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6
- 张国祚
- 33998字
- 2020-07-09 17:37:55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发展报告[1]
舒俊[2]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缘起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渊源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所提出来。1990年,约瑟夫·奈出版了《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1990)一书,指出美国既拥有传统的经济、军事的硬实力优势,也拥有文化、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新型的软实力优势。只要能够将这些潜在的权力资源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美国将能领导世界。[3]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有着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约瑟夫·奈在与当时盛行的美国衰落论开展辩论的过程中逐渐孕育出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在越南战争失败、石油危机爆发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艰难处境之中,国内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发展势头开始下降。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德国的迅猛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造成了严峻的挑战,美国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环境;与此同时,美国自身面临沉重的债务危机,已由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处于内外发展环境不利因素叠加的背景之下,美国衰落论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论调,这种衰落论甚至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衰落论的论调在1987年出版的畅销书《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之中得到充分体现,该书作者为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保罗·肯尼迪认为经济与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实力为军事力量的发展提供支撑,国际生产力的重心转移、美国过度的侵略扩张导致的结果将是:美国注定会衰落到仅在几大列强之中占据一席之位的境地。因此,以保罗·肯尼迪为首的美国衰落论者提出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美国可能遭遇像大英帝国般逐渐衰落的境遇,提倡美国构建以“大国协调机制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驳斥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美国衰落论是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重要动因,约瑟夫·奈极力为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维持与巩固寻找理论依据,指出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经济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大的“软实力”将为美国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关系紧密的地球村,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权力的运用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变,以强制性为特征的硬实力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限制,柔性灵活的软实力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在这种背景下软实力的地位就愈发重要了。约瑟夫·奈敏锐地意识到了软实力的重要性,他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并对软实力思想进行了丰富与完善:
(1)对软实力概念的首次提出。1990年,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上发表了《软实力》(Soft Power,1990)一文,这篇文章是关于软实力研究最早的文献,他在文中指出“软实力是指利用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等无形资源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构筑一种情势的能力,借助于这种情势,这个国家使其他国家以与其倾向和利益相一致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的倾向,界定本国的利益”。[4]约瑟夫·奈于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阐释了硬实力与软实力概念,硬实力主要依靠威胁、诱惑的方式来影响其他国家,软实力则注重利用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等无形资源的影响力以使外部行为者产生效仿学习的愿望。[5]
(2)对软实力概念的进一步完善。约瑟夫·奈在文章《软实力的挑战》(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1999)中对软实力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影响其他国家的行为,并获得理想的结果,如能够让其他国家信服地跟随你,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并按照你的设想行事。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它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它们利益的国际制度,那么它无须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6]
(3)对软实力构成内容的归纳概括。约瑟夫·奈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2004)一书中对软实力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提炼:“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当在别人眼里我们的政策合法、合理之时,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7]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4)对软实力思想的引申发展。约瑟夫·奈在《灵巧领导力》(The Powers to Lead,2008)一书中将“软实力”思想进一步引申到了“巧实力”(Smart Power)思想,试图克服其“软实力”的局限性,强调将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起来以综合运用的思想。他指出,最有效的领导者实际上是那些根据不同环境以适当比例综合使用软硬权力的人,他将这种风格称作“巧实力”。在广泛引用甘地、富兰克林·罗斯福、李·艾科卡和小布什等人事例的基础上,他以“巧实力”这个概念来探讨领导的类型和技巧、群众的需求,并从道德和效率角度来分析好领导和坏领导。[8]
约瑟夫·奈“软实力”思想的理论初衷是驳斥以保罗·肯尼迪为代表的美国衰落论者,其出发点是为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的霸权地位提供理论支撑,落脚点是维持与巩固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可以说,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在本质上是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服务的政治宣传,是美国霸权主义在理论上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要有辩证的认识,批判地吸收其有益的方面,以超越其思想的内在局限。
(1)理论价值。第一,“软实力”思想为人们分析与解决国际政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约瑟夫·奈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与政策价值。较“硬实力”而言,“软实力”相对来说是比较模糊的,但它又是国际竞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柔性的实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约瑟夫·奈认为美国虽然拥有世界一流的经济和军事硬实力,但在涉及恐怖主义等其他国际性问题时仍然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而寻求他国的积极配合就需要发挥美国软实力的说服作用,使其他国家愿意接受美国的外交政策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不是单靠军事硬实力就能实现的。第二,“软实力”思想丰富了权力思想的内涵,强调了非物质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政策因素的重要作用。“软实力”思想克服了现实主义者过度依赖于物质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促进了权力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权力的结构,有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纵观问题的全局。
(2)局限性。第一,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内涵的概括局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这三个领域,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约瑟夫·奈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仅将软实力界定为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而对于其他领域避而不谈,让人感觉软实力的内涵仿佛就仅此而已。而事实上,软实力的内涵远不止上述这三个领域,且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软实力的内涵侧重当然有所不同。如果盲目照搬约瑟夫·奈的三个领域来指导我们的软实力建设,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故步自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是我们进行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前提基础,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思想是为了批驳美国衰落论思潮,而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是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我们的软实力研究也应该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国开始软实力研究时,很有必要将“软实力”的概念本土化,即让“软实力”概念深植于中国大地的土壤上,丰富拓展“软实力”概念的内涵,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对理论研究的呼唤。第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窄化地理解软实力概念,对文化因素在软实力中的特殊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没有系统地归纳软实力所涉及的基本范畴。约瑟夫·奈对于软实力范畴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之上,没有从文化的高度来把握软实力的本质属性。文化在软实力各要素中居于指导地位,文化可以说是软实力的力量之源。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软实力就无从谈起。如果认识不到文化因素的特殊重要性,就难以准确地把握软实力研究的逻辑结构,从而也就不可能构建科学的软实力理论研究体系。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必要性
