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话的气场

娇滴滴的林妹妹

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姿态,会形成一个无形的气场。语速慢、节奏感强、声音压低,会形成一个权威的气场;声音铿锵有力,吐字像连珠炮一般,会形成一个高压的气场,给人以压迫感;声音轻柔、娇滴滴的,会形成一个娇羞的气场。

在以嗲声嗲气著称的台湾腔中,说话最娇滴滴的莫过于林志玲这位“林妹妹”了。走路猫步,讲话微微把头侧向右边,一张口便是麻酥酥的娃娃音,女性只是觉得这女人身材高挑、美艳动人,男性则被她那温柔的、甜到骨子里的腔调折服,真可谓“女人嗲一嗲,化掉千军万马”。

有一次,蔡康永在节目中问现场的男生:“有没有人喜欢林志玲?”当时,林志玲本人也在场。现场的男生一下子怔住了,没有人立刻作出反应,林志玲娇滴滴地说:“你们再不讲我就要哭了……”现场男生一下子傻了眼,这么明目张胆的撒娇,任谁能抵御这副我见犹怜的羞怯。

娱乐圈中美女如云,美艳动人者有之,高学历者有之,青春逼人的后起之秀更是比比皆是,在错综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这位来自台湾的“林妹妹”找到了一个最简单,也最迷人的生存方式:优雅的姿态、温柔的微笑、嗲嗲的娃娃音,让人感受甜蜜和温暖。

现实生活中,如“林妹妹”这般会说话、会撒娇的女孩子也有。她们通常展露着小女孩的天真,用柔软的方式待人,有时候显得小孩子气,有时候让人觉得难为情,但是娇滴滴的女生也让人感觉舒服和美好。

文杰的老婆高洁是南方人,她是家里的老幺,从小娇生惯养,父母疼她爱她,哥哥姐姐宠溺她,由此养成她单纯、开朗、爱撒娇的性格,有时还有点小任性。文杰第一次见到高洁时,看她胖嘟嘟的样子很可爱,她硕士毕业,在研究所工作,却没什么架子,说起话来像小孩子一样。

交往起来,文杰越发觉得自己喜欢这个女孩子。她有时候傻乎乎的,有时候又很机灵,高兴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怪点子,不高兴的时候耍小孩子脾气,但是通常生气不到五分钟,不用哄,过一会儿自己就好了。高洁很会黏人,有时间就跟在文杰身边,寸步不离。她说起话来娇滴滴的,一口一个“哥哥”“老公”“亲爱的”叫着,文杰的朋友都非常羡慕他能有一个如此娇媚的女朋友。

朋友的羡慕满足了文杰的虚荣心,可实际相处中,他却没有觉得多么幸福。高洁的黏人和撒娇完全超出文杰的想象,他在忙工作也好、生气也好,高洁都使劲儿地黏着他。从恋爱到结婚,一点儿都没有改过,这让文杰非常不适应。三十多年来,向来吝于表达感情的文杰从来没有说过煽情的话,高洁一撒娇,他就想吼人,但是她从来不听。

每天睡觉之前,文杰得按照约定抱抱她,然后说“老婆我永远爱你”,而且他不能在高洁睡着之前先睡着。累的时候,为了公司的事情烦躁的时候,文杰只想着赶紧睡觉,什么都不想做,这时高洁就会抗议:“老公,为什么你答应人家的事情总是做不到?”如果文杰先睡着了,高洁还会把他叫醒:“人家不要你先睡嘛!”为了避免多生事端,文杰只好一一按她的要求做到。

结婚那年,文杰30岁,高洁25岁,由于年龄的关系,文杰一直把高洁当成小妹妹,觉得她什么都不懂,社会经验欠缺,人情世故也不太明白,处处关照她,生怕她被人骗了。那时候,文杰还经营着一家小公司,生意不大,可好歹是自己的事业,每天当自己的老板,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文杰是北方大汉,受家庭环境影响,有些大男子主义,他向往的家庭生活就是男主外、女主内。高洁在工作上的成绩不错,家庭杂务却一样都做不来。还好她人聪明,文杰教一样,她便学会一样。有时,她的小孩子脾气也会爆发,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不做了。为了生活杂事,吵架、拌嘴时有发生,每次高洁一脸无辜地抱着文杰说:“老公,老公,我错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嘛,不要生气了,好不好?”即使再生气,文杰也被她的撒娇给融化了。

