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民俗]

宗法礼制

古人口中的“社稷”究竟指什么

古人动辄谈“社稷”,那么社稷究竟是什么呢?

“社稷”总的来说,就是土谷之神。“社”字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同作“◇”,是女性外生殖器的象形。因此“社”和“土”本来是同一个字。后来为了命名土地神,人们才加上偏旁造了“社”字,此外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

奴隶制时期,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平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现代的“社会”一词,也正是来源于社日的活动。

稷原本是指周民族的始祖后稷,他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在西周时期,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土地与血缘作为王权的代表,同为国家的象征。

为什么说只有读懂“宗法”才能读懂中国

宗法,简单说来就是“正宗之法”。其本意旨在正本清源,在亲属血缘体系中分出“大宗”和“小宗”,并根据宗系的大小之分、嫡庶之别来决定家族中权力和财产的继承和归属。

我国宗法体系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左传》记录了周初商朝遗民的“宗氏”和“分族”;《诗经·大雅·板》中有:“大宗维翰。……宗子维城。”指的就是周代形成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产生于帝王之家,并逐级延伸至最底层,起到了统率奴隶和封建君主制、官僚体系的作用。宗法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正妻所生的长子优先继承家族的权力。宗法对我国亲缘关系乃至于社会制度的影响是如此巨大和深远,以至于虽然一夫多妻制已经废除,但是我国民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奉行着其中的某些制度。

孔子为什么提倡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不是想当然地约束自己遵守礼法的意思,这项最初由孔子提出的修身建议,所期望恢复的,其实是西周时期的礼制。

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也被称为东周前期。在这一时期,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各路诸侯拥兵自重,不把天子和制度放在眼里,礼制崩坏,战乱纷繁。孔子认为战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遵礼,也就是不遵循周礼。而一旦人们都普遍遵循了周礼,则天下必然太平。因此,孔子在早期的政治生活中,一直提倡人们约束自身,恢复周礼,这便是真正的“克己复礼”了。

其实,孔子一生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周礼。周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最终消失在春秋战国的战乱中,但周朝的思想正是通过孔子建立的儒家学说延续到了今天。可以说,西周成就了孔子,孔子也成就了西周。

我国历史上的宗庙为什么会“缩小”为现代的祠堂

宗庙制度发端于奴隶制时期。当时的奴隶主们有感于自己所拥有的地位和财富,对祖先感恩戴德。因此天子、诸侯等各级统治者都设立宗庙专门供奉和祭祀祖先。宗庙也因此被称太庙、祖庙。

最早的宗庙,其数量和建立是有严格规定的。如天子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等。除了祭祀作用之外,很多重大的国事活动也要在宗庙进行。古代皇帝即位时,都要在宗庙内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这被称为“庙见”。普通人是无权设立宗庙的,奴隶就更不用提了。

到了封建时代,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人们开始将“宗庙”的作用专归于祭祀历代帝王,而对各路王侯贵族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称之为“祠堂”。唐、宋时期,宗庙之风渐复。上层官僚、士大夫宗族所立“祠堂”大多改名为“家庙”。到元朝以后,我国历史的民主开明之风再未出现。因此,“家庙”的概念再次淹没在历史之中,祠堂作为各级民众都可以采用的奉祖形式,被保存了下来。

宗庙祭祀

古代祭祀都有哪些祭品

古代祭祀主要分为祭祖和祭神两种。祭神中又有作为特例的祭天地。但无论何种祭祀,祭品都差不多。

人们为了表现诚心,大都想当然地把对自己重要的东西贡献出来。而对人重要的,主要就是吃、穿。因此,这些是祭品中主要的部分。当然,极端情况下人们还会以人作为祭品。

吃的方面,比较隆重的是六畜——猪、牛、羊、狗、马、鸡。一般在正式场合所谓的“太牢”和“少牢”,即猪、牛、羊或猪、羊。至于民间的祭祀,祭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常有不同,如加入了鸭、鹅、鱼等。除了肉类外,五谷、瓜果,甚至蔬菜也在祭品之列。祭品中的穿戴之物当以玉帛为最。《左传》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除吃穿外,随具体情况不同还会有用度祭祀、血祭乃至于人祭等。但都不如吃穿祭常见。

叩手礼是怎样来的

在我国大江南北,流行着类似的“叩手礼”。在我国广东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流行着倒茶时的叩手礼。当主人给客人倒茶的时候,客人会用手指轻敲几下桌面表示答谢和礼敬。类似的礼节也存在于北方,只是茶被酒所代替。这种小中见大的礼节,据说与喜欢出游的乾隆皇帝有关。

一次乾隆微服下江南,到松江的“醉白池”附近喝茶。茶馆伙计先端上茶碗,接着退后,等离桌子几步远后,拿起大铜壶朝碗里冲茶。茶水不偏不倚,不溅不洒地冲进碗里。乾隆皇帝觉得有趣,就拿过茶壶学着伙计的样子给随从的茶碗里斟茶。随从见皇上为自己冲茶,想跪下叩恩,又怕暴露了皇上的身份,只好纷纷屈起手指,“笃笃笃”地不停地在桌子上叩击。于是,叩手礼便在民间传播开来。

