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是面对成与败的洒脱

淡定,不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是贪图安逸,得过且过,而是顺其自然,把握机会,平衡心态,曲径通幽。淡定是心灵“空调”,是生活技巧,是处世艺术,是为人哲学:心淡定,坏事或许会变为好事,失败或许会转为成功,悲怆或许会化作喜悦。

也许没有人想过,人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抱怨某些事。长期抱怨会使人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负面情绪,同时也会使人变得消极。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抱怨病”,只是人们很少自我反省罢了。

这并不是说抱怨一无是处,在你面对失败时,抱怨可以帮助你发泄不好的情绪。但是,千万不要遇到什么挫折都抱怨。抱怨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浪费时间,它只能让你在原地打转,而找不到出来的办法。

心理治疗专家阿弗瑞德·安德尔曾说过这样惊人的话,他对精神抑郁症患者说:“要是你按照我的方法,14天之内你的病就会好起来。我的方法就是,每天想想怎样让别人高兴。”

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想法,我觉得很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一下。我引用了安德尔博士写的《生命对你应该有什么意义》里的一段话。在第258页,安德尔博士写道:

“抑郁症患者心中有一股怒气和对别人的反感,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虽然他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照顾、帮助和同情,但却往往因为心里内疚而闷闷不乐。他们患病的早期通常是这样的:‘我想躺在长条沙发上,但是哥哥已经躺在那里了,我大声哭叫,他就起来了。’

“他们通常以自杀作为报复自己的手段,所以医生治疗的开始,就是不给他们自杀的理由。我解除他们精神紧张的办法就是这样,也是治疗方式中的第一条规则:你们绝不要做任何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却已深深触及病人的病根。要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做到了自己所有想做的事,那他还能再怪谁呢?还有什么理由报复自己呢?‘你想去看电影,或者想去度假,那就去。走到半路上发现,又不想去了,那就回来。’这是人们眼中最理想的生活,似乎满足了自己追求的优越感,可以像神仙一样随心所欲。但对别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些生活方式并不适合他。比如说他想控制别人,想斥责别人。但要是大家都顺从他,他也就没了斥责别人的理由了。这种方法有助于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所以我的病人从没有自杀过。

“我的病人通常对我说:‘没有什么事让我特别想做的。’听了太多这样的话,回答是现成的:‘那就别做不想做的事。’有时候他们又说:‘我想整天躺在床上。’我回答说:‘好吧。’他也许就不想躺了;要是我不让他躺的话,他就像对待敌人一样跟我争个没完没了。所以,他们说什么,我通常都表示同意。

“第二个方法就是直接打击他们的生活方式。我对抑郁症患者们说:‘要是你按照我的方法,14天之内你的病就会好起来。我的方法就是,每天想想怎样让别人高兴。’你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吗?尤其是当他满脑子充满了‘我怎样才能让别人担心’时。但他们的回答也很有趣,有人甚至说:‘这太简单了,我一辈子都是这样做的。’其实不然。我要求他慎重考虑这个问题时,他不以为然。我就说:‘你睡不着的时候,不妨多想象怎样让别人高兴起来,这有助于你的健康。’第二天我就问他有没有按我的建议做。有的抑郁症患者就说:‘昨天我一上床就睡着了。’注意一点,你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得很诚恳,很友好,不要流露出任何优越感。

“也许有人会说:‘我永远也不能这样,我总是心中充满忧虑。’我就会对他说:‘你可以继续忧虑。不过有时候想想别人也没什么未尝不可的。’我的意思是说,他多多少少对别人产生一点兴趣。又有人问了:‘为什么要取悦别人呢?别人可没取悦过我。’很少会有病人说:‘你的提议我也想过。’我回答他们说:‘取悦别人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啊,没取悦你的人以后一定会受苦的。’我知道他们的主要病因是没有合作意识,因此努力让他们对别人、对社会感兴趣。我相信,一旦他有了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他的抑郁症也就好了。宗教中有一条很重要的信条:‘爱你的邻居。’对生活毫无兴趣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的苦难,也会给他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人类的悲哀就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给予他人赞美,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是其他人的朋友,也是真诚的爱人和伴侣。”

安德尔医生的要求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可什么事才能称得上是好事呢?先知穆罕默德说过:“好事就是让别人脸上露出笑容的事。”

为什么每天一件好事就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当我们努力让别人高兴的时候,自身会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就会沉浸在自我的幻觉中。反之,忧虑和恐慌接踵而来,就患上了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