国家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实际存在的综合力量,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在物质力量层面所拥有的经济、军事、资源等力量,同时又包括国家在精神力量层面所拥有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力量。[9]在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角逐,综合国力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充分显示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建设中的重要性。文化软实力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在长期的交往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日常生活方式、民族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共有的文化因素能够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融合、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有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硬实力,更离不开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强国。然而,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中国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地位开始下降,西方文明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上升,直至现在我国文化仍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迫切要求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话语权、培育核心价值观等都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紧密相关。可以说,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由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定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着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占领文化领域的高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以及大调整的时期,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各种各样的文化之间交流、交融、交锋越发的频繁,因此,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任务显得尤为艰巨。”[10]目前我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仍处于劣势,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文化输出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手段,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有效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如果中国文化软实力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维护好国家安全,我国的文化主权将会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加强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控能力,切实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要学术著作与主要观点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学术文献统计分析
运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近年来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从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分别检索“主题”字段中含有“文化软实力”“文化力”的文献,这两者相加的结果代表当年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文献数量,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2007-2008年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是一个转折点。这两年以“文化软实力”为主题的研究出现了爆发性增长,2007年相关期刊文献数量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约1.8倍,2008年相关期刊文献数量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约2.4倍。为什么“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文献数量会在2007-2008年迅猛增长呢?其原因在于2007年10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了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1]自从2007年文化软实力被明确为国家战略后,学者们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表1 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学术论文检索统计
运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发文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发文数量排名前20位的机构绝大部分为“985”高校和“211”高校,这说明重点高校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力。
表2 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学术论文的机构分布统计(前20名)
运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发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发文数量排名前20位的刊物的分布领域较散,文化类期刊、经管类期刊、政治类期刊、新闻传播类期刊、艺术类期刊、教育类期刊均刊载了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相关论文,这说明文化软实力研究得到了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普遍关注。
表3 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学术论文的期刊分布统计(前20名)
运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发文学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发文数量排名前20位的学科主要分布在文化、经济、教育、政治、传媒、艺术、语言这七个领域,特别是文化学科的发文数量遥遥领先,这说明文化软实力研究以文化学科为主体,辐射经济、教育、政治等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其研究具有跨学科特征。
表4 2000-2016年文化软实力学术论文的学科分布统计(前20名)
对近年来关于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主要学术专著进行搜索,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2016年间共出版了54本相关学术专著,如表5所示。较早的文化软实力学术专著出现在2008年,文化软实力学术专著的出版高峰期出现在2013年,在2013年一年中就出版了14本专著。为何较早的文化软实力学术专著会出现在2008年呢?这和前文提到的2007年10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分不开的。2013年的学术专著数量相对于之前年份出现了迅猛增长,这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3年多次谈到文化软实力有关,而且习近平在2013年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文化软实力,这说明了政府对文化软实力问题的高度重视,可见国家的政策方向影响了学者们的研究方向。
表5 文化软实力主要学术专著统计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梳理
(1)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进行批判性发展,突出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国内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研究最早源于1993年的《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该文把文化看成一种软权力,即把意识形态、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科学技术、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等因素作为构成国家权力的属性,认为一种文化广泛传播扩散时将会产生强大的力量。[12]国内学者研究文化软实力的起点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但对其概念进行了一些修正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认为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是软实力的灵魂和经纬。有学者指出“文化软实力”涵盖人类社会除物质硬实力以外的,所有无形的、难以计量的、表现为精神、智慧、情感的力量,文化在“软实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软实力的灵魂和经纬。“灵魂”是指文化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软实力的发展方向、发展宗旨和发展思路;“经纬”是指文化因素纵横渗透到软实力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逻辑链条之中。同时还指出研究软实力的宗旨是着眼于“软实力”的文化柔性,以实现国内安定、团结、和谐,国际和平、合作、共赢。[13]
二是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包括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等。有学者将文化软实力概括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在国家内部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世界他国形成的吸引力,从内外两个方面构成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了国家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14]有学者把文化软实力概括为四种影响力的整合表达,即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竞争力和扩张力的整合表达。此观点强调了文化的内外张力,蕴藏着文化的生命力之意。[15]有学者指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6]
三是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力与软实力的延伸。有学者将“文化软实力”概念看作是“文化力”概念与“软实力”概念的叠加和有机结合,认为在中国文化力和软实力两个概念是同时流行的。文化软实力概念虽然出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但已经与之渐行渐远,朝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文化软实力理论应该是以文化力理论(基本上属于中国人自创的理论)为主,结合软实力理论(属于西方权力理论)而形成的更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理论。[17]
(2)从不同视角研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有学者认为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主要有五个:政治文化领域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统文化领域代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公共文化领域引领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主流文化领域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流行文化领域具有普遍社会反响和市场效应的娱乐性、大众性文化产品。[18]有学者提出我国文化软实力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之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源,而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19]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模式和大国形象四大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中国硬实力基础上构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系。[20]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具有六大要素:发展模式、核心价值观、国家形象、文化生态、外交软实力和传播软实力。[21]有学者将国家文化软实力分解为四个作用力,提出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知识生产力、文化体制引导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共同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22]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是价值观。由于价值观广泛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文化软实力必然要通过这些领域来体现。因此,一切体现或表现价值观的要素都是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23]有学者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整合力、文化生产力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24]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由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这四种力量来源构成,但侧重点不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文化软实力中处于支配地位。[25]
(3)探讨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和意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有学者认为在当今时代,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1世纪是各国文化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在这个凸显文化价值和魅力的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占得先机。[26]有学者认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具体地说,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是硬实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27]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文化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不可忽视的精神因素,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构成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全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稳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28]
