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

人们在何时创办了学校

我国古代教育机构的分类与设置和今天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由于我国文字形成年代较早,促进了文字方面的学习和教授活动的开展。这时教学的场所叫作“成均”,也是我国最早的学校形式。

奴隶制时期,夏、商、周分别出现了“校”和“庠”、“学”和“序”。西周时期,教育机构已经分类为“国学”和“乡学”,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教育机构。这时的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而乡学则没有大学层次。从最基本的“塾”毕业之后就可以升学至校、庠、序,而校、庠、序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国学中的大学深造。

春秋时期开始,私学盛行。而私学又分为纯粹的个人办学和地方官府办学。加之后期朝代不断加强对私学的控制,以便掌控民众的思想,以至于我国历史上私学的办学形式层出不穷。

后来汉朝兴起的“太学”,唐代的“国子监”,都可以划分到“国学”里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大学了吗

一般认为,太学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大学。但在太学之前,我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一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学”,这就是稷下学宫。

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齐国的田氏取代之前的统治者姜氏(姜子牙后裔),得到了国家政权,史称“田氏代齐”。史书载齐桓公在都城临淄西稷门处设立学宫,“以大夫之号”招揽贤人。一方面为政治服务,另一方面培养齐国人才。

稷下学宫在齐威王和宣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汇集的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其中著名的学者有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予、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儿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其中荀子更是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最高管理者。

教学方面,学宫有着独特的“游学”教学方式,类似现代的“双选”,保证了师生双方的自由。当时的学宫已经有了完备的管理体制,《弟子职》为学宫的学生守则。

稷下学宫“兼容并包”的思想,使之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绝对中心。后齐国为秦所灭,稷下学宫的生命也宣告结束。

国子监是太学的一种吗

北京国子监

大致来讲,古时候的“太学”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学。

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建立太学。宋徽宗在位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外学与太学共招生3800人,宋徽宗同时废除科举,人才皆从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

西晋时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途教育,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南京设国子学,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设太学;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又在北京设国子监,因此有南、北两监。清朝设立国子监。所以,隋代设国子监以后,有些时期在国子监内设太学,有些时期无太学。

“国子学”设立的目的在于突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功能,北齐称之为“国子寺”。自隋朝开始称为“国子监”。清末改革学制,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起新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这就是国子监寿命的终结。

翰林院是官府还是学术机构

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自唐代开始设立的翰林院,则是各个朝代顶级知识分子云集的官方机构。

翰林体制萌芽于唐初。当时高祖李渊设立“别院”,收录、供养有特别技能的人。到玄宗时期,“别院”中开始有“翰林待诏”一职,因此“别院”也更名为“翰林供奉”。

翰林院开始崭露头角是在开元二十六年,玄宗另设“翰林学士院”,养“翰林学士”以起草诏书,参与机要。安史之乱以后,太子仰仗翰林学士与宦官争权,导致翰林学士地位大大提高,并在顺宗时达到权力顶峰。但后因与宦官斗争失败而失势。

科举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通常会入选翰林院,而翰林院因参与机要而仕途光明。

翰林院的衰落始于明成祖时期。其时内阁开始掌握机要,翰林院逐渐成为内阁的人才库。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

在古代上学仅是有钱人的专利吗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和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私学的兴盛,则是我国教育最大的特点之一。尽管如此,历史上还是有少数时期,私学遭禁,“学在官府”。

商周时期,学校只存在于主管教育的官署之内,任课教师同时也是教育官员。这种学校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普通庶民是无权进入学习的。这时期的教育发展受到制度和历史条件的约束。

明朝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明世宗以私家书院“教授邪学”为理由,毁天下私家书院。翌年,以耗资为由再次清洗私学。这造成私学凋零,学员再次涌向官学。

到了清代,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明令禁止私创书院。此后官办书院林立,私学逐渐被束缚至启蒙教育领域,一直到清朝结束。

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干吗的

乡试、会试和殿试是明清两代特有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在乡试之前还有更初级的筛选考试,但正式的科举流程是从乡试开始的。

乡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当年的秋季举行,因此又被称为“秋闱”;考生乡试过关后,被称为“举人”。举人在次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会试又分初试和复试,因定在春天举行,因此也被称为“春闱”。会试的通过者叫作“贡士”,取“进贡给皇帝的士”之意。殿试就是上殿考试,内容各时期不尽相同,有时会进行策问。殿试通过者按成绩高低分三档,因此又称“三甲”。可见古时的“三甲”和今天的“三甲”,在表意方面不尽相同。