结婚不到三年,文杰的公司就因资金周转不灵做不下去了,还欠了大笔外债,文杰一下子从天堂掉进地狱,两人的生活也陷入困境。绝望时,文杰对高洁说:“反正咱们现在没有孩子,你就别跟着我过苦日子了,咱们离婚吧。”高洁眼含热泪地看着文杰,捧着他的脸说:“老公,我不会离开你的,永远不会。”

那段日子过得很苦,高洁什么怨气都没有,她的工资全部用来应付家庭开销,衣服很少买,化妆品也从高档降到了低档,即使这样,高洁依然过得欢欢乐乐的,从商场打折区买回来一条裙子,也会站在文杰面前晃半天,说:“老公,我穿这个漂亮吗?”

“漂亮。”文杰敷衍道。

“像花仙子吗?”

“像。”文杰搞不明白,她的孩子气什么时候能改掉。

“那你夸我,‘老婆,你像花仙子一样漂亮!’快说,快说呀!”

拗不过高洁,文杰只好顺着她的性子,说:“老婆你像花仙子一样漂亮。”

“娇滴滴”这一秘籍,对娱乐圈、对家庭生活、对社交场合都非常适用。虽然现在流行女汉子,但是温柔可人、说话娇滴滴、时不时撒娇的女孩子,却能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见面时的“亲爱的”“亲”,工作完毕后的“加油哦!”都是流行在社交、职场上的问候语。这些问候语出现在写字楼、办公室、酒会、Party上,混迹其中的“林妹妹”们都是高IQ、高EQ的女子,她们气质好、富有亲和力,轻轻松松将小女孩的武功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斩获她们的目标。

曼玲在公司里喜获封号“小林志玲”,她用自己那娇滴滴的声音、软绵绵的撒娇、温暖到让人融化的话语稳坐销售部第一把交椅。曼玲所在的公司经营红酒生意,所有的客户都要在酒会、饭局上联系,曼玲深谙此道,公司的大客户有1/3都是她谈回来的。

不过,曼玲的做派并不被办公室里的女汉子、男屌丝看好。她性格招摇、穿着大胆,平日里还好,出席活动时,不是深V外套,就是超短裙,办公室里的大姐偷偷叫她“交际花小玲”。但她并不在乎,“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一直都是曼玲的人生座右铭。况且在曼玲看来,“那只是一群欧巴桑的羡慕嫉妒恨罢了”。

曼玲在办公室的工作很简单,跟进客户、做做Excel,把一些客户资料输入电脑,她的用武之地在商业酒会、在饭局。难搞的客户都是她搞定的,一些连面都不容易见到的大老板她也能想办法找到联系方式,为此老板也没有亏待她。

又经历一晚上宿醉,曼玲到公司的第一件事便是向老板报告工作。“舒姐,我昨晚可是好话说尽,才拿到张总名片的,为了这个我还弯了两次腰,免费送了两次福利呢。”

“知道你工作辛苦,这个张总真的很难搞,如果项目顺利拿下,我不会亏待你的。”“这是您说的哦,奖金、提点,我可都要哦!”

“大小姐,不用这么强势吧——我还是喜欢看你扮林志玲的样子。”

“舒姐,您还是饶了我吧。”

其实,“交际花”“小林志玲”之类的都是曼玲的伪装,她只不过是懂得职场上的游戏规则,懂得运用自身的优势。“弱肉强食,在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强者能够生存下来。”这是曼玲的生存法则。

难以抗拒的男低音

195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伦敦地方议会保守党议员,她雄心勃勃、好为人师,有点跋扈和盛气凌人,而且她说话的音调很高,听起来尖利,让人烦躁。一位保守党人士曾经评价撒切尔夫人说“她的音调很高,能吓死飞过的麻雀”。

因为说话声音的问题,撒切尔夫人失去了一次在政治广播中演讲的机会。此后,她决心改变自己的嗓音,把音调降下来,使声音变得更柔和,更适合公众演讲。从1972年到1976年,撒切尔夫人在声乐教练凯特·弗莱明的帮助下训练声音,这位声乐教练在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首相的前一年去世,但是她的工作帮助撒切尔夫人从一位受冷落的内阁成员成为自信的英国首相。