(1)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与成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优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成绩
有学者指出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宣传思想文化教育不断加强改进,强化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与灵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和加固了文化软实力的经纬;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越来越清晰,为文化软实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供了政策保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拓展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不断出现新亮点;孔子学院的设立和汉语国际传播活动的开展,扩大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影响。[29]有学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优势,指出大力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将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聚合力、中华文明对外的感染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而且也有助于向世界提供具有感召力的“中国制造”的思想、价值观、话语体系,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30]有学者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如今,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渐趋从被动转向主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从起初的自发转向当下的自觉;同时,文化资源的调整与整合由原来的行政意志转向了市场和资本的力量推动。[31]有学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创新,中国文化产业已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并呈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的发展态势。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但文化产业发展总的趋势是乐观和积极的,并与国际先进的产业文化元素和模式不断融合与对接。具体表现在: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数字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转型初见成效、文化产业国际化合作不断加快等。[32]有学者认为文化交流与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机构,致力于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自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至今,孔子学院已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扎根,其发展势头之强劲实属罕见。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日,国家汉办先后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所孔子学院以及1000个孔子课堂,共计1500个分支机构。[33]
(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挑战与问题: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外部挑战,国际话语权有待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等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学者认为西方强国通过强大的传媒优势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于他国人民,重塑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身份认同,最终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西方强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严重威胁着我国文化在国民心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34]有学者从中美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的视角提出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总体上是防御性和被动性的,缺乏积极建构的策略;二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相对分散,缺乏协调的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三是高度依赖于政府资源的推动,缺乏对非政府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四是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换的力度不够;五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创新的步伐不快,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六是文化贸易逆差较大,文化产业发展尚处在幼稚期;七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合力不足;八是文化传播工具、传播手段和技巧相对落后;九是国民素质教育力度不够,中国公民的国际形象有待提升;十是文化价值理念传播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库”作用重视不够。[35]有学者认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并没有因为中国硬实力的提升而显著提高,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地位尚未很好匹配,面临巨大压力与风险。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第一,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整体显现,话语基础不够牢固;第二,从理论上来看,作为话语权内在要素的理论话语体系不够完善;第三,从政治现实层面看,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与文化霸权削弱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第四,从传播层面看,现有传播平台、传播队伍、传播策略制约了话语权的提升。[36]有学者指出文化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我国文化创新能力不足表现在诸多方面,如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相对落后,缺少鼓励文化创新的体制空间;文化创意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文化传播方式相对滞后,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关注不够;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欠缺,构成了文化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主体因素。[37]有学者从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核心力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的区域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估指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文化软实力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平衡性。[38]
(1)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第一软实力”,科学有效地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任务,宣传好、落实好。[39]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危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西化”与“分化”以及西方文化渗透冲击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我们必须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40]有学者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出发,认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发展水平的标准关键在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竞争力,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1]
(2)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学者认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极大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凝聚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抵抗文化渗透的免疫力和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42]有学者认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国家软实力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凝练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突出其时代价值,创造出既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43]
(3)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学者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十分重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振兴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需要加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原创内容,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水平,优化文化产业法律政策体系尤其是文化版权保护。[44]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对保障国家传播力以及提升国家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指出未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一,深化文化产业管理机制改革;第二,制定和完善与时俱进的文化产业政策;第三,鼓励文化创新、培育知名文化品牌;第四,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45]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是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能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文化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我国文化产业若要改变落后的地位,必须以蓬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的有利契机。[46]
(4)从借鉴国外经验的角度探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做法,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把文化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和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政策、文化法规;打造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重要载体;重文化输出,将弘扬和扩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47]有学者对美国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建设和积累,拥有巨大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软实力大国。美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主要有建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文化软实力多元化发展;以文化产品为载体输出大众文化,推广价值观;通过公众外交加强全球领导力,通过文化交流提升美国文化影响力。[48]有学者对法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进行了研究,认为法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来源于:植根于法兰西民族文化;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法国对人类精神文明的贡献;推崇自强独立的戴高乐主义;法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法国推行的文化外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法国注重软实力的培育和提升。[4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障。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灿若星河,古代文化名人熠熠生辉的思想中闪烁着“软实力”的火花。学者们认为虽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未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但其思想中早已蕴涵着文化软实力的要素。
