”白居易家附近一个穿花布的女邻居拽着母鸡的尾巴说道。
“我呸!你叫它它答应吗?这明明就是我家的老母鸡!”一个一脸横肉的邻居抻着老母鸡的翅膀也凶神恶煞地说道。
两个人争执不下,眼看就要打起来了。邻居们便建议他们去报官,让官老爷来判判。
这时候,小白居易却站了出来。他大声地说道:“不用报官!要知道老母鸡是哪家的,很容易的。”
大家听了他的话,看他小小的个子,稚气未脱小脸,都不太相信他的话。
“你们都知道老母鸡是很恋家的,你们把老母鸡放在地上,它念旧窝,自己就会回家的。它回到了哪家,自然就是哪家的了。”小白居易自信地说道。
乡邻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于是,两个吵架的邻居便同时把母鸡放在了地上。老母鸡刚才已经受到了惊吓,见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一溜小跑地跑回了东边的邻居家,怎么叫也不肯出来了。
围观的邻居都哄笑不已。在众人的嘲笑声中,西家的女邻居脸变得红红的,狠狠地瞪了白居易一眼,便也一路小跑地回到了家里。
看到女邻居好笑的样子,小白居易也忍不住地笑了起来。乡邻们见白居易小小年纪便如此明断是非,都赞叹不已,背地里都叫他“小青天”。
当然,刚刚被赞誉为“小青天”的白居易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辉煌,他在东郭村这个小小的村庄,刻苦地读书,快乐地玩耍,尽情享受着幸福的童年。
时光荏苒,小白居易很快就到了七八岁的光景。他脸上的婴儿肥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了,他开始变得纤瘦而挺拔,这时候的小白居易已经非常精通诗词的音律了,或许是因为家族的原因,小白居易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母亲陈氏看儿子如此聪明伶俐,十分开心,但儿子日渐长大,她教授起来有点力不从心了。她想到丈夫对小白居易的期望,又想到小白居易以后的前程,便决定给予儿子更好的教育,毕竟自己多是妇人之见,怕耽误儿子的大好前程。
母亲陈氏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个比丈夫还有文采的大诗人——陈润。当日,她便修书一封,请自己的父亲前来教授小白居易兄弟几人的课业。
她的父亲陈润年事已高,早已辞官归隐,与自己的妻子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收到女儿的书信,陈润想到自己多年不见女儿和外孙,十分想念。他早就听说自己的这个小外孙生而不凡,急切地想要一睹风采。与妻子商量后,他们夫妻二人决定马上赶往新郑,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团聚。
小白居易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祖父,而父亲因为公事繁忙,很少在家。家里除了老祖母,便是母亲,一直没有男性长辈与自己长时间的共处过。他听说,自己的外祖父要过来教授他们弟兄几人课业,马上兴奋异常。
在祖父来之前,他便不断地问母亲:“外祖父什么时候来啊?他怎么还不来啊!”
看到儿子急切的样子,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阔别多年的父母,陈氏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她温柔地对儿子说道:“居易啊,你外祖父马上就来了。等你外祖父来了,你可不准调皮,好好跟外祖父读书,以后一定要考个进士回来!”
“外祖父是进士吗?进士很厉害吗?”小白居易天真地问。
“当然了,你外祖父跟你祖父一样,都是明经出身!都很厉害!他们还是大诗人呢!”陈氏说道。
“那他们比李白还厉害吗?是比李白还厉害的大诗人吗?我读书的时候,李白可是很厉害的大诗人呢!”小白居易天真地问道。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陈氏开心地笑了起来,她摸着小白居易的头说道:“傻孩子,你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没有李白厉害,但是也是值得你好好学习的,你一定要好好跟外祖父学习,知道了吗?”
听了母亲的话,小白居易想了想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便老成地说道:“母亲放心好了,我一定跟外祖父好好读书。等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跟李白一样厉害的诗人!”