同一句话,不同的音调的确具有不同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越有分量、越稳重的东西,越能带来安全感。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身居高位的人说话的音调都比较低,下属的音调则比较高,同一个人在面对上司和下属时,其音调也会高低转换。

沉稳、低沉的声音给人安全感,给人很有水平的感觉,还能增加人的气场,尤其是男性。同样是推销员,两个人说着一样的话,声音较低、速度较快的一方,给人更有力量、更可信的印象。这一点,经常在公开场合演讲的人非常清楚,演讲者一般会特别调低音调,加快语速、减少停顿,使得自己的言论更有说服力,给人更睿智的印象。

建伟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喂,你好”,建伟问候过,对方连连说着“不好意思,打错了,不好意思”,然后就挂断了电话。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建伟知道对方一定会再打过来的。果不其然,一分钟不到,对方又打过来了,先是为刚才挂断电话而道歉,接着开始说正事。

建伟的嗓音有些沙哑,还很尖锐,陌生人乍一听都会把他误认为女性,打电话时闹出的笑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建伟为这件事感到很苦恼,他的嗓音不仅影响彼此沟通,还影响了他的形象。

建伟从小就柔柔弱弱的,身体不好且经常生病,说起话来也是有气无力的,像个女孩子。不知道是不是诅咒,青春期一过,建伟的声音非但没有变得阳刚,反而彻底变成了中性并偏女性,声音很轻、很尖、有点哑,很长时间里,同学都拿这件事取笑他,建伟只好压低嗓音说话,能不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说话。

毕业之后,建伟进入汽车制造厂上班,他的工作能力特别强,和同事、上司的关系也非常好,刚工作一年他就当上了小组长,除了负责管理一些工友,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像其他同事那样上夜班了。因为建伟说话太温柔,完全没有当组长的气场,开会时,他在上面交代工作,下属则三三两两地聊天,建伟严肃地呵责两句,反而因为声音和语气不搭调,惹来不少笑话。年末,公司组织表彰活动,请优秀员工到台上演讲,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建伟提前就写好了稿子,还反复审阅了两遍。可他站在台上一开口就引来了无数笑声,建伟念一句,台下就起来一阵哄笑,一篇不到一千字的稿子,在断断续续的欢笑声中勉勉强强念完,建伟窘迫得脸红脖子粗。此后,建伟在厂里有了一个外号——“伟姐”。

在自然界,声音是关系到物种繁衍的大事。鸟类用声音求偶,在繁殖期,雄性鸟类会变换各种调门,使出浑身解数,用美妙的、千变万化的歌声吸引雌性。如果一只鸟儿生了一副恼人的嗓子,或者根本无法开口歌唱,它的基因就失去了进化的优势。

人类社会长久以来都在关注异性的相貌,肤色的黑白、衣着是否整洁、长相是否俊俏等,很少考虑声音对个人魅力的影响。不过,当你询问女性,什么样的声音最有吸引力,什么样的声音更有气场时,她们一定会回答是深沉的男低音。

男人也认可这一说法。在男性居多的场合里,男人会不自觉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地位,声音的变化也是其中一项。实验证明,如果一个男人在群体中的其他男性面前占据优势,他会偏向将声音压低,否则会提高音调。这是潜意识的行为,当事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找来125名志愿者,给他们播放9位美国总统的演讲录音,这些录音经过软件处理,有高音版本和低音版本。参与者根据对声音的感觉,从吸引力、领导潜力、真诚度、智力及支配力等方面打分,最后选出愿意为其投票的那个声音。尽管每个参与者的投票动机不同,低音版的声音明显比高音版的声音更受青睐。历史资料也证明,入主白宫的候选人都是嗓音比较低沉的人。第二项实验,研究人员另外找来40个参与者,给他们听普通男性的声音,结果显示参与者依然更喜欢嗓音低沉的人。

低沉的声音被认为是性感的象征,如果语速加快还会增强说服力,给人以聪明、睿智的印象。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发音方式做些改变,在情场上、职场上都会加分不少。控制好音调,并不代表一个人说话时就会有气场,但是一副低沉、深邃的嗓音的确是天生的优势。即使没有好嗓音,在说话时压低声音,营造低沉的感觉,也不失为一种增加魅力的方法。

