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屈身忍辱,任才尚计,人之杰也

第八十二节(上):孙权降魏受九锡

曹操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说明他对于这位碧眼紫髯的东吴领袖,有很高的评价。

孙权在合淝与张辽交战受挫以后,接受教训,灵活改变战略,执行务实外交。乘虚夺得荆州,是他执行这一政策的胜利。所以,东吴在此期间,节节进展,比之刘备的捉襟见肘,进退失据,陷于复仇狂热之中无法自拔,要显得洒脱多了。然后,联曹中拒曹,抗蜀后和蜀,处处表现出主动积极,虽甘为曹丕纳贡之臣,但从不俯首听命。对于西蜀,重修旧好,不谈过去,着眼未来,再申联盟之意。姿态一再放低,确实展现出他不同凡俗的政治风度。

更主要的是孙权建立起他自己的安危存亡的理论思想体系。他认为:“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昔隽不疑汉之名臣,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盖君子之于武备,不可以已。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所以,孙权在此蜀军大举压境,魏都动向不明之际,能够争取刘备缓兵,谋求与魏暂结同盟。

此时的孙权,当得起史书上的那句“屈身忍辱,任才尚计,人之杰也”。

《资治通鉴》魏纪一载:“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于吴。吴群臣曰:‘荆、扬二州,贡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礼也,宜勿与。’吴王曰:‘方有事于西北,江表元元,恃主为命。彼所求者,于我瓦石耳,孤何惜焉!且彼在谅暗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皆具以与之。”从这一点看孙权,视珍宝为瓦石,如此巴结曹丕,虽一万分地不愿意,但照办不误,诚非常人也。

所以,曹丕及继任者明帝,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魏文帝黄初六年(225)、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多次伐吴,皆失利退兵。可见孙权周旋于魏、蜀之间,能够渔利成功,和他有一个加强战备,严阵以待,不敢松懈,时刻警惕的内部环境,是有关系的。

做任何事,应及时自控,承认小败,才不会导致大败,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否则会加速度地走向一败涂地的结局。

但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如果他确是有大智慧之人,当年活捉关羽而不杀,那他今天的局面,就会从容得多。第一,蜀没有兴师问罪之口实;第二,蜀不起兵,魏也未必敢于启衅单挑;第三,那就没有必要向魏称臣纳贡。纳贡只不过耻辱感而已,称臣那可是低人一头,这是孙权最大的心理障碍。当年所以赤壁大战,最早的起因,就是曹操要挟孙权质子称臣,当时,吴国上下,弥漫着投降主义气氛,鲁肃对孙权说得很直白,我们都可以降,独主公你不可,我们降了仍旧当官做事,你要降了就得看人脸色。现在,他害怕两面夹攻,只好向曹丕低下骄傲的头。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载:“孙权与于禁乘马并行,虞翻呵禁曰:‘汝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抗鞭欲击禁,权呵止之。”司马光所以记下这一笔史实,初读,感觉没头没脑,再读,其中似有文章。既然此刻孙权能以如此雅量,优渥一个降了再降的于禁,为什么当时不能将此殊荣,给予败走麦城的关羽?也许,孙权意识到那时过于情绪化造成历史性的遗憾,才有意识地为之做一点弥补吧。也许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孙权酒喝高了的一时兴起吧。

然而,孙权的奋发有为,使人们看到这个竞争的世界上,新锐之气,方兴未艾,未可限量,势不可当,要没有这点清醒的认识,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尤其要明白的,并非上了年纪的老者,人人皆是伏枥老骥。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才有孔夫子在川上的一番“逝者如斯夫”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