三甲中的第一甲只有3人,就是人们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人数不等,分别称“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三甲第一名在某些时期也称传胪。殿试之后,一甲和传胪直接入翰林院就职,其余进士则统一进行“朝考”,优胜者有进入翰林院的机会,其余者各安官职。

八股取士从来就是不好的吗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始对文体有了明确要求。到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即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八股文体”。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它发源于北宋的“经义”。经义作为宋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宋代的经义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在代圣人立言这点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雏形。经义后来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分,到明初时期形成了后来的“八股文体”。

后人习惯用“八股取士”表达对明清科举的反对,但实际上这并不精确。八股文风实际上只是一种制式和风格。就好像今天学生的作文等也都有特定的文体格式,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明清科举最大的弊病在于给定文章的结论,扼杀了考生的思想。以至于考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文体本身的精益求精上。这使“八股文体”成了科举制度的替罪羊。

举人和进士哪个难获得

举人和进士都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而且两者之间也颇有联系。但两者所指并不相同。

举人的由来要比进士早很多,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刘邦下诏求贤,并随之开创的选官“察举制”。汉代的举人是不需要经过后世的一般系统的考试的。地方上选取举人的标准,西汉侧重选拔贤良,而东汉重在推举孝廉。这时的“举人”,只要在皇帝的“策问”中合格,便可出任不同官职。

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想拥有“举人身份”就要经过各种考试。唐宋时期把通过地方举办的“解试”而被推荐参加尚书省举办的进士考试的人称为“举人”。这时“举人”和“进士”两个概念第一次交叉。

明清两代,举人用来指代通过了当时的“三级”科考最低一级“乡试”的考生。而拥有举人资格后,还要经过会试和殿试,通过皇帝的策问合格,才算是有了“进士”的身份。

因此,可以看出,从唐宋到明清,举人的身份没有什么变化,但进士的身份却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真有古稀之年的人去考秀才吗

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自诞生开始,不断发展,到了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与此同时,科考之路也变得异常烦琐,尤其是最低一级的“乡试”之前的考试,较之前代复杂了很多。

明、清两代,功名之路上最初级的考生是“生员”,也就是现代人们口中的秀才。通俗地讲,秀才就是通过当时官办学校入学考试的人。即便是这些学校的入学考试,也依次有“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了县试和府试的考生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考生才算有了“生员”的资格,算是有了最低级的“功名”,有了朝廷赐予的某些菲薄的特权。

接下来,童生可以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继而参与学校“乡试”考试资格的选拔。实际上,秀才中很多人连参与“乡试”的资格都拿不到。而白发苍苍仍是童生,连秀才身份都拿不到的人也是比比皆是,因此,古稀之年考秀才也是可能存在的。

武官也有科举吗

人们常说的“科举”一般都是指文官科举。不过早在唐武则天时期,武官科考就已经开始了。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在武则天的授命下,兵部主持武举考试。当时的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合格者授予武官职位。到了宋代,武举不只考武技,还测验军事策略方面的知识,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这种制度在明朝时被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个人技术之上。考生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

不过宋朝之前并没有“武状元”的头衔。第一个武状元是宋神宗时期的福建人薛奕,他后来在与西夏作战的时候战死。历史上著名的由武举出身的武将有唐代的郭子仪、北宋的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

到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因此,清代的武举制度也最为系统化,参照文举,形成了“童、乡、会、殿”四级考试流程,每三年举行一次。殿试通过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连中三元的人有多厉害

古代状元匾额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都是通过正式榜文昭告世人,而榜文的代表颜色一致都是“金色”,所以科考榜文又称“金榜”。

由于历代榜文只有通过者的名单,因此“榜上有名”或者“金榜题名”就代表该考生通过了这次考试。当然,由于科举考试是分阶段的,某一次的榜上有名倒不一定会使该考生功成名就。

历代的榜文也有所不同。唐代的进士科又分甲、乙两类,因此分甲、乙两榜贴出;清代的甲榜是进士榜,而乙榜则是举人榜。当然,除了这些标准榜之外,各朝代往往还有一些增补榜,多是临时的,或者附加的,如宋朝的龙飞榜。清朝设有满榜,与汉榜分开。

在科举的不同阶段,都会有各自的榜文,上面对通过考生的成绩也列出了名次。明清乡试第一名又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而同一轮科举如果有考生在三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也就同时拥有了这三个头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连中三元”。