恶狠狠的伤人话

琴燕对人都是和和气气的,唯独对自己丈夫,说话特别恶毒,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每次和丈夫对话都是满口难听的话,咬牙切齿地说出来,好像在施加诅咒一般,事后连她自己都大吃一惊。他们总是因为琴燕如此说话而吵架,吵完架琴燕又后悔,觉得自己不对,赶忙向丈夫道歉,修补两人的关系。

此外,琴燕一直讨厌单位的一个寡居的女同事,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说上人家几句闲话,琴燕丈夫有一次嫌她说得太难听了,出面制止,“人家一个寡妇,日子过得不容易,你就积点口德,少说两句吧”。结果反遭她的恶语相向:“帮她操心的人多着呢,你也想操一份儿的话,估计得去排队了。”丈夫被她噎得无话可说,暗叹“这女人真是没救了”。

琴燕丈夫是个宽容大度的人,一般她说点恶毒的话都不太放在心上,有时候还能用幽默化解。可是周围人都替他鸣不平,尤其是公婆和小姑子,他们觉得琴燕并不爱丈夫,一切都要随着她高兴,她喜欢的东西能被她捧上天,不喜欢的东西就踩到泥土里,如果不小心在她面前犯错,就等着没完没了的咒骂吧。

有一次,丈夫休息在家,在厨房里煮着面条,人却坐在电脑前打起了游戏。琴燕回家时,锅里的水已经烧干,面条都粘在了锅上烧成了黑色,琴燕气呼呼地关掉煤气,端着烧干的铁锅走到了客厅嚷道:“打游戏,打游戏,就知道打游戏,锅烧干了你知道吗?休息日在家作死啊你!”丈夫回头一看,果真犯了大错,连忙向妻子道歉,琴燕不依不饶地说:“就是不能让你闲着,闲也能给你闲出毛病来,知不知道烧干锅会着火的,闹不好整个小区都会被你烧掉诶……”

对自己的丈夫,她好像长了一双鹰眼一般挑剔得不行,容不得他犯一丁点毛病,犯点小错就上纲上线,非得把他损上一顿,什么时候嘴巴说痛快了,什么时候才罢休。连她家邻居都觉得琴燕对丈夫有点太苛刻了,“李家的那个媳妇,说话恶毒,处处不让人呢”。

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嘴巴狠毒、说话特别难听的人,不管你看不顺眼也好、讨厌也好、恨得牙痒痒也好,这样的人始终存在着。他们说话难听,让人觉得不舒服。有的人说话难听只是一种习惯,如果他成长的环境,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都是恶语相向的,这种人只是没有学会其他更好的交流方式,他骨子里并不是对哪个人有敌意,不是因为讨厌、憎恨而出语伤人。

但也确实有缺乏素养的人,明明能好好说话,偏偏在词典里拣难听的话说,对待这样的人可以针锋相对,也可以敬而远之,不过越是有人计较,这种人越会觉得自己厉害,还会有成就感呢。性子比较烈的人,听到谁说话难听,直接出言还击,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明智,用更恶毒的话伤害出言恶毒的人,赢了又怎么样呢?证明自己也有变恶毒的潜质吗?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恶毒,你不用告诉别人他有多恶毒,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告诉你,这个人有多恶毒。面对恶毒的人,生气也是于事无补的,无非是浪费精力、时间和口舌。不理他的话,慢慢你就会发现,身边人都会慢慢地远离他,谁会愿意每天和一个嘴巴恶毒的人在一起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恶毒潜质,如果身边的人都没有恶狠狠地说话的习惯,却突然听到了难听的话,最好先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别人?是否在哪个细节上冒犯了别人,伤了他人的自尊心?任何人在受到侮辱、伤害时都会自己反击,恶狠狠地说话只是反击的一种。

亚美在某医院的中医科实习,每天在治疗室接待做针灸治疗的患者。患者总是形形色色的,亚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让人心生怜悯,有的人和蔼可亲,有的人则只是惹人生厌。

一天,亚美走进治疗室,看见里面有两个男生在做治疗,看样子像大学生,一个躺着的,太阳穴上扎着银针;一个坐着的,正准备接受治疗。医生正在准备器材,两个男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好久没看到治疗室的那个女孩了,不知道她还在不在?”躺着的男生问道。

“哪个女孩?”

