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解析

案例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案例来源:马谧挺:《微历史: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73-79页。

案例内容:

与邓廷桢不同,林则徐在近代中国威名之盛,无与伦比。在170多年里,他被无数的人所歌颂,他被誉为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民族英雄。有些时候,他甚至被神化得过了头。

他是福建人,父亲是一位老师,家里生活还过得去。26岁那年,他考中了进士,而且名列二榜第四名,也就是全国第七名,之后仕途便一帆风顺。他曾经先后被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看中,这些人都间接帮助了他。比如名臣张师诚,道光前期的首辅曹振镛,当然还有名满天下的陶澍。

与其他的官员相比,林则徐在官场上,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反倒成了他的优势,更加衬托出他清正廉明、公正无私、事必躬亲、忠君爱民。他与其他官员最大的不同,就是雷厉风行,不像其他官员那么颟顸。现在他成了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广州的禁烟运动。

他是整个中国唯一一个认为鸦片可以导致亡国的大臣,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非常准确的前瞻。他认为严禁鸦片本身就是富国强兵,这更是彻底让中国人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但是林则徐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好大喜功,做事容易冒进冲动,而且奏折写得不够真实,甚至到了胡编乱造的程度。他的这个缺点最后导致道光皇帝的决策失误。他是禁烟的大英雄,但他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现在,他要来广州禁烟了。

实际在离开北京的那一天,他就已经想好了禁烟的办法。他的办法比任何一个官员所想的都要严厉得多,这个办法叫三管齐下。

首先他要严惩广州参与鸦片走私的官员,通过深入的反腐败,彻底拔掉走私的保护伞;其次,他要将禁烟深入到百姓当中,不但实行五户连保,而且用最大的力度掀起一场禁烟的全民风暴;最后,他要把矛头指向鸦片的乱源——那些从事走私的洋人,他要以整个中国的对外贸易为代价,彻底铲除掉鸦片走私活动,让所有的洋人再也不敢、再也不能贩卖鸦片。

这就是林则徐的真实想法,他要把所有接触鸦片的人都逼入绝境,特别是那些贩运鸦片的洋人,他要在中华大地上杜绝鸦片。林则徐的决心非常大,他深信自己可以办到。

在经历了61天的跋涉之后,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了广州。

……

林大人发动的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禁烟战争,不敢说收效甚微,至少也是成效不大。他把禁烟的主角放在了老百姓身上,效果比起邓大人把目光放在走私犯身上,自然效果不大。何况邓大人自己就是烟贩子,比林则徐更了解烟贩子的运作情况。而且,林则徐如此大规模的扰民,也已经传到了道光皇帝的耳中。

……

林则徐在广州搞禁烟,不敢说民不聊生吧,至少没有达到实际效果,这一点从收缴鸦片烟的数量上可以看出。他收缴的鸦片,只有邓大人收缴的三分之一还不到,相比同期鸦片每年进口4万箱,实在是天壤之别。一箱鸦片大约重一百多斤(有一百斤一箱的,也有一百二十斤一箱的),而林大人总共只收缴了不到20万两,大约一万多斤,比起虎门销烟时收缴的20283箱,240多万斤,那实在是天壤之别。

不过,林则徐并不会就此罢休,现在整个广州几乎都没有鸦片烟了,除了伶仃洋上的英国趸船,但是大清的水师力量有限,无法收缴这些鸦片。接下来,林则徐要把矛头对准商馆里的洋人了。

案例点评: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口2%的岛国生产的工业品约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5%,并占有世界商船舰队数量的1/3,拥有全世界国际贸易总量的1/5。为了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英国先后挫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王”,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它的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而英国商人却需要用大量银圆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国贩卖。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间,英国走私到中国的鸦片约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了3亿至4亿银圆。鸦片走私不仅使英国鸦片贩子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惊人的暴利,而且英印殖民政府通过征收鸦片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通过中、印、英三角贸易,英国政府通过征收进出口税,都获得了巨额收入。

