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一句话为什么会致祥林嫂于死地?

更严重的是,这种观念不仅被统治阶级广泛接受,不仅大家有,而且被侮辱、被损害最甚的祥林嫂也有。当柳妈告诉她要被劈成两半,祥林嫂对这种荒谬完全没有反诘,没有怀疑,她只有恐怖:生而不能做一个平等敬神的人,死而不能做个完整的鬼,这太恐怖了。这完全是黑暗的迷信嘛!我们今天看得很清楚。如果祥林嫂和我们一样,也有这份觉悟,那就啥事都没有了。可她非常虔诚地相信了。她毫不怀疑地去“捐门槛”。我算了一下,大概花了一年以上将近两年的工资。她以为这样高的代价赎了罪,就可以摆脱躯体一分为二的恐怖下场,就可以成为平等的敬神者了。可是,她端起福礼的时候,却遭到了打击——鲁四奶奶觉着再嫁的寡妇,不管怎样赎罪,也不能端福礼。她对祥林嫂非常有礼貌地讲:“你放着吧,祥林嫂!”就是说,你没有资格端福礼,或者是,你端就不吉利。福礼是什么?我最初不知道,看了夏衍改编的电影《祝福》才知道,在一个漆成红色的木盘上面,放上一条大鲤鱼,端福礼,就是把这个盘子捧到神柜上去。但是,仍然不让她端福礼,祥林嫂这一下子,就像被炮烙似的——像个滚烫的铜柱子烫了一下,从此以后脸色发灰了。她的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记忆力衰退,刚叫她做的事就忘掉了,接着是,体力也不行了。鲁迅这样描述道: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祥林嫂精神恐惧的后果这样的严重,精神崩溃到这样的程度,无疑导致她走向了死亡。可是,恐惧的原因、杀人的凶手,在哪儿呢?没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鲁迅对祥林嫂,一方面看到她的苦难,是客观的原因造成的,叫“哀其不幸”。另一方面,祥林嫂又很麻木呀,她不让你端福礼就不要端了,不端福礼去睡大觉,身体不是更好吗?记忆力不是更强吗?这就是“怒其不争”了。鲁迅提示了,这个观念就是这样野蛮,可是,中毒就是这么深,中毒到了自我折磨、自我摧残,自己把自己搞得不能活的程度。这是鲁迅的深邃之处。祥林嫂不仅死于别人脑袋里的封建礼教的观念,而且死于她自己脑袋里的封建礼教的观念。所以,祥林嫂尽管对外部的暴力,反抗是很强的,在抢亲的时候她拼命反抗,脑袋都打破了;可从内心来说,虽然有怀疑,直到临死的时候,遇到作品当中的“我”——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鲁迅,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物——问:“人死了之后有没有灵魂?”在这句问话之前“我”看到祥林嫂,四十岁左右头发就花白了,脸上不但没有悲哀,而且也没有欢乐,脸上肌肉不能动了,像木头一样,只有眼珠偶尔一转,证明她还没死。就是在问人死了有没有灵魂的时候,鲁迅写了一句话,“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就是说她残余的生命集中起来,还有点希望。希望什么?希望人死了以后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家人不能见面,就不会打官司,阎王就不会把她一劈两半。她还在怀疑,这样一个有一点反抗性的人,最后还是被荒谬观念压倒了,或者用《狂人日记》中的话来说,就是被吃掉了。

鲁迅的深邃,就深邃在多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封建礼教本身野蛮和荒谬。第二个层次是周围的人和她自己也迷信野蛮。光是压迫者,一部分人有这种观念,可恶,但是没有多大杀伤力;当观念为周围大多数人奉为神圣不可侵犯,就具有了杀人的力量。第三个层次,就是写这个凶手的“凶”。其特点,其一,后果极其惨,但前因似乎不恶。如鲁四奶奶不让祥林嫂端福礼,也说得很有礼貌,“你放着吧”,并没有直说呀,给她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啊。但就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或者用《狂人日记》中的话来说,就是“吃人”但没有罪恶的痕迹。其二,人死了,后果这么严重,可是人们还是很安静。鲁迅所提示的是:没有恐怖感的恐怖,全镇都欢乐地准备年关的祝福,才是最大的恐怖。其三,这些心安理得的人,脑袋里有吃人的观念,曾经参与吃人,然而却没有感到任何歉疚,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