“就是那个,以前经常在这里走来走去的那个女孩,眼睛小小的那个。”

“哦,我想起来了。那个女生啊,我有印象,她眼睛是够小的,我估计她看见的蓝天,应该只有蓝蓝的一条缝吧。”

治疗室里的实习生只有亚美一个女生,想必他们说的就是她了。亚美顿时火冒三丈:“什么叫‘只有蓝蓝的一条缝’啊,我眼睛有那么小吗?亏你们还是大学生呢,说话这么恶毒,和长舌妇有什么区别?”亚美自己嘟囔了一阵,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亚美走近病床,见刚才坐着的男生已经趴下了,他是来治疗颈椎的。主治医生下了几针后,亚美轻声说:“师父,颈部穴位我比较懂,给我个练习的机会,好吗?”主治医师看了看,还有三针没下,遂把这三针让给了亚美,到别处忙去了。

亚美故意用力下针,害得那个男生疼得哇哇叫。主治医生走过来查看,说:“亚美,穴位找得还蛮准的,但是力度有点稍大,控制一下啊。”亚美点头答应,手下却又用力扎了一针。男生又喊了一声,亚美轻声道:“大男人一个,针扎一下就疼成这样了,有没有点出息啊!”第三针时,亚美用了更重的力道,男生却不再言语了。临走,亚美俯身对男生说:“你好,我就是你口中的那个,眼睛小小的,只能看见蓝蓝的一条缝的女生,这三针是给你的教训,以后说话别那么恶毒。欢迎下次光临。”男生挣扎着抬起头来,亚美已经走远了。

帅气的小钢炮

1973年,中央电视台还叫北京电视台。当时播新闻的方式是录播,先做成录音带,一边放新闻画面,一边录音。那时,台里非常缺播音员,尤其是新闻播音员,电视台只有3名播音员——沈力、赵忠祥和吕大渝。人手不够的时候,电视台只能从广播电台借调。为此,时任北京电视台录音科科长的宋培福非常痛苦。他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好声源”。

一次,宋培福到大兴的岳父家,偶然间他从广播站听到一个女播音员的声音,他觉得这个人的声音就像小钢炮一样,“突、突、突”地冒出来,特别有吸引力,他猜测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哪位播音员的声音,想来想去也没猜到是谁。

第二年,录音科同事李茂福带来了新人。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姑娘,个子不高,梳着短发,她就是当初宋培福听到的那个“小钢炮”——邢质斌。邢质斌出生于1947年,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生活经历都非常相似,念书,然后下乡插队。邢质斌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后到大兴县插队,后来在县广播站做播音员。当初宋培福从广播里听到的那个声音,正是来自邢质斌。邢质斌的声音非常洪亮,音质有力度,说起话来抑扬顿挫。

接下来,宋培福用了半年时间,才把邢质斌从大兴县广播站借调出来,就这样邢质斌进了北京电视台。《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试播之后,她便担任这档节目的播音员。正式成为主播后,邢质斌用字正腔圆、掷地有声的播报能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台里领导对她那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吐字好比机关枪的节奏也非常赞赏。

1981年,邢质斌与赵忠祥组成搭档,共同主持新闻联播。2009年,邢质斌从央视退休。主持《新闻联播》节目长达28年的她成为播音时间最长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央视德高望重的元老级人物。曾与邢质斌搭档主持的赵忠祥称:“在《新闻联播》几代播音员中,邢质斌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

为什么我们信任新闻主播,信任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能用庄重、悦耳的声音传达清晰、准确的信息,他们的声音使观众不容易转移注意力。多年来,坐在新闻联播主播台上的主持人,无不是声音洪亮、铿锵有力的。

人们偏爱听声音洪亮的人说话,说话有震慑力和穿透力。声音洪亮的人给人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人感到他们身体上健康、底气足,性格上爽朗、不忸怩、干脆利落;反之,说起话来声若蚊蝇,给人有气无力之感,一是可能存在身体上的不适,二是不自信,给人胆怯、害羞的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外向的人,说话声音洪亮而粗犷;性格内向的人,说话声调柔和、谨慎。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根据一个人的说话声音判断其性格,根据不同的说话方式,还可以为合适的性格安排合适的职位。日本一家公司就采用检测说话声音大小的方式招聘员工,美其名曰“说话声音考试法”。

