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的碳足迹及其空间差异

2007年,中国碳足迹总量为60.11亿t,是2002年33.13亿t的1.8倍;人均碳足迹为4.55t,比2002年的2.58t增加近2t。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从2002年的36.85亿t增加到2007年的67.46亿t,人均碳排放从2.9t增加到5.1t。碳排放的增长驱动了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的增加。

(一)碳足迹总量的省份比较

各省份的碳足迹总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见表1)。2007年,碳足迹总量最大的是河北和山东,分别为4.58亿t和4.45亿t;其次是河南、江苏、广东、吉林、内蒙古、湖南、山西、浙江、辽宁、四川。碳足迹总量大的省份大多数是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只有吉林、内蒙古、山西的经济规模相对偏小,这3个省份碳足迹总量偏大主要是由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碳排放系数偏高的缘故。碳足迹总量最小的是青海和海南,分别只有0.18亿t和0.19亿t,与最大的河北和山东相比,相差25倍;其余碳足迹总量较小的省份还有宁夏、甘肃、天津、福建等。碳足迹总量较小的省份里,一类是经济总量小、工业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如青海、宁夏和甘肃;另一类是能源消费量较少的沿海省份,如海南、福建、天津。

2002年碳足迹总量的分布格局与2007年基本相似,山东最高,青海最低。河北和河南增幅最大,碳足迹增量超过2亿t;碳足迹增幅较大的还有湖南、山东、内蒙古、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均为经济总量增长较大的省份。

从地理上看,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8省份2017年的碳足迹合计为24.7亿t,占全国的41.1%。2002年北方8省份碳足迹合计占全国的41.3%,碳足迹总量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中国北方地区碳足迹总量偏大与煤炭资源富集于这一地区有关,一方面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依赖于煤炭及煤炭转换而来的火电,煤炭资源还转换为电力、煤化工等高碳产品向外输出,因此万元GDP的能耗和碳排放均较高。

表1 2002年和2007年部分省份的碳足迹及人均碳足迹

注: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数据未计入。

(二)人均碳足迹的省份比较

人均碳足迹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2007年,按常住人口统计的人均碳足迹以内蒙古和宁夏最高,分别为10.60t和10.51t。人均碳足迹较高的省份主要有两类,一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导致人均碳足迹趋高;二是内蒙古、宁夏、吉林、山西、新疆等资源富集省份,人均GDP虽然不高,但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系数高,导致人均碳足迹偏大(见表1)。人均碳足迹低于3t的有海南、广东、福建和四川,分别为2.25t、2.85t、2.90t和2.90t。海南和内蒙古相比,人均碳足迹相差4.7倍。人均碳足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除了海南、广东和福建等南方省份以外,大多为中西部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等。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人均GDP较高,人均碳足迹与全国水平相仿。

从地理分布看,除去北京、上海等全国性中心城市,人均碳足迹较大的省份里北方地区居多,而且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和高耗能产业比重高的省份人均碳足迹较大;南方省份的人均碳足迹较低,这与南方缺煤、产业结构偏轻有一定关联,南方气候温暖,冬季取暖耗能较少也是导致南方省份消费碳足迹偏低的原因之一。

2002年,人均碳足迹的空间格局与2007年基本相似,宁夏最高,广西最低,但区域间差异有所缩小。2007年,原先人均碳足迹较低的省份有明显增加,如广西、江西、湖南、福建、四川、河南等;原先人均碳足迹较高的省份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受到控制,如宁夏、吉林、山西、北京、上海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省份人均碳足迹增加幅度较快,如内蒙古从4.70t增加到10.60t,跃居全国首位。河北、新疆等省份人均碳足迹的增加幅度也较大。