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一方面,随着鸦片大量输入,吸食者日众,不但严重伤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中国老百姓的赋税负担,严重阻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鸦片大量输入还直接造成清王朝统治的严重危机。鸦片烟贩的贿赂,使清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保护鸦片走私的受贿集团,从而腐蚀了整个统治机构;大批官僚嗜食成瘾,甚至军队官兵也吸食成风,军队战斗力完全丧失;而大量白银外流,又必然造成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政陷入严重危机。所以,当时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烟害泛滥下去,“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清政府自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曾多次下令禁烟,但都因各级官吏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包庇纵容鸦片走私而有名无实。后来,统治集团中又出现严禁与弛禁的分歧。弛禁派竭力阻挠对鸦片走私的查禁。直到1838年年底,面对着鸦片祸害所造成的“兵弱银涸”的严重形势,以道光皇帝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自身利害计,不得不倾向严禁派的主张,并决定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当时清政府中极少见的有见地、有作为、主张对黑暗的现实政治有所改革的高级官员。他曾先后在各地任清政府的地方官,比较了解民情;道光十二年(1833年)任江苏巡抚,受任钦差大臣前为湖广总督。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经过周密的调查,确定禁烟方针“先以断绝鸦片为首务”。他责令外国鸦片贩子必须将所存鸦片全部交出,并具结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林则徐还严正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了禁绝鸦片的决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协助下,林则徐以严厉而果断的措施,迫使英商在4—5月间陆续交出鸦片2万余箱共237万多斤。从1839年6月3日起,连续20天,在虎门海滩将这些鸦片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林则徐广州禁烟的一个重大胜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决心,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林则徐广州禁烟的消息于1839年8月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纷纷发出侵华叫嚣。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蓄谋已久。1832年,东印度公司派林德赛化名胡夏米由澳门乘船北上,测探中国沿海港湾及搜集情报。1835年,林德赛致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斯顿子爵,建议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且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和所需的兵力及时间、路线等。在华鸦片贩子、伦敦东印度和中国协会、曼彻斯特商会和利物浦印度协会等,都曾经上书英国政府,要求动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825年和1837年英国发生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人民不满。正如列宁指出的:“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旋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为了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市场,英国资产阶级正在寻找适当的借口,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

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资产阶级纷纷叫嚷决不轻易放过这样一个战争的机会。外交大臣巴麦斯顿公然煽动说:对待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说道理”,并提出要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条件强迫中国接受。1839年10月,英国政府决定出兵中国,并于1840年2月正式任命乔治·懿律为侵华军总司令和谈判全权代表,查理·义律为谈判副代表。1840年6月,由48艘舰船、540门大炮、4千名士兵组成的侵华军——“东方远征军”抵达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的爆发,并不是林则徐禁烟行为过激、举措失当造成的。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而已。近几年来,新出现了一些“历史家”“文学家”,他们在“还原真实历史”的旗号下,进行了大量的重新描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活动。在他们笔下,历史人物的形象完全变了样,英雄人物变得浑身污渍,汉奸反动派变得光彩照人。难道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吗?!难道他们笔下的林则徐就是“真实”的林则徐,而过去人们心目中的林则徐就是“虚假”的林则徐?以上所引案例,恐怕有为汉奸卖国贼鸣冤叫屈、为外国侵略者涂脂抹粉之嫌,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

案例2: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案例来源:http://www.axhu.cn/szb/contents/398/25716.html。

案例内容:

近年来一些史学工作者和网络观点:“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案例点评:

很显然,殖民侵略有功论是一种颠倒是非黑白的歪理邪说,是一种典型的强盗逻辑。我们要分析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问题,就必须首先批判这种殖民强盗历史观。

我们怎样看待西方的殖民问题呢?

