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篇论文引起的轰动——激起教育研究的热情

1978年的初秋。一天,在市教育局做秘书工作的徐岳先生来找我,他很温和地说:“江苏省要成立教育学会,我们南通市有好几位代表要去,你也是其中的一位。”

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将信将疑地问:“是吗?”

徐岳先生笑容可掬地说:“这还有假,这不特地来通知你了,‘文革’的风雨已经过去,你不必多忧。”

我看到他近视眼镜后的那双眼睛流露出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他又郑重其事地说:“不过,要携带论文。”

“论文?我可没写过论文啊!”徐岳先生伸出手热情地握住我说:“李老师,‘论文’又有什么可怕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刚刚绽放的心花,一下子感受到一种似乎不能承受的压力。但我又意识到:“文革”十年践踏了文化,损伤了学术。如今要振兴教育,必须呼唤学术,复兴学术。通过学术的复兴拯救教育,从而繁荣学术、繁荣教育、繁荣文化。因此我萌生了一种使命感,下决心写好论文。

“文革”前我也写过一些文章,但都是经验的总结,或者是教育教学的随感,论文还真没写过。当然,我也知道写论文得有论点、论据,要会阐述。我从来不会望而生畏,更不会却步。我想,只要肯下功夫最终是能做好的。我先从文题上想,究竟写什么?自己有什么可写?我左思右想,结合自己过去教学的体验,想到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是可以把孩子教聪明的:把不那么聪明的孩子教得比较聪明,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聪明。我心想文章就围绕这一点写,可能有点新意,这一点别人也没怎么写过。就在我构思的关键时刻,我从《光明日报》上看到了上海师大的三位女教授恽昭世、柴崇英、谢淑贞写了一篇有关《发展儿童智力》的文章于这篇文章,作者是凭借记忆提取的。但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这篇文章的其他具体文献信息,现已无法找到。——编者注。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多少年来,我所想的、所做的“怎样把孩子教聪明”不就是这些教授们所说的“发展儿童的智力”吗?!于是,我就定下了论文的题目:《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当时,因为“文革”刚刚过去,相关资料很少,心理学的书更少。我便从一位老师那儿借了一本名为《小学生心理特点》的书,薄薄的,八九万字。在那个时候,我拿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反复地阅读,还做了摘记;又尽量找了一些相关的书来读。当时我想,自己就如同最常见的丝瓜、扁豆,是可以攀缘向上的,但是需要棚架的支撑,没有支撑,便只能趴在地上,不可能向上攀去,也就结不出多少果实来。此时我产生了一种用理论来支撑我的经验世界的想法。这种想法随着教学改革要求的迫切,变得更加强烈。也正因为迫切,我便付诸行动。理论的学习融进了我的实际感情,使我站得更高了,阐述也有了一些理论的色彩。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感受,努力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


[1]于这篇文章,作者是凭借记忆提取的。但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这篇文章的其他具体文献信息,现已无法找到。——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