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矛盾的复杂性

我们实际考察和处理具体语境下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与特定的“意”的对立统一,常常面临三种状况。一是乐观其成的,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与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在特定的“意”中融为一体,从而达成语言文字与生活世界的对立统一。这时候我们体验其中的精妙。二是引以为鉴的,二者不太融为一体或者不能融为一体,从而不能完全或者不能达成语言文字与生活世界的对立统一。这时候我们体验其中的差错,想办法纠错、完善。三是慎重对待的,二者的融合及怎么融合,难于一下子看清楚,其中有分歧,有争论,难于明确判断和分析语言文字与生活世界的对立统一。这时候我们深入探讨,求同存异;实在弄不明白的暂时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

简单说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考察和处理这种对立统一是游刃有余的。从具体语境中把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找出来,把相应的生活世界之“象”找出来,把隐藏其中的“意”找出来,然后以“意”为准绳,两相对照,比较鉴别它们的融合程度,区分出完全一致与不太一致,分析其成因,去粗取精,就万事大吉。

然而,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意”并不是像一把游标卡尺那样明明白白、端端正正地摆在具体语境中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和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交织处,让我们拿着它去衡量二者是否相互衔接、融合成为一个“意”合整体。具体语境中,“意”存在于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和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的关联之中,这本身需要我们去捕捉,去提炼。而捕捉、提炼“意”必须回到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和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及其关联之中,即回到具体、细致的生活世界之“象”和相应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等之中,仔细体察其中的内在联系。而当我们自以为找到了这个“意”之后,反过来用这个“意”去衡量两端的语言文字与生活世界是否统一在“意”中。当我们发现特定语言文字之“形”和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不能“意”合的时候,我们反求诸身:反思或者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或者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是否出问题了。如果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或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没有问题,就得反思之前归纳概括的“意”是否有问题。这有点循环论证,而且不止一个循环。很多时候,我们是“骑牛寻牛”“来回转圈”,一边去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和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的丛林里寻找“意”,一边在考察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和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是否在“意”中和谐一致:当发现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生活世界之“象”和特定的“意”部分融为一体时,我们找到了部分特定的“意”,然后沿着这个线路继续寻找;当发现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生活世界之“象”和特定的“意”的融合出了差错时,我们得回头纠偏纠错,或者改弦更张,另找线路寻找特定的“意”以及与之完全一致的语言文字之“形”、生活世界之“象”。这就更加复杂了。

更困难的是,“意”是什么呢?“意”是面对总的生活世界以及生活世界之“象”——即具体语境中的人、物、事等,和表达总的生活世界以及生活世界之“象”的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之“形”,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倾向以及对它们的认识。“意”隐藏在生活世界“象”和语言文字之“形”中,因每个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生活体验不同、语言文字基础和个性不同,而千差万别。不同体验中的生活世界之“象”和语言文字之“形”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意”。即使同一个生活世界之“象”会在各自的生活体验中,呈现丰富的统一性,在质的规定性之中显现非质性的具体、细致差别,因而会在无限的细致差别中产生特定的“意”。而且,因为文化传承和互文性,“意”中的生活世界之“象”,“象”中有“意”——即“意象”,比如“狗拿耗子”会自然冒出“多管闲事”之“意”,因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有可能有多重“意”,需要过滤或整合,这无疑增加了“意”理解和表达的难度。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必须面对的是众多学生生活体验和语言文字基础、个性的差别,还要承受“意象”与语言文字之“形”的文化传承之重,要在这众多“人为”的差别与混同、重叠中达成具体语境中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与特定的生活世界之“象”在特定的“意”中的一体化。我们在捕捉这个特定的“意”无疑困难重重。

还有,无论生活世界之“象”,还是“意”,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的,是语言文字化的生活世界之“象”“意”;衡量特定语境中语言文字之“形”、生活世界之“象”与特定的“意”是否融为一体,不只是内心想想就行,最终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还必须通过大家讨论达成一致。语言文字在这里有三重属性:作为音、形、义系统的语言文字自身;作为呈现生活世界之“象”和“意”的载体;作为元语言,判别具体语境中特定的语言文字之“形”、特定生活世界之“象”和特定的“意”的对立统一。如此,在具体语境中使用语言文字,造成了语言文字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尴尬局面,使得语言文字运用陷入自己论证自己、概念内涵不一致的无限矛盾循环之中。这种矛盾循环永远没有无话可说的终点,永远需要大家相互对话,共同求证与鉴别,永远只有暂时的默契与共鸣所达成的暂时的“形”“象”“意”的短暂一致,最终结果只能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也是为什么会形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遗憾局面的语用根源所在。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生活体验和语用体验的矛盾?

2.用一个具体课例阐释语用基本矛盾的复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