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发展及其政策创新:理论与实证研究
- 王宏新
- 1092字
- 2020-06-25 07:16:59
四、对外贸易非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确实存在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非协调发展的对外贸易就可能不仅不能“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反而可能对其增长造成“阻碍”。对外贸易非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进口将导致进口竞争部门的“投资挤出”和就业下降
由于资源察赋的不同和消费偏好的多样性,任何一国的国内市场都不可能由国内生产企业独自垄断。从某种程度上说,进口对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调剂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进口应该得到适度的控制,如果出现过量进口,将会排挤国内进口竞争部门的生产投资,造成“投资挤出效应”。而且,由于一国的就业水平是与其投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过量进口在“挤出”进口竞争部门的国内投资的同时,也将导致就业水平的下降。
2.过度出口可能造成“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J.Bhagwati)首先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清楚地说明了过度出口可能对一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巴格沃蒂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但如果过度出口导致了该国贸易条件的极端恶化,且这种贸易条件的恶化所造成的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购买力的降低,超过了增长所带来的财富,这种增长就有可能使该国的净福利水平出现恶化。这种增长被巴格沃蒂称为“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也有学者将其译为“福利恶化型增长”。巴格沃蒂认为,“贫困化增长”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一国商品出口量必须在短期内大幅提高;(2)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样大幅度的出口扩张必然导致该国贸易条件恶化;(3)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低,这样该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将十分严重;(4)该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这样其中贸易条件的大幅恶化才有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上,虽然不少国家出现过由于出口增长而造成的贸易条件恶化,但真正使整个社会经济利益下降的例子还很少。尽管如此,各国在制定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时,还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贫困化增长”的现象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3.国内供给不足型商品或要素的过度出口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总体上看,所有商品的过度出口都有诱发国内物价上涨的可能。因为过度出口会破坏国内商品与要素供求的原有平衡,在需求量一定的条件下,供给量的减少(因为部分供给被提供给国外的消费者)注定会造成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国内需求本来就很旺盛,出口商品或要素原本就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的情况下,国内物价的上涨就会因这些商品的过度出口而变得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