“三叩九拜”“三拜九叩”“三跪九叩”哪个说法对

首先要明确的是,叩必须是头触地叩响,而拜则有多种形式,如“九拜”。事实上,史料有翔实记载的只有“三跪九叩”,也就是清朝的大礼。康熙年间俄国使者就被要求以“三跪九叩”的方式来礼敬天朝皇帝。

而“三拜九叩”的大礼出自道教的拜神礼。一拜引三叩,其中的拜是站立的拜,以“拱手”的方式实现。至于“三叩九拜”则无处可考。而且,一叩引三拜的礼仪下,如果拜礼是立式的拜礼,则明显杂乱;而如果拜礼是跪式的拜礼,则叩拜很难被外人看清,又有严重的投机取巧的嫌疑,因此真实性很低。

综上所述,古代的三九叩拜的“组合型礼仪”,真正系统地使用在社会上的,就只有清代始创的“三跪九叩”。至于“三拜九叩”,只是存在于宗教礼仪之中。

古人为何称二十岁为“弱冠”

冠礼

古人称二十岁为“弱冠之年”,这与故事男子的成年礼“冠礼”有关。

“弱冠”,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自周代开始,古代男子,年十八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长大到一定的年龄,家族就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这就是“冠礼”,也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冠礼最初由父亲主持,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为男子取字。

举行冠礼的时间和地点在各朝代和地区各有不同。民间冠礼从十五岁到二十岁都可以举行,各地方有所不同。清中期以后,冠礼移至首次娶亲前数日或前日举行。依据家族内情况不一,有些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

古代的作揖相当于现代的握手吗

作揖,又称拱手,相当于今天的握手,是一种通行的社交礼仪。

作揖的方式男女有别。施礼者双臂抬起,男性右手握拳,拳眼朝向自己,左手手掌将右拳包覆。女性左右手动作与此相反。如是习武之人,左手则应该为掌,贴于右手拳面。

正常的作揖姿势也被称为“吉拜”。如果男性错用女性动作,女性用男性动作,则被称为“凶拜”。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因此在一般日常礼仪中,应严格注意。

关于作揖的动作来源,一般认为,左手在外包裹通常用于攻击的右手,是在向对方表示谦卑与尊敬。另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又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其中土揖是拱手稍向下;时揖是更向前平伸;天揖是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专门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则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除了《周礼》的六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也就是“一揖扫地”。

中国人流行的“送礼”的习惯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人们不仅看重“繁文缛节”一类的虚礼,更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礼品非常重视。现代人联络感情,托人办事,都会在“礼”上注重“虚实结合”,以期达到目的。

《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我国的实物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古人对祖先和神明的力量十分看重,因此在祭祀的过程中出现了奉献出的“祭品”。这大概是人们第一次有目的地向外界赠予礼物。

随着国家的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纳贡成为惯例,而纳税的制度也使民间有了实物赠予,以获平安的认识。在认识到实物赠予能够产生的效果之后,人们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大量采用实物礼品的行为方式也就很自然了。

“不三不四”的三、四都是什么

“不三不四”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六个爻,俗称六爻卦,代表着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其中第三爻与第四爻刚好处在六爻的中间位置,因此在易经中象征着正道和大道。而不在正道和大道上的“非三非四爻”就用来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务正业了。

此外,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出于对美的向往,把常用的数字都赋予了各种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人们习惯将“天”作为“一”,“地”作为二(水陆合计为二)。而“天地”相加则成了“三”。当然,三的来源和象征意义远不止于此。这都是各年代的人们根据个人意愿和不同的目的附会而来的。这些附会渐渐地流传开来,形成了数字的象征文化。

数字“四”的来源被认为与人的方向感有关。人们本能地把方向分为前后左右,后来又演进成了东西南北、“四方”的概念。因此,“四”也被认为与“天道”、命理有关。

婚姻的六礼有哪些

古代帝王的迎亲大礼

古代常用“三书六礼”“八抬大轿”迎娶新娘。那么这三书六礼都是哪些书哪些礼呢?

“六礼”按照从求亲到完婚的过程,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大礼。“三书”则是在执行“六礼”过程中男家给女家的凭证,包括定亲时的聘书、给彩礼的礼书和迎亲的迎书。

纳采就是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提亲,男方家里托媒人向女方家里提亲时是需要带礼物的;问名,就是女方家里对男方合意,则把女儿的生辰八字告知男方,让男方计算两人命相是否合适;纳吉,也叫作文定,就是计算命相的过程,要请示祖先或神明的;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方同意后,男家的女性亲戚同媒人一起,在大婚前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送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女家也须回礼;请期,就是男女两家商定结婚日期;亲迎,就是现在的迎亲,通过一系列礼仪把姑娘接回家来。