这家日本公司的HR会事先准备一篇文章,让求职者轮流朗读,不是在会议室里,而是站在大街上。HR让求职者站在公交车站,大声地演说或者谈论自己的经历,他们则站在远处测试求职者的声音能传多远。室外测试完毕,HR还会进行室内测试,如HR在公司的一个房间给另一个房间的求职者打电话,根据其谈话风格、语言运用、声音的大小等方面进行评分,然后确定是否录用。

HR测试的重点是求职者说话的声音以及说话时是否经过认真考虑,还会测试求职者在传达信息时是原封不动地转达,还是将内容变成自己的话再说出来,这些测试被看作新员工是否有自信、是否有创造力、是否能做好工作的参考。HR的测试理念是,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善于指挥他人,而且说话声音洪亮,对工作充满信心。

声音洪亮固然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劣势的一面,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场合都需要洪亮的声音。演讲会上,一位声音洪亮的演讲者可以带动观众的气氛;但在癌症患者交流会上,若是主持人依然声音洪亮、激情澎湃地说话,则会显得不合时宜。

早上八点,太阳被灰蒙蒙的天挡住了,韦来被楼下洪亮而彪悍的声音吵醒了。听起来是一个壮年男子的声音,浑厚有力,带着不可一世的霸道。在似睡非睡之间,洪亮的嗓音再次响起,楼下开始热闹起来,众多声音嘈杂地交织在一起,从声音中透露出愤愤不平。

韦来拉开窗帘,看楼下草坪处围着六七个人,中间站着一个大声嚷嚷的人。“果然是他!”韦来自言自语,蒙眬着睡眼去洗漱。“果然是他”所讲的这位仁兄便是小区物业的主管,韦来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因为他说起话来总是大吵大嚷,隔几百米都听得见,韦来送他一个外号“大声公”。“大声公”负责小区的物业工作,自从韦来住到小区里,从没见他把电梯的指示灯修好,也没见他带人搞绿化,小区门口的水坑一下雨就积水,不少住户投诉开车不好走,他也不打算赶快修一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不同的人吵架,用他那极具穿透力的响亮嗓音。

“大声公”和进小区揽生意的小贩吵架,和收废品的大爷吵架,和有汽车的业主吵架,和开摩托车的业主吵架,和给门口超市送货的司机吵架……只要有争吵的地方,就有他那洪亮的声音。所有的争吵都是一个原因——收费。

“大声公”要收费,业主不满物业的服务,拒绝交费;有时业主已经交了费,“大声公”忘记了还要再收。因为这千篇一律的事儿,小区里隔三岔五就有高声争吵的噪声回荡,“大声公”则永远是主人公,用他那彪悍的声音吸引楼上住户探出头观望。“大声公”长得黝黑矮小,但看起来结实强壮,由于常年暴晒,全身的皮肤都泛着黑色光泽,从黑色圆脸上露出的两排白色牙齿,显得尤其特别。“大声公”每天必在小区内巡逻一圈,看看哪里有问题,然后和人吵上一架——他总是有能力将所有的商谈变成紧张的对峙,就像吵架一样。

韦来曾经因为地下停车位的问题和他小吵了一架,没说上两句就被他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吓住了,韦来提高音量和他对峙,只换来“大声公”瞪着眼睛,更大声地回击。奈何韦来肺活量有限,没说两句,气息就不够用了,在气势上弱了下来。本来有理的事儿也变得好像自己没理了一样。

无奈之下,韦来只好采用迂回策略,“大声公”吧啦吧啦吼一阵子,韦来便自顾自地想下面的要求;“大声公”喘息的时候,韦来便重申自己的立场,不是扯着嗓子和他喊,而是心平气和地说话。几个回合下来,韦来的小心脏被震得乱颤,结果倒算令人满意。“大声公”依然故我地大声嚷嚷着,但态度上缓和了许多,停车位的问题也答应给解决了。

