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务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礼仪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属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

一、礼仪的规范性

礼仪言行的实施要符合一定的社会、民族、时代的规范和程式。礼仪是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用来调节同一社会全体成员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并逐步发展成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礼仪的规范性,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谈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中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合表现得合乎礼仪、彬彬有礼,就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礼仪。例如,问候语通常惯用的说法;握手的次序和力度如何掌握;参加宴会时要选择适当的服装等。虽然这些规范和程式并没有写进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硬性执行,也没有人逼你去做,但只有按照这些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长期形成、积累、流传、发展、约定俗成的规范和程式,才能使礼仪的实施达到应有的效果。礼仪的规范实际上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模式和在一定时期应走的固定轨道。遵循它,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生活也会和谐、融洽、顺畅、美好;违背或偏离它,往往会遭到社会习俗的惩罚,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礼仪具有继承性

任何国家的礼仪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累和精神财富的礼仪,本身就具有世代相传的继承性。任何国家的礼仪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本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一旦离开了对本国、本民族既往礼仪成果的传承、扬弃,就不可能形成当代礼仪。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向来以“知书达理”作为自己的传统美德,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礼仪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传统礼仪中,许多精华被保存下来,融入了现代礼仪之中,成为今天人们处世行事的规矩和习惯,而其糟粕则被抛弃,不再沿用。当然,礼仪除了有很强的继承性外,还要有发展性,并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礼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礼仪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东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渗透,使各国的礼仪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新的内容,体现时代变化的特征。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礼仪改革,总的趋势是使礼仪活动更加文明、简洁、实用。

三、礼仪的相互性

《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段话的意思是,重视施礼方与受礼方相互之间的来往。人际交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人际交往中双向交流、相互尊重的过程。俗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充分说明了礼仪的互动效果。

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分地礼待另一方,另一方很少不受感动,而会同样礼待对方,从而构建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自古至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礼仪双方互动故事,如著名的“三顾茅庐”。汉朝末年群雄纷争,已负盛名的刘备并不嫌当时诸葛亮的身份低微,多次礼访,终感动了诸葛亮出山,为其成就了“三国鼎立”的霸业,并为蜀国“鞠躬尽瘁”。又如“蔺相如礼让廉颇”,蔺相如为国家大局着想放下个人恩怨,不但不与廉颇对着干,而是处处不惜受辱做出礼让,终于感动了廉颇,并向他“负荆请罪”,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将相和”美谈。再如“张英让墙”,清代中期宰相张英以一首幽默的打油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化解了与叶侍郎家争地砌墙院的矛盾,从此两家相安无事,并以礼相待,两家墙院之间还多出了一条被后人称颂的“六尺巷”。历史虽然过去了千百年,礼仪相互性的特征却是恒久不变的,人们在交往时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讲究礼让,并不断追求对礼貌礼仪的修养,使自身的礼仪水平日臻完善。可见,礼仪的互动性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礼仪具有限定性

礼仪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下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此范围内,礼仪肯定是行之有效的,但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就未必适用。因此,不能把礼仪当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更不要在非交际场合拿礼仪去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明确不同场合、不同身份,适用不同的礼仪。这就体现了礼仪的限定性特点。例如,大学同学聚会,同学们经历不同,有的同学当了省长,有的同学是处长,有的同学是科长,有的同学是教师……难道还要论职排位?礼仪还应在限定的场合来应用。

五、礼仪的差异性

礼仪规范会因时间、空间或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句话说明礼仪的应用要看时代、地点、场合、对象等。礼仪的应用,因处于不同的时代、地点、场合、对象等会产生不同的要求和差别限制。古代的某些礼仪规范在今天就不再适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也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国家和民族。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行“三拜九叩”之礼节,在当时若以鞠躬代替跪拜礼是会被视为异端的。但在今天若还应用“三拜九叩”,就十分荒唐。因此,尽管礼仪对传统文化有很深厚的继承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的时代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另外,尽管礼仪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有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的现象与趋势,但礼仪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决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礼仪有着一定的差别,差别有些还会很大。例如,非洲地区许多国家的礼仪和我们亚洲的礼仪就截然不同。因此,在对外交往中,要了解和熟悉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礼仪习俗,以及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类对象的不同礼仪要求,规范自己在对外交往中的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误解。

六、礼仪的民族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生息地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并从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礼仪习俗和礼节规范,这些礼俗和规范往往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人们在行使礼仪时总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人崇拜龙,就是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开始的,进入君主时代,龙又成了“真龙天子”的象征。到今天,龙又成了吉祥喜庆的代名词。然而,在英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龙是凶残阴险的标志,人人惧怕,人人厌恶,而且在很多关于龙(蛇)的故事中,龙总是落个被宰杀的下场。所以,给英国人送带有龙图案的礼物,则是大大的失礼了。又如:西方民族亲朋好友见面时一般都要拥抱和亲吻脸颊,是热情友好的表现,而中国人就不习惯;在我国过去一般是行拱手礼,现在一般是行握手礼,也不失热情友好。可见不同的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习俗和规范。

礼仪的民族地域特性,使得人们在对外交往时要特别注意“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充分尊重外民族的礼仪习俗,以防在对外交往时对外民族造成不必要的冒犯和误会,从而影响对外交往的顺畅和友谊。同时,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别人的礼仪,有利于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因此,礼仪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国家、地方、民族特色;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信息沟通的飞速增长,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我们都将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亲切地称为“地球村”,各国的礼仪出现了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的现象,并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礼仪规范。现今有句话叫作“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用在礼仪上十分合适。礼仪除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外,还有很重要的民族间、国际间的交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