(1)儒家思想中的文化软实力要素
子曰:“仁者爱人”“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儒家经典《礼记》中说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在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意在表明统治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对百姓行仁爱之道,那么统治天下将会变得很容易。由此可见,儒家学派认为治国安民重在以仁爱之心感化民众,主张德治,施行仁政。对内用仁爱之心凝聚人民,对外用仁爱之心使其归顺,这说明了儒家学派主张运用“道德教化”这种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来治国理政。“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儒家主张从教育入手来教化人民,使民众自觉遵守伦理道德和纲法纪律,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正所谓“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儒家认为,教化更能使百姓臣服,远比暴力压迫要有效得多,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充分体现了“人文教化天下”的软实力思想。在儒家学派的思想中,“仁爱”“教化”等理念就蕴涵了软实力的要素,体现了对精神文化方面影响力的重视。
(2)道家思想中的文化软实力要素
道家学派强调“以静制动”“以弱克强”“以柔克刚”,其创始人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可是这世界上最坚硬强大的事物竟也战胜不了水这一最柔弱之物,所谓“以柔克刚”就是这个道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水”就像是软实力,“坚强者”就像是硬实力,“水”虽柔弱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硬实力虽坚强但也不免被软实力所击败。硬实力可能使人短暂地屈服,而软实力则可以使人发自内心地接受,一个国家不能只注重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发展,也要关注文化、教育等软实力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除了“以柔克刚”外,道家学派还提到“刚柔并济”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到启发:国家要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发展,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物质基础,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精神动力,两者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老子在关于处理国家关系的论述中也体现出了软实力思想的要素,他提出:“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大者宜为下。”老子主张国家之间应该避免硬碰硬的“零和博弈”关系,而应以柔性的方式构建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
(3)兵家思想中的文化软实力要素
兵家学派代表人物孙子认为运用战争、军事等硬实力去解决争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而运用谋略、智慧等软实力来处理矛盾则为上策。《孙子兵法》中说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把军事谋略分为“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个层次,其中“伐谋”是其推崇的最上之策,“攻城”则是不得已的最下之策。“伐谋”指充分运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谋略,在双方矛盾激化之前就预先处理争端;“伐交”指通过外交谈判手段达到不诉诸武力而解决纠纷的目的;“伐兵”指以军事力量击败敌人,同时尽量降低战争造成的损失;“攻城”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攻占敌人的战略要地而获得胜利。孙子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一旦采取了战争的手段将难以避免地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诉诸武力解决问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而能够以不动一兵一卒的谋略、智慧取胜才是上策之选。孙子提倡运用谋略、智慧来使“战”变成“不战”,认为单纯依靠军事硬实力去解决矛盾并不是明智之举,而巧妙地运用谋略等软实力才是实现国泰民安的长久之计。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
(一)历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
2009年11月14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在湖南大学主办“第一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会议主题是“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国内著名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与会。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路建平,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郑佳明,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等到会致辞。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构成要素、研究现状、发展对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国务院台办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张书林、《求是》总编夏伟东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魏长宝指出哲学是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必须建立中国自身的问题意识与话语模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从传统的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考证与诠释,并系统论述了文化的内涵;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傅才武以“文化战略”切入,认为中国在参与世界主流价值体系重建中必须推出自己的经验和元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铁玫从“概念定义权”“新媒体途径”“国家形象”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传播的观点。
与会专家认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具有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国家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务必把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越是重视经济发展,越是时刻不放松软实力建设。必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继承优秀传统,吸取时代精华,增强问题意识,加强对策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力推精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服务。
2011年2月18日,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湖南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湖南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首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文化软实力与理论创新”。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勇,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韩永进等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主持。
会议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竞争在当今国际较量中已经无所不在。把握正确导向、全方位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专家们分析说,近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舆论引导不断改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文学艺术不断繁荣,民族精神不断提振,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程中,如何增强文化的现代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中国现代文化的崭新形象,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专家们强调,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由于文化体制和国民素质等深层次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瓶颈。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专家们还指出要培育中国文化魅力,要创造中国文化价值,要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贡献度,要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与会学者认为,由张国祚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是第一部系统总结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报告。它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历史渊源、基本特点、发展现状、主要成果、未来展望,集学术性、理论性、对策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
来自中国社科院、文化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郝立新、郭建宁、周溯源、阎学通、李希光、韩庆祥、杨春长、王一川、沈壮海、朱汉民、贾磊磊等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2011年11月30日,“第三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一卷)》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文化强国”。来自社科界、理论界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代表出席本论坛,论坛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探讨新形势下文化强国之路和文化软实力发展对策。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发布演讲。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主持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第三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承办。论坛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讨:第一,文化强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主要着力点;第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非常时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关时期,为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全局的高度进行了战略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作为新时期的文化工作者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2013年6月22日,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2》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国防大学原副校长许志功、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原纪委书记王庭大、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司长冯刚、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主任杨河、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等三十多个单位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和新闻发布会。