母亲陈氏听了儿子的豪言壮语,一直当成了童言无忌,也从没有放在心上。谁能想到,小白居易的一时豪言,竟然真的一语成谶。若说,在盛唐时期,李白是诗坛不得不提到的一位风云人物,那么在中唐时期,白居易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诗山。李白被后世人称为诗仙,而白居易则被后世人称为诗王。
当年,这个小小的诗王,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辉煌。现在,他正站在家门口,翘首以盼自己那位大诗人外祖父呢。
现实也果然没让小白居易失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很快就到了新郑地界。对于外祖父一家的到来,白家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最高兴的当然就是白居易兄弟几人了。
外祖父生性豪放,最喜欢吟诗作赋,对酒当歌了。每次,白居易看到外祖父对酒当歌,总是羡慕非常。他和自己的哥哥白幼文总是对外祖父手里的酒葫芦好奇非常。因为,每次外祖父喝了酒,总是能醉吟出一些特别好听的诗句。
他曾经偷偷看过外祖父的诗集,里面有几首诗,小白居易喜欢极了,他还曾经亲自临写过祖父的《宿北夜馆》和《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宿北乐馆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
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这一日,白居易和哥哥白幼文跟外祖父读完书后,看到外祖父又开始拿着酒葫芦对酒当歌了。趁着外祖父正写诗的工夫,兄弟两人,偷偷拿了外祖父的酒葫芦,每人喝了一小口。
好辣啊!但是辣过之后,却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自此之后,白居易便爱上了外祖父的酒葫芦,总是趁着外祖父不注意就抿一小口。
白居易的外祖父又怎么会不知道小外孙的小动作,但是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他看来,小小男子汉,喝点小酒能有什么关系,想大诗人陶渊明不也是对酒当歌,流芳百世吗?还有那小外孙敬仰的大诗人李白,不更是嗜酒如命,创造了力士脱靴、贵妃研墨的辉煌一派吗?
在外祖父的纵容下,小白居易的酒量与日俱增。他也开始学着外祖父的样子,开始对酒当歌。不得不说,白居易长大后对酒的痴迷,与自己的这段童年经历是脱不开关系的。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酒,白居易才得以在今后数年的流离失所中,最终熬了过来。
时光飞快,转眼小白居易已经快十岁了。十岁的小白居易已经能够自己吟诗作赋了。每次,外祖父看小白居易写的诗,总是不住地点头称赞。他想自己的这个小外孙,果然不是池中之物,若干年后,一定会成为诗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只是,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是等不到小外孙飞黄腾达的那一天了。
果然,陈润不久后便去世了。他的妻子也因为悲伤过度,随他而去。小小的白居易再一次经受了失去亲人的打击。祖父去时,自己尚且年幼,还不知其中苦楚。他与外祖父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如今外祖父突然逝去,小白居易感到心痛难忍,却无处宣泄,只好与母亲放声大哭。
外祖父去后,小白居易消沉了很长时间。闲暇时候,他便翻阅外祖父留下的诗卷,日夜研读。实在烦闷了,便到东郭村的田野上四处游荡,看到好的景色,便吟诗作赋一番。
所以,在东郭村广阔的田野上,在地里耕作的人们,经常能看到白家的小公子,一边游玩,一边作诗。有时候,他们做活累了,便停下来,听白家的小公子吟诗作赋。小白居易也喜欢他们听自己吟诗作赋。
那时候的小白居易对诗歌还没有很大的要求,直到有一天,他又对着乡邻们吟诗作赋的时候,一个牙都快掉光的老婆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诗,要念给婆婆听
说起这位牙都掉光的老婆婆,对白居易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正是她,让白居易对作诗有了新的想法。
那一日,小白居易跟往常一样到田野里游玩。他走到东郭村一望无际的田埂上,看着那绿油油的禾苗一直通到天际,顿时诗性大发,于是便开始兴致勃勃地吟诗作赋。
谁知道,正当他为自己作的诗句暗暗自喜时,一位在田埂上晒太阳的老婆婆问道:“小神童啊,你摇头晃脑地在念什么啊!老婆婆我一句也听不懂啊!”
小白居易马上答道:“婆婆,你不懂!我正在作诗呢!”
“小神童啊,那你作诗的水平可不好啊!作诗不就是为了让人听啊,我这个老婆婆都听不懂,算不得好诗。”
听了老婆婆的话,小白居易深有所感,便高兴地说道:“婆婆,那我改改,一直改到您听懂好不好?”
