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年轻干部需要坚守的三项基本原则(1)
- 给领导干部的七十二条建议
- 晓山
- 7732字
- 2019-09-27 15:19:08
向前
向上
向善
所谓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官有做官的原则。做官先做人,好人未必能做官,但做官一定要好人。努力做好人,就须宽阔胸怀,具有积极心态,拥有助人情怀,正确看待得失,自觉珍惜友情,常存诚信之心、怜悯之心、感激之心、敬畏之心,并且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做好官,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动机、科学的思想和能够付出与担当。做人也好,做官也罢,总而言之,必须始终向前、向上、向善,这是三项基本原则,或者说重大原则,也是人类共通的指向。所以说,年轻人既然当了干部就得永远向前向上向善。
一、何谓向前向上向善
古今中外关于向前向上向善的论述数不胜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对向前向上向善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尽相同,见仁见智,但概括来讲共性的认识就是面向未来、追求进步、品行高尚。具体来说,又都有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一)关于向前。“前”是方向,“向前”是指向前看、朝前走,就是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行,不纠结于过往,不困惑于眼前,始终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搞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奋斗的目标,生活才不会迷失。方向不对,努力也白费。人生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不能彩排,更不能“倒带”,不会因个人喜悲而停下脚步,始终以现场直播的状态不断向前。历史总是向前的,它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成功者从来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向前走,哪怕只有半步。正如我们的国歌所唱的那样:“前进!前进!前进进!”又如我们的军歌唱的那样:“向前,向前,向前!”只有向前,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胜利;只有向前,我们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向前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因此以什么样的姿态向前,值得每一位年轻干部用心把握。这就需要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忘初心,向着目标前行,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地拼搏奋斗,直至走出困境,是一种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向前;犯了错误,能够吸取教训,及时改正,是一种错而能改、正视自我的向前;为了梦想不断努力,朝着目标一步步接近,是一种心怀理想、与时俱进的向前;风物长宜放眼量,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勇敢生活、着眼未来的向前。
(二)关于向上。“向上”从字面看就是朝向较高或最高的位置,就是积极进取、向好的方向不懈努力。向上是一种心态,就是不满足于过去和现在,有所追求;向上是一种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向上更是一种品质,是激活其他一切的优良品质。1951年9月,毛泽东同志接见参加国庆的安徽代表团时,送给渡江小英雄马三姐一个笔记本,并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上的原动力是“好好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向上的知识和本领。阅读古今中外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他们的成长轨迹和人生经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永远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其实,向上并不玄乎,很直观、很直白,也很容易理解。一棵幼苗扎根土壤,吸收阳光雨露,不断茁壮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是一种从矮小到高大的向上;一个登山者拾级而上,从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是一种从低处到高处的向上;一个人从不知道学习到知道学习再到努力学习,是一种从无知到有知的向上;一位同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身体不断长高、心智不断成熟、学业不断精进、学识不断丰富,是一种从幼小到成熟的向上;一个干部从不太成熟到有经验、能胜任再到优秀和卓越,更是一种向上。
(三)关于向善。“善”就是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就是好的行为和品质。可以这样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是世界上最需要、最高的道德品质,它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灵魂深处最美的音符。只有善良,才能战胜人心的自私与贪婪,为社会和谐留出足够的写意空间。善与恶的取舍,也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直接标准。古人曾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至乐莫若行善”。向善有什么好处呢?简单地说,人行善,福未至,祸已远;人行恶,祸未至,福已远。向善并不是遥不可及、虚无缥缈,而是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群众有困难,能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慷慨相助,这是一种助人为乐、关爱弱者的向善;忠于职守,尽职尽本分,不投机取巧,这是一种崇尚诚信的向善;看到违法违纪行为,勇敢地站出制止,敢于斗争,这是一种正义凛然、侠肝义胆的向善;看到他人成功了、富裕了、健康了、快乐了,不嫉妒、不眼红、不猜忌、不刁难,真心诚意地为他人祝福,这是一种心地纯正的向善。当然,向善并不是绝对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用一个简单朴素的标准衡量,那就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认为是向善的,那就应该是向善的,反之亦然。
二、向前向上向善意义重大
向前向上向善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国家民族生生不息、昂扬奋进的力量源泉,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意志基础,也是年轻干部应当具有和必须承担的突出特点和时代使命。向前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正能量,像太阳的光芒照亮全社会,照亮每个年轻干部的人生之路。
(一)向前向上向善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大家知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中,向前向上向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根源在于我们都拥有一颗向前向上向善的心。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起源史、发展史就是一部向前向上向善的奋斗史、奋争史。回顾人类历史,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求生存,过着抱团取暖、集体狩猎的群居生活,以最淳朴真挚的感情对待同伴,既与天斗又与地斗,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整个社会和谐而充满温情。进入阶级社会后,人性恶的一面膨胀,欺骗、阴谋、屠杀等各种“毒素”在人类社会中蔓延,直至今日仍有很大市场。但必须承认,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形态,人性向前向上向善的本质都贯穿始终。不管是封建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还是资产阶级追求人类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家,都把向前向上向善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和价值理念,并最终形成广泛的共识。正是在向前向上向善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下,我们有了“仁义礼智信”,懂得了“温良恭俭让”,从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严刑峻法进化到了现在的人道主义刑罚;从原来的世代奴隶永世不得翻身进步到了现在的人人平等;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进到了当今的现代文明社会。我们今天平和安逸的幸福生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更是向前向上向善的结果。如果缺少向前向上向善的动力,人类也就停滞了文明的进程。