会议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主持。在论坛主题演讲中,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原纪委书记王庭大以“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为题,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倡导“以中国梦想感染世界”;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司长冯刚从文化自信、文化引领、文化力量、文化复兴等四个方面解析了“中国梦的文化意蕴”;国防大学原副校长许志功强调,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以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主任杨河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角度,指出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从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人、我们和他者、传统与创新、理性与行动五个方面,论证了“中国梦”的辩证张力。在随后的专题演讲中,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指出,中国梦是旗帜、是方向、是战略,强大的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从软实力与中国文化“走出去”、软实力与学术创新、软实力与道德提升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提升软实力,助推中国梦”;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从历史、现实、国际、实践四个维度提出了中国梦的“世界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从中国电影的梦想模式、集体记忆、时代梦想等角度展示了中国电影的筑梦之旅;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指出中国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批判了对文化的泛化和狭隘化的理解,论证了文化的实践基础、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等三个维度。到场专家学者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2》的出版表示祝贺,认为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廉洁文化、高教文化、文化咨询等七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范畴等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建设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在主持论坛时强调,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发展、面向国际交流的软实力思想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当务之急;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基石;中国梦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幸福之梦,它与自由、平等、民主、和平、合作、和谐、共同繁荣的世界之梦相通相融、相映生辉;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者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中国梦的胜利实现承担起“思想库”和“智囊团”的时代重任。
2014年6月13日,“第五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联合举办。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全国政协常委、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继贤中将、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院长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主任杨河、《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黄中平、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等负责同志以及田心铭、梁柱、黄运成、吴恩远、郝立新、李希光、沈壮海、于丹、王辉耀、刘士林、贺东航、韩喜平、洪晓楠、张雄、陈少峰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界定、文化软实力与智库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等发表了演讲。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言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3》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了持续性的研究,反映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做大做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在主持论坛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新型智库,已经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建设一批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新型智库,既是党和政府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当代中国学者的重要使命。
出席论坛和新闻发布会的共有150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来自30多家单位: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求是》杂志社、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深圳社科院、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2015年2月6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经济日报理论评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六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新闻发布会”,会议主题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理论体系建构”。来自中央有关部门、高校、党校、社科院等四十多家单位共一百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和新闻发布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同志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既给文化软实力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也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使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进入了新境界。与会专家对张国祚教授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最终成果《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的出版表示祝贺,一致认为该书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体系建构的一部立纲之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书导向正确、观点深刻、逻辑严谨、文风清新、简洁明快、提纲挈领,第一次系统地评析了“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的理论贡献与缺陷,第一次完整地构建了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人本”原则、主要领域、主要问题,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习近平关于软实力战略的大思路,第一次深刻地论述了文化软实力研究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关键环节。《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的出版,为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和高校师生全面准确学习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一部简洁明快的理论教材,也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一部可以打开视野、提升品位的理论读物。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在主持论坛时强调,建设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振国民精气神、顺应时代潮流、便于国际交流的软实力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当务之急;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筑牢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基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底气的根脉。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央军委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继贤中将、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原纪检组长王庭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红旗文稿》总编李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郝立新、武汉大学社科部部长沈壮海以及徐世丕、李希光、韩振峰、孙兰英、韩冬雪、洪晓楠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2015年5月6日,由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湖南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主题是“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全体理事会成员、各协同创新合作单位的学术领军人、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会议特邀嘉宾和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前身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该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成果巨大”为标准,以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主题,以“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为途径,推动合作单位文化软实力创新研究能力显著而持续的提升。该中心将建设成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最佳窗口,成为世界领先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和数据库。
开幕式上,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继贤等嘉宾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揭牌。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代表牵头单位致辞,并主持了揭牌仪式。湖南大学副校长刘金水宣布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成员名单、学术委员会名单和中心主任名单。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主持开幕式,并结合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的发展历程,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蓝图向大会作了详细说明,分析指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围绕“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进行了阐述,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以及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应注重问题意识。
来自湖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所、中国社科院欧洲所、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计量学院、北京印刷学院、深圳市委宣传部、滨州市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22家单位近百位专家学者列席本次论坛,论坛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和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共同主持。