古代的“学硕博”是什么人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三个学位“学士、硕士、博士”的名称来历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事实上,这三个称谓自古有之,当然和今天的意义是大不相同了。

历史上“学士”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周代。当时人们把在官学读书的贵族子弟称为“学士”。魏晋以后,学士用来代指朝廷中以文学技艺的长处供职的人。事实上不论是唐朝的各种“学士”,还是清朝的“大学士”,都是当代的重臣级别。

而硕士的说法初见于《五代史》,“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写道:“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古代通常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人。古代常用相似于硕士的“硕老”“硕儒”来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据《汉书·成帝纪》记载,任博士必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必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周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才能被举为博士。

名落孙山就是落榜吗

现代人们常用的关于考试的成语,除了“榜上有名”之外,就是与之相对的“名落孙山”了。然而尽管人们经常引用这个成语,大致知道它代表的意思,却不一定知其所以然。为了避免出现“那个人的名字落在山下边了,名次太靠后”这种认识,探究一下“孙山”背后的典故还是有必要的。

宋朝范公偁的《过庭录》里提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吴国有一人叫孙山,是个说话诙谐风趣的才子。孙山去别的城参加科举,同乡人托孙山带儿子一同前往。最后同乡人的儿子未被录取,而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故乡。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排在我后面呢。”

这就是成语“名落孙山”的出处了。不过,名落孙山不要紧,别灰心,再接再厉,总有一天会金榜题名的。

榜眼到底是第二名还是第三名

在科举前三名“三鼎甲”的美称之中,状元很好理解,就是榜文之首,表第一名的意思;而第三名首出处无从可考,只知道是源自唐代进士及第后,庆典中游园摘花的活动。而第二名“榜眼”的称呼,颇具玩味之意。

在历史上,宋代科举制度最引人兴趣的特征之一,是往往用丰富多彩的词汇来代替比较枯燥无味的制度术语。另外,是在某些场合、环境里,用通俗易懂的考试术语来强调成功的荣耀。而“榜眼”的由来就很有这种韵味。

清代待试图

据《称谓录》记载:“榜眼名目,始于北宋。古者原以第二、第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为榜眼。后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意思就是说,科考之后发布的成绩榜单上,第二名和第三名并排写在整体榜文的眉目位置,远远看去,就好像榜单的眼睛一样。因此,古人就把第二名和第三名统称为“榜眼”。而从北宋开始,由于第三名有“探花”的专称,榜眼就开始仅指第二名了。

书馆和经馆教授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我国历史上的“书馆”指各种中小级别的民间和半官方学校,但在和“经馆”并存的时期,“书馆”则特指比“经馆”低一级的学校。如汉代的私学可以分为初高两级,初级称书馆,而高级则称为经馆。

书馆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先是识字和算术,采用学者编著的识字和算术课本。在有了基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之后,则进行基础的儒家经典学习。

经馆就要高级很多。由于汉代重视经学,经学一度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因此,青年对此趋之若鹜。经学大师往往开立经馆,又称“精舍”。名声大的经学者的经馆常常容纳不下希望来学习的学生,因此后来又分化出“授业弟子”和“著录弟子”,前者参加制度化的面授,而后者只能临时请教。

古代也有神童班吗

清代留学美国的幼童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有“少年班”的存在,其中的学生都被称为“神童”。古时候也有神童的存在,同样被传为美谈,但古今对待神童的方式,还是大有不同的。

不同于今天将“神童”送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的方式,古人的神童被认可后一般直接“上岗”。

古代针对“神童”的选拔自汉代始。《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考》记载:“汉法: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儿童一旦被举为童子郎,即可为官,成绩优异的还可任尚书、御史等官职。汉代察举制施行后,专门设立了童子科,用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神童”入仕。到了唐代,科举的制科中设立了童子科。童子科考有自己独立的考试内容,通过者随即拜官,优秀者可得进士出身。但从唐后期开始,各地逐渐滥举神童,使得“童子科”几经罢复,不断改制。

“童子科”发展到金朝,已经有人建议“童子科”录而不用,让神童们继续学习;到了明朝,这种制度正式实施,这就和现代的少年班更加接近了。

古代的阅卷保密制度是怎样的

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绵延了1500年,前人不断探索,相关的各种细节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现在考试常用的封名阅卷的方式也是借鉴了古人对科考设立的规定,用于防止阅卷过程中舞弊行为的发生。