婆婆听了,高兴极了,便一直听小白居易作诗,一直到自己听懂为止。
时间过得快极了,马上就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婆婆也要回家吃饭了。小白居易依依不舍地和老婆婆告别,他对老婆婆说道:“婆婆,以后我作好了诗,都念给你听好不好?”
看到这个小神童这么机灵好学,老婆婆从心里也欢喜非常,便开心地说:“好啊,以后你作了诗,都可以念给婆婆听!”
就这样,小白居易在以后的岁月里,只要作诗,便会念给老婆婆听,直到离开这个小村庄为止。
为了能作出更通俗易懂的诗句,小白居易读起书来更加努力刻苦了。据说,小白居易因为日夜不倦地读书,口舌都生了疮。因为长期趴坐写字,他的胳膊都起了厚厚的老茧。但,小白居易对待读书,始终不曾懈怠,一直勤奋好学,日夜不休。
很多年后,白居易回想起自己年少读书的情景,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可想而知,小小的白居易在自己年少时期,为了读书,付出了怎样的辛劳。
正当小白居易在作诗的道路上突飞猛进时,远方传来了他父亲升迁的喜讯:白季庚升迁为彭城令。这个消息,让整个白家都欢欣鼓舞起来。自从小白居易的爷爷白锽去世后,白家就过得艰难起来。
在他们这样的官宦时期,假如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官职,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艰难,这让作为长子的白季庚一直郁郁寡欢。他也想让妻子和儿子离开这个不易居住的小村庄,怎奈正当乱世,能力有限,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这次,他终于升迁了,突然感觉扬眉吐气,有一种可以大展宏图的冲动。然而恰逢乱世,白季庚刚升迁为彭城令,彭城的形势便开始变得风起云涌起来。
大历末年,唐朝局势混乱不堪,中央势力日渐削弱,藩镇势力却日渐嚣张。藩镇势力疯狂征兵,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们的势力甚至达到了“可以连兵抵制朝命”的地步。
建中二年,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联合各路大军征讨占据襄、邓、均、房等七州之地的襄阳节度使梁崇义。正在关键时刻,占据海、登、曹、濮等十五州之地的平庐淄青节度使李纳背弃唐王朝,投靠梁崇义。为了支援梁崇义,李纳派重兵把守徐州埔口,企图截断运往汴河航道的粮草。
徐州刺史李洧本想着归顺李纳,但遭到了白季庚的劝阻。在白季庚的劝说下,李洧决定归顺朝廷。李洧本是李纳的族叔,李纳知道李洧归顺朝廷后,大怒,马上派兵围攻徐州,攻打李洧。
徐州本没有太多的官兵镇守,一时成为了孤城。生死存亡之际,白季庚劝服吏民坚守城池,等待朝廷救援。为了鼓舞民心,白季庚亲自登上城池,与吏民一起作战,甚至亲掌矢石。在白季庚的带领下,徐州百姓整整坚守了四十二天,一直等到了援兵到来。
徐州守卫战后,白季庚因为不凡的表现,被朝廷破格升迁,自彭城令升为徐州别驾,授绯鱼袋,充徐泗观察判官。然而,朝廷的举动却彻底惹怒了李纳。自此,李纳对白季庚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白季庚,李纳决定对他的家眷下手。而此时正在新郑的白居易一家却对此毫不知情。一家人一直沉浸在白季庚升迁的喜悦之中。
一天深夜,李纳的手下骑着战马潜入了新郑的白家老宅,这些满脸横肉的官兵顺手把火把扔进了厨房里。大火马上就蔓延了起来,幸好小白居易正在屋里苦读诗书,看到火光,马上跑了出去,喊醒白府诸人,开始灭火。
周围的邻居看到火光,也都起来帮助灭火。这时候,新郑的地理优势起了关键作用,因为此处积水甚多,取水方便,在大家的帮助下,一场大火很快便熄灭了。
事后,白居易的母亲对此困惑不已。因为丈夫不在,陈氏在家格外小心,每天晚上都会到各个屋子巡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安全隐患,何故,半夜三更会起火呢。她感到此事十分蹊跷。
白居易对此事也感到十分蹊跷。此时的白居易也已经完全脱去了稚嫩,因为父亲常年不在,他的性格变得十分稳健。他在厨房周围转来转去,想要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很快,白居易便发现了线索。厨房的灰烬里有一块令牌,上面赫然写着“齐王李纳”。
而此时,有乡邻也提到白天有陌生的官兵路过,好像是直奔白府而来。