2016年4月17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经济日报理论评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联合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文化软实力》创刊座谈会”。会议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把握正确导向,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主持会议。徐光春、张全景、赵可铭、郑科扬、李捷、陈晋、赵长茂、朱佳木、李殿仁、顾海良、靳诺、杨正泉、邵维正、颜晓峰、刘汉俊、祁述裕、邢广程、马永贞、曾明、曹卫东、郑剑、余新华、李红岩、贾磊磊、高福廷、夏文斌、王关义、万俊人、陈来、张颐武、李希光、洪晓楠、蓝晓霞、韩振峰、韩冬雪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开展交流。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蒋昌忠代表《文化软实力》主办单位致辞。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和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邵文辉出席会议并讲话,突出强调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对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指导意义,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的贡献和影响,祝愿《文化软实力》成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家形象、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文化软实力》为季刊,创刊号已于2016年3月28日出版,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会议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立场、观点、价值取向难免有所区别。在当代中国,为了党的前途命运,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人民根本福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必须“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多刊载精品力作。会议高度评价了《文化软实力》学术期刊,认为该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基础,突出对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风鲜活,可读性强,是一个文化软实力思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阵地,是一个为文化软实力专家发挥党和国家智库作用的服务平台,是一个交流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的学术园地,是一个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其他关于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学术活动
2016年6月5日,国家文化软实力高峰论坛在武汉大学举办,数十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纵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中国道路。论坛分四个阶段,发言者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教育、政治、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多学科角度,聚焦文化软实力建设前沿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努力深化文化软实力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书林,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邓纯东,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分别做了题为《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文化软实力与中文学术期刊建设》《充分发挥好国家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或前提》《国学与文化软实力》的报告。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从跨文化人才、传媒文化、汉语、国学等影响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展开论述。他们的演讲题目分别是:《论跨文化人才的培养问题》《传媒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也谈汉语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国学对于生命意义的几种探讨方式》。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门洪华,分别做了题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应对》《试析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学术类型》《中国公共外交与对日方略》的报告。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列生、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何晓明、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软实力建设。报告题目分别是:《文化治理视阈中的中国文艺创作》《文化软实力的命题真值》《“和而不同”与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国家软实力建设亟待研究的若干重要语言问题》。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壮海作论坛总结,认为16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的思想精华,提升文化软实力非跨学科研究不能完成。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广泛交流,探讨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智慧。[50]
2016年6月29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文化软实力调研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首发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课题组成员围绕新书展示的研究现状和课题研究进行了学术研讨。
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社科部王周谊副部长首先致辞,他向关世杰教授及其团队表示祝贺,并表示社科部将继续对此重大课题的深入开展予以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凤珠副总编辑介绍了“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的出版情况:这套丛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包括对美、俄、日、德、印等国民众看待中国的调研。目前已出版《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课题组首席专家关世杰教授介绍了课题研究和丛书的相关情况,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课题组围绕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展开了研究。“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作为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有三个突出的创新点:一是对大型问卷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二是研究方法多样性,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三是提出的对策以实际调查研究为基础,本着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的精神,对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改进中国国家形象提出了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研究员对关世杰教授及其团队所进行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一书是研究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宝库,“该书以实证研究的数据夯实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健教授高度赞扬了关世杰教授及其团队,认为他们所做的研究非常有时代意义和担当意义。[51]
2016年6月15日,由国防大学与武警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创新文化与软实力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国防大学、武警部队机关和军队院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武警政治学院,共同探讨交流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升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与会代表围绕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破解如何使我国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如何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责任,如何使创新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如何以文化的创新提高文化质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问题各抒己见。会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解读了创新文化与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到以先进军事文化引领推动强军目标实现;从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关系谈起,强调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从以强军文化助推军事软实力提升到“中国梦”视野下军事外交软实力的战略功能等等。研讨成果既有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又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本次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深化课题研究、拓展研究队伍、扩大成果影响的一个举措。[52]
2016年4月8日,在陈嘉庚先生逝世5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会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企业投资协会等单位共同在陈嘉庚故里——厦门市集美区举办首届“嘉庚论坛”。论坛由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主持。
来自五大洲100多位华侨代表和100多位国内学界、政界、企业界代表与会。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杨正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副会长张铭清和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发表致辞表示祝贺。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倪超、集美区委书记李辉跃致欢迎词。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新华社、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先生、陈嘉庚基金会主席、陈嘉庚国际学会秘书长、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兼总编潘国驹先生做大会主题演讲。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与福建省侨联主席王亚君为陈嘉庚纪念馆颁发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牌。
在圆桌论坛上,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人文学院院士叶宋曼瑛女士,泰国《星暹日报》《泰华报》副总编辑洪林女士,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经理黄国强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围绕扩大海内外华人交流、拓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陈嘉庚无愧为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信仰坚定的革命者、赤胆忠心的民族英雄、不懈追求光明的爱国者、目光远大的教育家。他那殷红赤诚的爱国情怀、无私奋斗的奉献精神、爱憎分明的正义胸襟、固守承诺的诚信品格和惜物节俭的淳朴美德,永远值得传承和发扬,的确堪称“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一定要以嘉庚精神为旗帜,更好地推动海内外华人凝心聚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强中国心,共圆中国梦。
本届论坛的举办,得到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热烈响应,许多学者和企业家积极撰文应征。经过专家组认真评审,最后择优遴选出41篇文章汇成《首届嘉庚论坛文集》。[53]