科举制度自隋代建立后不断发展,舞弊现象也逐渐增多。宋太宗在位时开始对殿试的考卷实施糊名批阅;仁宗时期将糊名范围扩大到省试和州试。糊名制实施之后,舞弊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一段时间之后,又有考生在试卷上书写记号和暗语用于标识自己的身份,而且笔迹也可以成为追溯的线索。因此继糊名之后,宋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通过誊抄副本评卷,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上就是科举制度中封卷做法的由来。不过在此之前,武则天登基初年就已经提出了封卷的做法,只是并未实行。因此,封卷法的最早创造者应算是武则天。

古代已有学分制

一般人都会觉得像学分制这种比较“现代”的事物,应该是西方传入中国的。但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在实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能力评定。

明朝的国子监实行积分法,学生积分达标即可被授予官职。当时的国子监设“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六堂,并分初、中、高三个级别。高级实行学分制,若在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毕业,破格录用。清朝沿袭了这种体制,即月考一等给一分,二等半分,年终满8分者为合格。

与明清两代的学分制相比,宋朝时代的学分制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但是也可以划归到学分制的范畴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曾把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外舍升内舍和内舍升上舍都要考试。这些考试成绩的评定,就分为上、中、下三等。操行和学业都是优者为上等,一优一平者为中等,两种都是平者或一优一差者为下等。这便是当时学分制的形式。

我国学分制的正式确立是在民国时期。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通令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并规定大学生4年需修满132个学分才准予毕业。

大学士是大官还是大学问家

历史剧中的“大学士”总给人地位很高的感觉,但也往往让人产生“学士”和高官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疑惑。那么,“大学士”是怎样当上“大官”的呢?

我国古代最早的大学士见于唐代。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唐置修文馆(后改弦文馆、昭文馆)大学士,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集贤院大学士。元和年间,大学士由宰相兼任。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设立过崇贤馆大学士,也是由宰相兼任。宋朝沿袭了这一职位。

“大学士”岗位的大规模爆发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杀胡惟庸,废丞相制,由皇权统领六部,让中央处理事务的压力大大增加,以至于不得不加设岗位,这就使各种“大学士”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

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阁臣多为大学士。到了明仁宗时期,大学士地位已经非常之高,其中的“首辅”已经接近宰相的地位。到清朝,内阁地位被后来兴起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等削弱,大学士更多只是空有地位和影响,没有多少实权。

古代学费比现在便宜吗

我国历史早期关于学费的记载不甚详尽。只有关于孔子收取弟子“束脩”的说法。到了汉代,我国教育系统正式划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

一般来讲,历朝历代中央设立的学校大都不收取学费。不仅如此,如太学,其学生还享有免除徭役赋税的待遇,无须缴纳学费。明代国子监不但供给监生“饭补”,而且按季节发给衣服、被褥、冠履;逢年过节还有过节费;对有家室的学生甚至还会负责其妻儿的抚养费用,给没有妻室的学生出钱,让他们娶妻;监生回家探亲,赐衣、赐金作为路费。

地方官学由各级地方政府举办,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等,也多不收取学费。明代地方官学对廪生免除学费,并给予廪膳补助,只对“计划外”的增广生和附生收取很少学费。

私学分为三种类型:义塾、专馆和散馆。义塾由宗族组织创办,有时会收取一定费用,但对本族穷苦人家多免费;专馆是富人所建,按人均摊费用;散馆收取学费,够老师维持生计即可。

古代后期为什么私塾盛行

清代私塾

私塾是清代私学的主要形式,因其存在时间与现代最近,因此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古代教育机构。

私塾发源自西周的“塾”。《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

汉代教育机构“官”“私”分开,私塾被划分到私学的范围内。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

宋朝以后,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其对儿童实行“社会教化”的思想一方面促进了私塾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私塾“蒙学”教育的性质。以至于宋以后“私学”在各朝代不断遭禁的时候,私塾以其“儿童”教育的角色而得到保全,并因科举制度的不断兴盛和儿童教育关注度的提升而被广泛接受。

古之书院今何在

岳麓书院

“书院”是唐宋时期开始出现的地方性教育机构,初为私办,后来逐渐官方化。河南嵩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睢阳书院都是我国有名的书院。

嵩阳书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兴学堂以后书院制才被废除。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朱洞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湖南大学成立,以岳麓书院为一院,新建校舍为二院。它接续岳麓书院的文化教育千年之风,沧桑砺洗,弦歌不绝,因而被誉为“千年学府”。

应天书院即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其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各个书院之首。所以,《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范仲淹年轻时在应天书院求学,后又在应天书院任教,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书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