(二)向前向上向善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进步是指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历史趋势。历史反复表明,哪个时期的人们向前向上向善,哪个时期就最有活力、最有希望、最有竞争力,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汉唐时期的几个盛世,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反之亦然,清朝后期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国耻。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尽管时代形势各异,但向前向上向善历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时代追求。中国共产党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天下情怀、最有理想抱负、最具生机活力的执政党,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共产党人始终以向前向上向善的特质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一件件振奋人心的实绩告诉我们,国家的文明富强离不开向前向上向善,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向前向上向善。面对老人跌倒不敢扶、“碰瓷”频发、歪风邪气盛行等现象,如果大家都无动于衷,甚至处之泰然,只会使劣币驱逐良币,不断侵蚀向前向上向善的土壤,好人、好官没有市场,坏人、贪官庸官就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是受害者,更会导致社会的倒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谈到“中国梦”,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基本特征、圆梦途径,更加清晰地明确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这个伟大的时代、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三)向前向上向善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成长成才是党和国家、社会、家人对年轻干部的热切期盼,更是我们自身的主动追求。一个人要想成长成才,须臾离不开向前向上向善。没有向前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是永远立不起来的,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美国的巴顿将军有句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到低谷时候的反弹”,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不竭的向上追求。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他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同样,一个人一心向善,愿意为他人为社会付出,那么他的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平和、充实的,做到了这些,他也一定会是成功、幸福的。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种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锋甘愿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无私奉献,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成了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从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开拓奋进的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的决胜进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乐章,把向前向上向善融入了血液、融进了骨髓、熔铸成了信仰信念,无愧于时代,成就了自己。
三、实现向前向上向善的途径
影响一个人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的因素很多,既有其所处的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其所受教育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我选择、自我修炼的结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促使人向前向上向善。
(一)靠环境。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往往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常说的环境改变人,也是这个意思,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低估。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既有家庭的、社会的,还有学校的、单位的,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首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它甚至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取向,左右一个人对人生观、幸福观的评判标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性格、处理问题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一般来说,父母向前向上向善,带出来的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反过来说也成立。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孟母三迁”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原因也就在这里。人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上学会有同学,工作会有同事,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年轻干部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甄别。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营造向前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前进动力和“道德律令”;每个人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因为你就是他人的环境,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二)靠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民族,尊师重教一直被认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最初的“天地国亲师”到后来的“知识改变命运”,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世代变迁,但教育的重要性一直为世人所普遍接受,教育最本真本源的目的和意义也从未变过,那就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其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身心。精练一点说,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向前向上向善。一个人经过完整的教育过程,尤其是经过大学校园的熏陶,他的谈吐、反应和思想层次就会有所不同,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内涵也会明显优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礼之所存,人心向善;礼之不存,人心不古。”存与不存、善与不善,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一人教十人,十人教百人,最后散作满天星。良好的教育,既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培养道德品质,能够让人明辨是非、心有所向,最重要的是有了选择的机会,可以主动去追求真善美。从某种意义来说,好干部是教出来的。要始终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是理想信念的培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训,并且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靠自身努力。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每个人所面临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可能会有差别,但这都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个人努力。