“家长”的称呼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渊源

现在上学的小孩子的父母通常被学校的老师称为“家长”。这个看似普通的称谓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家庭组织制度,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家长制源于家庭、家族等血缘群体和亲缘群体,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下已见雏形,到了父系氏族和奴隶制时期已经形成固定制度。家长制之下,作为家长的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绝对服从他。

家长制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组织管理随意和终身制。家长制应用到朝廷之上就是君主集权,应用到百姓家中就是家长说一不二。随着历史的变迁,君主集权已经不在,但家庭内部的集权仍然传承到了今天。在许多族系明显的家庭中,家长制仍然存在着。

人们为什么把亲信叫作“嫡系”

在派系林立的情况下,人们把最信任的部属称为“嫡系”。要解释这种说法的由来,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社会体制中的“嫡”和“庶”了。

在传统宗法制中,嫡妻就是正室,一般由和男主人地位相当的女人充当。“正室曰嫡,正室所生之子曰嫡子。”而庶则是除了正妻之外的侧室、妾等,一般由地位低于正妻的女人充当。“嫡系”指的就是嫡妻所生的孩子,在地位的传承上要高于庶系。

由此可见,古代对族内血亲划分嫡庶的根源在于保证正室地位的传承,这与后世借用嫡系来指代从属中最为可靠的部分有所不同。很明显这种衍生出来的“嫡系”说法的始作俑者并非掌权人,而是由那些不受重视的“庶系”派别推行的说法。

我国古代为什么流行记录家谱

一般认为,人们记录族谱是为了追究姓氏源流。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都使姓氏变得难以追溯。因此家谱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家谱中的世系表可以直观地看到族人的承袭血系,而我国家谱越修越完善,其中的内容也远不限于此,家训、先人传记、先人著作等均有记载。

更深入地讲,古人们记录家谱的习惯,最主要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贵族血统的重视。我国古代改朝换代的周期一般在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的皇族和贵族。而分裂割据时期的贵族就更多了。这些王朝不断地新生和覆灭,但是贵族血统却一一流传了下来。这些亡国贵族为了不忘自己曾经高贵的身份,于是修族谱来告诉后人。这种习惯又由于其正统的意义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沿袭,就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家谱文化。

“牌位”为什么可以代替先人受到供奉

神龛

如果是一个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看到中国人对着一块木板下跪磕头,恐怕会大跌眼镜。但是如果他了解这块叫作“牌位”的木板的意义,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佛教传入中国前,轮回、转世的观念尚未在国人意识中形成。当时普遍认为人死后元神(魂魄)要依附在实物上,否则便会成为“无主孤魂”。而神主,也就是通称的牌位,正是给先人元神依附的物件。

由于早期人们习惯认为人或神的名字与其灵魂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大小宗教都有通过诵念、书写名号来感通鬼神的传统。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存在,人们就在神主上刻画上先人的名号,以增加神主的灵性,加强活人和死者的沟通。另外,为了确保逝者灵魂的安定,人们一般把神位放在小围阁内,称为“神龛”。供奉祖宗牌位也称“祖龛”。

正是因为牌位兼具灵魂宿主和沟通工具的作用,因此才被人们视为等同于死者本人,受到重视和供奉。

古代女子的万福礼的姿势是怎样的

万福礼

在关于古代的影视剧中,现代人常见到古代女子施“万福礼”。万福礼是古代妇女常用的相见行礼的方式。因行礼者多口称“万福”,因此被称为万福礼。

“万福”语出《诗·小雅·蓼萧》,“和鸾雝雝,万福攸同”,取多福的祝祷之意。万福礼是汉族传统礼节之一,正确的姿势是:双手交叠,右手放左手上位,双手紧靠,同放在小腹位置,目光向下,以屈膝方式行礼。因此,万福礼是一种全身礼,而非手势礼。另外,关于万福礼,还有双手交叠放在左身侧的说法。

另外,虽然清朝也有道万福的礼,但清朝的万福礼与汉族传统的万福礼是不一样的。清的万福礼姿势为:“用手按腿三叩首后,手抚鬓角后起身。”此礼也称为抚鬓礼。因此,满族的万福礼实际上只是套用了汉族的万福礼之名,与汉族的万福礼是大不相同的。

我国有哪些餐桌礼仪

我国的饮食文明传承至今,礼仪很多,就连寻常百姓之家,对饮食礼仪也是非常讲究的。

迎客方面,主人折柬相邀,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主客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再导客入席。一般要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开始正式进餐活动。食具方面,我国以筷子为主。筷子的使用,有若干忌讳,如敲筷、掷筷、叉筷、立筷、挥筷。正规的筵席,配备公筷。位次方面,随地域、文化、具体环境而不同,大致有右高左低、中座为尊、面门为上等原则。在多桌筵席上,餐桌的位次也大致遵循这些原则。

我国的餐桌礼仪以禁忌为主,如不要当众剔牙、不可大声喧哗、不能随意吸烟,做一些有伤文雅、食欲的动作等,数不胜数。但指导思想上无非就是一个礼字。一句话,心中有礼,外表自然。

古人宴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