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与管理变革重塑商业世界(全12册)
- 哈佛商业评论
- 6727字
- 2024-12-21 06:35:05
前沿 Idea Watch
客户调查的 积极力量
THE POWER OF POSITIVE SURVEYING
引导客户回想良好体验将助推销量。
大多数公司进行客户调查都是为了衡量满意度、找出应改善的方面,或者干脆是供不满意的主顾发泄情绪。这种做法背后是一种消极心态,即关注问题和错误。“这使得客户总在想哪里有问题。”犹他州立大学亨茨曼商学院(Huntsman School of Business)营销学副教授斯特林·伯恩(Sterling Bone)说。的确,对客户服务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服务补救”(service recovery)的,即针对客户投诉的应对措施。将近10年前,在某个《圣经》研究班上,伯恩开始思考感恩所具有的力量,并且考虑:如果将这种情感引入客户调查,会有什么效果?如果公司不问客户哪里不满意,而是问哪里满意,将会如何?
从那时起,伯恩和同事开始按这个思路进行研究,迄今已发表了7项成果。他们主张,公司不应仅将客户反馈视为聆听的机会,更应尝试借此微妙地影响客户的认知。这些研究都发现,如果调查问卷的第一个问题要求客户给予赞扬(如“你在我们店里有哪些良好体验?”),客户的满意度、回头率、消费额和长期忠诚度都将提升。按研究者的主张,在调查问卷的开头进行“开放式积极体验唤起”(open-ended positive solicitations),似乎是一种简便易行、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消费额的方法。“在关注正能量的事情时,人们心情会更好,但公司很少给他们这个机会。”伯恩说。
在其中一项与某家全国性连锁零售公司合作的研究中,相比填写传统调查问卷的客户,拿到“积极版”问卷的客户在接下来一年中,消费次数和消费额分别高出9%和8%。与某家B2B软件公司合作的研究则发现,在问卷调查中请部分体验版用户先描述他们特别喜欢的产品功能,在接下来一年中他们购买公司产品的金额比其他用户高出32%。在这两项研究中,经引导给予赞扬的客户,传统满意度评分也都更高。即便声称有过不愉快体验的客户,积极体验唤起也增加了他们的消费额。“这种方法或有助于重塑不佳客户体验。”研究者写道。
对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几种解释。心理学研究证明记忆是可塑的;要求客户描述积极体验,可能会使相关记忆更鲜明、更频繁地进入意识,提升客户对消费体验的整体好感度。此外,还有一项心理效应可能有影响,即认知失谐(cognitive dissonance),也就是同时持有相互矛盾的观点;为避免认知失谐,客户在表达对品牌某方面的好感后,就不太能对其作出糟糕评价。“我们称赞喜欢的东西,也会喜欢我们称赞的东西。”参与研究的杨百翰大学MBA毕业生希拉里·亨德里克斯(Hilary Hendricks)说。
如此影响客户的认知,这合乎道德吗?研究者承认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过他们也认为有理由放心。首先,此前研究证实,客户很少会看穿公司的意图。“客户一般会认为公司是在真诚征求意见,甚至是在讨好他们。”研究者写道。伯恩还补充说,心理学研究已证实表达感谢的益处,其中包括,在被要求给予赞扬时,客户的幸福感有所提升。研究者主张,公司不应将这种方法视为操纵客户的认知,而应视之为建立关系的手段。
研究者援引了几家公司,它们都已将征求正面意见纳入客户反馈工作。赛百味在收银台边贴上标语:“你的三明治怎么样?正点!完美!赞爆!告诉我——我想知道!”一家教会系统的连锁医疗机构请患者回答:“医院的兄弟姊妹把你照顾得怎么样?”捷蓝航空(JetBlue)的联系页面上有链接供客户给予赞扬。客户洞察咨询公司InMoment总裁洛尼·梅恩(Lonnie Mayne)对这项研究成果采纳颇多。他说,应用这一方法的公司发现,它能在客户和员工之间建立相互欣赏的良性循环。“客户不是敌人。但如果你只征求负面反馈,员工就只能听到批评,并把它带到下一次和客户的沟通中。”
梅恩还认为,公司可以利用客户的正面反馈,将关注点从“地雷”(不可避免的投诉)转移到“金矿”(品牌优势),从而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过,杨百翰大学商学院教授、参与了部分研究的克里斯汀·德提安(Kristen DeTienne)指出,在极其糟糕的体验(如医疗失误),以及高度敏感或一般来说不愉快的体验之后征求正面反馈,是否会惹怒客户,这还需要更多研究。“我们可能都不愿意被问,‘本次殡葬服务的哪些方面让您感到愉快’。”她说。
德提安还提醒,过于强调正面反馈,可能会让客户感觉做得过火。例如,达美航空在加拿大安大略的服务团队向乘客发送印有“我们要五分”的卡片,要求客户在调查问卷中打满分。在医疗服务中,引导客户提供正面反馈可能尤其敏感,因为患者评价经常是政府资金支持的参考因素。德提安认为,最好的公司会提醒员工,操纵客户反馈的行为可能导致立即被辞退。
的确,研究者指出,他们对研究成果最大的担忧是,管理者可能用这种方法来推高客户满意度评分,而这通常是绩效薪酬的参考指标之一。研究者发现,要求客户给予赞扬能将净推荐值(Net Promoter Score,一种常用的客户忠诚度指标)提高15%,购买意愿提高25%。如果有管理者在进行客户调查时只强调积极体验,这种人为操纵可能会使公司误以为服务水平有实质提升。研究者建议,公司向一部分客户发放传统调查问卷作为对照,以此客观了解自身服务质量。