看到母亲忧心忡忡的样子,白居易说道:“母亲,此事一定跟齐王李纳有关。父亲刚升迁不到一个月,家里就发生了如此大事,一定是李纳因为徐州之战对父亲怀恨在心。只是父亲此时风头正盛,李纳对父亲无能为力,才想要报复我们。这次放火不成,李纳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件事情,我们要马上告诉父亲,以防万一。”
陈氏听了儿子的话,顿时心惊不已,马上派人到徐州报信。白季庚知道此事后,也大惊不已。他马上在离徐州不远的符离置办了大的别院,派人把自己的家眷接到符离避难。
在白居易一家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新郑的时候,整个新郑已经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因为藩镇割据马上就要蔓延到整个曾经美丽祥和的小村庄了。
当白居易又一次站到东郭村的田埂上时,他看到的已经不是曾经的祥和与美丽,到处都是拖家带口准备逃难的乡邻。这样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白居易的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白居易小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握紧拳头,对自己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好官,为黎民百姓造福。”
在踏出新郑地界的时候,小白居易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生活了十一年的地方。一种不舍之情,油然而生。他突然想起了高渐离,那个唱歌送荆轲远行的歌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样的战乱年代,这一去可难有归时。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烙印。可是,如今战乱四起,等他归来之时,故乡是否还是他离去时的样子。
在家人的催促下,小白居易深深地看了故乡一眼,转身上了马车。离别的痛苦,很快被路途颠簸的痛苦所取代。这是白居易的第一次远行。这次远行,让他对颠沛流离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家人对这样的长途跋涉,十分不适。但是,哪里有什么办法呢?一家人只好忍着极大的不适,继续这似乎看不到边际的旅行。
然而,更大的悲伤很快降临了。在去徐州的路途中,白居易的弟弟金刚奴因为受不了路途的颠簸,病倒了。然而,时间紧迫,即使弟弟病倒了,家人也不敢耽误行程,一直朝着徐州的方向进发。
十一岁的白居易抱着已经陷入昏迷的小弟弟,心痛不已。他多希望马车能停下来啊!弟弟生病了,需要好好的静养,如此奔波,怎么会承受得住呢!
但是,小白居易的提议,很快就被家人否决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道路上,哪有居所可以让他可爱的小弟弟好好静养呢!小白居易只好不停地跟自己的小弟弟说话,想要让小弟弟振作起来,然而小弟弟早已听不到他的鼓励。家人也四处寻找草药,然而都无济于事。
几天后,小金刚奴彻底地离开了人世。一家人哭天抢地,白居易也深受打击,但是逝者已逝,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家人只好把小金刚奴埋在了一个长满荒草的土坡上。
白居易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弟弟。当最后一抷新土撒完后,白居易在弟弟的坟前,放声大哭!出门时,小弟弟还欢蹦乱跳地跟自己游玩嬉戏,如今却被埋在了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成了孤魂野鬼,怎么不叫他心痛呢?!
失去弟弟后,白居易一路都被悲伤的心情所包裹。他开始明白生活的艰辛,生存的不易,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乱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战争,不仅意味着流离失所,还意味着随时随刻的死亡。那些正在四处逃难的人们,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失去了亲人,看不到前路,正在受着流离之苦呢?
