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千古疑案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相见欢》

开宝九年(976年)八月,赵匡胤再度发兵进攻北汉。这一次,宋军兵分五路,出击石州(今山西离石)、汾州(今山西汾阳)、辽州(今山西左权)以及忻州(今山西忻县)、代州(今山西代县),分进合击,围攻太原。

同年九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依诏前进,连败北汉军,兵临太原城下。赵匡胤又命忻、代行营都监郭进等人率兵分攻忻、代、汾、沁等州。宋军所向披靡,大破北汉军。十月,党进乘胜追击,再克北汉军于太原城北。

面临宋军大军压境,北汉主刘继元紧急向辽求援。辽景宗耶律贤派遣大将耶律沙、冀王耶律敌烈率军南下,进击宋军。此时,宋军不仅要征战北汉军,还要应对剽悍骁勇的辽军。赵匡胤却在此时溘然薨世。其弟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随即,宋太宗以国丧下令罢兵。至此,赵匡胤三次举兵进攻太原,欲灭北汉终未如愿,留下壮志未酬之憾。不过,这三次北伐极大地消耗了北汉实力,为宋太宗后来攻取北汉打下了基础。

赵匡胤的溘然长逝不仅给宋朝带来了震动,还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

十月十九日夜,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赵匡胤召见其弟、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赵匡胤屏退宫女与宦臣,与其酌酒对饮议事。两人具体说了什么,则无人知晓,成为后世之谜。在摇曳的烛影中,只见赵匡胤手持柱斧(一种镇纸文具,玉或水晶制)戳地,并发出“嚓嚓”的声响,口中大喊:“好做,好做。”随后,赵光义起身告辞,赵匡胤则解衣就寝。凌晨四更时,宫人发现赵匡胤已经驾崩。这就是至今令人费解的“烛影斧声”千古疑案。

赵光义

赵匡胤死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他的死变得更加疑雾重重。

赵匡胤驾崩的消息传出后,宋皇后大惊失色,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前去召四皇子秦王赵德芳(时任贵州防御使)入宫。可是,王继恩没有奉命去召赵德芳,而是直接奔向晋王赵光义的府邸。此时,赵光义的心腹程德玄已经在门口等待。王继恩虽然对此有点意外,却没说什么,而是急忙求见赵光义报告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此时已是凌晨,赵光义并没有休息,仿佛也在等待他们。王继恩见到赵光义之后,立即向他报告太祖驾崩之事。赵光义大惊,犹豫不决,声称要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则催促:“时间一长,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于是,三人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王继恩请赵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前去通报。程德玄却说:“直接进去,有什么可等的。”便与赵光义直接进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秦王可到?王继恩回答:“晋王到了。”宋皇后见赵光义进到殿内,顿感愕然。但是,她很快就反应过来,对赵光义哭道:“我们母子性命就托付于官家了。”赵光义也边流泪边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十月二十一日,赵光义宣布登基。宋太祖赵匡胤死得蹊跷离奇,而宋朝官方编纂的国史和实录对此事也略而不载。于是,就有了宋太宗毒死宋太祖的传言。然而,内幕究竟为何,却已成千古难解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将身份夺取天子,掌朝16年。在这16年中,他为后代定下了“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这种“扬文抑武”“文武分途”的治国方略,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尚武遗风,稳定了政权,解除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潜在危机。在“兴文教、重文治”的大政方针下,科举成为朝廷选拔文人的重要途径。为此,赵匡胤在975年打破惯例,召集省试合格者入宫,亲自对他们进行最终一轮的考核,此举被称为殿试。这种方式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和不公正事件的发生。赵匡胤还废除“公荐”,以避免请托现象再度泛滥。

知识链接 士大夫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朝鲜、越南、琉球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至于“士人”,一般是指没有官衔、介乎官民之间的读书人。

宋太祖的重用文臣的治国方略,提高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他们开始热衷于入仕做官,为朝廷效命。962年,宋太祖还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立下一座誓碑,其中一条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提醒自己对文臣要宽容、重视。与此同时,民间社会也形成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针”的风尚,足见“重文抑武”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