最后,研究者指出,为获得持续改进,公司在利用征求正面反馈得益的同时,必须做好服务基本功。“我们的方法应该不适用于经营糟糕的公司。”德提安说,“如果你的公司要完蛋了,只用这招可救不了你。”
关于本研究 斯特林·伯恩(Sterling Bone)等:《开放式积极体验唤起如何影响客户购买行为》(Mere Measurement‘Plus’: How Solicitation of Open-Ended Positive Feedback Influences Customer Purchase Behavior,《营销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6)
“首先你得让自己可爱”
伯克·鲍尔斯(Burke Powers)2009年至2011年在捷蓝航空(JetBlue)负责客户反馈工作(现在他在PayPal负责人力数据分析)。在此期间,他利用行为科学研究成果,尝试对客户行为施加影响。他最近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讲述这段工作经历。以下是采访摘要。
征求反馈的方式会影响客户认知,捷蓝航空是如何发现这点的?
我加入捷蓝时,CEO刚刚辞职,我们要全力重建客户信任。“助推”(nudging)这一概念那时刚好进入大众视野,我们很想知道怎样影响客户的认知和行为,以及我们的客户反馈工作该怎么做。读研究生时,我了解到克里斯汀·德提安(Kristen DeTienne)关于客户调查和客户认知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试错我们发现,请客户分享积极体验而不只是投诉,将产生良好效果。
有没有担心说客户可能觉得被操纵?
我们对此有很多讨论。公司可以利用很多心理技巧来改变客户认知,但如果做得不好,将对信任造成损害。一个总体原则是:现实是现实,认知是认知。你可以暂时改变认知,但认知总会回归现实。如果客户服务一直很差,那些心理技巧就不会有用。不要觉得在调查问卷上换个说法,客户就会喜欢你。首先你得让自己可爱。
让客户关注积极体验很好,可你如何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改进的方法?
在成熟的客户反馈工作中,不应依靠调查问卷来发现哪里做错了。要想找到哪里应该改进,你需要一系列其他方法,包括严谨科学的调查、数据分析,以及社交网络分析。发放调查问卷不只是为收集客户意见,也应该是为让客户感到公司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或引导他们记住公司服务中的积极方面。
政治游说
华盛顿的权力游戏
在美国国会,金钱等同于政治影响力吗?根据一项新研究,答案是否定的。该研究调查了国会、政府和企业员工对各公司和行业声誉的评价,测算出各行业的“品牌指数得分”(brand index score)。游说经费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得分较低,而科技公司得分较高。表现最佳的公司有何特征?研究人员发现了5个影响因素:公司知名度、专业知识技能、外部关系维护、政策定位和企业社会责任。
双击可看大图
创业
外来移民如何助推创业
民粹主义政客反对外来移民,认为他们威胁到了美国经济。但新研究证实,外国劳动者对创业做出很大贡献。虽然移民仅占劳动力的15%,但创业者中移民的比例高达27%,这一数字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大幅上升。虽然相比美国本土居民创办的公司,移民的创业公司倒闭更快,但生存下来的公司的员工人数和工资支出增长更快。研究还显示,相比其他移民,幼年即移民到美国的人创办的企业规模更大、更成功。为什么外来创业者如此成功?研究人员认为,原因可能包括较高的风险容忍度、移民创业者选择的行业和地域,以及与此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族群社会网络。
算法
我们喜欢虚幻的 掌控感
随着计算机算法的决策和预测能力增强,很多时候算法的分析评估能力已经超过人类。虽然算法的优势已被清晰证实,但研究显示,人们通常选择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尤其是和算法打过交道、认为它不完善的人。研究者将这种倾向称为“算法厌恶”。
一项新研究探索了一种减轻对算法厌恶的方法:让人们对算法的结论进行调整。“让人们去使用算法,虽然可能会有损算法的表现,但得到的益处仍可能更大。”研究者认为。理由是,即便算法的结论有缺陷,仍可能比人类预测更准确。
为检验这个假设,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内容是预测学生参加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在其中一项实验中,一组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预测,也可以选择接受统计模型的预测;另一组参与者同样有这两个选项,但可以将统计模型的预测结果上下调整最多10分。后一组参与者中,约有3/4决定依靠统计模型,而前一组中只有1/3。在另一项实验中,部分参与者仅可将算法的预测结果调整2分,但出乎意料,这并没有降低他们使用算法的意愿。研究者得出结论:人们看重自己对预测所做的贡献,即便这种贡献非常小。