战乱,心口的伤
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白居易一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符离小镇。
符离小镇,位于水路交通要道,景色秀美,物业繁华。美丽的卞河蜿蜒穿过,清水碧绿,白鹭纷飞。白居易很快便爱上了这个像少女般含羞待放的小镇。
在这个美丽的小镇上,他度过了人生十分美好的一段年少时光。当春天来临时,符离小镇那柔软而绵延不止的小草,深深触动了白居易的心。符离本是因草得名,草因为形状似草,而被称为“符”,“离”则有生长茂盛之意。
符离勃勃生机的小草极大地吸引了白居易。让白居易对生命产生了新的感悟。但是这种感悟几乎一瞬即逝,白居易并没有深想。因为,他很快在符离找到了自己最为喜欢的地方——流沟寺。
说起流沟寺,除了一个唐朝的僧人提及过,后人几乎都对此寺没有记载,只出现在了白居易的诗中。在白居易的诗中,流沟寺中曾有过一棵古松:
题流沟寺古松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其实,很多地方就是这样,只因为一个人而名留青史。若是没有白居易这样一个人,写下了记载流沟寺的诗句。千百年之后的我们又怎么会知道有这样一个世外古刹呢?
对于白居易来说,流沟寺对于他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似乎在这里,他才能从心里真正获得安宁。那时候的符离虽然还没有陷入藩镇割据的战火,但是也已经岌岌可危了。每当听到前方的战况,想到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白居易的心总是会想到死在旅途中的弟弟,心情总是十分的低落。
每当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流沟寺。这个隐藏在深山的古刹,虽然隔绝了尘缘,却也隔绝了战乱。正像白居易所写的那样:
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在未来的岁月里,白居易每当遇到了战乱,便会想起这个让自己获得安宁的古刹。
在符离,才华横溢的白居易还结识了“符离五子”: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与这些人在一起,白居易总是心情舒畅。他们一起游陴湖,登武里山,饮食喝酒,弹琴作赋,无一不大兴而去,尽兴而归。
正当白居易对符离的山水越来越有感情的时候,一封来自叔叔的家书彻底打破了白居易游遍符离山水的美好愿望。
原来白季庚的弟弟白季康,看到中原战乱不断,十分担忧,为了避免哥哥这一脉因为战乱而全部流离,白季康决定抚养自己的一个侄子,为哥哥保存一脉。
白季庚看了弟弟的信后,感动不已。但是也十分为难,要把哪个儿子送到弟弟那里呢。离开的就远离了战乱,留下的,只要发生战乱,就会生死未卜。
父亲白季庚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左思右想,也没有主意,最后他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叫到跟前,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白居易兄弟几个看了叔叔的书信后,黯然神伤。他们兄弟几个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却感情深厚,面对这样的局面,谁也不愿意离家人而去。
“爹,我们刚从新郑搬到符离,还没安稳,就又要分离,我是不会去的。弟弟们年纪尚小,让弟弟们去吧。我愿意与爹爹一起坚守城池!”大儿子白幼文说道。
听了大儿子的话,白季庚也伤心不已。他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白行简,尚且年幼,想到自己的儿子金刚奴就是因为颠沛流离而死在路途中。白季庚马上打消了让小儿子去的念头。
“行简年幼,如何经得起长途跋涉。此去,是为了给我白家留下一线生机,所去之人,一定要身强体壮才行。”白季庚说道。
“那就让居易去吧!我们兄弟三人,只有居易学问最好,想要光耀门楣,非居易不可!”白幼文说道。
“哥哥,我不去!我不愿寄人篱下,也愿意与爹爹一起固守城池,宁愿战死,决不与你们分离!”白居易坚定地说道。
看到儿子如此坚定,白季庚更加为难了。他对白居易有着不一样的期望,本也想让白居易去江南避难,但是怎奈儿子不愿意呢。他看向自己的妻子陈氏。
陈氏想到马上就要面对骨肉分离,已经哭成了泪人。看到丈夫为难地看着自己,勉强收住了泪,说道:“你们别争了,就让居易去吧!居易自小聪慧,白氏一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看到儿子想要反驳自己,陈氏马上截住了白居易的话,厉声说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不是意气用事之时,你已经长大了,怎可轻言生死呢?”
看到儿子低垂着头,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想到要与最喜欢的儿子分离,陈氏语气也软了下来,接着柔声劝道:“居易,母亲何尝舍得与你分离,只是如今战乱不堪,我白氏一族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你怎能如此轻率。此去你叔父之地,虽然寄人篱下,但是你叔父为人磊落,与你父亲兄弟情深,绝不会亏待你!”