既然谈到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这个历史问题,那么我们有必要回顾欧洲殖民历史,对殖民主义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殖民主义的本质。

殖民主义的表现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在资本主义初始时期,殖民主义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比如武装占领、海盗式的掠夺、罪恶的奴隶买卖、欺诈贸易、海外移民等。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有了某种改变,主要通过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掠夺地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以后,除了继续采取上述各种手段以外,资本输出是剥削的主要手段,通过政治性贷款来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政治经济命脉。

西方的殖民主义侵略曾经大大地促进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本质地联系在一起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是将别国殖民地化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然我们也承认,西方殖民势力统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按照自己的面貌去改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向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资本主义的文明。如把一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些管理经验和某些科学技术引到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再如,外国资产阶级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了维护侵略权益,以及满足再生产的需要,也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和设施。毫无疑问,这些在客观上会对这些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者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也就是说,殖民主义客观上的历史作用,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对此我们不必要回避,也不应该回避。因为要辩证看一个问题,就不能只看一面。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一味地过分夸大殖民统治的积极作用,以至于像前面所说的把殖民统治看作是传播文明的天使,看作是引领历史前进的先贤,看作救世主。因为,问题还存在着更加本质、更加具有根本意义的方面,那就是殖民统治者实行殖民统治的根本目的绝不是要把这些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也绝不容许这些地区真正走上现代化,以至于让它们由自己的经济附庸变成自己的经济竞争者。我们且不说殖民统治者在殖民掠夺中带给这些国家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通过战争赔款、投资利润,以及欺诈贸易等攫取的大量财富,我们仅仅从强迫订立的各种条约,它们取得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军事的种种特权来看,这些特权就像一根根巨大的绳索,把被压迫民族捆绑得死死的,扼杀了这些民族新政治新经济的生机与活力,无耻剥夺了这些国家地区生存发展的权利。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控制、经济掠夺以及文化渗透,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民族国家和落后地区,将它们变成附从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种本质必然要给落后民族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

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全面看,殖民侵略并没真正实现落后地区走向现代化。殖民者来中国的主观目的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是“为极其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绝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来帮助中国发展。而恰恰相反,为了罪恶的殖民利益,殖民者如强盗一般在中国烧杀抢掠、走私鸦片、贩卖人口、掠夺资源、发动战火,极其野蛮无耻。从历史道德的角度,我们一定要批判殖民侵略,而绝不能为殖民侵略美化邀功。

尽管殖民侵略使中国出现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是它的殖民过程并没有使中国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反而为了其自身的殖民利益,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又刻意扶持保留腐朽的中国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道路。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正是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疯狂的殖民侵略,成为中国真正实现独立富强和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我们也可以说,正是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用血与火在中国制造了血迹斑斑的历史长卷,把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亡国灭种的境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现在有人说:香港是个殖民地不是很好吗?中国应该多划几个香港出去,中国就发展了。所以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美化侵略的思潮,有人甚至感叹:中国要发展,再被西方殖民150年甚至300年也不为过。

我们说,这种人的观点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观点。因为香港之所以发展得好,绝对不是仅仅因为是个殖民地就发展起来那么简单。它是由一系列特殊条件造成的,首先它是天然良港,再就香港人秉承中国人勤劳智慧的品质,并且还有内地人口资源供应等大力支持。有人说“内地一天不供水,香港也成臭港”,这是事实。

世界上有那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有几个像香港发展起来的?几乎找不到。我们看看印度,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被殖民了100年,但是印度根本没有因为当了殖民地而成为现代化的国家。再看看当今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这没有一个在历史上不是殖民地,殖民侵略并没有发展它们,反而它们今天的贫穷和落后本身就是当年殖民统治者对它们战火摧残、残酷掠夺、无情榨取的结果。不仅如此,殖民统治留下的种种问题到今天仍然严重地困扰着这些国家,成为它们前进道路上的制约因素和障碍。正像德国《民进周刊》199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所讲:“现在非洲后殖民遗留问题仍有许多,当年的殖民者应该要为此负责。”殖民地半殖民地必须挣脱殖民统治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这是历史证明了的规律。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独立成为历史潮流。为什么脱离殖民统治?就是因为殖民统治不正常。

所以,一个国家要得到正常发展,必须挣脱殖民统治的枷锁,而不是感谢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