这一次交涉之后,韦来学会了一个应对“大声公”的办法——以柔克刚。既然一副洪亮的好嗓子是“大声公”的优势,韦来没有能力挑战,不如扬长避短,改用温和战术。后来因为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韦来和“大声公”又接触过几次,韦来原本期待着一回生、两回熟,“大声公”会对他客气一些,至少不会再次对着他大声嚷嚷,结果对方依然故我,不管人家是向他反映问题,还是祝他节日快乐,“大声公”都是一副大嗓门,连说“谢谢”都跟说“快点还我钱”似的。如此一来,韦来也不和他计较了,因为“大声公”的人格标签就是“大声公”嘛。

吕子乔的四个重音

作为热播电视剧《爱情公寓》中的男主角之一,吕子乔是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他是爱情公寓里最不靠谱的青年,没有专业特长、没有正当工作,胆小怕事、脸皮超厚,最大的特长就是和女生来往,是个出了名的花心大萝卜,他四处留情、大小通吃,为此惹了不少风流债。

虽说如此,吕子乔却练就了一套自由行走江湖的撩妹秘籍,不管是清纯少女,还是熟女、御姐,他都有办法搞定。在他撰写的《吕氏春秋》中,记录了他如何追求女孩子的各种方法,其中之一便是吕子乔惯用的“四个重音法”:“美女,请问,今晚你,寂寞吗?”按照江湖经验丰富的美嘉的说法,“一个人说的一句话中有三个重音,说明此人猥琐,不怀好意且让人觉得不舒服”,如果一个人说话带四个重音,其性质如何呢?

现实中,每个人说话都是有重音的,所谓重音就是根据说话的目的、感情需要特别强调的词或短语。同样一句话,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重音的多少,视句子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多少而定,一个句子中,也可能出现三个或者四个重音,大多数情况都随说话情境而定,像吕子乔这样的乱用重音者,则有不怀好意的嫌疑,如果有人将“非常荣幸认识你”说成了“非常,荣幸,认识你”,可以将其视作吕子乔同类处理。

句子中的重音位置不同,使得句子表达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如“我知道你会下棋”这句话,变换了重音,其含义就发生了令人意外的变化。

1.我知道你会下棋。

2.我知道你会下棋。

3.我知道你会下棋。

4.我知道你会下棋。

5.我知道你会下棋。

第一句话强调“我”,“我知道你会下棋而别人不知道”;第二句话强调“知道”,其言下之意是“我已经知道你会下棋了,不要再瞒着我了”;第三句话强调“你”,“我知道你会下棋,别人会不会下棋,我不知道”;第四句话强调“会”,如果对方上一句否认自己会下棋,这句话恰似质问,“我知道你会,你怎么还说不会呢”;第五句话强调“下棋”,“我知道你会下棋,你会不会骑马、打高尔夫,这些我就不知道了”。

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听话的人是懒惰的,也是挑剔的。如果一句话说得声调平淡,没有抑扬顿挫,很难将意思传达出去,为了在有限的句子里表达最多的信息,重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话时,重音的变化能突出句子里的重点,让对方特别注意到强调的词语或句子。两个熟人见面,一个人乐呵呵地合不拢嘴,另一人问:“你为什么这么高兴?”他在简单地询问原因。如果问:“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询问的是高兴的程度,其含义是“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嘴都合不上了”。

在电视剧、电影、话剧、舞台剧中,台词的重音更加重要。虽然是同一句话,如果读的语气、音量不一样,就可能变成其他意思,偏离了剧本原本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比如,戏中两人,一人在说话,一人在吃面。突然吃面的人停了下来,说话的人也停了下来,两秒钟后,说话的人问:“你为什么不吃了?”对方反问:“你为什么不说了?”很显然,两人分别强调的是“吃”“说”这两个刚刚还在进行的动作,若后者答曰:“你为什么不说了?”或者“你为什么不说了?”,剧情意境则完全被破坏。

话是用来说的,语调的变化、重音的变化都是为了把话说明白,让句子表达起来更生动。同时,如前所述,一个人运用重音的方式也会成为其说话风格之一。一个人说话没有重音,听起来就像唐僧在念紧箍咒,只觉耳边嗡嗡直响,却不明所以;如果一个人说话连续用重音,甚至像吕子乔一样,一句话用四个重音,劝您一句还是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