“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自身努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一切成功者和失败者都直接或间接证明了这点。很难想象,一个资质好的人不经过努力就会成为奇才;也可以肯定,一个平庸之人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方仲永少年聪慧,却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最后也只能是“泯然众人矣”。其实,人的智力都差不多,导致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归根结底还是努力程度的差别。古今中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例子俯拾皆是。要做到向前向上向善,首先自己内心要有做个好人的意愿,善良厚道有爱心、本分老实有同情心,不能总是心里阴暗潮湿,看不得别人好、看不得社会好。“善人者,人亦善之。”爱心和善举如同微笑,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你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受益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首要是做好自己,向比自己优秀的人看齐,向品德高尚的人看齐,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做到向前向上向善。
四、向前向上向善应当成为好干部的基本特质
年轻干部要想成长成才,必须具有向前向上向善的特质,向前是努力方向,就是认清目标,脚踏实地不断向梦想靠近;向上是实现路径,就是积极进取,创新创造创业;向善是人格力量,就是修身做人,凝聚正能量,放大正效应。如果说向前是人生的横坐标,向上是人生的纵坐标,那么向善就是二者结合的延长线,顺着这条线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三者是努力方向、实现路径和人格力量的完美统一,是人类皆应遵循的普遍价值观。
(一)向前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努力方向。“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类历史总是处在向前的发展变化之中,我们也只有不断向前,才能跟得上形势,不落伍,不被淘汰。判断一个人是否向前,主要有以下4点:
一是有远大理想。理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作为。没有理想的人,没有远大目标的人,是很难成就伟业的。毛泽东同志离开家乡韶山时,写下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也因此走上了一条矢志革命的道路。朱德同志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追求,也促使他果断放弃军阀部队的高官厚禄,投身到艰苦卓绝的人民革命中来。当今世界,更是如此,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概念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没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就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更无法胜任繁重复杂的领导工作。英国科学家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一倍。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生活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因此,青年时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人生才会有目标、有追求,就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也唯有如此,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当然,远大的理想也不是说要立志做大官,而是要立志做大事,要脚踏实地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努力。同时也要明白,理想有多高,计划就要有多远,要能把远大的理想,细化为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不然,理想就会变得遥不可及。也就是说,要有长计划、短安排,要着眼明天、着眼未来、着眼长远,不为一时的困难所阻,不为一时的胜利而得意忘形,始终胸怀大局、放眼长远,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行。
二是有发展眼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切不可“刻舟求剑”,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事实上,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要想了解一个事物,不但要观察它的现状,还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能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我们自己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因此,看人看物都应树立发展眼光,就是要用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的问题,进而能够知形识势,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讲的是时间的变化;“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讲的是事物的变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讲的是人的发展变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年轻干部一定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变化,主动接受新观点新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努力培养创新精神,看清主流发展方向,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积极应对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得意的时候,不忘记过去;失意的时候,不忘记还有将来。既立足现实,“有多大脚穿多大鞋”,量力而行;又登高望远,“跳一跳摘桃子”,奋力前行。
三是能与时俱进。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前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针对清末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局面,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只有在实践上大胆探索、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青年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这既是青年的真实写照,也是青年应有的特点,更是“向前”的应有之义。对年轻干部来说,要想从容前行,就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与时俱进,终会被时代所淘汰。年轻干部唯有正视自己所处的时代,始终保持奔涌不竭的创新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创造激情,长怀“赶考”之心,“争先恐后”“创先争优”为向前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人生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进而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辉煌业绩。
四是能坚毅前行。人生道路上充满磨难、诱惑、抉择,要想坚持到底、不断前进,离不开过硬的定力修为,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及变化中掌控自己,历艰险而不动摇,有所成而不自满。要练就坚毅前行的定力,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达成目标。古人十分推崇有定力的人,赞美他们“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有了定力,人就会专注,就不会偏离目标,就会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没有定力,人就会变得浮躁、坐立不安、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就会抵制不住世俗的诱惑以及自身欲望的驱使,随波逐流。年轻干部一定要定心定性定行,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跟从心的召唤,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将正在做的工作做细做精,向着前方坚守的正确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扎实走稳当。当然,向前行的同时也要懂得“向后看”,不断总结反思,这样才会更好地前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