四、中国文化软实力体系研究的重要进展与成果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了“软实力”概念,随后该概念传入了中国。回顾“软实力”概念在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学者对于“软实力”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思想的批判性反思还不够深刻,对“软实力”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逻辑关系等重要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基于国内“软实力”研究存在的这些问题,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撰写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简称《论纲》)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人本”原则、主要领域和主要问题。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框架构建的空白,引起了学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立足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实际,在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建构起了相应的体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一个大纲,它的谋篇布局从总体上把握了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的创新之作,它以一种宽广的视野,对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软实力的特征以及文化软实力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观点。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沈壮海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域的学人在理论创新和构建学术理论体系方面的自觉与担当,围绕文化软实力问题表达了一个中国学者当有的声音。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部部长洪晓楠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立意高远、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实现了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同时为文化软实力研究同仁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参照的目标。[54]
(二)文化软实力研究基本概念的中国诠释
“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几个基本概念。就“文化”概念而言,不少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视角出发为“文化”概念做出了界定,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有二百多种。“文化”这一概念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尝试对其进行阐释,而“文化”的定义又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学界难以达成一个普遍认识。不可否认,从多学科角度来定义文化使得“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然而,“文化”的概念这么宽泛,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应怎样界定“文化”概念呢?就“软实力”概念而言,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但其仅从外交战略视角来理解“软实力”未免过于狭隘,容易造成对“软实力”概念理解的窄化。况且“软实力”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牵涉到国家的核心利益,直接照搬约瑟夫·奈的定义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对“软实力”概念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就“文化软实力”概念而言,这是中国学界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进行批判性发展的成果。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的吸引力、制度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而我们则特别突出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性,强调“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一书直面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基本概念,对其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第一,“文化”概念。《论纲》将“文化”概念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从宏观上看,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中观上看,文化是指维系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国防、外交、政党七大领域中的“文化”。从微观上看,“文化”是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文学艺术流派、不同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所有具体知识。中观文化的战略和微观文化的运用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要对象。第二,“软实力”概念。《论纲》将“软实力”定义为“一切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精神、智慧、情感性的力量的实力”。主要包括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动员力、说服力、诱导力、感染力、同化力、谋划力,等等。第三,“文化软实力”概念。《论纲》指出“文化软实力”涵盖人类社会除物质硬实力以外的,所有无形的、难以计量的、表现为精神、智慧、情感的力量,包括文化的吸引力、语言的说服力、理想的感召力、精神的鼓舞力、智慧的创造力、道德的感染力、理论的指导力、舆论的引导力、形象的塑造力,等等。《论纲》认为“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们研究“文化软实力”的宗旨是增强综合国力,这和约瑟夫·奈从外交战略出发试图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目的是迥然不同的;其二,我们研究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仅局限在约瑟夫·奈所指的三个方面;其三,我们认为文化在软实力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它是软实力的灵魂和经纬,不同于约瑟夫·奈将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国际话语权三者平行并摆的逻辑。[55]
(三)文化软实力研究基本范畴的科学确立
范畴是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及其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研究体系最基本的理论单元。对“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范畴进行分析,是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一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科学确立了“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基本范畴,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基本范畴的本质属性和逻辑关系,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论纲》明确提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八大研究范畴:(1)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没有“硬实力”,也就没有我们所说的“软实力”。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平台、传播手段,软实力则为硬实力提供了思想智慧、发展战略、精神动力,两者缺一不可;(2)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综合国力既包括了以物质资源潜力、经济生产力、军事打击力为代表的物质硬实力,也包括了以政治动员力、文化吸引力、科技创新力、民族凝聚力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军事打击力等物质硬实力的运用逐渐受到限制,而以舆论引导力等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3)古代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资源,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应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现实的世情、国情出发来诠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鲜活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4)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与态度,是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源泉。因此,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精髓,能否自觉培育和践行充满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是判断文化软实力强弱的根本标准;(5)文化多样性与核心价值体系一元性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西方的各种文化正相互发生着激烈的交流与碰撞。在多元文化的潮流中,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地把握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接纳和学习世界上各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服务;(6)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也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效益深刻影响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而商品属性与经济效益则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平台。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7)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关系。我们要全面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与劣势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在制定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时,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环境对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可能影响;(8)文化软实力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基础研究为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避免了对策研究的盲目性;对策研究推动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必须将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在理论体系建设和解决实际问题上都有所建树。[56]
(四)文化软实力研究“人本”原则的系统阐明
文化因人的能动性而创造,并最终实现对人的弘扬与提升,“以人为本”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核心价值理念。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丰富和充实,就不能说拥有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人生,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更无从谈起。文化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因此人就成为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人本”原则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发展的焦点放在“人”的身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一书系统阐明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八项“人本”原则:(1)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用科学的理论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从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2)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宣传部门应对舆论的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科学引领社会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的精神能够统一意志、凝聚人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4)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学艺术作品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载体和平台,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传播先进的文化、高尚的精神;(5)以丰富的智慧启迪人。智慧是人生幸福的关键,是国家繁荣的基石,必须以丰富的智慧启迪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素养;(6)以真挚的情感关爱人。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真挚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和诉求,以真挚情感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7)以勇敢的品格激励人。勇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没有勇敢,就不可能克服困难、坚持正义,就不可能战胜挫折、迈向成功,也就难以树立起有骨气和底气的国家形象;(8)以和谐的理念团结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都需要认真贯彻“和谐”的重要理念,以达到内强筋骨、外树形象的目的。[57]