完成预测后,实验参与者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他们的回答显示,相较其他人,能够调整算法结果的人对整个预测工作更满意。这些人还认为,算法比他们自己凭直觉进行预测更靠谱。研究者写道:“这表明,对于不完善的算法,给予人们一定控制权,即便是很少的控制权,也能减轻算法厌恶。”
在产品页面上设置相似产品推荐后,某时尚零售网站整体销售额增长8%。但有得有失:推荐产品销售额增长13%,其他产品销售额则平均下降18%。
阿努吉·库马尔(ANUJ KUMAR)、卡提克·霍萨纳加(KARTIK HOSANAGAR):《产品推荐效果评估》(MEASURING THE VALUE OF RECOMMENDATION LINKS ON PRODUCT DEMAND)
关于本研究 贝克莱·迪特沃斯特(Berkeley J. Dietvorst)、约瑟夫·西蒙斯(Joseph P. Simmons)、凯德·梅西(Cade Massey):《克服算法厌恶:给予控制权》(Overcoming Algorithm Aversion: People Will Use Imperfect Algorithms If They Can (Even Slightly) Modify Them,《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即出)
营销
“众包”的魔力
各路企业早已了解,用户群体能贡献有价值的产品创意。但新研究发现了另一种利用群众智慧的方法:只要将产品定义为众包成果,就能增加销量。
研究者与日本消费品公司无印良品合作,针对两款众包产品——安全报警器和大豆风味零食,进行现场实验。在多种不同情境下,带有“源自顾客创意”标志的产品销量增长最多达20%。后续调查揭示了原因:消费者认为,众包保证了产品质量。人们认为众包产品更好用,因为用户对于彼此需要什么有着独特见解。“众包可能不只是创造更优质新产品的可靠方式,可能也会让营销人员将产品包装得独树一帜。”研究者写道,“‘源自顾客创意’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和‘有机’‘手工制作’同样流行的标签。”
词语游戏
bleisure trip,名词:包含休闲活动的商务出差。
2015年,被调查的商旅人士中1/5曾有过bleisure trip,7%的商务出差属于bleisure trip。
罗纳德·霍布森(RONALD HOBSON)、卡塔琳·齐奥巴努(CATALIN CIOBANU):《有多少人把出差和休假结合起来?》(HOW MANY PEOPLE REALLY COMBINE WORK TRIPS WITH VACATION?)
关于本研究 西川英彦(Hidehiko Nishikawa)等:《众包产品营销效果研究》(The Value of Marketing Crowdsourced New Products as Such: 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s,《营销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即出)
薪酬
黄金降落伞快速增加
被迫离职的CEO经常收到丰厚补偿,这总会引发公众抗议。但很多人并不了解所谓“黄金降落伞”的来历:在20世纪80年代的敌意收购潮之前它几乎不存在,而到80年代末却已经比比皆是。下图显示了80年代《财富》500强公司黄金降落伞合同的数量。
性别研究
TA们为什么做销售?
在美国,从事销售的有几百万人。和任何大型群体一样,销售员这个群体中,选择职业的理由也有很大差异。不过,一项对1000多名销售从业者的调查发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从事销售更多是出于偶然,而男性则更多是被自主权和财务回报吸引。
我从事销售最重要的原因
全球化
跨国企业为何将研发转移到海外
很多跨国企业投入巨资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开设研发中心,这样做是有理由的:那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的人工成本大幅低于美国。但新研究显示,这并不是跨国企业转移研发的最大动机;它们的主要考量是,将创新产生的利润转移至国外,能够减少纳税。研究者分析了超过200家企业1993年至2006年的专利申报情况和财务数据,发现从税收转移中获得的收益,是劳务转移收益的20倍。研究还发现,企业更可能将与最有价值专利相关的利润转移到海外,而且税收转移的情形在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的国家不常出现。这都支持研究者的推论:研发转移更多与税务而非劳务相关。
“对于想了解为何跨国企业海外利润占比增加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本项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研究者写道。很多国家政府正设法抑制利润转移,因此这项研究的确有价值。
14美分
改变消费习惯所需的对不健康食品最低征税额
罗玛纳·汉(ROMANA KHAN)、卡尼什卡·米斯拉(KANISHKA MISRA)、维斯哈尔·辛格(VISHAL SINGH):《肥胖税有用吗?》(WILL A FAT TAX WORK?)