听了妻子的话,白季庚也颇有感触,觉得妻子句句敲在了自己的心坎上,便说道:“你母亲的话,也正是父亲对你的嘱托。你现在就去收拾行囊,明日我便差人送你离开符离。”
白居易知道大局已定,虽然伤感不已,但却无可奈何,只好回屋子收拾行李。
当晚,母亲和兄弟都来安慰自己。看着母亲曾经年轻的脸上已经染满了风霜,如今眼圈红红,泪痕犹在。白居易的满腹牢骚也都忍了下去,宽慰母亲说:“娘,你只管保重身体!居易自会照顾好自己,不叫您伤心。”
听了儿子的话,陈氏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自白居易出生以来,从不曾与自己分离。如今,儿子马上就要孤身一人,远走他乡,她的心如同刀割一般。
几个兄弟也伤心不已,不断地嘱咐白居易路上的所有琐事。白居易看着骨肉情深的兄弟,更是难受。自己虽然寄人篱下,却远离了战火,而自己的骨肉兄弟,却还要面临战乱的侵扰,怎让他能安心离去呢。
第二日,白居易与家人告别后,背上行囊,开始了他又一次的颠沛流离。幸好白居易身强体壮,路上虽吃了一些苦头,但是还是安全地到达了自己的叔父居住地——江南,这个与自己有着不解情缘的人间天堂。
在叔父家,白居易得到了热情的款待。叔父果真如母亲说的那样,性格温和磊落,视自己如己出。想起父母的殷勤期望,白居易在叔父家读书更加刻苦。看到哥哥的儿子文采风流,气质不凡,白季康也是欣喜不已。
江南本是富庶之地,亦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所。白居易到此后,很快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这里的烟雨朦胧、这里的溪流碧泉、这里的亭台楼阁无一不让白居易神往。
而最令人神往的便是这里的文人墨客了。自古江南多才子,苏州才子韦应物一直是白居易心中的偶像。只是自己现在才疏学浅,始终鼓不起勇气去拜访自己仰慕的大诗人。
在江南,他第一次听到了刘禹锡这个名字,苏州学院的大才子。这时候的他一定没有想到,多年后,自己能与刘禹锡齐名,成为莫逆之交。
只是,江南虽然百般好,白居易在月圆之夜,总是会忍不住思家情切。一天晚上,白居易独自登上江楼,看着天上的明月,想到自己客居他乡,与亲人离散,顿时伤怀不已。他猛灌了几口自己拎来的美酒,不想酒入愁肠愁更愁。
他在江楼之上大醉一场,离去之时,突然诗兴大发,遂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江楼望归》: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在江南的这段日子,白居易最高兴的便是收到来自家里的家书了。只要收到家书,他孤寂的心就会感到温暖非常。每当看到叔叔家的兄弟们兄友弟恭,他总是异常思念自己的兄弟。
一日,叔叔家的一个客人要回北方了,正好要路过父母的居所符离,他便托客人为他送去了一封书信,信中这样写到:
故园望断欲何如,
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
数行乡泪一封书。
可见白居易对家人的思念到了怎样的地步。这时候的白居易年仅十五岁,却早已经历经了世事的沧桑。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在离开故乡新郑以后,就彻底地结束了自己无忧的年少时光。举家迁到符离之后,虽然也对生活有了深刻的影响,但毕竟父母在侧,兄弟环绕,并没有体会过太多的孤寂。
如今,自己已经离开符离三年。这三年,身边没有父母兄弟,自己始终孤身一人在外,尝尽了孤独寂寞的滋味。每每想到父母兄弟,总是借酒消愁。这三年的酒量已经到了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地步。所谓,“喝酒伤身”,他如何不知其中利害,只是这三年的颠沛流离,如若没有这烈酒的相伴,那无数孤寂的凄苦之夜,又如何熬过呢?
想到自己的未来,想到父母兄弟的殷切期望,白居易越发惆怅。他想,若是一直在江南避难,何时才能光耀门楣呢?江南虽然安于一方,却不是自己未来的仕途所在。想到此,白居易不免有了新的想法,若要建功立业,非去京城不可!
“去京城!”这个念头,一兴起来,顿时一发不可收拾。他想到了那位大诗人李白,若是能同李白一样,一进京城便扬名天下,岂不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