(五)文化软实力研究主要领域和主要问题的全面论述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一书全面论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十六个主要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问题:(1)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任务;(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又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是居于指导地位的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4)中国教育格局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教育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5)中国新闻传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新闻传播直接关系到社会舆论导向,掌握新闻媒体话语权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至关重要;(6)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最终体现于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上,这方面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7)中国文学艺术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文学艺术作品是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软实力中最柔软、最持久的部分;(8)民主法治建设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民主法治建设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9)中国民族政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的和谐团结,从而增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10)中国宗教政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坚持正确的宗教政策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弘扬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1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根基,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12)中国文化产业与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将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和两个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释放出文化产业中蕴藏的文化软实力资源;(13)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从而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赢得国际话语权;(14)中国国际交往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交往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15)中国国家形象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事关一国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吸引力及国际话语权的掌控能力等,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意义重大;(16)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评价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况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评价模型时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58]
五、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的日益繁荣昌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综合国力提升中的重要环节。而增强文化软实力不能仅仅依靠物质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使人民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这就需要有坚定的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和动力,因此,深化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首要举措应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我国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得到逐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渐增强,公众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血液、提供了方向,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更富吸引力和凝聚力。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最终要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来。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生活、真正深入人心。为此,学界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如何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如何有效借助媒体的力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何构建长效机制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稳步推进等重要问题。
(二)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先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浓缩,在历史的进程中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对内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还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中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话语权,增进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凝聚了很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智慧结晶,这些都是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营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使得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潜力,丰富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彰显了我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特竞争力。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它们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当然,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也不是大刀阔斧地强改硬改,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前的世情、国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其与时代精神和现实国情相协调的文化因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和发展,克服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并赋予其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在自我超越中不断升华,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根基。
(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敢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在历史观上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诬称唯物史观是“机械决定论”,它在方法论上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相对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颠倒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因而不可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粗暴践踏,它无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歪曲评价中国历史的发展,造成人民思想的困惑和社会舆论的混乱,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就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而言,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俨然成为“地球村”,我们既要以包容的姿态学习和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但同时也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让传统文化的大树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中孕育出蓬勃的生命力。对于先人流传下来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我们应积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抛弃传统文化无异于是精神命脉上的自我毁灭,我们决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则将会丧失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因此,深化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需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敢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告诉我们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是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在文化上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在进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中,我们要敢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保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不仅关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基本原则。
(四)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舆论引导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涌入的外来思想使得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心态浮躁、信仰缺失、价值迷茫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以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成为当前文化软实力舆论引导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的舆论引导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了遵循依据,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舆论引导功能呢?其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回答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其二,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善于运用各种新闻媒体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三,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营造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其四,要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导向,切实做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真正践行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使命,努力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牢牢掌握文化的制高点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正确引导舆论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要功能,这既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舆论保障。因此,在今后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必须注重研究文化软实力的舆论引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