关于本研究 莉莎·德·西蒙(Lisa De Simone)、黄静(音)、琳达·克鲁尔(Linda Krull):《美国跨国企业的研发与海外盈利的增长》(R&D and the Rising Foreign Profitability of U.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工作底稿)
风险投资
押注骑手而不是马
我们知道,在评估潜在投资项目时,风险投资人一般会对标的公司创始人进行评估:调查他们的背景,了解此前的工作经历,并参考推荐人的意见。但一项针对681家企业的885个风投部门的研究显示,很多投资人将初创公司管理团队(尤其是创始人)视为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比商业计划本身还重要。在被调查的风投中,47%认为标的公司管理团队是最重要的因素;仅有37%认为商业模式、市场和行业等业务因素最重要;其余则主要考虑标的公司在投资组合中的位置。根据标的公司发展阶段和所处行业,风投的偏好有所不同:对于早期初创公司和IT公司,管理团队更重要;而对于较成熟的初创公司和医疗公司,管理团队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在评估管理团队时,风投依序看重能力、行业经验、激情、团队合作,以及创业经验。不同地域的风投偏好也有差别:相较其他地区,加州的风投更看重激情,对经验相对没那么在意。此外,风投平均要参考10位推荐人的意见。
本项研究的范围相当宽泛,标的公司管理团队的重要性只是其中一项发现。该研究还分析了风投如何寻找项目,以及投资后如何管理和辅导标的公司创始人。结果显示,风投并不只是在评估投资项目时才关注创始人;在复盘标的公司表现时,风投同样将管理团队的素质列为关键因素。“对于最终成败,团队比业务本身更重要。”研究者写道。
关于本研究 保罗·冈佩斯(Paul A. Gompers)等:《风险投资人如何做决策》(How Do Venture Capitalists Make Decisions?,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项目)
CEO研究
焦虑效应
对自己职位的担心会影响领导者的表现,这很容易理解。但直到不久前,组织对此只能凭空揣测。现在,一项新研究首次对焦虑如何影响高管决策进行了系统考察。
为了解这种影响,研究者采用了不常见的个人化调查方式:他们请来自不同行业的84名美国和欧洲企业高管(大多数为CEO)讲述最困难的两次战略决策经历,例如收购、产品发布、重组等。研究者分析受访者的语言,判断他们重点关注潜在得益还是损失。研究者还对受访高管的忧虑倾向进行了一般性调查,采访对象包括配偶、家人、朋友和关系较近的同事。研究者还分析了受访高管所在企业、竞争对手和行业的历史数据。
不出所料,研究者发现,相对于较为平和的领导者,焦虑的领导者更不愿承担战略风险;总体来看,焦虑降低了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选项的吸引力。不过,具体情境很重要:当领导者认为公司表现不佳,即便非常焦虑的领导者也会愿意冒险,希望扭转局面。研究者还发现,当公司状况糟糕时,焦虑的高管倾向于将亲近、高度信任的人召入团队,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性缓冲”(social buffering)。
这些发现有几点实践意义。公司董事会应注意,CEO的自我保护可能让监督变得困难,因为效忠CEO的高管可能帮助其掩盖糟糕表现。如果董事会感到CEO因焦虑导致的风险厌恶正给组织带来损害,可以给予或增加股权形式的薪酬(这被证明能激励高管承担风险)。董事会一方面应留意焦虑的信号,一方面也应意识到,在不同情境下,CEO的焦虑对组织的影响也不同。“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在稳定、变化缓慢的行业中),焦虑可能对组织有好处,有些情况下(动荡、变化快的行业)则可能有害。”研究者写道。
《哈佛商业评论》1997年9-10月刊
“在网络化世界中,你无法控制你公司的形象,不要以为你能控制。你最多只能影响它。每个错误、每项规定、每种做法,有关一家公司的一切都会为人所知。你无法控制别人怎么说你的公司。在网上,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镜子,墙上的镜子》(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关于本研究 迈克尔·曼诺(Michael J. Mannor)等:《焦虑如何影响高管决策》(Heavy Lies the Crown? How Job Anxiety Affects Top Executive Decision Making in Gain and Loss Contexts,《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